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概念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235083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概念(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南大学远程教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第 七十 讲,主讲教师: 曹双寅 舒赣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1/16) 内容提要(1/1),一、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二、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及锚夹具 三、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四、预应力的传递和局部承压 五、本章要点,第70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2/16) 一、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1/5),1、预应力的概念 (1)预应力:受荷载前预先对混凝土施加(压)应力 (2)工作原理:预压力可减少甚至抵消荷载产生的拉力 2 施加预应力的目的 (1)将混凝土变成弹性材料 预应力是改变混凝土性能的手段 无裂缝混凝土可用材料力学方法 (2)利于

2、使用高强钢材 极限状态:承载力、裂缝、挠度 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能充分利用高强钢筋! (3)预加应力的目的是荷载平衡 预先施加与使用相反的荷载,抵消部分或全部外荷载,第70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3/16) 一、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2/5),3、预加应力的效果 (1)预应力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比较 裂缝及变形:裂缝迟、裂宽小;刚度大,反拱,挠度很小。 钢筋应力变化(工作机理) 相同处:弯矩由钢筋和混凝土合力组成的力矩平衡 不同处:RC梁主要靠钢筋应力的增加,内力臂的变化不大 PC梁主要靠内力臂增加,预应力筋处于高应力 裂缝闭合:超载时可能开裂,但卸载后裂缝会闭合 预应力被克服

3、后:没有本质的不同,承载力与RC相同 材料:预应力构件能较充分地利用高强材料,第70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4/16) 一、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3/5),(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不开裂或延迟开裂、限制裂缝开展,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合理、有效地利用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 提高结构或构件的刚度,使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扩大 施加预应力是对结构作了一次检验,有利于保证质量 重复荷载下的抗疲劳性能较好。 具有良好的裂缝闭合性能。 提高抗剪性能,第70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5/16) 一、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4/5),4、预加应力的方法 (1)先张法 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前张拉预

4、应力筋 主要工序:张拉钢筋并临时锚固;制作构件;放松钢筋 预应力传递:通过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2)后张法 方法:直接在成型的构件上张拉预应力筋 主要工序: 制作构件并预留孔道;直接在构件上张拉;用锚具锚固 预应力传递:锚具等,第70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6/16) 一、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5/5),5、预应力混凝土分类 (1)按照预应力程度分 全预应力混凝土 定义: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受拉区不出现拉应力 优点:抗裂性好、刚度大和抗疲劳性能好 缺点:费钢材;反拱大;预拉区开裂;延性差;施工费高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定义: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受拉区已出现拉应力或裂缝的 优点:克服全

5、预应力构件的不足,可合理控制裂缝 (2)按照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状态分 有粘结: 预应力筋沿全长与周围混凝土粘结 无粘结:预应力筋沿全长与混凝土不粘结、发生相对滑动,第70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7/16) 二、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及锚夹具(1/1),1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1)混凝土:高强度 、低徐变 、低收缩 (2)预应力筋:高强度、低松驰、具有一定的塑性 (3)灌浆材料(一般采用纯水泥浆):强度、 流动性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锚夹具 (1)锚具和夹具 夹具:能够重复使用的 锚具:留在构件上不再取下的 (2)几种预应力筋常用的锚具 群锚锚具 JM型锚具 螺丝端杆锚具 镦头锚具

6、弗式锚具,第70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1) 下一讲的主要内容,1、预应力的损失 2、局部承压的验算,东南大学远程教育,结构设计原理,第 七十一 讲,主讲教师: 曹双寅 舒赣平,第71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2) 上一讲的内容,1、预应力的概念和作用 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非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异同处 正常使用方面、承载力方面、材料利用方面等 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分类 按照施工方法分、按照应力程度分、按照粘结状态分,第71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8/16) 三、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1/5),1 张拉控制应力con (1)定义:张拉设备控制的总张拉力除以预应力钢筋面积

7、(2)要求 不宜过低: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预压应力 不宜过高:构件开裂时的荷载与破获时的荷载接近 施工时(一束中)可能个别钢筋屈服或断裂 规定:最小值:不宜小于0.4fptk 最大值:与材料和施工方法有关,第71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9/16) 三、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2/5),2、预应力损失 (1)定义及影响 定义:由于工艺和材料等原因,初始预应力在将不断降低 影响:会降低预应力的效果 (2)损失原因、特点、影响因素、计算方法和减少措施 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原因:锚具变形、缝隙压缩和钢筋在锚具中内缩滑移等 特点:先、后张法均有,张拉端有锚固端无,瞬时完成 计算模

8、式:(对直线钢筋): 减少措施:减少垫片数量,增加台座的长度,第71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10/16) 三、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3/5),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原因: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转向装置)之间的摩擦作用 特点:先、后张法均有,与位置有关,瞬时完成 计算模式 减少措施:两端张拉,超张拉 加热养护时预应力筋与承拉设备间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原因:T砼未成型,钢筋伸长(变松),T共同变形 特点:先张法有,与升温时砼结硬程度有关 计算方法: 减少措施:两次升温,在钢模上张拉(共同升温),第71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11/16) 三、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

9、损失 (4/5),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原因:钢筋松驰和徐变 特点:先、后张法均有,需要时间(初期快) 计算方法(与钢筋种类、强度和控制应力有关): 措施:超张拉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原因: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特点:先、后张法均有,需要时间(初期快) 计算方法 :l5=(45(25)+220pc/fcu)/(1+15) 修正:高湿度环境可降低;干燥环境应增加。 可考虑荷载作用时间的影响,乘以不大于1的系数 措施:混凝土质量,控制pc/fcu0.5,增加非预应力钢筋,第71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12/16) 三、张拉控制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5/5),螺旋式

10、预应力钢筋局部挤压混凝土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原因:用螺旋预应力筋作配筋,混凝土受挤压变形 计算方法:与直径有关,d3m时忽略。 分批张拉引起的损失 原因:分批张拉时,受后批张拉使构件压缩(或伸长) 计算方法:与在已张拉筋处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有关 (3)各阶段预应力损失的组合 分批组合内容 混凝土预压前的损失lI : 混凝土预压后的损失lII: l(lI+lII)最小限量:100(先张法),80(后张法),第71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13/16) 四、预应力的传递和局部承压(1/3),1、先张法预应力筋的应力传递长度和锚固长度 (1)预应力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 先张法构件的 “自锚” 原因

11、: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作用 应力特点:端部为零,逐渐增大至最大。 传递长度:应力由零增至最大所需长度 说明:ltr内预应力效果差,应按实际应力(按照线性) ltr与预应力筋的种类和直径、混凝土强度等有关 (2)预应力筋的锚固长度 预应力筋的锚固长度la应较其传递长度ltr大。,第71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14/16) 四、预应力的传递和局部承压(2/3),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1)特点 后张法构件锚具的垫板下的混凝土承受较大的局部应力 局部应力分布复杂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要求:不开裂,无过大变形(下陷) 足够的局部抗压承载力 截面尺寸验算:Fl1.35clfcAln 受压承载

12、力验算: 间接钢筋对混凝土约束的折减系数 v间接钢筋的体积配筋率,第71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15/16) 四、预应力的传递和局部承压(3/3),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 局部压力设计值, Fl=1.2conAp 局部受压时的计算底面积,按同心、对称的原则确定 cor配置间接钢筋的局部受压承载力提高系数,第71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16/16) 五、本章要点(1/1),1、预应力的概念:目的、效果和分类 2、张拉控制应力的定义 3、预应力损失原因、减少措施、组合和计算方法 4、先张法构件端部钢筋应力的传递特点 5、局部受压设计计算。,东南大学远程教育,结构设计原理,第 七

13、十二 讲,主讲教师: 曹双寅 舒赣平,第72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3) 上一讲的内容,1、张拉控制应力 定义及要求 2、预应力损失 分类、特点和控制,第72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13/16) 四、预应力的传递和局部承压(1/3),1、先张法预应力筋的应力传递长度和锚固长度 (1)预应力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 先张法构件的 “自锚” 原因: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作用 应力特点:端部为零,逐渐增大至最大。 传递长度:应力由零增至最大所需长度 说明:ltr内预应力效果差,应按实际应力(按照线性) ltr与预应力筋的种类和直径、混凝土强度等有关 (2)预应力筋的锚固长度 预应力筋的锚固长度la

14、应较其传递长度ltr大。,第72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14/16) 四、预应力的传递和局部承压(2/3),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1)特点 后张法构件锚具的垫板下的混凝土承受较大的局部应力 局部应力分布复杂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要求:不开裂,无过大变形(下陷) 足够的局部抗压承载力 截面尺寸验算:Fl1.35clfcAln 受压承载力验算: 间接钢筋对混凝土约束的折减系数 v间接钢筋的体积配筋率,第72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15/16) 四、预应力的传递和局部承压(3/3),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 局部压力设计值, Fl=1.2conAp 局部受压时的计算底面积,按同心、对称的原则确定 cor配置间接钢筋的局部受压承载力提高系数,第72讲: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16/16) 五、本章要点(1/1),1、预应力的概念:目的、效果和分类 2、张拉控制应力的定义 3、预应力损失原因、减少措施、组合和计算方法 4、先张法构件端部钢筋应力的传递特点 5、局部受压设计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