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锄头农业技术库紫苏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紫苏(唇形科紫苏属 1名桂荏、苏子、山苏、赤苏、黑苏、白苏、回回苏,《尔雅释草》则称之为“苏”它既是营养丰富的特菜,又是疗效良好的中药,还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高产栽培中,常发现一些病虫危害,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主要病害1.1 锈病:锈病是由单孢锈菌属真菌侵害所致,病菌主要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侵染发病,病斑上散发出大量夏孢子,随气流和雨水传播一般在雨季发病较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和种植过密、通风透光较差的地块也较易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初发病时,由下而上在叶背上出现黄白色斑点,后扩大至全株;后期病斑破裂,散发出橙黄色甚至黑色粉末状物,直至叶片枯黄脱落,提早枯死其防治方法:1.1.1 农业技术防治:实行轮作换茬,避免连作: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种植,或作高畦,注意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施足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合理密植,及时摘叶打杈,以利通风透光;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以免病菌留存传播1.1.2 药剂防治:播种前,用种子重量 0.4%的 15%粉锈宁拌种;发病初期,喷 1:1:200 的波尔多液 2―3 次;或喷 25%粉锈宁 2000倍液,或 15%粉锈宁1000倍液,或 25%敌力脱 4000倍液,15―20 天喷 1次;或用 97%敌锈钠 250倍液,或 50%二硝散 200倍液,或 50%硫磺胶悬剂 400―500 倍液,7―10 天喷 1次,连喷 2―3 次。
1.2 斑枯病:斑枯病也是由真菌侵害引起的,病菌越冬主要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气温在 20―25℃,相对湿度 9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发生重茬地、低洼地、浇水过多、排水不良以及种植过密的地块,发病严重一般初夏发病,直至深秋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或黑色小斑点,逐步扩大成大病斑,干枯后形成孔洞,直至叶片脱落其防治方法:1.2.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良种,注意无病株留种,防种子传病;注意轮作换茬,避免重茬;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种植不宜过密,及时摘叶打杈,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菌源1.2.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 1:1:200 波尔多液,或 65%代森锌 700倍液,或 70%代森锰锌 500倍液,或 58%甲霜灵锰锌 400倍液,或 75%百菌清500倍液,或 50%多菌灵 500倍液,或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1.3 根腐病:属真菌病害,主要靠雨水、未腐熟的农家肥和农具传播在高温多湿、低洼积水、土质粘重、多年重茬的情况下,发病严重危害根茎,主根受害腐烂,不出侧根,植株矮小,严重时茎叶枯萎死亡。
其防治方法:1.3.1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3a 以上不重茬;苗床播种前要充分翻晒,施足腐熟粪肥,培育无病壮苗;深沟高畦,搞好排水,改善田间生态环境;集中烧毁病株,发病处用石灰消毒1.3.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 600倍液,或 75%敌克松 1000倍液,或 40%多硫悬浮剂 800倍液主要喷洒根茎部,7 天左右 1次,连喷 2―3 次金锄头农业技术库1.4 白粉病:俗称白毛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适温为 16―24℃高温高湿与高温干旱交替天气,植株生长势弱时,发病严重其防治方法:1.4.1 农业防治:重病地实行 2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田块种植;施足腐熟的畜禽粪,培育壮苗;注意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徒长或脱肥早衰;烧毁病株残体,消灭菌源1.4.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 25%粉锈宁 2000倍液,或 15%粉锈宁 1000倍液,或 40%多菌灵硫磺胶悬剂 500倍液,或 50%甲基托布津胶悬剂 500倍液,7―10 天喷 1次,连喷 2次;也可在刚发病时,立即喷洒小苏打 500倍液,每隔 3天喷 1次,连续 4―5 次,均可控制危害。
1.5 菟丝子:在一些紫苏的高产田块中,有时可以看到一块一块的紫苏植株被许多金黄色细丝缠绕得东倒西歪,叶片变黄凋萎这就是全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从紫苏体内吸取营养,养活了自己,损伤甚至害死了紫苏其防治方法:1.5.1 农业防治:注意不用病地种子,精选紫苏种子,或在播种前清除混在紫苏种子中的菟丝子种子,防止菟丝子混入;粪肥要经高温充分发酵,务将混入粪肥中的菟丝子种子沤烂;掌握在菟丝子发芽后尚未缠绕紫苏前锄地消灭;初见零星菟丝子缠绕时,抢在开花结子前彻底摘除菟丝子藤蔓,全部烧毁以绝后患1.5.2 药剂防治:在菟丝子幼小时,用棍子挑断其茎蔓,趁阴天或傍晚,喷用每毫升水中含活孢子数不少于 3000万个的“鲁保一号”菌剂;在紫苏播种后至出苗前,每亩用拉索乳油 0.23 千克或敌草胺乳油 0.4 千克,加水 100千克喷布之2主要虫害2.1 红蜘蛛:主要刺吸紫苏叶片和幼嫩部分,特别在紫苏生长中后期,危害严重,造成植株畸形、早衰其防治方法:2.1.1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及附近的杂草,紫苏采收后,清除枯枝落叶,以减少虫源;适量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紫苏生长健壮,增强抗虫能力;夏季如遇高温干旱天气,一定要适时灌水抗旱,控制虫情发展。
2.1.2 药剂防治:发现红蜘蛛后,及早喷洒 73%克螨特乳油 1200倍液,或40%环丙杀螨醇可湿性粉剂 1500―2000 倍液,或 20%三氯杀螨醇乳油 1000倍液,10 天左右喷 1次,连喷 2―3 次2.2 蚜虫:俗称蜜虫,是昆虫界的“女儿国”,繁殖特快,一旦发生若不及时防治,就能危害成灾其防治方法:2.2.1 农业防治:在紫苏生长期间,及时铲除田间、地边杂草,紫苏收获后,妥善处理残株、落叶,以切断蚜虫中间寄主和栖息场所,消灭部分蚜虫2.2.2 药剂防治:用药剂防治时,除要求喷洒周到细致外,在用药上应尽量选择具有融杀、内吸、熏蒸 3重作用的农药常用的有: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000―3000 倍液,40%乐果乳油 1500倍液,2.5%溴氰菊脂乳油或 2.5%功夫乳油或 20%速灭杀丁乳油 2000―3000 倍液2.3 银纹夜蛾:主要危害叶片,对其防治,要抓住低龄幼虫,在其未扩散前用药,在用药时间上要针对夜蛾具有昼伏夜出特点,20:00 以后喷药效果较好可选用 2.5%敌杀死或 2.5%功夫乳油 3000倍液,或 90%敌百虫 1000倍液,或 云金杆菌制剂)500―1000 倍液,或 40%菊马乳油 2500倍液。
金锄头农业技术库紫苏主要用作特菜,要注意食用安全因此,在采收前要留出安全间隔期停止用药如 50%抗蚜威为 6天,2.5%溴氰菊脂乳油为 2天,2.5%功夫乳油为7天等 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