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应有的思想认识与总体要求.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254603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人员应有的思想认识与总体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审计人员应有的思想认识与总体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审计人员应有的思想认识与总体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审计人员应有的思想认识与总体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审计人员应有的思想认识与总体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人员应有的思想认识与总体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人员应有的思想认识与总体要求.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成一个审计项目很简单,但是如果每做完一个就过去了,昏昏噩噩日复一日,不去主动思考不动脑筋去想,就不是合格的审计人员。在所负责的审计项目这一亩三分地上,要学会精耕细作,通过分析、总结和改进,深化认识、提高水平、增强技能,目的是能把仗打的漂亮,把项目做得圆满。结合审计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些体会和心得:一、审计人员应有的思想认识 我们是战斗在一线的指战员,既要对战略上有所了解,又要在战役上掌控局面,还要在战术上讲究策略。面对复杂的局面,思想认识必须且始终应是第一位的,因此首先要从思想深处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一)我们审计的目的是什么?1、用发展的眼光来理解审计目的。 国际上对于内部审计终极目的

2、的最新定义为“内审是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经营”,所谓增加价值改进经营就是帮助达到目标的意思。我们的内部审计目的与之是一致的,我们审计的目的是促进整改,服务管理,以体现审计的价值。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这是总体的、长期应坚持的目标。但是,正如毛主席所说的“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下,我们的利益要求可能是变化不同的,即使总体的、长期的目标是不变的,但要达到这长期目标要经历的众多分目标是不断变化的”。如在要求我们充分发挥震慑作用的阶段,在充分发挥帮扶作用的阶段,不同的阶段我们的审计重点、对象、策略都是不同的。每个阶段我们的分目标是不同的,依据分目标的不同,我们的审计重

3、点和策略都是有所区别的,这就是审计方案制定的形势依据,我们应有所了解。2、用辩证的眼光来理解审计目的。 震慑作用与帮扶作用,是我们审计的两个基本作用,这两个作用在任何一个审计项目中都是既对立又统一存在着的,因此我们也要全面的,不能片面的看问题。震慑也好、帮扶也好,无非是通过一反一正两个方面,其最终目的都是要服务管理,体现出审计的价值。在目前的阶段,我们公司还是以发挥审计的震慑作用为主,但从长远来看,我们也要学会用好、用活这两个作用,如何用好用活?就要正确区分主次矛盾,把握好主流与支流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就单个被审计单位来说,既存在问题的一面,也存在好的一面。当问题的一面较多的时候,问题

4、是主流是重点,则审计的震慑作用就变成了主要方面;当好的一面较多的时候,好的方面是主流是重点,那就要多发挥审计的帮扶作用,要学会抓主要矛盾,顺应主流。但始终要牢记,对问题要发现的到位,揭露的到位,对好的方面进行帮扶也要帮扶的到位,不能为了应付,草草的弄几句不痛不痒的好听话,这样的东西体现在报告里,还不如不写的好,写进去人家一看,反映的问题这么深刻这么到位,而好的方面却草草糊弄几句,稍有想法的人就会觉得我们的态度不端正,始终盯着问题看,不看好的方面。但凡能够在一定层面的人,都有相当的思想和认识,为什么一去审计人家就抵触的比较激烈呢?归根结底要从我们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在客观公正的方面我们做的还不

5、到位。因此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位,挠痒痒要挠到人家真正痒的地方。有了上述认识,才能把心态放平,把报告写的客观公正,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就多个被审计单位来说,既有管理极差的,也有管理较好的,但没有一个被审计单位是差到没有可取之处,也没有一个被审计单位是好到无可挑剔的地步。我们始终要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概念。事实求是的考虑,一个房子破的不能再修补了,那么去补就不如拆,要拆就要拆到底,只有拆的到位拆的干净,才能建的漂亮建的更好,针对这种类型的被审计单位,我们就要把审计的震慑作用发挥到极致,树成反面的典型,以儆效尤。如果这个房子建的比较好或者有些典型的好的地方,即使仍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我们仍要

6、帮助修补以期把房子建的漂亮,帮助总结推广经验,把审计的帮扶作用发挥到极致,树成正面的典型,当做榜样。树典型的意义不在典型本身,而在于推广这个典型所产生的影响。正面的典型和反面的典型都有一个强烈的效果,就是把大多数不好不坏、不上不下的中间分子,推向好的一面发展,做到了这个效果,就达到了审计服务管理、体现价值的目的。 对于大多数处于中间状态的被审计单位,我们就要把握好震慑作用与帮扶作用的度,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握,既不能一味的无视问题为了团结失了原则,去帮助作假帮助,要懂得帮扶始终是建立在发现问题揭露问题的基础上的,忽略了基础片面强调帮扶,就是极端错误的做法;我们也不能吹毛求疵、没有问题硬要反映问

7、题或没有大的问题却非要放大人家的问题,显得我们的工作有业绩、很好看,这样做最容易激发矛盾造成不好的影响,不但给自己的工作人为的造成阻力,也违背客观公正的原则,偏离了审计的目的。(二)我们用何种手段达成审计目的? 看出病来不是目的,看出病来用药治也不是目的,把病看好了才是目的。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是审计的基本职能,是基础;查错纠偏,查处违规违纪是达到审计目的手段之一,是过程,并不是审计目的,我们必须要通过这个过程用这个手段才能达成目的。 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发现问题,揭露问题是专业水平,是基础;把问题揭露出来了,接下来对问题进行确认,是个人能力,是关键。无论是发现问题、揭露问题还是确认问题,都是我们

8、赖以吃饭的本钱,我们就靠这个在公司立足,所以在每一个审计项目中,我们都要干的漂亮干的精彩,要发挥到极致,既让组员心服口服,也让被审计单位心服口服,才能树立起我们的威信,稳固我们的地位,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就是保障,我们要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总会发现确实有管理较好,问题较少的被审计单位。针对这样的被审计单位,我们要看到人家好的方面典型的东西,帮助总结分析,同时把握好公司的总体形势,做到应时而动,适时的帮助推广,推广的经验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要以“学有目标、赶有方向、比有榜样”为准则,帮助树立旗帜,旗帜树立起来了,比、学、赶、超的氛围就有了,我们的目的就实现了。因此帮助树立典

9、型也是一个达到审计目的的手段之一。 目前在公司所处的阶段来说,客观上决定了我们仍以查错纠偏,查处违规违纪为主要手段,以帮助总结推广经验为辅助手段。审计人员要充分理解正确看待达到审计目的的两种手段。(三)我们的审计对象是谁? 审计部门是公司的职能部门之一,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执行的是同一套制度,是“各负其责,同为其主”。被审计单位对我们的评价,也是对我们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我们是同事关系,在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上也需要对方的支持和配合,所以我们之间的矛盾不是“敌我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要正确处理这个矛盾关系。 对于不同的性质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解决。对于故意弄虚作假并由此给公司造成损失及负面影

10、响的,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要站在维护和捍卫公司制度的立场上去斗争,这种斗争要有原则有艺术;对非故意的、一般性违规的,要用说服教育的方式,站在帮扶和服务销售的立场上去团结,这种团结要有批评有教育,可以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处理,即“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对错误的思想开展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对事要讲原则、讲真理,要寸土必争,要实事求是;对人要灵活把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达到目的即可,要让对方理解,发现他的问题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是通过发现问题来对症下药,目的是看好病而不是将他一棍子打死。 综上,只

11、有正确、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了审计目的、审计手段和审计对象的概念,才能把心态放平,做到既不激进,也不消极,才能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收放自如,张弛有度。二、审计工作的基本思路(一)审计计划与安排 这个阶段,是审前准备阶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取得战役的胜利,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这个准备包括思想准备、资料准备和行程准备。 1、思想准备:针对本次审计方案规定的项目具体要求、本次审计的制度依据进行讨论,对于仍不明确的事项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寻求帮助和解决。 2、资料准备:合理安排、准备相关审计资料,如审计通知书的撰写和发出、审计计划书的拟定、审计底稿的打印准备、需要提前分析的被审计单位数据等。 3、行程

12、准备:根据方案,计划出发时间,预订机票、车票,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地理位置合理选择、预订入住酒店,安排妥当后应将信息告知全部组员;要在到达后酒店后,及时告知主管上级审计组已顺利抵达,并与被审计单位提前打招呼,可以电话沟通,可以见面交流,也可以一起用餐。 以上各项准备,要在出发前召集组员集体讨论,可以不拘泥于形式,但必须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安排、统一行动。(二)审计方案执行 这个阶段,是战役战术的执行阶段,总体上要把握几个原则:1、发现问题、揭露问题要准要狠。 谋而后动。不要到急于到处乱抓没了章法,凡事谋而后动,考虑周全再出手,出手就要有效果。 攻心为上。上兵伐谋,其下攻城。我们要首先分析把

13、握不同层级被审对象的心理,充分利用审计宣传的有力武器,进行有效的心理攻势,化兵戈于无形,屈对手而非战。这样做即使无法立见成效,也能够把对方的紧张和抵触心理减到最小,有利于后续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做到心中有剑手中无剑,眼中有剑口中无剑,是审计战术的最高境界。 集中优势击其弱点。要抓住最容易确认的问题、最好突破的环节、最有把握拿下的人,有问题的地方最好集中力量,分兵出击不是上策,集中优势各个击破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乘胜追击。前几轮攻势要猛,一鼓作气拿下来,手里有东西,腰杆才能硬的起来,只有形成绝对的优势,才能化解对方的对抗心理,对方才能寻求合作与妥协。不能觉得发现了点问题就有交代了,就可以不再用心

14、用力查下去了,占了优势就停止了进攻,就好像龟兔赛跑里面的兔子,最终还是要失败的。因此,要“将胜利进行到底”。 文武之道。“宜将剩勇追穷寇”,要追到什么程度?应追到审计方案要求的范围为止,不能超越方案范围半步。须知“真理再前进一步就是谬误”,文武之道还是要讲究一张一弛的,弓弦拉的太满容易断。 充分运用好各种战术原则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是取得战役胜利,圆满完成任务的基本前提。2、确认问题要稳妥。 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严格依据制度、政策规定,做到依据事实坚守原则、寸土必争,对于把握不准、拿捏不定、无制度依据的问题应逐级请示,待明确答复后再行确认,不要急于确认引起争议但道理却摆不上台面。对任何问题都要具

15、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纷繁复杂的表象下面的本质进行确认。 对症下药。不得遗漏审计程序,尤其是涉及舞弊问题,要吃透被审对象的心理,形成针对不同情况的有效证据链,审计组长要根据其本人对被审单位掌控的程度,确定审计证据链是否应再行细化补充,任何审计证据要逻辑严密,拿得到台面,讲得出道理。3、考虑问题要周全。 审计人员要把握风险。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指具体审计实施过程中的任何不当行为(包括事实确认不清、处罚界定不准、行为语言失当等)引起的投诉、诬告等任何有损于我们部门和个人形象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行为、语言、态度,讲话要得体、行为举止要有分寸,严格遵守内部审计纪律规定,切不能失了分寸,授人以柄,被人所制。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在对违规违纪事实的确认上要事实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与对方打交道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用毛主席的话说“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要的灵活性”。但对于灵活性的把握要谨慎,要懂得策略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