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山东大学)15第15章-抗帕金森病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4237333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山东大学)15第15章-抗帕金森病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药理学(山东大学)15第15章-抗帕金森病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药理学(山东大学)15第15章-抗帕金森病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药理学(山东大学)15第15章-抗帕金森病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药理学(山东大学)15第15章-抗帕金森病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学(山东大学)15第15章-抗帕金森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山东大学)15第15章-抗帕金森病(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章 抗帕金森病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运动障碍,属锥体外系疾病,临床主要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减少和慢性姿势反射消失四大症状,此外,尚有知觉、识别及记忆障碍等症状。,目前认为,该病是由于患者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 DA合成减少,造成黑质纹状体通路抑制性多巴胺能神经功能不足,而兴奋性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因而产生震颤麻痹的一系列症状。因此,治疗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用左旋多巴补充脑内DA的不足,提高DA能神经功能,二是用中枢性抗胆碱药物对抗胆碱能神经,以降低胆碱能神经兴奋功能。,第一节 拟多巴胺类药,左旋多巴

2、(levodoba, L-Dopa) 为酪氨酸羟化物,在体内是左旋酪氨酸合成儿茶酚胺的中间产物。,体内过程 口服后迅速吸收,0.52小时左右血药浓度达高峰,血浆t1/2 13小时。吸收后,首次通过肝脏时大部分(95%)即被多巴脱羧酶脱羧,转化为DA,而DA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因此,实际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左旋多巴不到1%,因而显效慢,需连续服23周才开始见效。,若同时服用外周多巴胺脱羧酶抑制剂(如甲基多巴肼或羟苄丝胺等),既可提高左旋多巴进入脑内的利用率,又可减少大量多巴胺生成造成的外周不良反应(如复方苄丝肼(美多巴), madopa)。体内形成被进一步代谢,由肾脏迅速排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3、1 抗帕金森病:进入脑内的左旋多巴,在纹状体部位经多巴胺脱羧酶作用,脱羧后形成多巴胺,残存的DA能神经元将其摄取和储存,恢复其抑制性神经元功能。,大约75%的患者对左旋多巴有效。左旋多巴的作用特点是:(1) 对轻症疗效较好,重症者效差。这是因重症者病变严重,残存DA能神经元较少,摄取和储存DA能力差,故疗效较差;(2) 对改善肌肉僵直及运动困难疗效较好,而对肌肉震颤效差;,(3) 起效较慢,常需用药23周才出现客观体征的改善,16个月以上才获得最大疗效,但疗效持久,且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递增;(4) 左旋多巴对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也有效,但对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无效,这是因吩噻嗪

4、类阻断中枢DA受体,使多巴胺难以发挥作用。,2 治疗肝昏迷:肝昏迷的伪递质学说认为,正常时蛋白质代谢产物苯乙胺和酪胺都在肝内被氧化解毒。肝功能障碍时,血中苯乙胺和酪胺升高,在脑组织经-羟化酶分别生成苯乙醇和羟基乙醇胺(蟑胺),这些伪递质取代正常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妨碍神经功能。,左旋多巴在脑内经多巴脱羧酶作用生成DA,DA再经-羟化酶作用生成去甲肾上腺素(NA),恢复中枢神经功能,可使患者由昏迷转为苏醒,但不能改善肝功能。,不良反应 左旋多巴不良反应都是由于在体内转变成DA所致。 1 胃肠道反应:治疗初期大多数患者(80%)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这是由DA对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的刺激

5、所引起,继续用药,该反应可消失。,另外,也可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饭后服药或放慢剂量递增速度症状可减轻。偶见消化道溃疡出血或穿孔。 2 心血管反应:治疗初期约30%患者出现轻度体位性低血压,少数患者有头晕,继续用药可减轻。由于多巴胺对受体有激动作用,因此,一些病人可出现心动过速、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3 不自主的异常运动:长期用药患者出现张口、咬牙、伸舌、皱眉、头颈部扭动等,也可出现上下肢或躯体不自主运动。减少剂量可使这种运动消失,目前尚缺乏选择性对抗这种副作用的方法。 4 精神障碍:可有失眠、焦虑、恶梦、燥狂、幻觉、妄想、抑郁等,需减量或停药。,药物相互作用 1 维生素B6是多巴脱羧酶的辅

6、基,能加速左旋多巴在外周脱羧转变为多巴胺,使DA的疗效降低,外周副作用增强。禁与Vit B6合用。,2 利血平可耗竭黑质纹状体中DA,降低左旋多巴疗效,也不宜与利血平合用。 3 抗精神病药物能阻断中枢DA 受体,除降低左旋多巴疗效外,还可引起帕金森综合征。,卡比多巴(cabidopa)和苄丝肼(benserazide),卡比多巴是-甲基多巴肼(-methyldopahydrazine)的左旋体,具有较强的L-芳香氨基酸脱羧酶抑制作用,由于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与左旋多巴合用时,仅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活性,降低外周DA生成,同时提高脑内DA浓度。,这样,既能提高左旋多巴的疗效,又能减轻其外周的副作用。

7、作为左旋多巴的重要辅助药,将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按1:10的剂量合用,组成复方制剂称为信尼麦片(sinemet)。苄丝肼与卡比多巴有同样的效应,与左旋多巴1:4组成复方制剂美多巴片(madopa)。,金刚烷胺(amantadine) 原为抗病毒药,在预防流感时发现抗帕金森病作用,疗效不及Ldopa,但优于胆碱受体阻断药。其机理是促使纹状体中残存DA的能神经元释放DA,并抑制DA再摄取,且有直接激动DA受体及较弱的抗胆碱作用。,该药见效快,持续时间短,用药数天即可获得最大疗效,但连用68周后疗效逐渐减弱。长期用药后,常见下肢皮肤网状青斑,可能是与儿茶酚胺释放引起外周血管收缩有关。另外,每日剂量超过

8、300 mg,可致失眠、精神不安及运动失调等。偶致惊厥,故癫痫患者禁用。,溴隐亭(bromocriptine) 是一种半合成的麦角生物碱,大剂量口服对黑质-纹状体通路DA的受体有较强的激动作用,其疗效与左旋多巴相似,小剂量激动结节漏斗部的DA受体,减少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用于回乳、治疗催乳素分泌过多症和肢端肥大症等。不良反应较左旋多巴或卡比多巴多见。 该药口服28%自胃肠道吸收,90-96%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血浆半衰期为6-8小时,全部由肝脏代谢,主要经胆汁排泄,少量(2.5-5.5%)自尿中排出。,第二节 中枢抗胆碱药,本类药物可阻断中枢M受体,减弱纹状体中乙酰胆碱的作用,其疗效不

9、如左旋多巴。主要适用于:(1) 轻症患者;(2) 不能耐受或禁用左旋多巴的患者;(3) 与左旋多巴合用,可使50%患者症状得到进一步改善;(4) 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传统的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因外周抗胆碱作用引起的副作用大,因而合成了中枢抗胆碱药以供使用,代表药物是: 苯海索(benzhexol,安坦,artane) 该药外周抗胆碱作用弱(仅为阿托品1/10-1/2),抗震颤疗效好,但改善僵直及动作迟缓较差。,不良反应与阿托品相似但较轻,有口干、散瞳、视力模糊、尿潴留、便秘等副作用。偶见精神紊乱、激动、谵妄和幻觉等。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或禁用。 卡马特灵(kemadrin,卡马君)药理作用及应用与苯海索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