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前互通涵洞分部工程开工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4316390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瑶前互通涵洞分部工程开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瑶前互通涵洞分部工程开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瑶前互通涵洞分部工程开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瑶前互通涵洞分部工程开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瑶前互通涵洞分部工程开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瑶前互通涵洞分部工程开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瑶前互通涵洞分部工程开工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瑶前互通涵洞工程施工方案广乐高速公路T15合同段二0一一年三月九日瑶前互通涵洞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 瑶前互通有:圆管涵3道,(CK1+036 1-f1.0, 交角90.涵长15.50m,管涵进口为跌井,出口为锥坡;DK0+172, 1-f1.0,交角90, 涵长10m,进出口为锥坡;DK0+340 1-f1.5,交角90,.涵长14.50m,管涵进出口为锥坡;涵顶填土高度分别为1。6m;0.85m;1.33m.),基底换填碎石土(DK0+340先将岩溶处理再回填),管基均为C20砼,管身C30砼,设计基底允许承载力均按150KPa控制;盖板涵3座(1、LK30+045,1-4*3.5,交

2、角60,长68.374m,下部是C20混凝土整体式基础,填土高度为10.692m; 2、SK20+825,1-2*2.5,交角90,长12.51m,下部是C20混凝土整体式基础,填土高度为2.084和4.213m; 3、SK21+018,1-2*2.5,交角90,长20.175m,下部是C20混凝土整体式基础,填土高度为3.51和6.702m);盖板通道涵5座:(1.SK21+110.1-4*3.5, 交角90,长10.154m, 下部是C20混凝土分离式.整体式基础,填土高度分别为0.5和4.18m; 2、AK0+540,1-4*4.5,交角90,长53.75m,下部是C20混凝土整体式基础

3、,填土高度为7.2m; 3、BK0+317,1-4*4.5,交角60,长54.624m,下部是C20混凝土整体式基础,填土高度为7.76m; 4、DK0+625,1-4*4.0,交角64,长40.142m,下部是C20混凝土整体式基础,填土高度为1.1393.247m; 5、SK21+875,1-4*3.5,交角90,长15.817m,下部是C20混凝土整体式基础,填土高度为分别为2.832和4.869m),基底均换填碎石土,盖板涵基础为整体式基础C20砼,墙身为C20砼,预制盖板为C30混凝土,设计基底承载力均按250KPa控制。二、施工准备1施工人员安排瑶前互通涵洞工程的施工由项目总工总负

4、责,组织项目部工程技术员和施工员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各结构的施工工序和工艺,并落实各项施工资料和质保资料填报、归档工作。同时,施工前做好各结构施工测量放样工作,由结构工程师现场具体实施;测量工作由测量主管负责;试验、检测工作由试验室主任负责,各部门分工协作,及时准确提供测量、试验检测结果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确认。2、施工现场准备工作;1)涵洞、盖板通道施工由于征地拆迁原因,推迟了线内便道的全线贯通,现已基本完成。便道线内填石渣,用压路机压实。除此之外,为了施工的安全生产,涵洞在施工前应将旧路改道,疏通原有村道交通,并在施工前完成。同时,在基坑周围设置围栏作临时防

5、护和标示安全标记。2)涵洞施工前应妥善处理原有排灌系统,保障当地的生产正常进行。采用改沟引流的方法,在施工涵洞通道范围外的一侧开挖水沟与原有横向地方排灌系统连接,疏导排灌。3)施工范围内,为了文明施工,应视具体情况作必要的施工场地硬化或铺上石粉层。 3、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的准备工作:做好材料计划,并对进场材料进行材料实验和报批,以达到技术要求,同时落实各机械、设备、人员进场计划,以满足各项的施工需要。 4、原材料试验1)主材方面:每批材料(钢筋、水泥)进场后,按有关要求取样送中心试验室检测,填写进场材料审批报表,向监理工程师申请验收原材料,通过确认后,编号进仓保管,建立进仓档案。2)属自购的

6、碎石、河砂、片石等原材料:经过调查附近的材料生产家的产量,质量稳定性、信誉,进行比较、选择理想产品取样,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申请材料进场。每批进场的原料后,在监理工程师的旁站下抽样自检,结果合格后方可使用,否则清退出场。3)无论何种原材料进场后,按规划好的场地堆放好,做好材料标志牌,建立材料流动台帐,使原材料的流动具有可逆性。5、测量资料:在施工之前,我合同段中线、横断面及地面线的复测工作已全部完成。根据设计资料将全标段内的导线点进行复测,以确保放样的准确性;在测量及平差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办理;有不符之处立即上报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代表作变更处理.6、施工便道混凝土罐

7、车运输便道完成并贯通。进入本段施工现场的临时便道均已贯通,车辆机械可以直接进入施工工地,保证混凝土的运输间歇时间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7、临时排水系统按边沟的设计位置用挖掘机开挖临时边沟,目前正值雨季,做好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防渗措施,是保证该路段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尽量做到临时排水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确保施工场地具有良好排水状态,以便于施工的顺利进行。8、拌和站涵洞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拌制混凝土时各种衡器都保持准确,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重点校核.计量器具应定期检查,经大修或迁移到新的地点后应重新进行校定.二、施工方法1、模板安装1.1、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1)模板

8、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避免引起模板变形。2)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动和凸出,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墩、台梁的侧模可设拉杆固定,浇筑在砼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小型结构物,可使用金属线代替拉杆。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砼,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4)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5)本涵洞采用组合钢模,钢板厚度不小于3mm,每侧面宽同设计要求,长度不

9、小于3m,具有足够的钢度,模板要进行组合调试,消除错台,模板不得漏浆,确保外表光洁、平整。6)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处。1.2模板的拆除的技术要求1)模板拆除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时严禁抛扔。2)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3)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会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以拆除,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板.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力及其他可能

10、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当构件跨度不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强度标准值的50%的要求后,方可以拆除,当构件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的要求后,方可以拆除.1.3模板安装的检查项目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装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模板标高基础15柱、墙和梁10墩台10模板内部尺寸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5.0基础30墩台20轴线偏位基础15柱或墙8梁10墩台10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模板表面平整5预埋件中心线位置3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10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10,0支架和拱架纵轴的平面位置跨度的1/1000或30曲线形拱架的标高(包括建筑拱度在内)+20,-102、混凝土

11、工程的施工2.1.一般规定1)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各项材料及拌和物的质量应经过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的有关规定。未列入该规程的试验项目,可参照其他有关试验规程。2)通过设计和试配确定配合比后,应填写试验报告单,提交施工监理或有关方面批准。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报批。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通知单进行施工。2.2.混凝土的拌制1)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以质量计)见下表。配料数量允许偏差材料类别

12、允许偏差(%)现场拌制预制场或集中搅拌站拌制水泥、混合材料21粗、细骨料32水、外加剂212)混凝土应使用机械搅拌,零星工程的塑性混凝土也用人工拌和。用机械搅拌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间应按设备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并经试验确定,且不得低于下表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搅拌机类别搅拌机容量(1)混凝土坍落度(mm)30307070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min)自落式2.01.51.02.52.01.52.51.5强制式1.51.01.02.51.51.53)对于在施工现场集中搅拌的混凝土,应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4)混凝土搅拌

13、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各项性能: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 ,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如混凝土拌和物搅拌机出料槽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根据需要还应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其他质量指标并应符合要求。5)每座涵洞或每工作班制取不少于2组,当原材料和配合比相同,并由同一拌和站拌制时,可以几座或几处合并制取2组.试件为边长15cm的立方体,试件3件为一组,制取后应以标准养护28d龄期的试件为准.2.3混凝土的运输1)混

14、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当混凝土拌和物运距较近时,可采用无搅拌器的运输工具运输;当运距较远时,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2)用无搅拌运输工具运送混凝土时,应采用不漏浆、不吸水、有顶盖且能直接将混凝土倾入浇筑位置的盛器。2.4混凝土的浇筑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 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2)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

15、土离析,应符合: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捣 实 方 法浇筑层厚度(mm)用插入式振动器300用附着式振动器300用表面振动器无筋或配筋稀疏时250配筋较密时150人工捣实无筋或配筋稀疏时200配筋较密时1504)浇筑混凝土时,除少量塑性混凝土可用人工捣实外,宜采用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