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际经验来改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水平.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249908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鉴国际经验来改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水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借鉴国际经验来改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水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借鉴国际经验来改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水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借鉴国际经验来改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水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借鉴国际经验来改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水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借鉴国际经验来改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水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鉴国际经验来改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水平.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借鉴国际经验改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水平我国99.8%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其社会贡献度超过60%,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但迄今为止,中小企业始终面临着抗风险能力较弱及资金、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融资难更是其中的重要瓶颈障碍之一。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索了一些方法,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一、国外先进经验(一)美国。一是成立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是根据中小企业法于1958年成立的联邦永久性独立机构,负责制定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并直接参与中小企业金融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等。为资助中小企业的出口贸易,该局于1995年与美国进出口银行共同推出中小企

2、业出口周转资金信贷担保计划。进出口银行制定“贷款代理方案”,促使更多的贷款机构(现有银行成员53家)参与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二是成立专营金融机构。美国有州出资的专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债务提供担保,为不能从银行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长期或短期的投资资金、技术开发资金或流动资产资金,其所提供的贷款具有期限长、无担保、利率低等特点。三是具有完善的民间组织。美国设立有民间性质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SBIC得到来自财政的出资、融资和信用保证,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证券投资、长期贷款并在经营、融资方面进行指导,不仅在资金上对中小企业给予支持,还以投资者身份参与经营,在组织人事上支持中小

3、企业。(二)德国。一是利用政策性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政府系统的银行贷款是德国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的主要来源,其中包括德国复兴银行、德意志决策银行和州立的公立银行、信用银行等,对关系国计民生、环境保护、带来雇佣机会的中小企业提供不超过投资总额的50%的低息长期贷款,剩余部分由商业银行自行予以提供。二是支持民间资本对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德国为支持中小企业而设立的私营产权投资公司,可以享受政府在资金和税收减免上的优惠。1998年,公共和私人投资者对中小企业的投资额达到100亿马克,由于风险投资公司是有组织的集体投资者,没有持有企业股票和影响企业经营的意图,易于为中小企业接受,同时私人投资者也可获

4、得盈利。(三)日本。一是组建以政府出资为主、面向中小企业的三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即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商工组合公库,以低于市场利率23%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二是建立独特有效的信用担保制度,实施中央与地方两级担保,在中央设立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前身为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在地方按行政区设立了52家信用保证协会。由于有政府的财政支持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捐助,保证协会担保额度的放大倍数可达60倍,远高于世界各国10倍的放大倍数。这种保证协会对中小企业担保、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对保证协会再担保的“信用补充制度”,不仅帮助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担保机构、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风险。

5、二、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分析(一)企业先天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是资本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波动的冲击,经营风险较大。二是风险意识薄弱,内部管理不规范,经营变化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人代表的个人能力、理念和行为。此外,有些企业财务欠规范,未能主动适应银行的合理要求,甚至为降低成本、逃避税收而人为制成“多本账”,造成资信等级较低、信用缺失。三是银企信息不对称。目前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尚未健全,工商、税务、海关、环保等机构的信息无法形成共享机制,银行在查证中小企业提供资料的真实性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很难摸清企业及其主要股东的真

6、实情况。四是缺乏合理抵押物。近年发展起来的许多中小企业,尽管有技术、有市场,但厂房和经营场所大多是租赁而得,无法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物。同时,新生中小企业尚无盈利纪录,难以达到银行的信用贷款评级要求。(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力度有待加强。一方面,小额贷款的管理成本较高。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向小企业贷款10万元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等成本,并不比向大型企业发放1亿元的大额贷款少,而1亿元贷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却是10万元贷款所无法比拟的。据有关部门估算,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是大企业的5倍。因此,在现行体制机制下,银行因绩效考核、成本利润原则驱使,更倾向于向大企业、大项目贷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金融服

7、务专营机构的作用尚未能充分发挥。虽然大多数银行在落实银监会“六项机制”过程中建立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但只是简单的将原有公司业务部中符合中型企业统计口径的业务划拨给中小企业部,无论从政策还是机制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三)资本市场不完善,制约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所需资金。从股权融资来看,证券交易所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将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挡在了门外。同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于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企业尚难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通资金,更遑论规模小、信誉等级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了。(四)政策扶持不够,配套法律法规

8、缺失。小企业往往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国民待遇。政府有关部门仍缺乏扶持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和办法,而且担保体系不完善,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或担保能力不足,无法为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保障。三、政策建议(一)提供优惠政策,加大直接扶持力度。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直接支持对其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政府可通过提供贷款担保和优惠政策等方式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加大对担保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利用减税等优惠措施鼓励民间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如容许中小企业成立会员制的联合会,为会员提供融资与信用担保业务。二是有选择地直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发达国家政府政策扶持对象大都为新兴的高技术型中小企业或

9、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因此政府应慎重选择扶持对象,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于效益低而筹资难以及产品销路差、信用差而借贷难且产品无市场、信用差的企业不宜支持,应由市场优胜劣汰。(二)努力改善全社会的信用环境。一是地方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把解决融资难问题和培育社会信用制度结合起来,对按规纳税、及时还贷、规范经营的企业进行表彰,而对恶意造假帐、蓄意逃避银行债务的企业或个人要坚决予以公开曝光和惩处,大力打击逃废债行为。二是进一步推进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在银行间实现对企业征信信息数据的联网共享,促使银行能有效监控客户资信状况。三是地方政府在维护金融债权工作中加强诚信教育,

10、规范企业改制行为,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的关系,为银行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创造一个宽松的信用环境。(三)提高中小企业素质,增强企业融资能力。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中小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走“专、勤、特、新”的道路。有关部门可建立中小企业库,对不同行业、规模的中小企业实施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二是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进一步放宽在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对民营企业的限制。三是为中小企业经营者提供产业政策、金融法规、财务信息及信息化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四是促使企业积极转变经营机制、改组优化结构,增强竞争意识,加快技术改造和产

11、品更新。同时督促企业强化信用意识,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信水平,与银行共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四)强化资源配置,办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相对于公司业务,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要更专业化的金融产品、高效的业务流程和高素质的信贷审批人员。银行除了在实施单独定价、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外,更要在财务、人力资源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促使专营机构更好地根据中小企业融资特点,不断开发适合其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贷款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充分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此外,银行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成果,高起点、宽领域、突破性地进行业务创新并适时推出市场

12、,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五)鼓励和保护民间资本介入融资市场。解决融资难问题不应仅局限于银行信贷、抵押担保、风险投资等,还应特别关注各种非正式金融市场,例如股权的柜台交易市场、场外市场、民间信贷等。中小企业发展初期,非正式金融市场和非正式金融机构所起的作用往往高于正式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均非常重视利用民间金融,设立了许多民间金融机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民间金融机构一般定位较为灵活,对中小企业的经营及背景信息较为熟悉,信用调查成本相对较低,如浙江台州等地区创立的金融社区服务模式,使民间金融机构服务深入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形成了银企“双赢”的格局。涵盖了企业价值、不动产、无形资产、机器设备、珠宝首饰等评估业务主要领域,涉及业务承接、业务操作、报告出具等评估业务全过程,在基本概念、方法体系、价值类型等方面与国际评估准则趋同,初步构建了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执业有据可依、检查有规可循的格局基本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