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及方案培训资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316455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DOC 页数:108 大小:6.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及方案培训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110kv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及方案培训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110kv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及方案培训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110kv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及方案培训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110kv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及方案培训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kv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及方案培训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升压站电气施工工艺及方案培训资料.doc(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质质量工量工量工艺标艺标艺标准模板(准模板(准模板(电仪电仪电仪篇)篇)篇)施工工艺手册施工工艺手册110kV 升压站工程电气安装篇2目目 录录第第 1 章章 电气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安装 - 3 -第一节 主变压器安装- 3 -第二节 高压组合电器(GIS)安装- 9 -第三节 高压断路器安装 - 15 -第四节 隔离开关安装 - 20 -第五节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安装 - 25 -第六节 避雷器安装 - 28 -第七节 软母线安装 - 31 -第八节 矩形母线安装 - 37 -第九节 开关柜安装 - 41 -第十节 主控室盘柜(二次盘柜)安装- 48 -第十一节 就地盘柜(检修箱)安装-

2、 52 -第十二节 蓄电池组安装 - 55 -第第 2 章章 防雷接地防雷接地 - 57 -第一节 防雷接地安装 - 57 -第第 3 章章 电缆工程电缆工程 - 63 -第一节 电缆支架安装 - 63 -第二节 电缆桥架安装 - 67 -第三节 电缆保护管安装 - 70 -第四节 电缆敷设 - 75 -第五节 动力电缆做头接线 - 84 -第六节 控制电缆做头接线 - 88 -第七节 防火封堵施工 - 94 -第第 4 章章 电气照明电气照明- 102 -第一节 电气照明施工- 102 - 4 -第第 1 章章 电气设备安装电气设备安装第一节第一节 主变压器安装主变压器安装1.11.1 施工

3、工艺质量要求1.1.11.1.1变压器就位位置符合设计规定,其横向、纵向以及标高误差均小于 5mm,且套管与封闭母线中心线一致。1.1.21.1.2冷却装置在安装前应按照制造厂规定的压力值用气压或油压进行密封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冷却器、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器,持续 30min 应无渗漏。强迫油循环水冷却器,持续 1h 应无渗漏,水、油系统应分别检查渗漏。1.1.31.1.3风扇电动机及叶片安装应牢固,转动灵活,转向正确且无卡涩。1.1.41.1.4外接油管路在安装前,应进行彻底除锈并清洗干净。1.1.51.1.5升高座、套管安装前,各项试验应合格,且与出厂试验数值相符。1.1.61.1.6升高

4、座法兰面必须与本体法兰面平行就位,放气塞位置应在升高座最高面。1.1.71.1.7充油套管的油位指示应面向外侧。1.1.81.1.8均压环表面应光滑无划痕,安装牢固且方向正确;均压环易积水部位最低点应有排水孔。1.1.91.1.9储油柜油位表动作应灵活,指示应与储油柜的真实油位相符。1.1.101.1.10气体继电器安装前应经检验合格,动作整定值符合定值要求,且继电器箭头标志应指向油枕侧。1.1.111.1.11压力释放装置的安装方向应正确,阀盖和升高座内部应清洁,密封严密,电接点动作准确,绝缘性能、动作压力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5 -1.1.121.1.12吸湿剂应干燥,油封油位应在

5、油面线上。1.1.131.1.13温度计安装前应进行校验,信号接点动作应正确,导通应良好。1.1.141.1.14膨胀式信号温度计的细金属软管不得压扁和急剧扭曲,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 50mm。1.1.151.1.15冷却系统控制箱应有两路交流电源,自动互投传动应正确、可靠。1.1.161.1.16绝缘油必须按现行的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的规定试验合格后,方可注入变压器中。1.1.171.1.17220kV 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进行真空处理,220kV-500kV 变压器的真空度不应大于 133Pa,且保持时间不得低于 8h;750kV 的变压器真空度不应大于

6、13Pa,且保持时间不得低于 48h。1.1.181.1.18注入变压器的油温应高于器身温度,且注油速度不宜大于100L/min.1.1.191.1.19热油循环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48h,经过热油循环后的变压器油,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变压器电压等级(kV)110220变压器油电气强度(kV)3545变压器油含水量(L/L)3525变压器油含气量(%)-1颗粒度(1/100mL)-tg(90时)0.50.51.1.201.1.20对变压器联通气体继电器及储油柜应进行密封试验,在油箱顶部加压 0.03MPa,110kV-750kV 变压器进行密封试验持续时间应为 24h,- 6 -并无渗漏。1.1.

7、211.1.21变压器注油完毕后应进行静置,静置时间应符合下表规定。电压等级静置时间(h)备注110kV 及以下24220kV 及 330kV481.1.221.1.221.1.22 变压器本体应有 2 点接地。中性点接地引出后,应有 2 根接地引线与主接地网的不同干线连接,接其规格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地应可靠。 1.1.231.1.23局放试验前后本体绝缘油色谱试验比对结果应合格。1.21.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1.2.11.2.1变压器基础混凝土浇筑前,电气专业应对基础中心线、标高等进行核查;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对中心线、标高进行复核。1.2.21.2.2变压器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不应有严重冲

8、击和振动。变压器就位后,三维冲击记录仪记录的冲击值应符合制造厂及合同的规定,一般不大于 3g。1.2.31.2.3充干燥气体运输的变压器油箱内气体压力应保持在 0.01MPa-0.03MPa,现场保管应每天记录压力值。1.2.41.2.4器身在大气中暴露时间的控制。器身在大气中暴露时间的计算规定:由变压器开始破干燥空气时算起,到变压器开始抽真空为止。变压器内部检查应在周围空气温度不低于 0 摄氏度的情况下进行。器身暴露在大气中的工作时间规定: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 65%,为不超过 16 小时;空气相对湿度大于 65%,而不超过 75%,为不超过 12 小时;空气相对湿度大于 75%,不得开始工作

9、或应立即停止工作。1.2.51.2.5在没有排氮前,任何人不得进入油箱。当油箱内的含氧量未达到 18%以上时人员不得进入。1.2.61.2.6变压器附件安装及进入变压器内部检查过程中,切勿遗漏任何杂物、工具于变压器本体内。1.2.71.2.7所有法兰连接处应用耐油密封垫圈密封;密封垫圈应无扭曲、- 7 -变形、裂纹和毛刺;密封垫圈应使用产品技术要求的清洁剂擦拭干净,橡胶密封垫的压缩量不宜超过其厚度的 1/3.1.2.81.2.8螺栓紧固时,应采用对角螺栓紧固法,逐步对角旋紧每颗螺栓,并重复 3-5 次,至力矩合格。1.2.91.2.9本体及有载调压开关上的瓦斯继电器应加装防雨罩。1.2.101

10、.2.10在抽真空时,必须将不能承受真空下机械强度的附件与油箱隔离;对允许抽同样真空度的部件,应同时抽真空;真空泵或真空机组应有防止突然停止或因误操作而引起真空泵油倒灌的措施。1.2.111.2.11变压器本体、滤油机及油管道应可靠接地。1.2.121.2.12静止完毕后,应从变压器的套管、升高座、冷却器、气体继电器及压力释放装置等有关部位进行多次放气,直至残余气体排尽。最后调整油位至相应环境时的位置。1.31.3 变压器施工工艺图片示例图 1.1.1 变压器基础尺寸建筑与安装专业核对、复测- 8 -图 1.1.2 变压器就位中心线的控制图 1.1.3 变压器附件安装前电气试验- 9 -图 1

11、.1.4 变压器套管安装图 1.1.5 变压器接地- 10 -第二节第二节 高压组合电器(高压组合电器(GIS)安装)安装2.12.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2.1.12.1.1GIS 设备相间标高误差:220kV 以下2mm,220kV 及以上5mm;同相标高误差2mm。2.1.22.1.2气体充入 GIS 各个气室前应按产品的技术规定对设备内部进行真空处理,真空残压及保持时间应符合产品要求。2.1.32.1.3GIS 中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及其操动机构的联动应正常、无卡阻现象;分合闸指示正确;辅助开关及电气闭锁应正确、可靠。2.1.42.1.4密度继电器的报警、闭锁值应符合规定,电气回路

12、传动正确。2.1.52.1.5六氟化硫气体漏气率和含水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2.1.62.1.6GIS 设备外壳接地良好。2.1.72.1.7GIS 设备油漆应完好,相色标志正确。2.22.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2.2.12.2.1GIS 安装对环境要求较高,安装前必须进行交安的交接。安装环境基本要求:a)对室内 GIS:基础验收合格;墙体砌筑粉刷结束;门窗安装完善,门锁齐全,具备房间封闭条件;电缆沟道施工完成;照明、起重机械投入使用。b) 对室外 GIS:场地平整,基础验收合格;电缆沟道施工完成;搭建防风、防雨、防尘

13、临时帐篷,安装机械满足要求。2.2.22.2.2根据制造厂技术资料规定,对基础中心线进行复核。2.2.32.2.3户内 GIS 应核对 GIS 分支母线伸向室外的预留孔洞的尺寸及位置,除了要保证分支母线能够伸向窗外,同时还应保证分支母线安装程序的正常进行。2.2.42.2.4基础预埋检查:中心线误差10mm;相邻误差5mm;预埋件水平误差10mm;相邻误差2mm。2.2.52.2.5安装基座检查:中心线误差5mm;水平误2mm。- 11 -2.2.62.2.6部件装配应在无风沙、无雨雪、空气相对湿度小于 80%的条件下进行,并根据产品要求采取防尘、防潮措施。2.2.72.2.7应对可见的触头连

14、接、支撑绝缘件或盘式绝缘子进行检查,应清洁无损伤。2.2.82.2.8法兰对接前应先对法兰表面、密封槽及密封圈进行检查,法兰面及密封槽应光洁,无损伤,对轻微伤痕可用砂纸、油石打磨平整。密封面、密封圈用无纤维裸露白布或者不起毛的擦拭纸沾无水酒精擦拭干净,将密封圈放入密封槽内,确认规格正确,然后在空气一侧均匀地涂密封剂,并薄薄的均匀涂到气室外侧法兰上。涂完密封剂应立即接口或盖封板,并注意不得使流入密封圈内侧。2.2.92.2.9GIS 安装前,方可将元件的运输封盖打开,应用塑料薄膜将开口处覆盖严密,以尽量减少灰尘、水气的侵入。2.2.102.2.10母线安装时,应先检查表面及触指有无生锈、氧化物、

15、划痕及凸凹不平处,如有,则采用砂纸将其处理干净平整,并用清洁无纤维裸露白布或不起毛的擦拭纸沾无水酒精洗净触指内部,在触指上涂上薄薄的一层电力复合脂。如不立即安装,应塑料袋或塑料纸将其包好。2.2.112.2.11抽真空时,应采用带有抽气逆止阀的真空泵,以防止突然停电或错误操作而引起到破坏真空事故。2.2.122.2.12设备 SF6 气体漏气率应符合规范和产品技术要求。基本要求:各个独立气室 SF6 气体年泄漏率小于 1%。检漏方法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通常采用内部压力检测比对与包扎检漏相结合的方法。2.2.132.2.13在每次内检、安装和试验工作结束后,应清点用具、用品,检查确认无遗留物后方

16、可封盖。2.2.142.2.14在涉及到 GIS 对接时,要提前与厂家进行沟通,特别注意接口处母线、连接螺栓的尺寸规格等。2.32.3 工艺图片示例- 12 -图 1.2.1 GIS 基础复测图 1.2.2 GIS 母线筒的连接- 13 -图 1.2.3 母线筒连接处及时封堵图 1.2.4 安装过程中设备防护- 14 -图 1.2.5 母线清洁处理图 1.2.6 气室抽真空- 15 -图 1.2.7 安装完成的室内 GIS图 1.2.8 安装完成的室内 GIS- 16 -第三节第三节 高压断路器安装高压断路器安装3.13.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3.1.13.1.1断路器到达现场后应进行检查验收,确

17、认无破损、备品备件齐全。3.1.23.1.2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备安装要求;基础中心距离及标高偏差不应大于 10mm,预埋螺栓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 2mm。3.1.33.1.3断路器配件、备件及专用工器具应齐全、无锈蚀和损伤。 瓷件表面应光滑无裂纹、缺损;瓷套与法兰的接合面粘合牢固,法兰结合面应平整、无外伤和铸造砂眼。 绝缘部件表面应无裂缝、无剥落或破损,绝缘应良好,绝缘拉杆端部连接部件应牢固可靠。 灭弧室或罐体和绝缘支柱内预充的气体压力值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操动机构:传动部分无损伤、锈蚀,传动轴承光滑无毛刺,铸件无裂纹或焊接不良;液压机构的油路、油箱本体无渗漏;电磁机构的分、合闸线圈无受潮、受损

18、现象。3.1.43.1.4支架安装、找正:a)落地式支架:支架与基础间垫片不超过 3 片,总厚度不大于10mm。b) 可调节螺母支架:调节螺母高度符合设计要求。c)支架相间中心距离误差5mm。3.1.53.1.5极柱安装:a)按厂家的部件编号和规定顺序进行组装,按厂家标明吊点拴挂吊具。b) 本体吊装时应采用吊带,并采取防碰撞措施。c)密封部位螺栓应使用力矩扳手紧固,其力矩值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d) 同相各支柱瓷套法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各支柱中心线间距离的误差5mm;相间中心距离的误差5mm。3.1.63.1.6操动机构内部元件齐全、完好;a)各种接触器、继电器、微动开关、压力开关、压力表、加

19、热装置- 17 -和辅助开关的动作应准确、可靠,接点应接触良好;b) 分、合闸线圈的铁芯动作灵活、无卡阻;c)加热、驱潮装置及控制元件的绝缘应良好,加热器与各元件、电缆及电线的距离应大于 50mm;d) 机构箱门关闭严密,内部干燥、清洁,接地可靠、标识清晰;e)操动机构固定牢靠,并与断路器底座标高相配合,底座或支架与基础间的垫片不宜超过 3 片,总厚度不应超过 10mm,各垫片尺寸与基座相符且连接牢固;f)弹簧机构安装:安装前,弹簧应处于能量释放状态;合闸弹簧储能完毕后,辅助开关应将电动机电源切断;合闸完毕,辅助开关应将电动机电源接通;分、合闸闭锁装置动作应灵活,复位应准确而迅速,并应扣合可靠

20、;机构分合闸位置和储能位置应指示正确;g) 液压机构安装:油箱内部应清洁,液压油应洁净无杂质,油位指示应正常。连接管路应清洁,连接处应密封良好,且牢固可靠。液压回路在额定油压时,外观检查应无渗油。机构在慢分、合时,工作缸活塞杆的运动应无卡阻和跳动现象。 压力释放阀动作应可靠,关闭严密;联动闭锁压力值应按产品的技术规定予以整定。防失压慢分装置应可靠。3.1.73.1.7传动部件、管路安装:a)传动部件无损伤、锈蚀,按厂家要求对接,牢固可靠。b) 管路表面无损伤、变形,接头处平整、清洁、无毛刺,按厂家要求秩序进行管路连接,接头螺母紧固扭矩符合厂家要求。c)断路器及其操动机构的联动应正常,无卡阻现象

21、;分合闸指示正确;辅助开关动作正确可靠。3.1.83.1.8监督充气过程中进行密度继电器报警、闭锁接点检测。密度继电器的报警、闭锁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电气回路传动应正确。SF6 气体压力、泄漏率、含水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 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SF6 气体含水量必须小于 150ppm。- 18 -3.1.93.1.9油漆应完整、相色漆、接地标示正确,工艺美观;设备清洁。3.23.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3.2.13.2.1安装前应用水准仪对基础高度进行复核,确认基础的中心距离及高度偏差小于 10mm,整排的断路器基础预埋时须统一拉线进行

22、定位,已确定预埋螺栓中心线的偏差不大于 2mm。3.2.23.2.2应按制造厂的部件编号和规定顺序进行组装,不得混装;为避免混装须逐台倒运到 位,并进行外包装检查。3.2.33.2.3断路器的固定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要求且牢固可靠。支架或者底座与基础的垫片不宜超过 3 片,其中总厚度不应大于 10mm,各垫片尺寸应与基座相符且连接牢固。3.2.43.2.4所有部件的安装位置正确,并按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保持其应有的水平或者垂直位置。所有安装螺栓必须用力矩扳手紧固,且经质检、监理、业主见证无误方为合格。3.2.53.2.5SF6 断路器的安装应在无风沙、无雨雪的天气下进行;对灭弧室进行检查组装时,空气相

23、对湿度应小于 80%,并应采取防尘、防潮措施。3.2.63.2.6SF6 断路器充气建议由厂家操作或者是在厂家指导下操作,充气时 SF6 气体的含水量、压力、密度继电器的报警、压力闭锁值进行等记录齐全,并经质检、监理、业主、厂家各方签字认可。充气后 24 小时需对断路器进行气密试验,待试验合格方为安装结束。3.2.73.2.7设备接地线连接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且无锈蚀、损伤、连接牢靠。应涂以 60100mm(最好是宽度与接地扁钢同宽)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标识。3.33.3工艺图片示例- 19 -图 1.3.1 基础复测图 1.3.2 设备外观检查- 20 -图 1.3.3

24、支架安装图 1.3.4 SF6 充气- 21 -第四节第四节 隔离开关安装隔离开关安装4.14.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4.2.14.2.1隔离开关底座与设备支架安装应做到无垫片安装。4.2.24.2.2支柱绝缘子安装应垂直于底座平面且连接牢固;同一绝缘子柱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同相各绝缘子柱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4.2.34.2.3检查处理导电部分连接部件的接触面,用细砂纸清除氧化物,清除后涂以复合电力连接脂连接。4.2.44.2.4设备到达现场后,相关单位应仔细核对设备数量、技术参数、外形尺寸、安装孔是否和设计图纸完全相符。4.2.54.2.5施工单位应仔细阅读施工图及

25、相关资料,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组织和材料采购。4.2.64.2.6支架安装后,行、列的定位轴线误差5mm,支架顶部标高误差5mm,相间轴线误差10mm,本相间距误差5mm,垂直度误差5mm,顶面水平度2mm。4.2.74.2.7按厂家配套型号选配支柱瓷瓶、导电部件与底座组装成整体,注意机构方向、主刀开口方向及地刀方向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各相拐臂应处于正确位置。隔离开关吊装吊点设置合理,吊具正确拴设,采取防吊装重心偏移措施(麻绳绑扎等) ,就位后及时将底座与杆顶件可靠连接。垂直断口的隔离开关吊装前处于分闸状态。吊装过程中对动触头导电部分采取保护措施。4.2.84.2.8操作机构安装位置、高度满

26、足施工图纸及厂家技术文件要求。隔离开关操动机构传动轴与底座传动轴中心线应重合,垂直连杆内径与操动机构传动轴直径相配合,两者间隙1mm。三相水平连杆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电焊时不得造成设备支柱及机构箱污染,隔离开关垂直及水平拉杆连接处夹紧部位应可靠紧固。4.2.94.2.9静触头安装,依据施工图纸和厂家技术文件,确定静触头软导线长度,并下料组装,导线切割部位无松股、毛刺。静触头固定金具应避开母线接头,距离50mm。- 22 -4.2.104.2.10手动调整隔离开关底座拐臂角度、小连杆及水平连杆长度,调整至隔离开关分、合到位,并且满足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三相联动隔离开关触头接触时,不同期数值应符合产品

27、技术文件要求。当无规定时,最大值不得超过 20mm。调整主刀与地刀的机械闭锁满足厂家技术文件要求。隔离开关连接部件间销针开口角度不得小于 60。4.2.114.2.11接地安装 支架接地引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接地,制作时须采用冷弯制作,避免造成对镀锌层的破坏。砼支架采用圆钢制作接地引线,应能满足安装后与砼支架服帖,焊接、防腐工艺满足规范要求。钢支架宜采用扁钢制作接地引线,安装后接地线与钢支架表面应垂直(垂直接地扁钢与钢柱之间宜留间隙或加设绝缘材料,以方便接地电阻试验) ,焊接及防腐工艺满足规范要求。接地线安装后应涂刷接地标志漆,标志漆为黄、绿相间宽度相等(15100mm)条纹标识。接地线的粉刷高

28、度应一致。4.2.124.2.12隔离开关电动操作前,需检查电气回路是否正确,方法是使隔离开关处于半分状态,按分(合)按钮,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能否自停,转动是否平稳。电动操作时检查分合是否到位,同期是否满足要求。4.24.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4.2.14.2.1设备安装前,应检查支架柱轴线,行、列的定轴线最大允许偏差为 5mm,支架顶部标高最大允许偏差为 5mm,同相根开允许偏差为10mm 相间;隔离开关相间允许偏差:220kV 及以下允许 10mm;相间连杆应在统一水平线上。4.2.24.2.2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应整洁,且应接触良好,接线端子(或者触头)镀银层无脱落。

29、4.2.34.2.3隔离开关的各支柱绝缘子间应连接牢固;安装时可用金属垫片(一般设备均自带)校正其水平或者垂直偏差,使触头相互对准且接触良好。安装螺栓宜由下向上穿入,隔离开关组装完毕,应用力矩扳手检查所有安装部位的螺栓,其力矩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4.2.44.2.4隔离开关的底座传动部分灵活,并涂以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润滑脂(风沙多、天气寒冷地方不宜涂抹)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平衡弹簧- 23 -应调整到操作力矩最小并加以固定;接地开关的垂直连杆应涂以黑色油漆标识。4.2.54.2.5操作机构应安装牢固,统一轴线的操作机构安装位置应一致;电动操作前应先进行多次手动分、合闸,机构动作应正确、

30、平稳、无卡阻、冲击等异常现象;限位装置应准确可靠。4.2.64.2.6电动操作前须将隔离开关调整至中间位置,以免由于电动机相序不正确而造成的设备损坏。4.2.74.2.7隔离开关调整期间应测量相间距离误差、动触头插入深度、备用行程、分闸状态触头间的距离、不同期值并做好记录。4.2.84.2.8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底座及垂直连杆、接地端子及操作机构箱应接地可靠。油漆应完整、相色标识应正确,设备应整洁。4.34.3 工艺图片示例工艺图片示例图 1.4.1 基础复测- 24 -图 1.4.2 刀闸地面组装图 1.4.3 机构箱安装- 25 -图 1.4.4 隔离刀闸调整图 1.4.5 相色漆粉刷-

31、26 -第五节第五节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安装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安装5.15.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5.1.15.1.1设备到达现场后,技术人员应仔细核对设备数量、技术参数、外形尺寸、安装孔是否和设计图纸完全相符。5.1.25.1.2按照基础及设备支架安装后的要求对基础及设备支架进行复核。设备支架安装后的误差应控制在 3mm 以内;5.1.35.1.3油浸式互感器油位应正常,密封良好,油位指示器、瓷套法兰连接处、放油阀等处均无渗油现象。密度继电器压力应符合厂家要求。5.1.45.1.4互感器极性安装方向满足设计院图纸要求,根据厂家说明书的要求吊装,吊装过程中应采取防倾措施(

32、缆绳稳定等) ,互感器安装垂直,整齐一致。5.1.55.1.5电容型绝缘的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末屏引出端子、铁芯引出接地端子应可靠接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备用绕组应短接后接地。分级绝缘的电压互感器,其一次绕组的接地引出端子;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接地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5.1.65.1.6互感器支架接地线一般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接地,制作时须采用冷弯制作,避免造成对镀锌层的破坏。钢支架采用镀锌扁钢制作接地线,安装后接地线与支架杆表面平行(接地扁钢与钢柱之间宜留间隙或加设绝缘材料,以方便接地电阻测试) ,焊接及防腐工艺质量满面足规范要求。互感器应保证工作接地点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

33、线。5.1.75.1.7电流互感器应检查一次接线端子 L1(P1)和 L2(P2)的安装方向,一般情况下 L1(P1)指向母线,L2(P2)指向线路侧;电压互感器主要进行参数核对,以免吊装错误。5.1.85.1.8互感器接地符合设备接地要求,横平竖直,黄绿色标宽度一致,相色标识正确、美观,高度一致。5.25.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5.2.15.2.1设备到达现场后,技术人员应仔细核对设备数量、技术参数、外形尺寸、安装孔是否和设计图纸完全相符,以避免设备发货错误。- 27 -5.2.25.2.2设备支架安装后的要求:标高偏差5mm,垂直度偏差5mm,相间轴线偏差10mm,杆顶板

34、平整度偏差5mm。5.2.35.2.3油箱侧壁二次接线盒内,标有 d1、d2 的是阻尼器引出端子,应可靠连接,N、X 端子在不接有载波装置时必须可靠连接,否则高压将进入出线盒,损坏二次设备,危及人身安全,X 端子应直接接地,并保证连接可靠。5.2.45.2.4电压互感器应分节吊运安装,不可叠装后整体起吊,起吊带油箱的部分时,不允许从顶部起吊,应利用油箱上的专用起吊孔起吊,更不允许利用瓷裙起吊。5.2.55.2.5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必须根据产品成套供应的组件编号进行安装,不得互换。各组件连接触的接触面,应除去氧化层,并涂以电力复合脂;根据工程所在地气候的不同应有相应的防风、尘、雨、雪措施。5.2.

35、65.2.6气体绝缘的互感器应检查气体压力或密度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密封检查合格后方可对互感器充 SF6。气体至额定压力,静置 24h后进行 SF6 气体含水量测量并合格。气体密度表、继电器必须经核对性检查合格。分级绝缘的电压互感器,其一次绕组的接地引出端子;5.2.75.2.7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接地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电容型绝缘的电流互感器,其一次绕组末屏的引出端子铁芯引出接地端子。电流互感器的备用二次绕组端子应先短路后接地。应保证工作接地点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5.35.3 工艺图片示例工艺图片示例- 28 -图 1.5.1 安装前外观检查图 1.5.2 本体

36、吊装- 29 -图 1.5.3 电缆保护管、色相漆粉刷和接地第六节第六节 避雷器安装避雷器安装6.16.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6.1.16.1.1安装前,技术人员应查阅施工图纸、厂家资料对避雷器基础、设备支架进行复测。6.1.26.1.2避雷器各节按产品编号进行整体组装,不得互换,法兰连接可靠,对接穿芯螺栓要保证两端露出丝扣长度一致。6.1.36.1.3吊装时选用合适吊装工具,对于单节避雷器宜同底座整体吊装,多节避雷器宜将底座先就位,然后将避雷器分节吊装。6.1.46.1.4避雷器安装垂直,并列安装的避雷器三相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铭牌和放电计数器朝向一致且便于巡视,避雷器压力释放

37、口安装方向应合理,应使其排出的气体不得引起相间或对地闪络,也不得喷及其他电气设备。- 30 -6.1.56.1.5均压环应安装牢固、平整,寒冷地区应设有滴水孔。6.1.66.1.6监测仪密封应良好,动作可靠,指数应归零或调至同一值;监测仪安装位置应一致,且便于观察监测仪与避雷器连接导体超过 1m 时应设置绝缘支柱支撑,过长的硬母线连接应采取预防“热胀冷缩”的应力措施。6.1.76.1.7避雷器支架杆应采用双根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不同接地干线连接;在线监测仪与接地网应可靠连接。6.26.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6.2.16.2.1按每台安装部件产品序号组合,逐台倒运到位,并进行外包

38、装检查。6.2.26.2.2避雷器支架验收标准:标高偏差5mm,垂直度偏差5mm,相间轴线偏差10mm,杆顶板平整度偏差5mm。6.2.36.2.3并列安装的避雷器三项中心线应在同一直线上,相间中心距离允许偏差 10mm;铭牌应位于易观察的用同一侧;所有安装部位螺栓应紧固,力矩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6.2.46.2.4监测仪应密封良好、动作可靠,并应按照技术要求连接;安装位置应一致、便于观察;接地可靠;检测仪计数应一致或者为零。6.2.56.2.5设备接线端子的接触面应平整、清洁、无氧化膜、无凹陷及毛刺;连接螺栓应齐全、紧固,设备连线不应使设备端子受到超过允许的承载力。6.2.66.2.6接地

39、可靠,相色标识应正确,设备应整洁。6.36.3 工艺图片示例工艺图片示例- 31 -图 1.6.1 外观检查图 1.6.2 避雷器本体组装- 32 -图 1.6.3 避雷器本体吊装第七节第七节 软母线安装软母线安装7.17.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7.1.17.1.1金具的镀锌层有局部碰损、剥落或缺锌,应除锈后补刷富锌漆。7.1.27.1.2绝缘子串、导线及避雷线上的各种金具上的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开口销应齐全,不得遗漏。7.1.37.1.3金具上所用的闭口销的直径必须与孔径配合,且弹力适度。7.1.47.1.4绝缘子串倾斜、绝缘子清洗及绝缘测定符合规定。- 33

40、 -7.1.57.1.5金具的规格、安装位置及连接质量,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的穿子方向符合规定。7.1.67.1.6软母线不得有扭结、松股、断股、其他明显损伤或严重腐蚀等缺陷;扩径导线不得有明显的凹陷和变形;规格、数量符合施工图纸要求。7.1.77.1.7采用的金具应有质量合格证,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伤痕、砂眼、锈蚀、滑扣等缺陷,镀锌层不应剥落。7.1.87.1.8软母线和金具的规格及间隙必须匹配。7.1.97.1.9软母线跳线及引下线安装后,应呈悬链状自然下垂,其与构架间的距离、相间的距离符合GB 50149-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_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7.1.107.1.10软

41、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电器接线端子受到超过允许的外加应力。7.1.117.1.11导电接触面应用酒精清洗干净,并涂抹耐热接触脂,螺栓紧固应用力矩扳手。力矩扳手紧固值参照GB 50149-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_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7.27.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7.2.17.2.1设备到场后应进行现场检查:a) 导线外观检查,不得有扭结、松股、断股、其他明显的损伤或严重腐蚀等缺陷;扩径导线不得有明显的凹陷和变形;规格、数量符合施工图纸要求。b) 核对金具规格、数量,检查其零部件是否齐全,表面应光滑,无裂纹、砂眼、锈蚀等缺陷,并进行试配。c)绝缘子规格、数量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42、外观无损伤、金属部位无锈蚀,胶合处填料完整,结合牢固。核对金具规格、数量,检查其零部件是否齐全,表面应光滑,无裂纹、砂眼、锈蚀等缺陷,并进行试配。7.2.27.2.2每种规格导线取两件试件送检,试件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导线制作安装。7.2.37.2.3导线展放场地应平整,并采取铺设地毯或其他垫护措施,防止- 34 -导线展放磨损。7.2.47.2.4导线切割部位两侧做临时绑扎处理防止松股,切割面应整齐,毛刺部位应锉平。7.2.57.2.5铝股切割时一般可采用手锯,切割时严禁锯伤钢芯,当铝股割至最内层时只能割其铝股的 2/3 处,然后用手将其掰断。7.2.67.2.6耐张线夹压接时相邻两模重叠长度

43、不小于 5mm,压接后耐张管应呈正六边形,对边尺寸为 0.866D+0.2mm(D 为接续管外径) ,压接管压接后其弯曲度不宜大于压接管全长的 2%,外观光滑、无裂纹、无扭曲、无毛刺。7.2.77.2.7母线放置区应采取垫护措施,母线搬运过程受力均匀,不得在地上拖拽。7.2.87.2.8母线弧垂测量:中相软母线上位后,将测量弧垂与施工图纸要求弧垂比对,调整可调串,使导线弧度满足要求,其余各相与中相保持一致。7.2.97.2.9与耐热导线及金具相连的载流接触面涂上耐热接触脂,耐热接触脂必须均匀涂于全部接触面上。7.37.3 工艺图片示例- 35 -图 1.7.1 外观检查图 1.7.2 现场数据

44、测量- 36 -图 1.7.3 现场试压接图 1.7.4 导线展放- 37 -图 1.7.5 导线切割图 1.7.6 导线压接- 38 -图 1.7.7 导线上位图 1.7.8 软母线施工完成生压站全景示例第八节第八节 矩形母线安装矩形母线安装8.18.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8.1.18.1.1母线绝缘子支架牢固,横平竖直,标高偏差5mm,垂直度偏差5mm,顶面水平度偏差2mm/m。8.1.28.1.2母线表面检查光洁、无裂纹褶皱。8.1.38.1.3金属构件外观检查无明显变形,无尖角、毛刺;防腐漆涂刷均匀,不得有起层、皱皮等缺陷。8.1.48.1.4母线固定金具与支柱绝缘子间的

45、固定应平整牢固,不应使其所支持的母线受到额外应力。8.1.58.1.5母线在支柱绝缘子上的固定死点每一段应设置一个,并应为全- 39 -长或两母线伸缩节中点。8.1.68.1.6相邻母线接头不应固定在同一瓷瓶间隔内,应错开间隔安装。8.1.78.1.7硬母线接头加装绝缘套后,应在绝缘套下凹处打排水孔,防止绝缘套下凹处积水、冬季结冰冻裂。8.28.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8.2.18.2.1矩形母线制作前应校直,切断面平整,应采取冷弯弯制,不得采取热弯。8.2.28.2.2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大于0.25L(L 为母线两支持点之间的距离) ,但不得小于

46、 50mm。8.2.38.2.3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不应小于 50mm,多片的母线弯曲度应一致,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折皱,母线弯曲半径要符合规范要求。8.2.48.2.4矩形母线螺栓固定搭接时,连接处距支柱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小于 50mm;上片母线端头与下片母线平弯开始处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8.2.58.2.5母线扭转 900 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宽度的 2.55 倍。8.2.68.2.6母线搭接面接触部位应平整,去除表面氧化层,进行防氧化处理,并均匀涂抹导电膏,螺栓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参照GB 50149-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_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要

47、求。8.2.78.2.7母线连接螺栓的螺母应在维护侧,方便观察、检修;螺栓受力应均匀,不应使电器的接线端子受到额外应力。8.2.88.2.8裸铜质母线之间搭接时需要搪锡,铜与铝母线搭接时需要使用铜铝过渡板且铜端要搪锡。8.2.98.2.9交流母线的固定金具或其他支持金具不应成闭合磁路。8.2.108.2.10相同布置的主母线、分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接线应对称一致,横平竖直,整齐美观。8.2.118.2.11矩形母线接头加装绝缘套后,应在绝缘套下凹处打排水孔,防止绝缘套下凹处积水、冬季结冰冻裂。8.38.3 工艺图片示例工艺图片示例- 40 -图 1.8.1 母线桥横担安装图 1.8.2 母排

48、弯制- 41 -图 1.8.3 搭接部位钻孔图 1.8.4 母线桥试组装- 42 -图 1.8.5 热缩护套加装第九节第九节 开关柜安装开关柜安装9.19.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9.1.19.1.1盘柜安装前应做好交安验收:基础验收合格;盘柜预留电缆孔洞位置正确,大小合适;墙体砌筑粉刷结束;门窗安装完善,门锁齐全,具备房间封闭条件;照明投用;备用预留孔洞的封堵美观。9.1.29.1.2基础槽钢各项允许误差如下表所示:允许偏差项目mm/mmm/全长不直度15水平度15位置误差及不平度15- 43 -9.1.39.1.3母线的接触面应连接紧密,连接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其紧固力矩值

49、应符合 GB 50149-2010 规定:9.1.49.1.4钢制螺栓的紧固力矩值螺栓规格(mm)力矩值(N.m)M1017.722.6M1231.439.2M1455.469.2M1678.598.1M20156.9196.29.1.59.1.5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垂直度(每米)1.5相邻两盘顶部2水平偏差成列盘顶部5相邻两盘边1盘面偏差成列盘面5盘间接缝29.1.69.1.6母线安装时,室内配电装置安全净距应符合下表,当电压值超过本级电压,其安全净距应采用高一级的安全净距规定值。- 44 -额定电压(kV)符号适用范围0.41-361.带

50、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2.网状和板状遮栏向上延伸线距地A12.3m 处与遮栏上方带电部分之间20751001.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A2端口两侧带电部分之间20751001.栅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2.交叉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B1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800825850B2网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100175200C无遮栏裸导体至地(楼)面之间230023752400平行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D无遮栏裸导体之间187518751900E通向室外的出线套管至室外通道的路面3650400040009.1.79.1.7室内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mm) 。9.1.89.1.8检查主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

51、,不应有裂纹、变形、扭曲现象。9.1.99.1.9检查母线搭接面应平整,如有镀银层,镀银层应均匀光滑。9.1.109.1.10母排连接螺栓大小、孔距、数量符合GB 50149-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_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螺栓的螺母应在维护侧,方便检查和检修,连接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 23 扣。9.1.119.1.11盘柜槽钢底座保证两点接地,400V 盘柜内地排也保证两点与二次接地干线相连接,6kV 盘柜内地排也保证两点与一次接地主网引上点相连接。9.29.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 45 -9.2.19.2.1开关柜安装就位前对基础槽钢进行复测,保证槽钢面误差在5m

52、m 以内。基础槽钢应有两点或两点以上接地。9.2.29.2.2设备开箱检查时,按照设备清单,确保盘柜内电气元件完整,绝缘瓷件干净、无损伤,柜面无碰伤痕迹。9.2.39.2.3进盘时使用液压小车、链条葫芦和千斤顶配合,要注意防倾倒。9.2.49.2.4盘柜之间用螺栓连接,使盘间接缝小于 2mm。9.2.59.2.5盘柜主母线按厂家图纸安装,搭接面应清洁并均匀涂抹电力复合脂。9.2.69.2.6母线连接螺栓的螺母应在维护侧,方便检查和检修, 连接螺栓长度露出螺母 23 扣。螺栓用力矩扳手紧固,紧固力矩符合规范要求。9.2.79.2.76kV 开关柜地排应有两点与一次主网引上的接地点连接。二次线仓等

53、电位接地排与等电位接地网连接。9.2.89.2.8开关柜电缆接线完成后,及时完善防火封堵,封堵严实。9.2.99.2.9检查开关柜“五防”装置齐全,并动作灵活可靠。9.2.109.2.10开关设备电气试验、母线耐压试验合格。9.39.3 工艺图片示例工艺图片示例- 46 -图 1.9.1 基础复测图 1.9.2 外观检查- 47 -图 1.9.3 盘柜就位图 1.9.4 母线连接- 48 -图 1.9.5 连接螺栓扭矩测试图 1.9.6 高压配电盘柜安装- 49 -图 1.9.7 400V 盘柜安装第十节第十节 主控室盘柜(二次盘柜)安装主控室盘柜(二次盘柜)安装10.110.1施工工艺质量要

54、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10.1.110.1.1基础槽钢的埋设要与建筑专业密切配合,除要求建筑办理工序交接外,对建筑毛地坪及预埋件的标高也应满足槽钢安装后顶面标高比最终地坪标高 1020mm。10.1.210.1.2基础槽钢与主地网应可靠连接,型钢基础水平误差1mm/m,全长水平误差5mm,不直度误差1mm/m,全长不直度误差5mm,型钢基础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全长5mm。10.1.310.1.3除 DCS 盘柜外,柜体底座与基础连接牢固,导通良好,DCS 盘柜与底座之间应加装橡皮绝缘减震,DCS 盘柜与基础之间固定螺栓应采用专用绝缘垫。10.1.410.1.4盘柜安装垂直度1.5mm/m,相邻两盘顶

55、部水平误差2mm,成列盘顶部误差5mm,相领两盘边盘面误差1mm,成列盘面误差5mm,盘间接缝误差2mm。- 50 -10.1.510.1.5盘柜表面平整,附件齐全,门锁开闭灵活,照明装置完好,盘柜前后标识齐全、清晰,盘柜内母线或继保屏上小母线相间与对地距离符合规范要求。10.210.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10.2.110.2.1基础槽钢安装时,应避免槽钢盖住电缆进线孔洞,影响电缆进出。10.2.210.2.2基础槽钢安装前底座应进行防腐处理,安装后通知建筑专业进行二次抹面施工。10.2.310.2.3屏柜吊装应选择专用吊点,轻吊轻放,倒运过程对屏柜外表油漆及玻璃柜门采取保护措

56、施,避免造成损伤。10.2.410.2.4屏柜安装要牢固可靠,应采用螺栓固定,不得与基础槽钢焊死,屏柜四脚固定螺栓与屏柜底部预留安装螺孔保持匹配,固定螺栓采用镀锌螺栓。10.2.510.2.5小母线安装结束后经检查应正确,安装螺栓紧固到位,电气间隙12mm,爬电距离20mm。母线绝缘试验数据应满足要求。10.2.610.2.6屏顶小母线应设置防护罩,且防护罩应配置齐全,无变形、破损现象,安装牢固。10.2.710.2.7柜内二次接地铜排应用截面积不小于 25mm2 黄绿软铜线与专用接地铜排可靠连接。10.2.810.2.8屏柜可开启门应用软铜线与屏柜框架可靠连接。10.310.3工艺图片示例工

57、艺图片示例- 51 -图 1.10.1 屏柜外观检查图 1.10.2 屏柜倒运就位- 52 -图 1.10.3 屏柜固定图 1.10.4 保护屏安装效果图- 53 -图 1.10.5 直流屏安装效果图第十一节第十一节 就地盘柜(检修箱)安装就地盘柜(检修箱)安装11.111.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11.1.111.1.1就地单独落地式盘柜基础安装水平度误差1mm/m,不直度误差1mm/m。11.1.211.1.2就地成列落地式盘柜基础安装全长水平度误差5mm,全长不直度误差5m。11.1.311.1.3就地落地盘柜底座高出地面尺寸符合进线电缆要求,无设计规定时应至少高出地面 10m

58、m。11.1.411.1.4就地悬挂箱中心至地面高度符合设计规定,无设计规定时一般为 1.21.5m。11.1.511.1.5就地盘柜安装垂直度1.5mm/m,相邻两盘顶部水平误差2mm,成列盘顶部误差5mm,相领两盘边盘面误差1mm,成列盘面误差5mm,盘间接缝误差2mm。- 54 -11.1.611.1.6就地盘柜及基础接地点至少一点与二次接地网连接,连接牢固,导通良好。11.211.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11.2.111.2.1除设计图纸明确要求就地盘柜位置外,对壁挂式和支架式就地盘柜、电缆走向等要进行图纸会审和二次设计,确保就地盘柜和电缆槽盒安装位置适当、统一、美观。

59、11.2.211.2.2盘柜开箱后可用小车或汽车搬运至安装位置,安装在 0 米以上盘柜用起重机械吊至安装位置。11.2.311.2.3就地盘柜安装位置不影响通行、检修,接线方便,安装在振动较大的区域需在底座与盘柜间加装橡皮垫。11.2.411.2.4壁挂式箱、盘可以直接安装在墙上或主构架上,也可以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一般用 L50*5 角钢制作,壁挂式箱、盘安装后应牢固不晃动。11.2.511.2.5就地保温箱、保护箱、接线盒安装周围环境温度45,高度1.2m,垂直偏差3mm,高度1.2m,垂直偏差4mm,保温箱的保温层完整无损,排污管路应接至箱外。11.2.611.2.6就地电气盘柜基础接地用

60、40*4 镀锌扁钢由最近的接地网引接,屏柜接地排应用截面积不小于 25mm2 黄绿软铜线与基础可靠连接,屏柜可开启门应用软铜线与屏柜框架可靠连接。11.2.711.2.7对安装成型的盘柜基础焊接部位进行防腐处理,油漆粉涮均匀、完好、美观,与原基础颜色无明显色差。11.311.3工艺图片示例工艺图片示例- 55 -图 1.11.1 就地电气壁挂式盘图 1.11.2 就地落地式控制柜- 56 -第十二节第十二节 蓄电池组安装蓄电池组安装12.112.1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12.1.112.1.1蓄电池支架组装要求固定牢靠,水平误差5mm。 12.1.212.1.2蓄电池必须安放平稳,立

61、面垂直,高度一致,外侧面在一个平面上。12.1.312.1.3蓄电池极性正确,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无锈蚀,连接可靠,整齐美观。12.1.412.1.4蓄电池采样线要求排列整齐,接线工艺美观。12.1.512.1.5将每组蓄电池各个依次编号,蓄电池标号要求清晰、齐全。12.1.612.1.6蓄电池上部或蓄电池端子上应加盖绝缘盖,以防止发生短路。12.212.2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12.2.112.2.1蓄电池组与直流屏屏之间连接电缆的预留孔洞位置适当,以便电缆走向合理、美观。12.2.212.2.2蓄电池安装在厂家提供的支架上或盘柜里,支架的安装按照厂家提供的图纸进行。12.

62、2.312.2.3蓄电池安装顺序必须按照装设计图纸或厂家图纸及提供的连接件情况进行合理布置。12.2.412.2.4连接件安装前,要确认蓄电池输入熔丝处于拉开状态,以免带负载接入或发生短路现象。12.2.512.2.5利用连接件将蓄电池组的各级电池之间连接起来,搭接处清洁后涂电力复合脂,并用力矩扳手紧固,使用的扳手等工具要求绝缘,以免发生短路现象。12.2.612.2.6在蓄电池连接的同时,将单体电池的采样线同步接入,接入前首先确认采样装置侧已接入,以免发生短路现象。12.312.3预期成品图片示例预期成品图片示例- 57 -图 1.12.1 蓄电池软线连接图 1.12.2 蓄电池组编号- 5

63、8 -图 1.12.3 蓄电池采样安装第第 2 章章 防雷接地防雷接地第一节第一节 防雷接地安装防雷接地安装1.11.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1.1.11.1.1防雷接地:a)建筑物接地应和主接地网进行有效连接。b) 防雷引下线敷设时将引下线扁钢或圆钢调直,按设计要求随建筑物引上、挂好,引下线的下端与接地体焊接,或与断接卡子连接,随着建筑物的逐步增高,将引下线敷设于建筑物内至屋顶,并出屋面一定长度,以备与避雷网连接。- 59 -c)屋顶避雷网安装时将避雷网圆钢调直后,与防雷引下线焊接连接练成一体。敲掉焊接药皮,进行调直后刷防锈漆及银粉。屋面突出部分应增加避雷网与主避雷网焊接成一体,

64、变形缝外应做防雷跨越处理。d) 断接卡距离室外地面高度统一(1.51.8m),应采取保护措施。1.1.21.1.2独立避雷针:a)接地引线与避雷针本体应采用螺栓连接。b) 至少两点与集中接地装置相连。c)接地引上线地面以上部分应采用黄绿接地漆标识,接地漆间隔宽度、顺序一致,最上面一道为黄色漆。1.1.31.1.3主接地网:a)接地体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主接地网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材采用电焊,铜排采用热熔焊。b) 接地体的搭接长度和焊接方式应符合规定,扁钢搭接长度至少为其宽度的两倍,且至少三个棱边焊接。c)焊接结束后,应除去焊接部位残留的焊药并做好防腐处理。d) 设备接地宜采用螺栓搭

65、接,搭接面要求紧密,接地引上线横平竖直。e)黄绿接地漆的间隔宽度一致,顺序一致。1.1.41.1.4设备接地:a)同类设备的接地接地线位置一致,方向一致,接地漆间隔宽度顺序一致,最上面一道为黄色。b) 接地线弯制弧度弯曲自然、工艺美观。c)螺栓连接接触面紧密,连接牢固,螺栓丝扣外露长度一致,配件齐全。d) 屏柜内专用接地铜排的接地端子布设合理,间隔一致。一个接地螺栓上安装不超过 2 个接地线鼻,每个接地线鼻最多压 5 根屏蔽线。电缆屏蔽线绑扎整齐,走线合理、美观。可开启的柜(箱)门接地线齐全、牢固。- 60 -1.21.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1.2.11.2.1施工前做好技术

66、、材料、人员组织和机具准备对到达现场的材料进行规格、质量、外观检查。1.2.21.2.2接地沟的开挖宜按场地分区域开挖,深度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同时确保现场的文明施工。1.2.31.2.3接地网的某一区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土工作,回填前须经监理人员验收签证同时做好隐蔽工程的记录。1.2.41.2.4接地网施工完成后需进行接地电阻的测试,此时结果需满足设计要求。1.31.3 预期成品图片示例预期成品图片示例图 2.1.1 接地焊接与防腐- 61 -图 2.1.2 接地母线施工图 2.1.3 接地母线回填夯实- 62 -图 2.1.4 设备接地施工图 2.1.5 设备机构箱接地施工- 63

67、-图 2.1.6 电抗器接地施工图 2.1.7 避雷器接地施工- 64 -第第 3 章章 电缆工程电缆工程第一节第一节 电缆支架安装电缆支架安装1.11.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1.1.11.1.1电缆支架角钢平直,无扭曲。切口无卷边、毛刺,支架的横档角应打磨圆滑。1.1.21.1.2电缆支架安装横平竖直、层间距离一致,支架间距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各支架间距一致。电缆支架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设计偏差不应大于 5mm;支架同层横档应在同一平面上。高低偏差不大于 5mm1.1.31.1.3电缆支架固定牢靠。1.1.41.1.4支架无锈蚀,焊接处焊渣要清理干净,防腐完好。1.1.51.

68、1.5支架间连接应完整,金属电缆支架应有良好接地,每隔 30 米应一个接地点。1.21.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1.2.11.2.1电缆支架到场后应进行现场检查,热镀锌支架镀锌层应完好,铁件无扭曲、变形,支架规格、型号及各层间距离应与施工图纸一致。复合支架质保资料应齐全,外观无裂痕、破损、色差。1.2.21.2.2金属电缆支架必须进行防腐处理,电缆沟内焊接部位也应做防腐处理。1.2.31.2.3通长扁钢焊接前应进行校直处理,但不得破坏扁钢镀锌层;电缆沟沟壁转弯部位或有坡度部位,通长扁钢应采用冷弯工艺,保持与沟璧相同转弯弧度或坡度,冷弯工艺应美观。1.2.41.2.4电缆沟通长扁

69、钢经过伸缩缝处,应弯制弧度伸入伸缩缝内。 。1.2.51.2.5电缆支架横撑角钢端部应安装防护套,防护套安装应牢固、无破损,颜色应设计统一、美观。- 65 -1.31.3 工艺图片示例工艺图片示例图 3.1.1 电缆支架进场检查、核对图 3.1.2 电缆沟通长扁铁焊接- 66 -图 3.1.3 接地、拐弯处特殊弯制图 3.1.4 电缆支架焊接- 67 -图 3.1.5 加装防护套- 68 -第二节第二节 电缆桥架安装电缆桥架安装2.12.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2.1.12.1.1电缆桥架安装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2.1.22.1.2桥架接口平整,接缝处应紧密平直,盖板平

70、整无趐角,引下桥架位置准确、顺直。2.1.32.1.3过墙桥架不允许与墙洞一起抹死,应留有 25cm 间隙,用防火材料封堵。2.1.42.1.4桥架经过建筑物变形缝时,桥架应断开,槽盒用连接板连接,不需固定。2.1.52.1.5直线段钢制桥架长度超过 30 米、合金或玻璃钢桥架长度超过 15米应设伸缩缝。2.1.62.1.6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该桥架上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2.1.72.1.7桥架防火隔板铺设整齐,无漏缝。桥架盖板覆盖及时,固定牢靠。2.1.82.1.8分支槽盒需进行现场二次设计,大小合适、走向合理,槽盒盖板覆盖及时。2.22.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

71、术及管理措施2.2.12.2.1电缆桥架到现场后需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2.22.2.2电缆桥架防腐油漆要规范合理。2.2.32.2.3电缆桥架安装要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严禁桥架接头、废料等现场随意丢弃。2.2.42.2.4电缆盖板覆盖后,须做好成品保护,张贴成品保护标识,严防踩踏变形。2.32.3 工艺图片示例工艺图片示例- 69 -图 3.2.1 电缆层电缆桥架图 3.2.2 电缆桥架爬梯- 70 -图 3.2.3 电缆桥架上升与下降制作图 3.2.4 电缆层铝合金电缆桥架- 71 -图 3.2.5 电缆层铝合金电缆桥架第三节第三节 电缆保护管安装电缆保

72、护管安装3.13.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3.1.13.1.1套管切割、弯制a)现场切割电缆套管应使用砂轮切割机或切管器。切割面应垂直于管子轴线。管口应光滑、无毛刺。b) 电缆套管弯制应使用电动(或手动)弯管机冷弯。c)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 10%;电缆套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被保护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电缆套管的弯成角度不应小于 90 度。d) 电缆套管弯曲处表面无裂纹、无凹陷、镀锌层剥落处,应涂以防腐漆。3.1.23.1.2支吊架施工- 72 -a)支吊架应设置在便于套管固定的地方,间隔不大于管道最大允许跨距。套管转弯处应考虑支吊架

73、,布置应整齐美观。b) 支吊架不准直接焊在压力容器、管道或设备上,可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支撑梁,或用混凝土预埋件和膨胀螺栓固定于混凝土结构上。3.1.33.1.3套管敷设、固定a)套管敷设时各类弯头不应超过 3 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 2 个,当实际施工中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内径较大的管子或在适当部位设置拉线盒。b) 电缆套管应固定在桥架上边沿,不允许直接从底部或顶部穿入桥架固定。c)电缆套管固定应使用 U 形抱箍或专用卡子,禁止采用焊接法固定。d) 电缆管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应超过 3m,整个电缆套管至少两点固定,且弯管处应加以固定。e)单管敷设时要求横平竖直,多根管子排列敷设时,管口高度、弯曲

74、弧度应保持一致,力求布置的整齐美观。f)电缆埋管的连接应采用套管焊接连接方式,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外径的 1.53 倍,连接管的对口处应在套管的中心,焊口应焊接牢固、严密。g) 地面上电缆套管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方式,管端套丝的长度不应少于管接头长度的 1/2。h) 电缆套管接入接线盒时应尽可能从下方引入,且必须封堵电缆套管的管口,接线盒与电缆套管的连接孔,必须采用专用开孔机开孔。i)敷设在竖直平面上的电缆套管口应距离平面至少 1/4” (6mm) 。电缆套管管口离地面至少 30mm。j)金属软管与电缆套管的连接应采用套丝螺纹连接和卡簧接头连接,电缆套管与接头应能紧密配合。k) 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

75、小于 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 73 -于 0.5m。l)电缆管应有不小于 0.1%的排水坡度,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 0.25m。3.1.43.1.4.电缆软管敷设:a)电缆软管敷设需进行二次设计,保证同类、成排或成列设备电缆软管长短合理、走向统一、美观。b) 电缆软管与桥架、槽盒、设备等连接需用专用接头。3.23.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3.2.13.2.1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工作,熟悉电缆管的选材、规格型号及敷设尺寸。3.2.23.2.2提前做好施工策划,电缆管敷设的位置及以后所要敷设电缆的型号要一一对应,对于电缆管敷设管口的高度、管间间距、管与墙(柱、

76、轴、基础)的间距、支架尺寸、支架间距、固定方式等要明确到位。3.2.33.2.3施工、验收严格执行规程规范,通过培训、交底的方式让施工人员掌握工艺标准。3.33.3 预期成品图片示例预期成品图片示例- 74 -图 3.3.1 机构箱保护管图 3.3.2 动力电缆保护管- 75 -图 3.3.3 电缆端子箱保护管图 3.3.4 电缆保护软管配置- 76 -第四节第四节 电缆敷设电缆敷设4.14.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4.1.14.1.1电缆运输及电缆盘架设:a)电缆运输用汽车、吊车或铲车,短距离的可用人力滚动推运。b) 滚动运输要使电缆绕向与滚动方向一致。c)电缆吊运要用钢轴穿过电

77、缆盘中心 ,然后用钢丝绳吊钢轴即可,不可用钢丝绳直接穿入电缆盘吊运。d) 装车时要保持电缆盘立放,不能平放。e)电缆盘架设:电缆盘内电缆绕向应按顺时针与电缆敷设方向保持一致。相同型号规格的电缆盘应架设在一起。大的电缆盘应用吊车架设到盘架上。4.1.24.1.2电缆敷设:a)对于敷设区域的主要路径节点应在桥架或竖井处标示节点编号牌,标示牌上用红色记号笔统一写上节点编号。b) 严格按照技术员开列的并经过审批的电缆敷设清单敷设,确保每一根电缆敷设以后必须节点路径正确,电缆起点和终点位置正确,原则上按图施工。c)电缆敷设指挥信号以哨声为准,一切行动听指挥。d) 对于电缆盘处、起点、终点、竖井处、转弯处

78、、桥架上、排管井处等位置应安排专人把关,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联系有序,有条不紊。电缆敷设时所有人员要用力协调均匀,不得有电缆铠装挤压、绞拧、外护层或绝缘层破损现象。e)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f)电缆敷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工艺质量。即每一根电缆敷设到位以后,必须及时进行电缆排列绑扎和固定整理,经过阻燃段桥架处的电缆应及时用防火包带按防火要求包绕好后,方可敷设下一根电缆。- 77 -g) 严格按照电缆敷设清单上标示的敷设顺序施工,同一区域或系统的电缆应尽量一次性敷设完毕;同种型号规格、相同

79、路径走向的电缆应尽量一起敷设完毕。尽量按照先敷设线路长的电缆,其次敷设线路比较长的电缆,然后敷设短的内联电缆,减少电缆交叉现象。h) 电缆型号、规格原则上不准代用,除非设计变更。i)并联敷设使用的动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及敷设路径一致。j)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控制电缆6 倍电缆直径。聚乙烯绝缘动力电缆10 倍电缆直径。交联聚乙烯绝缘动力电缆15 倍电缆直径。k) 电缆在桥架内或支架上从上到下排列顺序:动力电缆从上到下依次排列顺序为: 35kV、400V、220V、DC220V、DC110V。控制电缆从上到下依次排列顺序为:强电控制电缆弱电控制电缆。计算机屏蔽电缆。通信、远动电缆。

80、l)每根电缆敷设到位以后,应做好施工记录,并立即在电缆两端挂上电缆号牌。m) 电缆号牌上应写明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电缆起点设备名称和代号,电缆终点设备名称和代号。n) 电缆号牌规格统一,防腐防湿,字迹工整清晰,不宜脱落。o) 电缆号牌绑扎应用专用尼龙扎带或扎线。不可用铁丝、棉线、胶布等绑扎。电缆号牌绑扎应牢固,固定方式一致,高度一致,号牌正面统一朝外。p) 当某一盘柜的部分电缆暂时不能接线时,应将电缆排列到该盘柜的正下方,将备用长度打成直径相同的圆圈,并绑扎好整齐地挂在支架或桥架旁。q) 直线段电缆每隔 10 米处加以绑扎固定,材料用尼龙扎带或专用扎线,固定绑扎方式要一致。r)对于单芯品形

81、敷设的电缆要求每隔 35 米固定一次,对小截面动力电缆及控制电缆可仅在托架转弯处加以固定。- 78 -s)转弯处电缆在转弯两端加以固定绑扎,用尼龙扎带绑扎。t)垂直桥架或竖井处电缆每隔 12 米加以固定,用尼龙扎带绑扎。u) 在电缆接头的两端和电缆的终端处应加以固定。v) 敷设过程中,如发现电缆局部有严重压扁或折曲伤痕现象时,应另行敷设,不准中间接头。w) 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应小于 1m,交叉时应不小于 0.5m ,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4.1.34.1.3电缆排列:a)电缆排列应整齐美观,纵看成行、横看成线。所有电缆向外引出或向盘柜引出方向一致,电缆弯曲

82、弧度一致,看上去象一条瀑布。电缆排列顺序和接线图纸位置对应。当桥架距离盘柜较远时,应进行二次设计安装零星支架,确保电缆排列整齐美观。b) 对于 10KV 及以下动力电缆允许紧密排列,单芯电缆三相必须按品字形排列。c)控制电缆允许多层排列,但不宜超过桥架或支架的允许充满度。4.1.44.1.4电缆在排管或导管内的敷设:a)对于高压或 6kV 中压电缆,一根导管穿一个回路;对于大截面低压电缆,一根导管也只能穿一个回路;对于小截面动力电缆可以多个回路穿一根保护管,同时必须将 A、B 系统分开。b) 交流单芯电缆应将三相合穿一个导管中。单根敷设时需敷设在PVC 管或玻璃钢管中,不得敷设在钢管中。c)控

83、制电缆允许多个回路合穿一根导管,同时应将 A、B 系统分开,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分开。d) 导管中电缆的充满度:当一根导管只穿一根电缆时,充满度53%;当一根导管同时穿二根电缆时,充满度31%;当一根导管同时穿三根及以上电缆时,充满度40%;当导管较短或没有弯头时,允许适当提高允许充满度的数值,但不能超过 60%;当导管弯头大于设计要求时,充满度要适当降低。- 79 -e)电缆敷设在导管中应避免有接头,当电缆敷设路径较长,确实需要接头时,应将接头放在电缆井和支架上,并做好记录。f)电缆导管距电机接线盒之间、或者电缆导管距设备之间的一段电缆应用匹配的金属软管加以保护,软管两端配套相应的管接头。g)

84、 导管中的电缆敷设完毕后,应立即用密封剂等封严,以免进水。h) 电缆备用长度以超过接线位置 1 米为宜,相同接线位置的电缆其备用长度应一致。当暂时不能确定接线位置时,电缆备用长度以超过盘柜顶部为准。4.1.54.1.5电缆直埋敷设:a)在电缆敷设路径上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蚀、虫蛀等危害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b) 电缆埋设深度大于 0.7 米,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交叉和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应采取防护措施。电缆的上下部应铺 100mm 厚的软土或沙土,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出电缆两侧 50 mm,保护板可用混凝土或砖块制作。c)直埋电缆之间,直埋电缆与

85、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平行和交叉时最小净距应符合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5.4.3 条规定,严禁将电缆平行直埋在管道的上方或下部。d) 直埋电缆在直线段 50 米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e)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过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4.24.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4.2.14.2.1成立电缆敷设小组。电缆敷设小组全面负责电缆敷设的前期准备、人员组织、工期计划、敷设记录、服务、协调、安全、质量、技术和指挥工作。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技术员一名,小组成员人数根据工作量和电缆线路长度而定。4.2.24.2.2电缆敷

86、设前,由技术员进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策划、过程质量控制等。施工策划具体到每根电缆敷设的型号、路径、起点、终点,- 80 -敷设于哪层桥架,固定方式及预留长度。4.2.34.2.3电缆敷设前,由技术员组织对电缆进行验收。所有电缆必须对绝缘进行测量,每盘电缆长度、型号一一进行检查。4.2.44.2.4电缆敷设小组成员应熟悉施工图纸、电缆清册、电缆路径、节点编号对应现场的位置。清楚每一根电缆的敷设路径节点、起点、终点位置。明白每根电缆的型号规格、电缆编号、用途、长度等。4.2.54.2.5组长应对小组成员所负责路段进行分工并交底(包括电缆敷设的次序和在不同的敷设路段敷设时的分工)。小组成员对自己所负

87、责的路段的协议工进行交底。使电缆敷设井然有序。4.2.64.2.6电缆敷设必须做好记录,具体到每根电缆型号、起点、终点、长度、敷设时间,不得遗漏。4.34.3 工艺图片示例工艺图片示例- 81 -图 3.4.1 电缆转弯处电缆敷设图 3.4.2 电缆进端子箱前电缆敷设图 3.4.3 电缆桥架内电缆敷设- 82 -图 3.4.4 电缆垂直桥架内电缆敷设图 3.4.5 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 83 -图 3.4.6 进盘桥架内电缆敷设图 3.4.7 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 84 - 85 -第五节第五节 动力电缆做头接线动力电缆做头接线5.15.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5.1.15.1.1

88、热缩附件的安装应在环境温度 0C 以上。相对湿度 70%以下,避免绝缘表面结露受潮,温度低湿度大时,电缆外层应适当加热,确保安装质量。5.1.25.1.2切割热收缩管时,端面要平整,不要有凸缘裂口,避免收缩时因应力集中造成开裂。黑色应力管不要随意切割。5.1.35.1.3热缩附件和金属接触密封的部位(如线鼻子)要仔细打毛并用溶剂清洁。5.1.45.1.4所有热缩材料均系橡塑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制作,温度达 110C120C 时材料开始收缩,收缩率约为 3040%材料在 140C 短时间作用,性能不受影响,但局部高温长时间过热,将损伤甚至烧毁材料。5.1.55.1.5开始收缩管件时,火焰要缓慢延伸

89、,火焰朝收缩方向,以便于预热管材,有利于收缩均匀。遵循工艺中推荐的起始收缩部位和方向,由下往上收缩有利于排除气体和密封。5.1.65.1.6为确保热收缩管和包敷材料间的紧密接触和粘接强度,套入每层管件前,被包敷部位和粘接密封段应预热,随后用溶剂清洁,去除火焰烟碳沉积物,使层间界面接触良好。收缩完毕的管子应光滑无折皱,能清晰看出其内部结构轮廓。密封部位应有少量胶出,表明密封完善。5.1.75.1.7由于中间接头处电缆铜带屏蔽已断开,故要包铜丝网并与两根电缆的铜带屏蔽绑扎用锡焊牢。5.1.85.1.8压接连接管时,先压接两端后压中间。5.1.95.1.9中间接头的热收缩管加热从中部向两端加热收缩,

90、加热时要均匀缓慢环绕进行,保证完好收缩。5.1.105.1.10电缆接地线应使用镀锡编织线, 便于焊锡和引出。接地线截面应满足下表规格:电缆截面(mm) 接地线截面(mm)- 86 -120 及以下 16150 及以下 255.1.115.1.11制作结束后,应经过交流耐压试验合格后,才能接线。5.1.125.1.12固定相色管:按 A、B、C 对应固定黄、绿、红相色管。5.1.135.1.13绝缘测试:用 2500V 绝缘摇表测试电缆绝缘合格后接线。5.1.145.1.14盘柜内的电缆按接线位置顺序排列,固定方式一致,同一排电缆固定件与电缆成一条垂直直线。5.1.155.1.15电缆从桥架经

91、一弯曲弧度后用统一方式固定在专用支架上,并垂直穿入 CT 向上引接到开关柜内接线端。电缆终端头制作在 CT 的上部,电缆屏蔽接地线向下穿过 CT 并与柜内的接地螺栓连接。开关室内每一根电缆削切尺寸一致,终端头制作方法一致,柜下电缆排列固定方式一致。5.1.165.1.16电缆削切时,应按照工艺要求施工,严禁伤及电缆绝缘层和线芯。5.1.175.1.17动力电缆相色分明,电缆线芯颜色黄、绿、红分别对应交流A、B、C 三相。5.1.185.1.18同一排或同一室的盘柜内电缆接线应方式一致,线芯弯曲弧度一致,电缆接线自然、整齐、美观。5.1.195.1.19铜芯电缆与铝排连接时,应将电缆终端铜鼻子镀

92、锡,严禁铜铝直接连接。5.25.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5.2.15.2.1电缆头制作要满足环境要求,温度和制度满足要求,环境整洁,必要会搭设防潮、防寒、防尘帐篷。5.2.25.2.2接头施工完毕要待完全冷却后才可移动,否则容易损坏接头的绝缘和密封。5.2.35.2.3半导电屏蔽层粘附紧密,剥除困难,易损伤绝缘层外表面,应予以注意。5.2.45.2.4当某一区域或系统的电缆敷设完毕,其所经路径的电缆必须再次排列整理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电缆做头接线工作。- 87 -5.2.55.2.5从桥架、支吊架或保护管到盘、柜、箱之间的一段电缆排列整理属于做头接线工作范围,该项工作必须经

93、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电缆接线。5.2.65.2.6对于从桥架、支吊架到动力盘柜之间的一段电缆,应先根据现场实际二次设计安装固定电缆用支架,电缆用尼龙扎带固定在支架上,整个区域每一排的电缆弯曲弧度一致进入盘柜。5.2.75.2.7电缆必须排列整齐,并经过专业工程处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电缆终端头制作,制作时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安装程序和方法施工,保证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质量。5.2.85.2.86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终端头制作结束后,应经过交流耐压试验合格后,才能接线。5.2.95.2.9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接线,清楚每一根电缆的用途,清楚每一根线芯的正确接线位置。5.2.105.2.10动力电

94、缆线芯应垂直穿越 CT,不致让 CT 受力,接线时要不能损伤 CT 和其它设备。当电缆与设备连接,遇到设备的接线盒电缆穿入孔较小时,应由技术员拿出施工方案。5.2.115.2.11每一根电缆接线完毕后,应及时做好施工技术记录,整理资料并做好成品保护措施。5.2.125.2.12电缆支架横撑角钢端部应安装防护套,防护套安装应牢固、无破损,颜色应设计统一、美观。5.35.3 工艺图片示例工艺图片示例- 88 -图 3.5.1 高压动力电缆头图 3.5.2 低压动力电缆头- 89 -第六节第六节 控制电缆做头接线控制电缆做头接线6.16.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6.1.16.1.1引入柜

95、内的电缆,应固定在柜内预制的支架上,在最底部的支架上进行第一道绑扎,绑扎高度一致、方向一致。6.1.26.1.2电缆头的制作高度距底不大于 200mm,电缆头的制作高度统一、制作样式统一,电缆头制作好后进行第二道绑扎。6.1.36.1.3电缆接线前进行芯线整理,每根芯线应单独分开并捋直,在电缆头上部同一位置进行第一道绑扎,绑扎后的主线束及分线束应横平竖直,走向合理,整齐美观。6.1.46.1.4弯圈或接入端子前需套上对应的线号套,线号套的规格应和芯线的规格一致,线号套长度一致,打印字体大小适宜,字迹清晰。6.1.56.1.5备用芯要留有适当的裕度,一般要能接入最上一个端子,高度一致,每根电缆的

96、备用芯都要套保护帽及号码管,以便查线。6.1.66.1.6电缆头固定绑扎后,整排电缆头端部水平误差小于 5mm,柜内线芯按照 100mm 间距等距离绑扎,扎带搭扣应置于电缆里侧。6.26.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6.2.16.2.1接线前要对接线人员进行工艺质量培训,保证每位接线人员了解工艺只来行要求。6.2.26.2.2每面接线盘柜要张贴二次接线工艺卡,标明接线主要工艺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6.2.36.2.3线号套使用要求,下料长度为 25mm,自左向右打印端子号、回路编号(或芯线号) 。6.2.46.2.4热缩套管使用要求,下料长度为 60mm,套入位置在电缆剥切点上方为

97、30mm,下方为 30mm。6.2.56.2.5电缆标识牌使用要求,规格为 70*30mm 的白色 PVC 牌,绑扎可以采用扎带、扎丝、尼龙线等白色材料,固定高度为电缆头剥切位置向下 10mm 处。6.2.66.2.6钢带电缆剥破位置应高出外绝缘层 10mm,内绝缘层高出钢带破- 90 -口 5mm,屏蔽层在高出钢带 10mm 处剥破,剥破时严禁伤及芯线绝缘层,屏蔽线应分别与钢带和屏蔽层连接,连接采用焊接或绞接的方式,焊接长度不得小于 5mm,焊接或绞接都应确保连接可靠。6.2.76.2.7电缆破口部使用红色熟料带包扎,包扎顺序先从内层破口芯线10mm 处缠至与内绝缘层平气后,再接着缠绕至外绝

98、缘口处,缠绕厚度与外绝缘层平齐。6.2.86.2.8电缆芯线分线从电缆背后抽出并与所接端子排平行,电缆接线可分为两种接线方式,一种为向外侧分线,然后向内回旋接入端子排,另一种未向端子端子排侧分线,做成横向 S 弯后接入端子排,每种接线方式需保证外侧弯曲弧度整齐一致。6.2.96.2.9电缆接线要求,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不得超过 2 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的端子,当压接两根导线时,中间要加平垫片,线芯与端子的固定牢固,接线应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6.2.106.2.10屏蔽线接地引接要求,计算机电缆在计算机柜侧一点接地,控制保护电缆在两侧两点接地

99、,屏蔽接地统一采用截面为 1.5mm2 的黄绿线与屏蔽层焊接后引出,屏蔽线每 5 根一组编成辫后用 OT 型镀锡线鼻子压接后接于专用接线柱上。6.36.3 成品图片示例成品图片示例- 91 -图 3.6.1 电缆固定预制支架图 3.6.2 电缆芯分线- 92 -图 3.6.3 电缆绑扎排列图 3.6.4 电缆头排列绑扎整齐- 93 -图 3.6.5 电缆二次接线形式 1图 3.6.6 电缆二次接线形式 2- 94 -图 3.6.7 ECS 盘柜二次接线图 3.6.8 电缆预留备用芯- 95 -图 3.6.9 屏蔽线安装第七节第七节 防火封堵施工防火封堵施工7.17.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

100、质量要求7.1.17.1.1防火材料检验:按设计规定,鉴定资料齐全,对照图纸检查产品鉴定报告是否满足型号及材质要求。7.1.27.1.2对照图纸,按设计设置耐火槽盒。7.1.37.1.3盘柜孔洞封堵:耐火隔板安装牢固平齐;防火堵料密实、无缝隙,成几何形状,面层平整。7.1.47.1.4穿墙楼板孔洞封堵:耐火隔板安装牢固平齐;防火包密实、无缝隙;防火堵料密实、无缝隙。7.1.57.1.5阻火隔墙封堵:阻火隔墙按设计图设置;防火包密实、无缝隙;- 96 -防火堵料密实、无缝隙。7.1.67.1.6竖井孔洞封堵:耐火隔板安装牢固平齐;防火包密实、无缝隙;防火堵料密实、无缝隙。7.1.77.1.7防火

101、涂料或防火包带使用:电缆接头两端 1.5m 长;盘柜下 1.5m内一段;阻火墙两侧 1.5m。7.1.87.1.8防火包带按材料技术说明施工缠绕,绑扎牢固。7.1.97.1.9电缆管口封堵严密。7.27.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7.2.17.2.1每一区域或系统的电缆敷设完毕后,应采取电缆防火封堵。盖好所有电缆沟盖板,室外部分应将电缆沟道、电缆竖井、电缆排管人孔井等盖板缝隙密封;所有排管、导管口用防火堵料封堵;所有动力柜、动力箱、控制柜、控制箱等均应采取防火封堵。7.2.27.2.2电缆防火封堵材料的选择:a)根据设计图纸,优先选择阻燃电缆。b) 根据电缆敷设路径环境状况、长度

102、等因素,在主厂房及各辅助车间电缆通道的适当位置,设置电缆专用复合型难燃槽盒。c)在重点防火段槽盒内应用电缆专用复合型耐火隔板,防止电缆着火延燃。d) 速固防火堵料一般用于较大的盘柜孔洞,竖井孔洞封堵,以及防火墙的砌筑。e)柔性电缆防火堵料一般用于较小的盘柜孔洞,竖井孔洞,电缆管口封堵,以及阻燃槽盒始端,防火墙处的电缆之间孔缝等封堵。f)膨胀型电缆防火包主要用于竖井孔洞封堵处的电缆之间,防火墙处的电缆之间,电缆穿越建筑物墙孔的封堵。g) 防火包带和防火涂料作用基本相同。主要用于阻止电缆着火燃烧的电缆外皮防护。7.2.37.2.3防止电缆延燃的部位:靠近油箱、油管、热源、高温管道处的电缆;高低压厂

103、用配电室,柴油机室,集控室,直流室,计算机室的所有盘柜及通道处电缆;- 97 -电缆层盘柜下 1.5m 的电缆;电缆中间接头两端;电缆竖井与电缆沟道的接口,电缆竖井穿过各层楼板处;电缆桥架穿过建筑物孔洞口处。7.2.47.2.4阻燃段桥架设置:a)按照图纸设计适当长度的阻燃槽盒构成阻燃桥架段;b) 电缆敷设结束后,在阻然桥架始终端及时用柔性防火堵料塞满堵严 100mm,并应保证在盖上盖板后电缆与盒盖间没有空隙存在;c)阻燃段槽盒两侧 1.5 米长度的电缆应刷防火涂料大于两遍;d) 电缆支架横撑角钢端部应安装防护套,防护套安装应牢固、无破损,颜色应设计统一、美观。7.2.57.2.5盘柜孔洞电缆

104、防火封堵:a)动力盘柜较大孔洞封堵: 当该盘柜内的电缆敷设完毕以后,先用钢筋制作成钢筋方格,再用细钢丝网铺在钢筋格上,再在钢丝网上薄铺一层防火矿棉,最后用速固防火堵料封堵孔洞并抹平即可,厚度50mm。当该盘柜内以后还有少量电缆或为便于以后增加电缆,应在此封堵层上留出供电缆穿越的小孔洞,等电缆全部敷设完毕后用柔性防火堵料封堵电缆穿越处;b) 控制盘柜动力箱等较小孔洞封堵:电缆全部敷设完毕后,用柔性防火堵料直接封堵电缆穿越处。7.2.67.2.6竖井电缆封堵:竖井内的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在图纸封堵位置先用角钢和钢筋制作网格,并在电缆穿越处预留适当大小的方孔,然后用在钢丝网上薄铺一层防火矿棉,用速固防

105、火堵料封堵孔洞并抹平,厚度100mm。再用电缆防火包在电缆穿越方孔处紧密堆置成厚 200mm 的防火封堵层。最后用柔性防火堵料封堵缝隙。比较小型的竖井可直接用电缆防火包在电缆穿越方孔处紧密堆置成厚 200mm 的防火封堵层,再用柔性防火堵料封堵缝隙。7.2.77.2.7电缆阻火墙的施工:在图纸位置电缆沟处先用速固水泥和耐火砖砌筑约 200mm 宽墙体,并用速固水泥抹平墙体,然后用防火包在电缆之间紧密堆砌成厚 200mm 的防火封堵层。最后用柔性防火堵料封堵缝隙。7.2.87.2.8防火包带包绕工艺:在需进行防火处理的电缆起点位置将防火- 98 -包带自然拉伸 1.5 倍长半搭盖式向前绕包,到终

106、点时返回绕包到起点位置,根据防火级别,循环绕包 25 层。7.2.97.2.9防火涂料施工工艺:将防火涂料搅拌均匀,用建筑滚筒刷或毛刷浇防火涂料,在需进行防火处理的电缆起点至终点位置来回涂刷,待干燥后再涂刷一遍,共涂刷 35 遍,涂刷厚度1mm。7.37.3 工艺图片示例工艺图片示例图 3.7.1 阻燃段电缆桥架设置- 99 -图 3.7.2 桥架穿墙封堵图 3.7.3 盘柜内电缆封堵- 100 -图 3.7.4 6kV 高压盘柜孔洞封堵图 3.7.5 电缆保护管封堵- 101 -图 3.7.6 电缆沟防火墙封堵图 3.7.7 电缆竖井内防火包封堵- 102 -图 3.7.8 电缆沟阻火模块封

107、堵施工图 3.7.9 就地端子箱内封堵施工- 103 -第第 4 章章 电气照明电气照明第一节第一节 电气照明施工电气照明施工1.11.1 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施工工艺质量要求1.1.11.1.1导线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符合下列规定:a)镀锌钢管采用螺纹连接,连接处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两卡连线为黄绿双色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4mm2,接地线应镀锡。b) 跨接的接地线应置于明显可见的位置,接地线的方向、接地卡的方向在同一区域应一致。1.1.21.1.2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 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 15mm。1.1

108、.31.1.3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管卡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的距离宜为 150500mm。1.1.41.1.4非金属性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a)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 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 1.2M。b) 可挠金属管经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复合型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的连接处密封良好,防液覆盖层完整无损。c)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且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

109、。1.1.51.1.5电线、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 104 -施,不进入接线盒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应密封。1.1.61.1.6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着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相线用:A 相黄色、B 相绿色、C 相红色。1.1.71.1.7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 2.4M 时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 或 PEN)可靠,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且有标识;装有白炽灯的吸顶灯具,灯泡不应紧贴灯罩;投光灯的底座及支架应固定牢固,枢轴应沿需要的光轴方向拧紧固定。安装在室外的壁灯应有泄水孔,绝缘台与墙

110、面之间应有防水措施。1.1.81.1.8应急灯具安装的位置、方式及高度应以设计院设计为准,无设计时,安装在安全出口门的顶部,楼梯间、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应安装在 1M 以下的墙面上,不易安装的部位可安装在上部醒目位。疏散通道上的标志灯间距不大于 20M。1.1.91.1.9插座及开关的安装高度应以设计院规定的高度为准,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度不宜大于 5mm;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的插座高度差不宜大于 1mm。开关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操作,开关边缘距门框的距离宜为200mm;开关距地面高度宜为 1300mm;并列安装的相同型号的开关距地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 1mm;同一室内安装的开关高度差不应大于

111、 5mm。1.1.101.1.10建筑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为 24 小时。1.21.2 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1.2.11.2.1塑料管的配制:a) 硬质塑料管暗敷设:硬质塑料管应具有耐热、耐燃、耐冲击并有产品合格证,内外径应符合国家统一标准。外观检查管壁厚度应均匀一致,无棱凸,凹陷、汽泡缺陷。b) 硬质塑料管的加工:1)硬质塑料管应根据线管的每段埋设位置和线管所需长度在现场进行切断、弯曲,做好管与盒连接的准备,然后在配合土建施工敷设时- 105 -进行管与管及管与盒的预埋和连接。2)硬质塑料的切断多用美工刀或钢锯条,切口应整齐。硬质塑料管用锯条切断时,应直接锯到底并用#

112、0 砂纸简单打磨,否则管子切口不整齐。c)管与管的连接:1)管与管的连接采用成品管接头,连接管两端需涂专用的胶合剂粘接,注意不要将胶合剂溢出污染管子的其它地方。2)管与盒箱的连接:硬质塑料管与盒(箱)的连接,可采用成品管盒连接头。连接时,管插入深度宜为管外径的 1.11.8 倍,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1.2.21.2.2钢管明敷配制:a) 明配钢管在建筑物装饰工程结束后进行。在配管时应按设计图纸结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确定好各种箱、盒及用电设备的安装位置,并将箱、盒与建筑物固定牢固,然后根据明配管路横平竖直的原则,顺线路的垂直和水平位置进行弹线定位。b) 管内穿线应在建筑物抹灰及地面工程结

113、束后再进行。导线穿入钢管前,钢管管口在采用丝扣连接时有护圈帽,穿入硬质塑料管前,应先检查管口是否留有毛刺和刃口,以免穿线时损坏导线的绝缘层。严禁将导线接头放在管内。c)导线的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10mm2 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铜导线连接后,要用焊锡焊牢,锡焊处应均匀饱满,表面有光泽、无尖刺。d) 导线选用遵循以下原则:e)相线颜色为黄(绿或红) ;零线颜色为兰色或黑色;地线颜色为黄绿双色。1.2.31.2.3灯具安装:a) 室内照明灯具的安装,就是把灯具牢固、正确地固定在建筑物的适当部位上,灯具安装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的要求,应足够重视。b)

114、 室内照明灯具的安装方式,主要是根据配线方式、室内净高以及- 106 -对照明度的要求确定,常用的安装方式有悬吊式、壁装式、吸顶式、嵌入式等。1.2.41.2.4开关安装应在建筑物墙体表面装饰工程结束后进行。暗敷设工程中暗装开关安装前,应检查土建装饰工程配合质量是否完善,不能因土建工程质量缺陷,而影响开关的安装质量。1.2.51.2.5单相两孔插座安装,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孔号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三相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线或接零线均应接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不应与零线端子直接相连。1.31.3 工艺图片示例工艺图片示例图 4.1.1 开关室照明- 107 -图 4.1.2 控制室照明图 4.1.3 庭院地灯安装- 108 -图 4.1.4 钢制照明管明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