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标准化对生产效率影响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4303011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标准化对生产效率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设计标准化对生产效率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设计标准化对生产效率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设计标准化对生产效率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设计标准化对生产效率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标准化对生产效率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标准化对生产效率影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具设计标准化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中国家具产业蓬勃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增加,成为世界上家具制造和出口大国。目前设计仍然是劣势,中国家具在国际市场上。能成为家具制造和出口大国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产品的低价位。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价格不断增长,而且劳动力出现短缺。企业出现用工荒。这就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低价位只要依靠低成本,低价位倘若没有低成本作为基础,则低价位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不只使企业再发展受到制约,而且生存都成问题。一个企业,要实施低成本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除了强化外型、功能设计外,更重要的应从产品的标准化设计入手,从整体上考虑和实施材料、

2、工艺、设备、零部件、五金连接件以及操作工艺的标准化,实现从企业内部真正做到节约、实用、高效、经济,同时又能实现家具从功能和外型上以最少的板块实现最多的功能和变化。实施标准化是实现高效率低成本战略的重要保证。这既是实现标准化的宗旨,也应是家具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家具企业大力推进规范化工作,已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1.标准化设计1.1标准化概念 所谓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从其内涵可以看出,所谓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实现技术合作。

3、因此,标准化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一门重要的工程与技术科学的基础学科”。标准化是在艺术设计和人体工程学领域中帮助贯彻统一原则的有效手段,它对产品质量提出了准确和严格的要求。标准化既可以只是局部的个别的单项统一规定,也可以是全面的、系统的统一规定,如与产品标准相关的原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工艺装备标准、配套产品标准、生产过程的工艺标准以及其他基础标准等等。从标准化的定义可知,家具行业中凡是重复使用和出现的问题都是可以标准化,如产品设计、结构、造型、原材料、五金件、工艺、生产管理、设备、工具、操作方法、质量检验、包装、发货、运输以及营销活动等等,都是可以通过改进和简化后,进行标准化,从而达到更高的效

4、率和最好的效果。它几乎覆盖了家具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等各个方面。1.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 统一化原理。即把一些分散的、具有相关性、重复性、共同性特征的事物加以科学的归并,使它们在一定范围内达到统一。2) 简化原理。即去劣存优、化繁为简,将多余的品种、规格、型号简化掉,保留并发展合理的品种规格系列。3) 互换性原理。即尽可能使各种零部件的尺寸、形状、性能、作用接近一致,彼此可以互相替换。4) 协调原理。即尽可能把各专业、部门、企业、环节间的相互技术联系或技术特性关系用标准统一起来,实现各方面的合理的联接、配合与协调。5) 选优原理。即按照一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

5、实现目标的各种方案进行最佳选择。6) 阶梯或动态过渡原理。既要使标准在技术上先进、合理,又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适用期),使原有的标准在稳定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一步一步地在动态中上升。标准化的概念随着生产和销售的全球一体化,日益强烈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日益缩短的交货期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显得越发的重要。为了便于各国之间的交流和通行,各行各业都在严格地实现从材料到设计、从设备到工艺、从包装到营销等方面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不仅符合本企业的利益和特点,更要符合国际通用的相关标准,否则经营活动将很难走向国际市场并取得成功。 而我们的家具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顺利走向国外市场,已经在了解和遵循国际间贸易必须要遵守

6、的一些标准,如对包装材料的要求、对有害物释放的标准等等,因为别无选择,故而做得很快,而对于企业内部已经显现出来的只是还没有严重到不能运转的其他方面的标准化问题却往往忽略了,以至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而仍然没有被重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家具企业标准化方面的现状。1.3标准化水平低造成的现状 家具制造材料,如人造板、皮革、织物、五金件等,同一种类规格或颜色过多,造成大量积压,并由于时间久后造成老化、退色、生锈等而被降等使用或报废,造成大量浪费,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 设计缺乏标准化的思想和规范,使得板块通用性、互换性较差,零部件数量增加,系列产品之间也有十几种.缺乏联系,造成设计任务繁重,图纸差错率增加

7、,设计效率非常低。 由于设计上造成的零部件数量多、工艺制作差异大,造成工时核算困难,材料利用率低,调机时间长,工人查找工件、检尺和看图纸的时间增多,差错率增加,生产管理困难。 整个生产环节表现为:生产效率很低;生产周期延长而且不稳定;返工率增加;质量不稳定;生产计划和每天的生产任务很难安排;车间更加拥挤,包装件数增加,难度增大,差错频繁。 对营销的影响是:利润空间降低,营销成本增加;运输成本增加;产品和零部件编号复杂,造成帐务繁杂;补件成本和周期增加;质量投诉增加。1.4标准化实施的关键“好设计,好产品。”,设计是家具的灵魂,同样也是实现家具标准化的关键。设计决定了家具生产成本的90%。通过调

8、查发现导致生产管理混乱的根本原因是设计的标准化程度太低,才产生了企业管理内部和外部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了各个环节的混乱。设计决定生产计划的制定,原材料的采购,工艺制作的难易,调机次数,设备的种类和加工精度,质量等级的高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等等,因此,设计标准化是影响企业整体标准化水平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企业 ,要实施低成本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除了强化外型、功能设计外,更重要的就从产品的标准化设计、服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处理的标准化入手,从设计上整体考虑和实施材料、工艺、设备、零部件、五金连接以及操作工艺的标准化,实现从企业内部真正做到节约、实用、高效、经济; 2.标准化设计2.2.1产品设计

9、产品设计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随着家具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半年一次的展览会使家具企业难以应付,其中最头痛的莫过于新品开发了。假如设计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开发新品就不至于忙乱而繁重,而可以有条不紊,轻松快捷。板式家具零部件的数量往往很多,零部件的多样性易造成产品成本的递增。因此,利用32mm系统理论,将某些家具零部件和外购零件进行标准化设计,确定标准板件,并采用编码技术对它们进行标准化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家具零部件的数量,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 32mm系列全拆装家具的设计,主要是标准板件的设计。作为32mm系列全拆装家具的板件应具有一板多用的功能。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标准板的概念。 标准板的含意-标准板

10、是指一系列产品中可以互换使用的板块,一般以旁板为主,另外还有水平板及其它可相互协调使用的板块,对32mm系列自装配家具中的标准板的要求是标准板自身要协调。这里所说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打孔过程中,操作者把待加工的板件放在工作台上之后,很快推向定位档板并打好孔,然后在不调机的情况下把此板旋转180o重复打孔过程,这样这块板就是左右协调的。二是在装配过程中,顺手拿来的一块板应是不分左右边,均能正确地装配到柜子上。这样就是协调的,否则就是不协调的。 实现一定程度的产品标准化,对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他一定要有强烈的标准化意识,其次一定要熟悉材料、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加工性能,同时还要掌握

11、如何标准化的方法。 2.2.2原材料标准化 原材料是企业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在家具制造中材料成本往往占到50%左右,其储备资金占到整个企业流动资金的一半左右。搞好原材料的标准化,不仅对保证产品质量意义重大,而且还能促进原材料的节约,简化原材料的采购、订货、验收、保管等工作,减少原材料的储备量,加速资金流动,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材料标准化,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 尽可能选用标准材料。板式家具的主体材料是中纤板、刨花板、胶合板以及各种装饰板,板面幅面尺寸以48为主,厚度规格比较多。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应根据自己产品特点选用几种厚度的标准板,如优选3mm、5mm、9mm、12mm、16mm、18mm、25

12、mm厚度的人造板,加厚板可以通过薄板组胚、叠加冷压而成。如45mm厚的部件,可以由三块MDF板冷压而成(45=18+9+18),在组胚时要讲究对称原则。 合理压缩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a.规格要尽量集中,不要过于分散;b.用量少的规格要向用量大的相近规格靠拢;c.尺寸较大的要向尺寸较小的靠拢;d.选定规格的大小间隔要均匀,应尽量符合优先系数。总之,要合理控制和压缩原材料的品种规格,用尽可能少的的品种规格,满足生产的各种不同需要。 做好对稀有、贵重原材料的限制和节约使用,以及对新材料的推荐工作。因为,它们的成本很高,对产品的影响非产大,并且采购往往较为困难,供应商也较少。比如

13、,珍贵木材的薄木,各种金属装饰件,一些新的树脂材料和特种玻璃等,都是提高家具品质和高附加值的材料。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慎重确定。 制定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这首先应根据企业产品类型和定位对材料的性能作以规范,如对人造板的厚度偏差,握钉力、厚度吸水膨胀率等关键指标以及对各种五金件的安装孔位、强度和表面质量提出要求,建立标准,并告知上游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乎自己企业要求的原材料和辅料供应。此标准是在对原材料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 在实际考虑材料的标准化时,可以对不同功能的零部件根据加工和强度要求进行规范,如对于卧房家具,设计时可考虑旁板、顶底板采用加厚板,搁板、门板、抽屉面

14、板、脚架各板件采用18mm板;屉旁板、屉前后板采用12mm板;背板、抽屉底板采用三合板,厚度3mm。 当设计师在设计板件的功能尺寸时,必须要有整体概念,一定要考虑到材料本身的限制和加工的难度及加工成本。如图1所示,这是某家具企业组合大角柜的顶板,设计的规格为1270125725,材料为MDF,而采用的MDF的幅面尺寸为1220mm2440mm,因此在一整板上开此料,开料工人就必须花费许多时间进行计算,而且使用推台锯的难度也加大,同时也增加了余料。为此,设计师在不影响产品功能的前提下,应适当地调整尺寸使之利于开料和其他生产,才能体现材料标准化的真正意义。2.2.3五金件的标准化 板式家具的特点决

15、定了它对五金件的依赖性。可以说,离开现代的五金配件,板式家具便不复存在。并且,随着家具工业的发展,家具对五金配件在通用性、互换性、功能性、装饰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符合32mm系统的五金配件对孔的加工和安装实行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例如德国的海福乐、海蒂诗和中国深圳的科鼎在五金件的标准化方面都起了典范的作用,并引导着家具标准化的潮流。作为家具企业,为了实现完全地机械化和拆装式,就必须选用和设计完全按照32mm系统的原理设计的五金件,这样才能与产品设计和设备制造达到一致,实现板式家具的高效、灵活、以及“部件即是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2.2.4编码管理的标准化 目前国内的家具业

16、,各企业的编码自成一体,很难统一。不论对个体还是对整个家具业,这种混乱的局面都不利于发展和提升。因此,尽快寻求和制定一套家具行业的标准化编码方法,实施企业内以及国内外相融合的编码系统,对企业已是当务之急。 为了与国际接轨,为了实行条形码管理,对原材料、零部件、产品、图号的编码系统必须实行标准化,否则将严重阻碍企业的新技术、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2.2.5设备标准化 32mm系统是板式家具的灵魂,而符合32mm系统加工性能的设备是生产板式家具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现代化的设备,板式家具便无从谈起。板式家具的技术关键是准确加工大量的系统孔与结构孔,孔位的位置误差与孔径的精度是实现拆装的基本保证。因此,实行设备的标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