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与步骤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223752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与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与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与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与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与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与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水井动态分析方法与步骤(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水井动态分析,渤海石油职业学院石油工程系 陈 国 强,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提高,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主 要 内 容,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动态有关指标分析、计算 第三部分 动态分析方法、步骤 第四部分 单井动态分析及实例 第五部分 井组动态分析及实例,第一部分 概 述,油田投入开发后,油层中的流体在压力的作用下流动和重新分布,并处于不停地变化之中。影响流动状态的因素有:地质条件、流体性质、人为因素等。动态变化体现在: 储量、压力、驱油能量、油气水分布状况、流体性质变化等方面。油层里的各种动态通过同一口井不同时间,同一地区不同井上的生产变化(即生产中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表现出来。 从内容上

2、分为:生产动态分析和油藏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指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认识油层中油气水运动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提出相应措施,深入挖潜,确保油田高产稳产的工作。,油田动态分析的实质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是指我们生产中收集到的各项资料数据的变化,本质则是引起这些资料数据变化的原因。 认识、分析油层内的变化是建立在大量资料数据之上的,这些资料数据包括: 静态资料 动态资料 工程资料,第二部分 油田动态类型,地下流体在各种驱动力作用下,运动类型有: 1、局部舌进 2、底水锥进 3、层中指进 4、单层突进 5、单向突进,第三部分 动态有关指标分析、计算,油水井动态分析中,经常采用许多开发指标来说明

3、油田生产各方面的情况和规律。 一、产油指标 1、生产能力与生产水平 单位时间内的产油量叫生产能力;单位时间内的实际产油量叫生产水平。 2、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 采油速度=实际年产油量/地质储量 折算采油速度=折算年产油量/地质储量,用于测算不同时期的采油速度是否能达到开发要求,以便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地措施。 采出程度=累计采油量/地质储量 反映油田储量采出的情况,也可说是不同开发阶段所达到的采收率。影响因素:地质条件、井网完善程度、开采方式等。,3、递减率 油田进入产量递减阶段后,产量按一定的规律逐渐递减,其递减速度通常用递减率表示,即单位时间内产量变化率或是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的百分数,反映的

4、是油田稳产形势好坏。油田计算通常分为: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是指减去新井和老井措施增产量后同工同层对比,产量的递减率。 年自然递减率=去年12月标定日产水平*当年日历天数-(当年产量-当年老井措施增产量-新井产量)/去年12月标定日产水平*当年日历天数 或=上阶段产量-(下阶段产量-本阶段新井产量-措施增产量)/上阶段产量 综合递减率:除新井外的所有老井产油量的递减率 年综合递减率=去年12月标定日产水平*当年日历天数-(当年产量-新井产量)/去年12月标定日产水平*当年日历天数 或=上阶段产量-(下阶段产量-本阶段新井产量)/上阶段产量,产量与递减率的关系式为:Q/Qi=(D

5、/Di)n。n为递减指数,用来判断递减类型。n=时为指数递减规律,产量的对数与时间呈一直线关系;1n时为双曲线递减规律,直角坐标系下产量与时间呈双曲线形态;n=1为调和递减,半对数坐标中产量与累积产量存在直线关系,产量倒数与时间倒数直线关系。,二、压力指标 1、原始地层压力 从第一批探井中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用于衡量油田驱动能力的大小。 2、总压差 是为了对比消耗与补充二者之间的平衡状况,反映地下亏盈。 依靠天然能量时=原始地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 注水开发时=目前地层压力原始地层压力,3、抽油井的静液面和动液面,利用动液面可以分析深井泵的工作状况和油层供液能力。根据油井液面变化,判断油井是否见到

6、注水效果,为调整注水层段的注水量及抽油井的抽汲参数提供依据。 与压力关系为:P=(H油层-H液面)液 反映流压与静压的大小 其中H-米,-牛/立方米,P-牛/平方米(帕) 例:某井生产层段为19922010米,原始地层压力20.1MPa,目前测得该井静液面47米,井中液体重度9711.8牛/立方米,求该井总压差。 解: P=(1992+2010)/247)9711.8=18.98(Mpa) 总压差=18.9820.1= -1.12(Mpa) 为保稳产、防地层内脱气,地层压力保持在原始压力附近;流压只要不低于饱和压力过多造成气体影响太大,则越低越好;水井流压应不高于油层中部破裂压力,既不致于损坏

7、套管,又能保证合理的注采比。,三、产水指标与注采比 产水指标用来衡量注水开发油田的开发效果,注采比是衡量地下能量的指标。,1、含水率 日产液量中水所占的重量百分数 2、含水上升速度和含水上升率 二者均表示油井含水上升快慢的指标,反映注水开发效果。 含水上升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含水率的上升值 含水上升率是指每采1%地质储量,含水率的上升值。 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大致呈S型曲线(含水率-采出程度)。含水和含水上升速度,通过产液结构、增加储量动用程度、注采系统调整、井网加密和三次采油等方法调整,能够主观能动地加以控制。 3、注采比 衡量地下能量的补充及亏空程度 注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油层的日注水量。它直接

8、影响到油层压力及含水的变化 注采比:注入剂在地下所占体积与采出物在地下所占体积之比。 实际注入水量 采油量体积系数原油密度+产水量,四、油田储量 储存在地下的石油数量。以地面条件的重量单位表示。是制定开发方案的物质基础。石油深埋地下,由于地质、技术、经济等各种原因,不能全部采出。,1、地质储量 和可采储量 地质储量-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能力的储集层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可采储量在现代工艺和经济条件下,从储油层中可采出的油气总量。可采储量与地质储量之比为采收率,其值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经过人们的主观努力来加以改善。故此反映油田开发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2 、石油储量的计算 对砂岩油层多采

9、用容积法,其公式化为: Q=Ahms/B,五、油藏驱动类型 指油层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那一种能量来驱油。驱油方式不同,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开采特点及开发效果也不同。我们研究的目的:一是判断驱油类型变化,充分利用天然能量;二是为了建立高效的驱动方式。据基本动力可分为,1、水压驱动:主要驱油动力是边水、底水或注入水造成的压力。 2、弹性驱动:主要驱油动力是岩石及其内流体的弹性膨胀力。 3、溶解气驱动:能量主要为从油中析出天然气的膨胀力,将石油挤入井底。 4、气压驱动:气顶气发生膨胀,推油入井。 5、重力驱动:油田开发末期,能量枯竭,石油主要靠本身重力作用。 油田开发中往往是多种能量共同作用,但一种是

10、主要的。,第四部分 动态分析的方法 动态分析的方法有:物质平衡法、统计法、作图法、水力学计算、水力学试井法、模拟实验法等。现场是把各种资料进行统计、整理成图表来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方法为:掌握基本资料、数据;联系历史;揭露矛盾;分析原因;提出措施。具体分析程序步骤:,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了解井及井组的基本概况。 就是把所需资料收集、整理成图件(井位图、油层剖面图、构造图、连通图)数据表(油井生产数据表、水井生产数据表、井组生产数据)和曲线(电测曲线、综合开采曲线、油水井生产曲线、产量构成曲线)等。,注水井注水数据表,二、对比指标变化,分析引起的原因。 在采油曲线或油井生产数据表上对主要指标进行

11、对比分析。 1、围绕产量对比出现的结果 1)各项指标均为稳定 2)含水和日产液量同步上升,产量变化不大 3)含水稳定,日产液量上升或下降引起产油量的上升和下降,4)日产液量稳定,含水上升或下降引起产量的下降或上升; 5)含水上升、日产液量下降,日产量大幅度地下降。 2、根据对比结果,划分不同阶段 日产量波动趋势 划分依据一般为 措施前后 3、每阶段指标变化引起的原因 将产量的变化核实到是含水或产液量变化引起以后,在水井上找原因(注水是否正常、各层段配注完成情况),油井的变化总是与注水井的变化相关联。若水井正常则在相邻油井找原因(井距近,生产同层,易造成井间干扰)。,三、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找出存

12、在的主要矛盾。对注水开发油田而言就是要研究、分析、解决好三大矛盾。 1、层间矛盾。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由于各层间性质差异而出现水线推进速度、吸水能力、油层压力、采油速度、水淹状况等方面产生的差异。用单层突进系数来衡量该矛盾的大小(单层突进系数=油井单层最高渗透率/油井厚度权衡平均渗透率)。单层突进系数越大,矛盾越突出。 高渗层连通好、吸水多、压力高、见水快,易造成单层突进,干扰中低渗层产油能力的发挥。该矛盾使含水上升快,造成油井产量递减较快,是注水开发初期要解决好的主要矛盾。该矛盾能否得到好的调整,是油田能否长期稳产、获得较高采收率的关键所在。,在生产实际中分析、判断层间矛盾存在的几种方法: 1

13、)据各层段出油剖面的状况; 2)从注水井的吸水剖面上; 3)笼统注水、笼统采油中,各层渗透率差异较大; 4)一般见水比其他井早,见水后含水上升速度快。,2、平面矛盾。一个油层在平面上由于渗透率、连通性不一,使井网对油层控制情况不同,注入水在不同方向上推进快慢不一样,构成同一层各井间压力、含水、产量的差异。用扫油面积系数表示平面矛盾的大小(=单层井组水淹面积/单层井组控制面积)。该值越大,平面矛盾越小。,平面矛盾使高渗透区形成舌进,油井过早水淹,无水采收率和最终采收率降低。而中低渗透区,长期见不到注水效果,造成压力下降,产量递减。 平面矛盾如何进行判断呢? 1)同一层各井间渗透性差异较大; 2)

14、同一层油井间采油强度有差异; 3)同一层各井累计产量差异大; 4)油井和井组存在单向受益。,3、层内矛盾。在一个油层的内部,上下部位有差异,渗透率大小不均匀,高渗透层中有低渗透条带,低渗透层中有高渗透条带,注入水沿阻力小的高渗条带突进。用层内水驱油效率表示层内矛盾的大小(单层水淹区总注入体-采出水体积)/单层水淹区原始含油体积)。或用水淹厚度系数来衡量(见水层水淹厚度/见水层有效厚度)。效率(系数)越大,矛盾越小。,层内矛盾在油田开发中自始至终存在着,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在一定意义上均是层内矛盾的宏观表现。层间、平面矛盾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缓层内矛盾。只是到了油田开发后期全部水洗油阶段或三

15、次采油阶段作为主要矛盾加以解决。 从开发整个过程中,三大矛盾贯穿始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除一般规律外,不同开发阶段,哪个是主要矛盾必须视油田具体实际情况而定。,通过以上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层间矛盾突出。注水井注水不合理,潜力层需要水但注得不够,高含水层却注得太多,构成单层水淹严重。 2)平面矛盾突出。注采井网不够完善,油井存在着单向受益的问题。 3)注采比过低。能量补充不够,地下亏空大,影响了油井的产液量。 4)工作制度不合理。能量充足的地区油井生产压差小,影响潜力发挥;地下亏空大的地区仍大排量抽汲。 5)油井生产工具设备工作不正常。漏失、砂卡、密封失效等 总之,存在

16、的问题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注、采、输及管理等方面分析查找。,四、措施及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在相应地油水井上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提高油井产能,或使油井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产。 油田调整大体分两类:工艺措施调整和开发部署调整。,1、层间矛盾的调整。该矛盾的本质是各层受效程度不同,主产液层干扰差油层的生产。解决时就得从增大差油层的生产压差入手。有效办法是分层注水。 1)分层注水,分层采油。 2)对低渗层,注水井加强注水,油井加强采油。 3)有必要时可对生产能力较低的油层进行酸化、压裂改造,以提高产能。 4)若条件允许,可采用双管采油。 5)若调整生产压差和工艺措施改造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就要考虑对开发层系、井网、注水方式的调整。,2、平面矛盾的调整。该矛盾就是各地区受效程度不一。解决时就应使受效差地区充分受效,提高驱油能量 ,降低阻力,达到提高波及面积之目的。 加强非主要来水方向的注水,控制主要来水方向的注水; 通过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