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季氏将伐颛臾》课件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94282780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季氏将伐颛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季氏将伐颛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季氏将伐颛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季氏将伐颛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语文《季氏将伐颛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季氏将伐颛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季氏将伐颛臾》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幼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 成年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山”(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孔子 (前551前479),论语,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为语录体。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仁,仁政,仁者,爱人 政者,正也 为国以礼,孟子,以仁为本以礼治国,关于 仁 礼,“仁”是孔子哲学

2、思想的核心。仁的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之仁”。 孔子主张“以礼教民”, 注重社会伦理问题,把礼看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他谴责破坏周礼的行为,对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极为愤慨, 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将: 尚未实现的事情,可以劝阻;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于理不通,于情不合。,伐: 攻伐,明目张胆动用暴力,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所以季氏之伐是非正义之战。,季氏将伐颛臾,孔子简介,孔子授徒,时代背景,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三桓犯上”。鲁庄公有弟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

3、季孙氏。三桓势力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春秋时期等级制度,王 (朝),诸侯 (国),大夫 (家),思 我所理解的孔子反复辩难,师生对话,孔子/冉有季路/季氏关系,权臣,家臣(学生),老师,季氏,冉有、季路,孔子,争权 夺利,礼治 仁政,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冉有故意将讨伐轻描淡写,说成“有事”,下文又振振有词地提出讨伐的理由,可见他是赞同这场战争的。,辩,冉有:,孔子,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先王以为东蒙 主 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不可伐,不必伐,不当伐,孔子列举三点理由,坚决反对讨伐,对二人当面斥

4、责。,朱熹论语集注,是时,四分鲁国,季氏有二,孟孙、叔孙各一。独附庸之国尚为公臣,季氏欲取自益。故孔子言颛臾乃先王封国,则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则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则非季氏所当伐也。,两个重点句式,无乃与 测度语气句 译为:恐怕吧 尔是过, 宾语前置,过尔,责备你。,何以为 反问语气句 译为:为什么要攻打,辩,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 皆不欲也,冉有推卸己责,尚 有未尽之言。,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 矣? 虎兕 出于柙 , 龟玉毁于椟 中,是谁之过与?,孔子,孔子先列史官名言以证其位,继喻盲人走路之无相,再喻物器之失与毁,据理力争。,冉有,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5、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辩,冉有以“固”、“近费”为由,终于和盘端出当取的观点。,由与求也,相夫子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 而不能守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 之内也。,孔子,孔子一改往日的温良恭俭让,当仁不让地直陈己见。他主张仁政、正名、克己复礼,敏锐地看到季孙氏借此削弱鲁君势力的目的。,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几个重点句子,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品德高尚的人最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要这么做”,却一定要找个借口来搪塞的做法。 夫:代词,那,句中位置。 疾:谓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所说实际上是均贫富,讲安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也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也涉及政治。历史地看,孔子的均贫富的思想仍然具有积极意义。,成语,陈力就列 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萧墙之内 祸起萧墙,古人一般房屋建筑结构,一辩,且在邦域之中矣 先王以为东蒙 主 是社稷之臣也,二辩,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三辩,君子疾夫舍,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明之以礼,晓之以理,言之以德 政,忧在萧墙之内,孔子之辩难,总结,思想内容方面 写作技巧方面,孔子的仁政思想; 孔子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百世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