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4303180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支护施工监理控制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深基坑支护施工监理控制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深基坑支护施工监理控制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深基坑支护施工监理控制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深基坑支护施工监理控制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支护施工监理控制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支护施工监理控制要点(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 深基坑支护施工监理控制要点一、 学习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为:三学、一悟、一修。所谓三学即是事前控制应学习那些内容,事中控制应学习那些内容,事后控制应学习那些控制要点。一悟即是工作结束后的总结和提高。一修即是工作中应注意提高自已为人处事的能力和品德修养。二、 事前控制应学习的内容:A、 对相关规范的学习: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对原材料的要求,主要包括灌浆料、外加剂、水灰比的要求。2、对锚杆、锚具的要求,主要包括锚杆应选择高强度、低松弛的普通钢筋、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上述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锚具应由锚环、夹片和承压板组成,应具有补偿张拉和松弛的功能。预应力锚

2、具和连接锚杆的部件、其承载力不应低于锚杆杆体极限承载力的95%;预应力筋用的锚具、夹具及连接器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GJ85规定。3、对套管材料的要求,主要包括其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其在安装过程中不被破坏,要具有抗水性和化学稳定性,与水泥浆和防腐剂接触无不良反应。4、施工时前的具体要求,应掌握施工作业区的地下情况,检验锚杆制作工艺和张拉锁定的方法与设备,确定注浆工艺等,施工时应掌握锚孔定位偏差20MM,锚杆偏斜度5%、钻孔深度0.5M。 5、承压板应安装平整、牢固,承压面应与锚孔轴线垂直,承压板底部的混凝土应真充密实、并满足局部抗压要求。6、对锚杆灌浆时的要求,灌浆前应清孔、注浆管距端头到

3、孔底距离宜为100MM。7、对预应力张拉与锁定的要求,锚杆张拉宜在锚固体强度大于20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张拉顺序应避免相近锚杆相互影响,宜进行超过锚杆设计预应力值的1.05-1.10倍的超张拉,预应力保留值应满足设计要求。8、锚杆的试验(5%)和基本试验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病房楼锚索基本试验报告 锚索类型:预应力锚索锚索尺寸:S15.24 孔径150mm 锚固段14m 自由段9m检测项目 锚索基本试验 检测依据:1、委托合同及设计文件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仪器及编号:1、RS-JYB桩基静载荷分析系统(56

4、9B) 2、张拉千斤顶QF-1000-20工程名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病房楼委托单位名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地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电话检测结论三根试验锚索极限承载力分别为702kN、526.5 kN、819 kN。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成果专用章) 备 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病房楼锚索基本试验报告附页1 工程概况1.1概述(1) 工程名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病房楼(2) 工程地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内(3) 基坑加固形式:桩锚结构(4) 基础形式:桩基础(5) 基坑开挖深度:14.4515.4m(6) 建设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 设计单位: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5、有限公司(8) 勘察单位: 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9) 施工单位:河南省昊鼎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10) 委托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设计锚索参数(1) 锚索类型:预应力锚索(2) 锚索尺寸: 孔径150mm 锚固段14m 自由段9m 钢绞线规格:S15.24 (3) 水平倾角:150(4) 锚索数量:3根(5) 注浆形式:二次劈裂注浆2 工程地质概况第层( Q4ml):杂填土,杂色,稍湿,稍密。含植物根系、碎砖块、灰渣等杂物。该层层底标高100.38102.68m, 层厚0.52.6m,平均层厚1.40m。第层(Q4al):粉土:黄褐色-褐色,稍湿,稍密-中密,粘粒含量

6、较高,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含灰白色及锈黄色斑块。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无摇振反应。层底标高98.87100.48m,层底深度2.74.0m,层厚1.13.0m,平均层厚2.17m。第层(Q3al+pl):粉土:浅褐黄色,稍湿,中密-密实。土质均匀,稍有砂感。含锈黄色和灰白色斑块,偶见蜗牛碎片,含钙质结核,直径1-4cm。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无摇振反应。层底标高95.3297.79m,层底深度5.07.4m,层厚1.33.6m,平均层厚2.78m。第层(Q3al+pl):粉土:褐黄色,稍湿,密实。含少量锈黄色和灰白色斑块,含少量钙质结核,直径2-3cm。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无

7、摇振反应。层底标高91.8894.54m,层底深度8.910.8m,层厚2.34.9m,平均层厚3.73m。第层(Q3al+pl):粉土:黄褐色,稍湿,中密-密实。粘粒含量较高,含锈黄色斑块及白色钙质网纹,含钙质结核,含量约占5%,直径1-2cm。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无摇振反应。层底标高88.7592.27m,层底深度10.514.2m,层厚0.93.8m,平均层厚2.63m。第层(Q3al+pl ):细砂:褐黄色,稍湿,中密-密实。砂质较纯,级配较好,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云母为主,见少量蜗牛碎屑。层底标高88.4991.10m,层底深度14.417.3m,层厚2.16.2m,平均层厚

8、3.94m。第1层(Q3al+pl ):粉土:褐黄色,稍湿,密实,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含锈黄色及灰白色斑块,见少量钙质结核,直径1-5cm。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低,无摇振反应。层底标高85.1588.57m,层底深度14.517.8m,层厚1.34.6m,平均层厚3.0m。第层(Q3al+pl ):粉土:褐黄色,稍湿-湿,中密-密实,粘粒含量较高,夹薄层粉质粘土。含铁锰质氧化物,含钙质结核,直径0.5-2cm,最大直径4cm,含量约占5%。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层底标高81.6584.88m,层底深度18.321.3m,层厚3.06.0m,平均层厚3.76m。第层(Q2al+

9、pl ):粉质粘土:棕黄色-褐红色,硬塑,粉粒含量稍高,夹粉土薄层。含较多铁锰质氧化物及灰绿色斑块,含少量钙质结核,直径2-5cm。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底标高76.3879.86m,层底深度23.526.3m,厚度3.35.7m,平均层厚4.53m。 第层(Q2al+pl ):粉土:褐黄色,湿,密实,含铁锰质斑点及灰绿色条纹,局部钙质结核富集。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层底标高70.9472.77m,层底深度30.031.8m,厚度5.36.7m,平均层厚5.91m。3 锚索基本试验3.1 试验目的通过锚索张拉试验,判定试验锚索极限承载力值,为设计提

10、供参数。3.2 试验依据3.2.1委托合同及设计文件3.2.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3试验过程3.3.1 试验方法:采用循环加、卸荷载法3.3.2 试验日期:2010年4月29日5月1日3.3.3 加载装置:采用反力钢梁装置。3.3.4 加荷系统:(1)仪器名称及编号: RS-JYB桩基静载荷分析系统(569B)(2)油压千斤顶型号: 型号QF-1000-20。3.3.5测量装置:(1)测力传感器型号、量程及编号: 型号:FD80,量程:60MPa,编号: 35717(2)位移传感器型号、量程及编号: 型号:调频式KR-

11、50,量程:0-50mm,编号:33879、39153.3.6加卸载与沉降观测: 1加载分级:加载分级进行,采用循环加、卸荷载;本次试验分级按设计值450kN1.3=585 kN进行分级。具体分级见下表:锚杆基本试验循环加卸荷等级与位移观测时间表 加荷标准循环数第1循环103010第2循环1030503010第3循环10305070503010第4循环103050708070503010第5循环103050809080503010第6循环1030509010090503010第7循环103050100110100503010第8循环103050110120110503010第9循环103050

12、120130120503010观测时间(min)5555105555试验循环加卸荷载表头位移值 加荷标准循环数加荷量(KN)第1循环58.5175.558.5第2循环58.5175.5292.5175.558.5第3循环58.5175.5292.5409.5292.5175.558.5第4循环58.5175.5292.5409.5468409.5292.5175.558.5第5循环58.5175.5292.5468526.5468292.5175.558.5第6循环58.5175.5292.5526.5585526.5292.5175.558.5第7循环58.5175.5292.5585643

13、.5585292.5175.558.5第8循环58.5175.5292.5643.5702643.5292.5175.558.5第9循环58.5175.5292.5702760.5702292.5175.558.5观测时间(min)55551055552位移观测:在每级荷载下,第2min、4min、5min测读锚头位移,并记录;3位移相对稳定标准: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锚头位移小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直至锚头位移增量在2h内小于2.0mm时,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4锚杆(索)破坏标准1)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位移增量的2倍时; 2)某级荷载下锚头总位移不收敛; 3)锚头总位移超过设计允许位移值。4)锚索拉断。5锚索极限承载力的确定锚索极限承载力取破坏荷载的前一级荷载,在最大试验荷载下未达到规定的破坏标准时,锚索极限承载力取最大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