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贸易经济学培训讲义.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243393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贸易经济学培训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mba贸易经济学培训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mba贸易经济学培训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mba贸易经济学培训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mba贸易经济学培训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ba贸易经济学培训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贸易经济学培训讲义.doc(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人民大学MBA贸 易 经 济 学 讲 义第一讲 贸易经济基础理论本讲内容主要参考贸易经济学一书中的第一章至第三章。一、交换和贸易 重要概念:交换分工贸易 知识点:(一)交换1、经济总体有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要素构成。消费:社会主体为维持生命、成长和繁殖而消耗产品。生产:一定生产关系下,通过劳动把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分配:规定社会成员在产品总量中的支配比例交换:通过互相交换所占有的产品,获得需要的产品。交换联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实现了生产的目的,分配的最后结果,消费需要和再生产要求的条件。2、交换的要素:(1)需要(2)产品使用价值(3)分工(4)产品所有者

2、3、交换的目的 交换的直接目的:交换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交换的最终目的:消费4、交换力:交换领域的生产力,能推进交换,实现交换能力。它是由组织交换过程的劳动者和劳动手段,即能推动交换的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相结合所能发生作用的能力。人的因素:从事交换的人的劳动能力物的因素:进行交换和实现交换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手段和条件(如交换工具、设备、场地、设施、仓库、交通运输条件等)5、交换与生产的辩证关系生产对交换的决定作用(1)生产的分工产生交换(2)生产提供可交换的产品(3)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4)生产的结构和消费需求的结构决定交换的结构(5)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方式和方法交换对生产的反作用(1)

3、交换使生产最终转入消费(2)交换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各种要素(3)交换促使生产分工的发展(4)交换促使生产方式的变化(5)交换的广度、深度、规模、结构、形式和方式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影响生产的规模、结构、形式和方法6、交换与分配的辩证关系(1)分配是交换赖以形成的条件,可分配的产品数量规定了交换的规模(2)分配的结构从交换双方规定着交换的结构(3)交换是实现人们按分配所规定的比例获得产品的手段(4)交换使人们对社会产品占有的比例发生变化,引起再分配(5)交换的方式方法决定着分配的方式方法7、交换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消费需求是引起交换的原因(2)消费是交换的目的(3)消费的规模、结构和水平制约着

4、交换的规模、结构和水平(4)消费的能力、方式、方法影响交换的进行(5)交换实现消费的需求(6)交换能够制约消费的规模、结构和水平的变化(7)交换能够制约消费的形式、方法和消费者本身,引导消费,提高消费者的文明程度(8)交换能够节约消费者的时间(9)交换能够提高消费效率和消费效益,维护和提高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二)分工1、分工:分工是指人类社会的经济领域中为进行合理的劳动而把劳动专业化的做法。首先是生产的分工其次是交换的分工首先是自然分工其次是经济体内部分工最后是社会分工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不仅有程度上的差别,更有本质上的差别(1)社会分工中生产者各自的产品都是独立的商品,内部分工劳动者彼此的劳动成

5、果不作商品对待,变成商品的只是经济体内部各劳动者的共同产品(2)社会分工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的买卖为媒介,而内部分工则以结合劳动力的使用为媒介(3)社会分工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而内部分工则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经济体中为前提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大农业与手工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与物质生产行业2、分工的经济基础(1)生产力的发展是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2)协作是分工的基本前提(3)生产工具的积聚和分工不可分割3、分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1)内部分工产生劳动的特长,强化劳动的专业化,促进专业化生产(2)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3

6、)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4)分工促使劳动工具份化、专业化和简化,促进技术进步(5)分工是交换的基础,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基础,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商品交换的规模相应的扩大4、社会分工体系部门分工地区分工国际分工(三)贸易1、贸易:指不同范围内的商品交换活动活商品货币交换活动的总和,它不是个别的交换行为,不是指某一次具体的买卖活动。贸易属于交换的范畴,但不泛指一切交换,而是指产品的交换;不包括生产内部分工所引起的劳动能力的交换。贸易既指不同个人、组织之间的交换,也可指不同部门、地区或国家之间的交换。由交换到贸易交换类型交换条件交换的价值依据交换媒介贸易形成偶然交换不计较彼此劳动消耗注重使用价值不注重

7、交换价值没有货币没有流通不构成贸易经常交换考虑彼此劳动消耗注重使用价值注重交换价值没有货币没有流通不构成贸易商品流通考虑彼此劳动消耗注重使用价值注重交换价值注重货币价值引入一般等价物,即货币贸易形成:为卖而买买而后卖2、贸易分类(1)按交易对象分为:商品贸易服务贸易(2)按地区分为:城乡贸易地区贸易国内贸易国际贸易(3)按毗邻关系分为:边邻贸易边境贸易(4)按部门分为:工业品贸易农产品贸易重工业品贸易轻工业品贸易钢铁贸易石油贸易百货贸易纺织品贸易机械贸易计算机贸易(5)按时间分为:现货贸易期货贸易(6)按组织分为:个人贸易企业贸易系统外贸易系统内贸易(7)按社会特殊情况分为:民族贸易先进落后地

8、区贸易(8)按是否投机分为:真实贸易只买不卖(囤积商品)虚假贸易只卖不买(累积货币)3、商品经济条件下贸易的作用(1)证明“劳动对别人是否有用,它的产品是否能满足别人的需要”(2)不仅满足消费需求,而且能够创造出提高消费的条件(3)不创造财富,但积累和集中财富(4)不只是消极的去媒介生产和消费,而且积极的引导生产和指导消费(5)不仅促进经济的繁荣,而且拉动经济的复苏(6)不仅能保存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而且成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强大动力二、市场 重要概念:市场国内统一市场 知识点:(一)市场的概念和功能1、市场的含义(1)人们集中进行贸易活动的场所,即进行买卖的地方(2)流通的领域,即一切商品货

9、币交换活动的总和(3)商品的销路,即商品的需要(4)特定条件下,交易组织的称谓,如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市场作为流通领域区别于社会经济中的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是以交换活动为内容的特定的领域。2、市场的功能(1)联系功能:联系生产和消费(2)实现功能:商品价值的市场实现(3)变换功能:物质的变换和劳动的变换(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4)基础功能:一切商品生产赖以存在的基础(5)传导功能:传导供求变化和价格变动(6)核算功能:核算商品的成本和价格(7)调节功能:调节供求矛盾(8)选择功能:选择最合适的买者或卖者(9)调剂功能:商品存储调剂供求淡旺(10)导向功能:消费通过市场引导生产3、市场的性质市

10、场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交换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决定的。(1)某种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市场(2)过渡时期市场(3)畸形的、非正常发展的市场(二)市场的发育1、市场发育的阶段(1)产生阶段(2)传统工业化以前的阶段(3)向传统工业化过渡的阶段(4)已实现传统工业化而向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阶段(5)实现现代化以后继续发展的阶段2、发达商品条件下市场的特征(1)工业化的大市场(2)生产商品化的市场(3)生产社会化的市场(4)资本主义大市场(5)国内统一市场形成,参与国际分工(6)企业成为主要市场主体(7)市场体系成熟的市场(8)信用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市场(9)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充分发

11、挥作用的市场(10)流通组织体系成熟的市场(11)交易的组织和管理制度成熟的市场(12)流通保证条件完备的市场3、资本主义大市场的特点(1)社会分工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很多部门从农业当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而且在农业内部也有了日渐明显的社会分工,有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独立的农业部门。(2)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工商人口,城市人口大增。(3)小商品经济两极分化。(4)封建地主经济中一部分开明的地主开始资产阶级化(5)农业适应工业发展以及农业内部商品化的需要而日益商品化(6)商业资本在市场发育中起着独特的作用4、当代经济市场的主要特征(1)新技术革命(以电子化、自动化、信息化为主要

12、内容)所带来的经济的巨大进步。(2)社会化进程使部门分工、地区分工飞跃进行,在高度分工基础上形成高度协作。(3)商品化程度之高,不仅在生产抑或消费中都开拓了许多新的市场,市场的水平也大大提高。(4)市场体系空前发达。(5)市场主体发育程度极高。(6)国家注意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调节,以利于市场机制正常的发挥调节社会经济的作用。(7)市场的组织体系更严密,组织和管理更完善。(8)市场保证条件市场现代化。5、市场发育的动力(1)市场发育是客观的过程(2)市场发育的动力来自于市场内部成长因素,即市场的生命力,关键在于生产的商品化程度(3)近代:生产的社会化和工业化程度(4)现代:国际大分工的深入和新技术革命的进展程度6、国家对市场培育的内容(1)确定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防止出现因片面追求高速度而出现市场紧张和被迫紧急刹车而市场疲软的倾向,使经济发展比例协调,市场发育有较宽松的环境(2)坚持财政收支平衡和合理的信贷政策,防止严重的财政赤字和信贷失控以避免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