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256520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发性金融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与财政的关系研究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历史变迁、主要问题及与开发性金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逐渐推进,我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目前,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投资方式和融资渠道也趋于多样化,分散的、多层次的投资决策机制以及间接调控机制,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融资体制运行的基础条件。但我国现行投融资体制仍然带有传统体制的烙印,还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对于资源配置的要求,其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体系建设。1.市场体系的发育过程。我国的市场体系建设同样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2、会以后,我们从对生产资料商品属性的确认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只把个人消费品视为商品,交换关系只在这些商品中发生作用的局限。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强化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并把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作为改革的重要任务首次明确提了出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改革目标,强调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3、基础性作用,市场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市场体系也逐步得到培育和发展。总之,我国市场体系的发育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1)1979年至1984年10月。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首先推进,逐步放开和发展集市贸易,放开个体经营,消费品市场最先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带动了生产资料市场等的萌芽与产生。(2)1984年10月至1987年9月。1984年10月公布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我国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认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生产资料开始进入市场。1984年、1985年,国家调整了生产资料购销政策,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开始实行双轨制,即一部分(计划调拨部分)实行政府定价

4、,一部分(上市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生产资料市场开始建立和发展起来。1986年,国家批准在上海、沈阳、天津、武汉、重庆、西安六城市建立钢材市场,带动了整个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3)1987年9月到1991年底。1987年9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概念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模式后,各类市场包括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进入“快车道”,金融、地产、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市场迅速起步和发展,生产要素价格开始显露并开始市场化进程。(4)1992年1月至1997年9月。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5、做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等,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市场的发育。在这期间,市场体系迅速建立和价格改革迈出重大一步,使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的进展,国内外市场的对接也成为现实的过程。(5)1997年底至今。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任务。此后,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改组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经济市场化、自由化程度加深。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提出进一步促进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目前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市场体系已初具框架,对资源配置已开始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2.主要市场的发展状况。(1)商品市场。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我国的商品市场迅速发展,一是市场基础建设已经具备一定规模。2003年国内城乡消费品市场达81017个,成交额26498亿元,遍布城乡的商业网点形成了巨大的商业网络。2004年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万亿元,增长 13.2%,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增长9.8%。生产资料销售额10.3万亿元,增长19.8%。二是相继出现了丰富多样的商业形态。近几年来,许多新的业态,如连锁超市、仓储超市、拍卖市场、旧货市场、电视购物、网上交易等相继出现,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

7、等新型流通方式,拓展了市场空间,完善与发展了市场体系。三是市场流通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渠道竞争的局面。尤其是集体、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大批进入流通领域。四是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全建立。改革开放前,中国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政府决定。1979年,国家定价的比重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为97.0%,在工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为100.0%,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为92.6%。到2001年,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为96.0%;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为93.9%;在生产资料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比重为87.6%;同时政府定价管理的商品和服务由1992年的141种 (类

8、)减少为2001年的13种(类),主要是重要的中央储备物资、国家专营产品、部分化肥、部分重要药品、教材、天然气、中央直属及跨省水利工程供水、电力、军需品、重要交通运输、邮政基本业务、电信基本业务、专业服务等,这表明我国以市场调节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形成。五是私人消费范围的拓展,过去许多具有福利性质而被分配的商品也成为市场交易的对象,其中,最主要的有住房、卫生保健和教育,等等。一些大中城市居民消费开始由实物消费为主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转变,体育健身、文化娱乐、休闲旅游、教育、高档耐用晶成为居民消费新的热点。六是商品市场呈现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告别了短缺经济。据商务部监测,2004年在600

9、种主要商品中,上半年供过于求的商品分别比 200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减少了43种和8种。下半年供过于求的商品比上半年又减少了16种。供过于求商品减少,供求平衡或基本平衡商品增多,说明我国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继续好转,商品市场的竞争程度进一步提高。(2)劳动力市场。经过长期的市场化取向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力流动和自主择业的机制与基本框架,劳动力市场已从无到有、从混乱到有序地逐渐发展起来,并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劳动合同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试点,在90年代得到大力推行,1995年以后城镇各经济单位基本上实现了劳动力自主择业。城镇大中专毕业生则逐步由原来的

10、计划分配方式转变为政府分配和学校推荐、人才交流会、双方协商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到2001年毕业生分配基本实现了双向选择,由教委下达分配计划的比重由 1992年的约50%下降至不到5%。截至2003年 8月,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覆盖的基层单位达127万家,覆盖职工达9500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户籍管理的松动,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非农就业人数占乡村劳动力的比重由1992年的22.3%上升到2001年的32.7%,2003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至35%。在市场主导的非公有制部门,从一开始就是典型的市场化劳动关系,即典型的劳资关系和雇佣关系,劳动力的价格完全

11、由市场调节,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完全由市场价格决定,企业和职工按照雇佣合同保持着解雇和辞职的权利。2002年底,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不到30%,各类非国有单位的从业人员所占比例已超过70%,意味着完全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在数量上占主导地位。另据劳动保障部课题组的一项统计分析表明,2003年底,中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总量约为4700万人,约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的 18%,其中自营劳动者数量约为3400万人,城镇家庭帮工数量约为600万人,非全时工、季节工、劳务承包工、劳务派遣工、家庭小时工等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约为700万人。200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2.6万个,其中公共职业

12、介绍机构1.8万个,占70%。近几年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每年约为2000万人次提供了就业服务,其中约1000万人次介绍成功实现了就业或再就业,表明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型劳动关系基本形成。(3)土地市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土地以行政划拨方式配置,没有土地市场。随着经济向市场体制转化,政府适时建立了符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的土地市场。我国土地的市场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借鉴香港、新加坡的土地市场模式,在保持城市土地国有的前提下,允许国有土地使用权通过拍卖、招标、协议等方式进行出让和转让。1999年以前,按照法律规定,行政划拨土地必须在补交出让金后方

13、可进入市场转让和出租。1999年7月11日规定原行政划拨土地可以在不补交出让金的条件下,通过出租和作价入股等方式进入市场。政府还可按照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依法对单位和个人的土地资产使用权实行“提前收回”来重新调整土地资产利用方式。从上海的土地批租、深圳的土地使用权拍卖第一槌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土地出租、转让的修改,标志着土地供应无偿、无限期流动制度的结束,土地开始作为商品走向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土地市场从无到有建立起来,并逐步形成了政府供地制度和宏观调控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和交易管理制度,衍生了市场服务体系和中介服务组织,运行良好、调控有效的土地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在配置土地资源过程

14、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2001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介绍,2001年有 1142个市县建立了住房信息发布制度,1515个市县建立了土地登记信息可查询制度,1216个市县制定了协议出让最低标准,1087个市县建立了土地有形市场,1002个市县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全国以招标、拍卖等市场化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宗数占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次数的比重,由1993年的8.78%上升到2001年的16.17%,2004年“招拍挂”出让土地面积、价款分别占整个出让土地总面积和总价款的 2&5%和58.4%。但我国的土地市场总体上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根据宪法、土地管理法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

15、条例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土地所有权不进入市场。国家只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实行有期限的出让和出租等。在土地出让市场,国家对一级土地市场的供给实行垄断,转让市场即二级土地市场则完全放开。与其他要素市场相比,可以说土地市场基本建立,但仍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4)资金市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在不断探索中完善,目前一个粗具规模、分工明确的金融市场已基本形成。一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货币市场。1996年 1月建立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并第一次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已成为金融机构管理头寸的主要场所。1997年6月,建立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允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国债和政

16、策性金融债的回购和现券买卖,并成为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资金市场。票据市场以商业票据为主,近年来在规范中稳步发展。2004年,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累计成交9.44万亿元,质押式债券回购成交9.31万亿元,5月20日开始的买断式债券回购成交1263亿元,交易所国债回购成交4.41万亿元,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1.46万亿元,商业汇票累计签发3.4万亿元,累计票据贴现4.5万亿元、再贴现223.7亿元。二是资本市场在规范中发展。我国在1991年建立了股票市场,1999年出台了证券法, 2001年股票发行开始实行核准制,2003年实施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2004年初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2005年1月1日起试行新股发行询价制度,同时开始实施非流通股转让。截至2004年底,全国上市公司累计筹资11641.02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