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走势及投资策略_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240716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市场走势及投资策略_1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证券市场走势及投资策略_1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证券市场走势及投资策略_1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证券市场走势及投资策略_1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证券市场走势及投资策略_1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券市场走势及投资策略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市场走势及投资策略_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年市场走势及投资策略民生证券研究所课题组策划:钟金龙组织:袁绪亚成员:田东红 李斌 李国正2004年12月27日要 点2005年经济形势特点明年经济政策总体偏紧,经济发展将是以内需拉动为主的增长框架,消费需求对经济的贡献较投资需求有所增加。预计明年GDP将继续回落,CPI上涨也将得到抑制,明年将有望实现软着陆。2005年大盘研判1、经过实证分析我们认为:2005年上证指数将在1220点1750点之间运行;2、最低点可能在2005年1月到2月之间,最高点可能在5月到6月之间。2005年投资策略1、2005年市场投资应以防御型投资为主,策略上应选择品种多元化,可适当增加可转债的比重;2、行

2、业配置上应侧重交通、消费品等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的行业。影响2005年市场走向的重大因素1、宏观调控影响逐步显现,上市公司的业绩将受到影响;2、大盘股的发行和H股回归将对A股市场造成很大冲击;3、升息与人民币升值将加大市场的不稳定性;4、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尤其股权分置的解决将会使A股市场再受考验。 目录第一部分 2004年市场回顾1第二部分 2005年市场走向判断5一、宏观经济形势5二、影响2005年市场走势重要事件分析8三、2005年大盘走势预测10(一)从股票价格波动来看2005年市场走势10(二)从市盈率分析市场走势12(三)新股收益及换手率与股指的前瞻性关系15(四)市场融资与指数的互动关

3、系21(五)、2005年市场运行的可能区间23第三部分 2005年投资策略25一、整体投资策略25二、品种配置原则26(一)股票投资围绕投资和消费两个主线进行,注意控制风险26(二)根据防御性原则,可转换债券投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7(三)基金投资应作为股票投资和转债投资的一种必要补充27三、行业配置策略27(一)交通物流行业28(二)能源33(三)消费品行业34(四)造纸行业37(五)钢铁行业40(六)农业42(七)汽车工业43(八)有色金属46(九)银行业47第一部分 2004年市场回顾2004年是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的一年,也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规范属于主

4、基调。这一年,以投资过热和相应的宏观调控为主线的基本面为股市的运行框定了总体架构。同时,股市自身的运行也呈现出以规范为主基调的特征,监管机构对市场制度和主体进行了严格规范。在此背景下,期望中的国九条并未给市场太多的动能;创业板也只是犹如石子投入池塘,只是激起一波涟漪; 但是,证券市场在理性中规范调整获得了明显收效。首先,德隆的倒塌,标志着庄股时代的彻底结束,庄股逐个跳水走向回归;其次,机构投资者开始真正成为市场的主流,主流投资者资金集中的行业和板块,明显有更多的上涨空间,而主流资金的退潮,同样带来了很大的杀伤力,如钢铁板块的表现。第三,在机构投资者的理性引导下,大多数个股开始理性回归寻找价值中

5、枢,整体市场调整并不掩盖价值股票的发现,而垃圾股也开始被市场抛弃,垃圾股虚假重组炒做不再红火,2元以下的个股大量出现。从运行轨迹上来看,2004年我国证券市场总体上呈现先扬后抑制的走势,上证指数一度延续2003年末的上涨趋势从1497.05点上涨到4月7日的最高1783.01点,随后大盘在国家宏观调整的影响下一路调整,最低跌至1259.43点。总体而言,2004年的中国股市,以充满憧憬与期望开始,以无奈与失望结束。回顾2004年,我们发现:在市场内外诸多因素的困扰和影响下,中国证券市场自身在2004年呈现出一些复杂特征:1、蓝筹股风头依旧。2004年虽然“二八”现象被打破,但从全年整体表现看,

6、蓝筹股仍然表现较佳。在2004年涨幅(截止12月16日)超过50%的29只股票中,有18只股票2004年第三季度每股收益在0.4元以上,占总数的66%,其中中集集团、贵州茅台、中兴通讯、中化国际、东方锅炉、海油工程、深赤湾、小商品城、西山煤电、华海药业、海虹控股、上海机场、中远航运榜上有名。表1: 2004年涨幅超过50%股票统计表股票名称每股收益 (04三季)净利增长率(04三季)2004年涨幅股票名称每股收益 (04三季)净利增长率(04三季)2004年涨幅石油济柴0.47139120.1国电南瑞0.307259.43江西长运0.3224100.77西山煤电0.5813258.22贵州茅台

7、1.314589.32中科英华0.135158.05中集集团1.7721284.01海油工程0.8315057.45中兴通讯0.9119980.39鑫富股份0.413557.29阳光股份0.04-5976.3都市股份0.3715756.53太原重工0.0311875.32华海药业0.568355.21中远航运0.4918873.91华鲁恒升0.445954.9新安股份0.2819073.46全兴股份0.1113354.52小商品城0.645671.5上海机场0.5117153.37深赤湾0.787065.47大商股份0.436651.71中化国际0.8931664.27张 裕 0.342051

8、.71东方锅炉0.8716262.79东阿阿胶0.223351海虹控股0.5382860.76超声电子0.1247350.73烟台万华0.486960.122、科技股再现风光。经长期的调整后,科技股具有号召力和爆发力重新显现,社会上各种游资经常将一些网络及科技股作为它们的偷袭对象,使部分科技股在短期内具有相当大的涨幅。在9月13日的爆发式行情中,网络科技股功不可没,在不到两周时间内,大部分网络科技股涨幅都在25%以上,海虹控股、浙大网新、中国软件、南方汇通、亿阳信通、方正科技、ST炎黄、综艺股份、大族激光、甬成功涨幅均在30%以上。表2: 2004年9月13日到23日部分科技股涨幅统计表股票名

9、称所属行业_交易所涨幅股票名称所属行业_交易所涨幅海虹控股M_综合类51.56京东方C51_电子元器件制造业28.46浙大网新G87_计算机应用服务业41.55长安信息G85_通信服务业28.26中国软件G8701_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38.64交大博通G8701_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27.63南方汇通C7501_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37.22金证股份G8701_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27.54亿阳信通G8701_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35.31恒生电子G8701_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26.92方正科技G83_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33.74用友软件G8701_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26.71ST 炎

10、 黄G87_计算机应用服务业33.26威尔科技C7340_医疗器械制造业26.4综艺股份M_综合类30.68华胜天成G8701_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26.33大族激光C73_专用设备制造业30.4达安基因C81_医药制造业26.07甬 成 功G81_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30.17长电科技C57_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5.74海特高新F11_交通运输辅助业29.6四创电子G81_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25.4湘邮科技G8701_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28.77湘计算机G83_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25.28聚友网络L20_信息传播服务业28.63、超跌股昙花一现。部分超跌股不断制造一些短线机会,但其长

11、期趋势仍然不被看好。曾经出现较好短线机会的超跌股主要有望春花、南方建材、南方汇通、凤凰股份、中房股份、太极集团、恒大地产、科达机电、金杯汽车、德豪润达、天华股份、江苏琼花、天山股份、合金投资、四砂股份、涪陵电力、东方宝龙、ST中燕、ST啤酒花、百花村、伟星股份、时代新材等。4、个股两极分化,壳资源贬值。证券市场个股表现明显两极分化。部分优秀个股群体走出独立上扬行情,涨幅大的超过100;而垃圾股的行情难有表现,往年不时出现的垃圾股重组炒做大量减少,壳资源明显贬值,整体重心逐步下移,并创下股价新低,股价低于2元的超低价个股大量出现,并且长时间保持。5、行业表现分化。从行业表现来看,宏观调控的影响极

12、为显著。煤、电、油、运等瓶颈行业在需求拉动下景气十足,2004年煤炭股的平均涨幅超过25%,而A股市场平均下跌11%;化肥农药、贵金属、交通、电力设备行业平均涨跌幅也高于A股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而受宏观调控不利影响较大的水泥、建筑、汽车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弱,它们的跌幅明显高于A股市场的平均水平。表3: 2004年各行业市场表现统计表行业平均涨幅行业平均涨幅煤炭采掘 25.50 橡胶塑料-13.36化肥农药 8.26 通信-14.79除钢铁有色金属外的其他金属 7.25 造纸印刷-14.98交通 -2.63 家具制造业-15.08电力设备 -5.97 其他制造业-15.28钢铁 -6.24 综合类-15.95IT -6.50 农业 -15.97社会服务业 -6.68 化纤-16.87石化 -7.06 医药生物-17.52商业 -7.52 电力煤气水-17.63信息传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