21世纪与中国中药现代化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316555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世纪与中国中药现代化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1世纪与中国中药现代化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1世纪与中国中药现代化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1世纪与中国中药现代化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1世纪与中国中药现代化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世纪与中国中药现代化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世纪与中国中药现代化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数据库浏览中国商业报告库中国资讯行提供正文显示:在线词典【行业分类】中医药【地区分类】中国【时间分类】【文献出处】中药研究与信息【标 题】21世纪与中国中药现代化(2000年文献)(5324字)【副 标 题】中国药材公司总经理范洪哲【正 文】世纪已经到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独特优势的中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中药的传统特色与优势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应用中药进行治疗、保健、预防、康复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积累和沉淀了资料浩繁的中医药知识和理论,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药材资源种类丰富,开发、利用和保护已有了雄厚的基

2、础。中国药材公司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年年的时间,对中国的药材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汇总出全国种药用资源,这是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的资源优势和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科技成果。在常用的种中药材中植物药材种,其中有多种已野生变种植,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中药饮片是中医中药最主要的特色之一。中医方剂的现有文献记载数量超过万个,其中对万个方剂进行了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这些都是通过中药饮片配方来体现的。中医的辩证施治是其科学性的本质所在,也是其优势和精华所在。中成药是经过实践,具有普通治疗意义的那一部分,复方、配伍是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小柴胡汤、六味地黄汤、补阳还五汤、清开灵、双黄连等都

3、是以饮片为基础并被广泛利用的汤剂,经过炮制的药材才能作为中药饮片,才能真正发挥它的药效。中药饮片炮制学是中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中药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但这一资源和特色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和误解。中成药现代化进展显著。目前,我国已有注册的中成药余种,近年来,国家相继批准了余种各类中药新药。当然这其中大部分是以传统中药汤剂学为基础的,又吸收了当代的化学、生物学等现代科学,采用了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结合中医药理论发展起来的。中成药已经从传统的丸散膏丹剂型,扩大到片剂、针剂、浓缩丸、气雾剂等多种剂型。中药水针已临床应用多年,中药粉针也已临床应用多年。自年以来,中成药产值以每年以上的速度增长,连同以中药

4、为原料的中药保健品在内的中药类工业总产值已近亿元。经过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年的发展,为建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中药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根据中药产业现代化规划设想,这一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史上的巨大工程将在世纪完成。现代化的中药产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二、现代化的中药产业基础与内涵现代化的中药产业包括四大产业:第一产业:以产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生产()为特色的中药农业。第二产业:以统一炮制规范、统一质量标准为特色的中药饮片工业和现代化制药技术设备与规范化生产()为特色的中成药工业。第三产业:适合于市场经济的以总代理、总经销和连锁经营为特色的中药商业。第四产业:以中药技术创新和信息网络为主要内

5、容的中药知识产业。中药产业的划分与特点。第一产业:也可称为中药农业,以中药材采集、捕猎和栽培饲养为主要内容,包括对野生药材的引种驯化和抚育管理,以及利用现代高科技进行特殊方式的药材生产,还包括部分药材的产地加工业。中药农业是整个中药产业的基础,为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工业提供原料,也是医疗卫生和康复保健的物质基础。第二产业:中药工业,以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中成药制剂和中药保健品生产为主要内容,并包括中药制药机械、包装材料等相关方面。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植物药材提取物(中间体)也成为一项重要内容。中药工业是中药产业化的主体和发展方向。中成药生产的特点是按照中医药理论和配方原则,以工业化的大生产为特征,并利

6、用当代制药方面的各种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包括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中药饮片加工炮制是为了医疗、配方和制剂的需要,根据中医药理论和药物本身性质,对中药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也是将原药材加工制成可供直接服用药品的重要环节。中药加工炮制已经从传统经验型的一门技术上升成为炮制工程科学,饮片的加工炮制生产也发展成为中药工业中的重要方面。第三产业:中药商业,以药材、饮片、中成药、保健品等市场供应和原料采购为主要内容,以及与中药产业紧密相关的加工、储藏、运输、服务业,也包括中药的出口贸易和合作。中药商业是联结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为国内外工业企业提供原料和经销其产品的重要流通环节。中药

7、商业已经初步发展成为国营、集体和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打破内、外贸和地域的计划分割,并且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商业贸易。其中由国家批准设立的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具有传统商业特色,不仅活跃了中药商业,减少了流通环节,而且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第四产业:知识产业,以技术创新和信息网络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这是中药产业建立、成长与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先导和依托,也是世纪中药产业发展的方向。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为中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开创新的渠道,既可以推动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第四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里将推动整个中药产业的规范化、

8、规模化、国际化、网络化和现代化,促进中药科研、教育和信息的高水平发展,从而提供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和各种知识产品。它将逐步发展成为中药产业中最大的产业。三、中药产业年发展成就中药农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建国年来,中药材生产(包括进口、野生变家种或饲养)收购得到了很大发展,为人民医疗卫生和康复保健提供了比较充裕的药材货源,为中药工业、商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国现有药用资源种。按来源分为:药用植物种,药用动物种,药用矿物种。按使用情况分为:常用中药材多种,民族药多种,民间药多种。在常用药材中,栽培药材多种,栽培面积万公顷(万亩),年产量万吨

9、,品种约占常用药材的,栽培年产量约占年收购总量的-;野生药材收购品种多种,年收购量万吨,品种约占常用药材的,年收购量占收购总量的-。目前全国经营的药材品种多种,中药材年收购总值亿元左右。中成药、中药饮片和中药制药机械的飞速发展。经过建国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年的发展,中药工业通过重建和技术改造,已经完成了由前店后坊的手工生产向具有现代化设备仪器和自动化控制的现代化工业的转变。特别是实施认证后的中成药制药企业,更是向世界一流制药企业的方向发展,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规范化管理,中药产品质量和生产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中成药制药企业超过家,其中进入统计口的中成药厂家,生产中药的

10、西药厂约家,中药保健品厂多家。中药工业总产值约为多亿元,中药保健品多亿元。年全国中成药工业产值是年亿元的倍。年代的年增长幅度在左右,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增长幅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成药工业企业的发展也正在走向规模化、品牌化的道路。年代兴起了一大批以骨干品种为龙头的中药大型企业。中药饮片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建国初期,中药铺一般是前店配方,后坊进行饮片加工炮制,生产全是手工操作。从年中央提出试办中药加工部门的要求开始,到年,全国已有饮片厂家,加工部余个,职工总数万余人,年生产饮片亿公斤。其中从年代开始,国家对家重点饮片组织技术改造,为饮片加工炮制逐步走向规范化、规

11、模化奠定了基础,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得到明显改善,增加了品种,提高了质量,饮片市场供应成方率一直稳定在以上。中药商业总代理、总经销和连锁经营的方向发展。随着中药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一些国有中药经营企业通过建立大型企业集团,实行总代理、总经销、连锁经营等不同方式,积极进行企业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重组,统一规范经营行为,增强了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百年名老药店得到改造,农村中药供应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村中药供药盲点减少。中药知识产业正在快速发展。面向世纪的生物技术与药物开发,将以市场、产品、技术和人才为主体。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问题与障碍首要问题是

12、东西方医学和观念差别,东方医学是以客观和传统科学为基础,进行综合和辨证施治,而西方医学是以微观分子学、细胞学为基础:这种观念上、理论上的差距不是短期可以求得共识的;在我国中西结合已开展了多年,有些求得了共识,有些至今还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当然从全球看,人类“回归自然”呼声很高,各种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青睐。国际上大约有家公司多个研究团体,从事传统药物的开发,欧共体对草药进行了统一立法,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草药已合法化,美国政府也放宽了对草药的管理办法。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为先导的现代生命科学、生物信息分析和化学分析鉴别等技术的应用推广,

13、为中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推动力。我国对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在东西方医学之间求得共识还有一定的距离。其次,我国中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植物药大部分是野生的,在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上多数品种不存在问题。种常用药才中有近种是人工栽培的,经过近年的努力,已较好解决的有余种,还有种左右部分解决和正在着手解决,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第三,中药饮片近十多年存在问题较多,除了来自药材资源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炮制不规范,包括中国大陆以外的一些中成药制造厂商,在采用原料方面也有很多忽视炮制和不进行炮制,在药效和药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饮

14、片质量的定性定量分析和内在成分均一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第四,中成药大部分源于古方验方。虽然近些年生产的中成药在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便于储存、携带和服用)上有所改进,我国政府也颁布了(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品临床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使中药新药开发和生产管理有了一定基础,但只能从我国中药历史发展上有了进步,真正完善和规范还有一段距离。有些海内外厂商不按规范生产中成药,也破坏了中药的名誉。五、推进中药现代化的途径与措施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以科技为先导,扩大运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以药材为基础,实行集约化、规范化种植与养殖,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中药制剂为主导,大力推广应用超临界萃取、絮凝分离等先进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和技术;以商业总代理、总经销为基础,发展跨国、跨地区的连锁经营网络;以信息网络为手段,开拓发展中药网络销售的新市场。按照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建设产学研结合的知识经济为支柱的现代化、国际化中药集团。现代化的中药产业目标与特征。传统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与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纪中药产业的发展目标。从宏观上来说,最主要的特征有:-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医药理论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殊途同归。-传统医药产品更多地应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