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故障查找检修的方法介绍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238360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故障查找检修的方法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电气故障查找检修的方法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电气故障查找检修的方法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电气故障查找检修的方法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电气故障查找检修的方法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故障查找检修的方法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故障查找检修的方法介绍(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故障查找检修的方法介绍,一、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1.观察和调查故障现象:电气故障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类故障可能有不同的故障现象,不同类故障可能有同种故障现象,这种故障现象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给查找故障带来复杂性。,但是,故障现象是我们电气专业技术人员思考、检查、判断、处理电气故障的基本依据,是电气故障检修的起点。因而,要对故障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全面了解、冷静分析,找出故障现象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方面。,2、分析故障原因、初步确定故障范围、缩小故障部位: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是电气故障检修的关键。分析的基础是电工电子专业基本理论,是对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是电

2、工电子基本理论与故障实际的结合。某一电气故障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重要的是靠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逐一排查排除,从众多原因中快速找出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原因来,用最短的时间恢复设备运行。,3、确定故障的部位、判断故障点: 确定故障部位是电气故障检修的最终目的和结果。确定故障部位可理解成确定设备的故障点,如短路点、断路点、损坏的元器件等,也可理解成确定某些运行参数的变异,如电压波动、三相不平衡等。确定故障部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弄清故障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环境以及故障前后的关联事件等,是在对故障现象进行周密的考察、仔细分析和思维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要采用下面将要介绍的多种手段和

3、方法。,二、电气故障检修技巧,1、熟悉电路原理,确定检修方案:当一台设备的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不要急于动手拆卸,要先了解该电气设备产生电气故障的现象、经过、范围、原因。熟悉该设备及电气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各个具体电路。弄清电路中各级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信号在电路中的来龙去脉,并结合实际经验,确定一个科学的检修方案。,2、先机损,后电路 :电气设备都以电气-机械原理为基础,机械和电子在功能上有机配合,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往往机械部件出现故障,影响电气系统,许多电气部件的功能就不起作用。因此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电气系统出现故障并不全部都是电气本身问题,有可能是机械部件发生故障所造成的。因此先检

4、查机械系统所产生的故障,再排除电气部分的故障,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先简单,后复杂:检修电气故障要先用最简单易行、自己最拿手的方法去处理,再用复杂、精确的方法。在排除故障时,先排除直观、显而易见、简单常见的故障,后排除难度较高、没有处理过的疑难故障。,4、先一般后特殊:即先检修通病、后攻疑难杂症。电气设备经常容易产生相同类型的故障就是“通病”。由于通病比较常见,积累的处理经验较多,因此可快速排除。这样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排除比较少见、难度高、稀奇古怪的疑难杂症,简化步骤,缩小范围,从而提高检修速度。,5、先外部调试,后内部处理:外部是指暴露在电气设备外密封件外部的各种开关按钮、插口及

5、指示灯。内部是指在电气设备外壳或密封件内部的电路板、元器件及各种连接导线。,先外部调试、后内部处理,就是在不拆卸电气设备的情况下,利用电气设备面板上的开关、旋钮、按钮等调试检查,缩小故障范围。首先排除外部部件引起的故障,再检修机内的故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拆卸。,6、先不通电检查,后通电测验:首先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对电气设备进行观察测试分析;然后再在通电的情况下,对电气设备进行测量检验。对许多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检修时,不能立即通电,否则会人为扩大故障范围,烧毁更多的元器件。因此,在处理故障通电检测时,必须谨慎行事。,7、总结经验,提高效率: 电气设备出现的故障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任何一次电气设备

6、故障检修完毕后,都应该把故障现象、原因、检修经过、分析方法、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学习掌握各种各样的故障规律和特征,熟悉和捋顺检修思路,积累维修经验,并将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具体故障具体分析,才能准确、迅速地排除故障。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检修电气故障的行家里手。,三、电气故障检修的一般方法,电气故障检修,主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故障作具体分析,但也必须是根本的检修方法。 1、直观法:通过“问、看、听、摸、闻”来发现异常情况,从而找出故障电路和故障所在部位。,问:向现场操作人员了解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如故障发生前是否启动过什么设备、是否有过载和频繁操作行为;故障发生时

7、是否有异常声音和震动、有没有冒烟、冒火等现象;仪表显示有无异常等等。要一一仔细询问清楚,有助于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发生故障后,要向设备操作者询问故障的全过程,不要不问,或者随便问一下就好了,这样往往得不到正确的现场资料会造成错误的判断,使问题复杂化了,因此,要多问,问详细一点,了解故障出现的全过程(开始、中间、结束),产生过什么报警号,当时操作过什么元件,碰过什么,改过什么,外界环境情况如何?要在充分调查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把故障问题正确地列出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问题的一半,然后再分析解决之,对于经验丰富熟练的操作者,他们对设备操作熟悉,工艺操作程序熟悉,岗位常见病十分了解

8、,与他们密切配合,对于迅速排除故障十分有利。 要多问其它维修人员 当其它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而你没有去时,等他们回来后,也应多问一声,刚才发生了什么毛病?他是如何排除的?请他介绍其排除方法。这也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机会。学习他人正确的排除故障的技巧和方法,特别是向经验丰富的老维修人员学习,把他们的本领学到手,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水平。,看:看就是用眼睛仔细外观检查。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由于长期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一些电气零部件会逐渐发生劣化、老化,如设备的磨损、脱落、漏油、放电、松动、腐蚀、变色、烧焦、产生火花,仪表压力、仪表温度、电机电流、电压、综保上的报警信号等现象,不再符合设备常态运行时

9、的技术要求,造成设备隐患。通过细心观察,认真排查,及时发现设备潜在的各种故障点。,若电动机内接触点和连接处有变色、烧痕和烟迹等,则说明可能有局部过热、导体连接处接触不良或绕组烧毁等。 若电动机剧烈振动,则可能是传动装置被卡住或电动机固定不良、底脚螺栓松动等。,听:主要是利用人体的听觉功能可查询电气故障产生的各种异常声响产生的声源,了解故障部位在故障发生前后声音是否有差异。 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应发出均匀且较轻的“嗡嗡”声,无杂音和特别的声音。若发出噪声太大,包括电磁噪声、轴承杂音、通风噪声、机械摩擦声等,均可能是故障先兆或故障现象。 1、当电动机轴承严重缺油时,用听针从轴承室能听到“咝咝”声。应停

10、机检修,清洗轴承,加新润滑油。 2、当定子与转子相擦时,会产生振动并伴有刺耳的“嚓嚓”碰擦声,这多是轴承有故障引起的。应检查轴承(包括球架),发现损坏应更换。如果轴承本身没问题,而发现轴承走内圈或外圈,可镶套处理或更换轴承与端盖。 3、电动机缺相运行,吼声特别大。应及时查明缺相的原因。 4、笼型电机转子导条断裂或绕线电机转子绕组封星断开时,有时高时低的“嗡嗡”声,转速变慢,电流增大,应检查处理。另外有些电动机转子和定子的长度配合不好,如定子长度比转子长度长得太多,或端盖轴承孔磨损过大,转子产生轴向窜动,也会产生“嗡嗡”的声音。5、定子绕组首末端接线错误,有低沉的吼声,转速也下降,应检查叫正。这

11、只是会发生在新电机首次通电使用的情况。,摸: “摸”就是用手触摸电气设备表面感觉设备温度是否过高,振动是否过大,超不超规定范围。设备运转时会散发热量,当设备出现异常时,散发的热量就会增加很多,造成设备温度升高。若轴承周围温度过高,则可能是轴承损坏、缺油或加油过多所致。用手背摸电气不带电的外壳,如手感觉到轻微的振动时正常的,当手感剧烈、手感发麻则说明设备的振动太大。,闻:故障出现后,断开电源,将鼻子靠近电动机、自耦变压器、继电器、接触器、绝缘导线等近处,闻闻是否有焦糊味。通过闻气味也能判断及预防故障。若发现有特殊的油漆味,说明电动机内部温度过高;若发现有很重的糊味或焦臭味,则可能是绝缘层被击穿或

12、绕组已烧毁。,2、参数检查法:就是用仪器检测电气设备的一些参数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检测电流、电压等是否在技术要求范围内,若是超出技术要求规定的范围,则说明设备存在问题。“测”需要专门的检测仪器,如万用表、红外线测温仪、测振仪等,在适当的条件下测量设备的某一特征值,看这一特征值是否在技术要求规定的范围内。,3、替换法 :就是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使用频率相近或相同电气设备的某个特征,从而判断其中一个是否存在异常。如比较作业率相近、工作性质相同的两台电机的表面温度,若两台电机的温度差别较大,侧说明温度较高的一台电机可能存在异常情况,需要停机检查。,4、隔离法:有些故障一时难以区分是电气部分还是自控部分

13、或机械部分造成,常可采用隔离的方法。将自控与电气分离、机械与电气分离,这样复杂的问题就化为简单,就能较快地查找到故障原因。,5、状态分析法: 发生故障时,根据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控制原理、控制线路和所处的状态,结合初步感官诊断故障现象和特征,能清故障所属系统,分析故障原因,再确定确定故障范围。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总可以分解成若干个连续的阶段,这些阶段也可称为状态。,任何电气设 备都处在一定的状态下工作,如电动机工作过程可以分解成启动、运转、正转、反转、高速、低速、制动、停止等工作状态。电气故障总是发生于某一状态,而在这 一状态中,各种元件又处于什么具体状态,这正是分析故障的重要依据。例如:电动机

14、启动时,哪些元件工作,哪些触点闭合等,因而检修电动机启动故障时只需注意这 些元件的工作状态。,状态划分得超细,对检修电气故障越有利。对一种设备或装置,其中的部件和零件可能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查找其中的电气故障时必须将各种远行状态区分清楚。 这是一种通过对设备或装置中各元件、部件、组件工作状态进行分析,查找电气故障的方法。,四、电气日常点检方法 电气设备点检分静态点检和动态点检。在静态情况下,重点对设备的表面特征进行检查,如电机地脚螺栓的紧固,零部件的完好,磨损、裂纹、电气元件烧蚀等情况检查。在动态点检的情况下,重点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如对震动情况、发声情况、温度、电流等情况进行检查。,对

15、一个部件的检查应尽可能用多项点检方法同步进行检查,以点检运转电动机为例,可以用“看”的方法对电机表面进行检查,观看电机地脚、电机联轴器,仪表盘上的电流指示等情况;用“比”的方法检查电机变压器运转时的声音是否正常;用“摸”的方法检查电机的温度振动是否正常。,如何能迅速找出故障、隐患,并及时排除之?如何能维修好电气设备?我认为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第二,要努力掌握自控技术,联系本人十多年维修的实践,我认为要多看、多问、多记、多思、多练(五多),逐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准和维修能力,才能适应各种较复杂的局面,解决困难的问题,快速处理好电气故障。 一、 要多看 1 要多看数控资料 要多看,

16、要了解数控系统的报警及排除方法;要了解控制面板的操作和各菜单的内容;要了解电机的性能和驱动器的特征等等。 2要多看电气图、消化电气图 对于每一个电气元件,比如:接触器、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以及PLC的输入、输出,要在电气图上一一注明。有时,一、二次看可能还搞不清楚该元件的作用,要多看等以后消化后再写上。 三、要多记 随身带一本笔记本,把每天发生的故障,如何排除的过程一一记录下来,人的脑子时间长了易忘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下来好处极大。我们发现电气设备往往有的故障会重复出现,而且老是这几个故障,只要查一下当时是如何解决的,几分钟就可排除故障,既快又好。 四、要多思 1要多思,要开阔视野 往往有时修理是,不够冷静,没有很好地分析,钻牛角尖。记得有一次COBURG龙门铣Y轴在加工中突然停机,屏幕上曾多次出现1361Y轴光栅脏报警,当时我们就事论事地清洁光栅尺及光栅头2次,结果还是停机。化几天时间还没有解决,最后才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原因是Y轴光栅头到EXE放大器之间的导线有问题,由于Y轴移动时蛇皮管长期弯曲,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