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216067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PPT 页数:141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述(1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6.1 概述 6.2 网络图的绘制 6.3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 6.4 网络计划的优化,要求:掌握网络图的绘制、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网络计划的优化 重点:掌握网络图的绘制,本章要求、重点、难点,6.1 概 述,6.1.1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956年,美国杜邦公司研究出CPM法 60年代中期,网络计划法引入我国。 1991年、1992年颁发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和网络计划技术。 2000年又作了修订。,6.1.2 网络计划基础网络图,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有向、有序的网状图形。 根据图中箭线和节点所代表的含义不同,可将其分为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

2、络图。,图3-2 单代号网络图中工作的表示方法,1,槽1,3,2,垫1,3,3,基1,3,5,4,6,槽2,3,垫2,3,填1,3,基2,3,7,填2,3,8,图3-3 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图3-4 单代号网络进度计划,1,槽1,3,在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成为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又分为工艺逻辑关系和组织逻辑关系。 工艺关系是由生产工艺客观上所决定的各项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组织关系是在生产组织安排中,考虑劳动力、机具、材料或工期的影响,在各项工作之间主观上安排的先后顺序关系。,在网络图中,相对于某一项工作(称其为本工作)来讲,紧挨在其前边的工作称为紧前工作,紧挨在其后边的工

3、作称为紧后工作;与本工作同时进行的工作称为平行工作;从网络图起点节点开始到达本工作之前为止的所有工作,称为本工作的先行工作,从紧后工作到达网络图终点节点的到达网络图终点节点的所有工作,称为本工作的后续工作。 从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开始,到达终点节点的一系列箭线、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 箭线、节点、线路是构成网络图的三个基本要素。,3.1.3 工程网络计划的分类,1. 按网络计划的编制对象划分 (1) 总体网络计划 (2) 单位工程网络计划 (3) 局部网络计划,2. 按网络计划的性质和作用划分,(1)控制性网络计划 (2)实施性网络计划,3. 按网络计划的时间表达方式划分,(1)无时标网络计划 (

4、2)时标网络计划,4. 按工作的逻辑关系和持续时间 能否肯定划分,(1)肯定型网络计划 (2)非肯定型网络计划,3.2 网络图的绘制,3.2.1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1.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1)正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虚工作的概念: 虚工作是既无工作内容,也不需要时间和资源,是为使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正确表达而虚设的工作。虚工作表示方法:,0,虚工作采用虚箭线表示,其表达形式可以垂直向上或向下,也可以水平向右,虚工作起着联系、区分、断路的三个作用。,举例: 设某项钢筋混凝土工程包括支模板、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三项施工过程,根据施工方案决定采取分三个施工段流水作业,试绘制双

5、代号网络进度计划。,首先考虑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支1,扎1,支2,支3,浇1,扎2,扎3,浇2,浇3,该图连接错误:扎1与扎2间虚工作的出现,使得支3也变为 扎1的紧后工作了,扎3与浇1亦然。事实上,支3与扎1和 扎3与浇1间既工艺关系也不存在组织关系。,考虑增加虚工作连接后的逻辑关系变化,1,支1,2,扎1,4,支2,3,5,6,支3,8,浇1,7,扎2,扎3,9,浇2,10,浇3,应该考虑在支2、扎2和浇2之间分别增加横向虚工作,将支3与扎1和扎3与浇1的连接断开,再移除多余的竖向虚工作,形成正确的网络图。故: (1)要正确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1,2,5,3,4,6,7,图3-9

6、 有循环回路的网络图,(2)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循环回路,i,j,i,j,(a)带有双箭头的连线,(b)无箭头的连线,图3-10 箭线的错误画法,(3)在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带有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i,j,k,i,j,k,(a)无箭尾节点的箭线,(b)无箭头节点的箭线,图3-11 没有箭尾节点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4)在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没有箭尾节点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错误,4,3,5,6,图2-12 有多个起点节点和多个终点节点的网络图,(5)在一张网络图中,一般只允许出现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错误,1,100,(a),(b),图3-13 母线画法,(6)当网络图的起点节点有

7、多条外向箭线(出现多个起点节点时使用)或终点节点有多条内向箭线(出现多个终点节点)时,为使图形简洁,可用母线法绘制。(母线要画粗些),3,6,9,12,3,6,9,12,7,(a),(b),(7)在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同样代号的多项工作。,错误,正确,(a)过桥法(暗桥法),(b)断线法,3-15 交叉箭线的处理方法,(8)应尽量避免箭线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暗桥法、断线法、指向法等方法表示。,2. 网络图节点编号规则,原则上说,只要不重复、不漏编,每根箭线的箭头节点编号大于箭尾节点的编号即可。但一般的编号方法是,网络图的第一个节点编号为1,其它节点编号按自然数从小到大依次连续编排,最

8、后一个节点的编号就是网络图节点的个数。有时也采取不连续编号的方法以留出备用节点号。,3. 双代号网络图绘制示例,绘制网络图的一般过程是,首先根据绘制规则绘制草图,再进行调整,最后绘制成型,并进行节点编号。,网络图的绘制原则详见P142-148,工作逻辑关系表,例3l已知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1,2,3,4,5,6,7,图3-17(例3-1)双代号网络图,例3-1最终结果,工作逻辑关系表,例3一2已知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2,4,6,8,10,12,14,图3-19 (例3-2)双代号网络图,例3-2最终结果,6.2.2 单代号网络图的

9、绘制,1. 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与双代号网络图基本相同。 当网络图中出现多项没有紧前工作的工作节点和多项没有紧后工作的工作节点时,应在网络图的两端分别设置虚拟的起点节点(ST)和虚拟的终点节点(FIN)。 当只有一项没有紧前工作的工作节点和只有一项没有紧后工作的工作节点时,不宜再设置虚拟的起点节点和虚拟的终点节点。 单代号无须引入虚箭线。,2. 单代号网络图的节点编号规则,首先按着工作展开的先后顺序绘出表示工作的节点,然后根据逻辑关系,将有紧前、紧后关系的工作节点用箭线连接起来。,单代号网络图的节点编号规则与双代号网络图完全相同。,3.单代号网络图绘制示例,工作逻辑关

10、系表,例33已知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试绘制单代号网络图。,例3-3最终结果,工作逻辑关系表,例3一4已知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试绘制单代号网络图。,例3-4最终结果,3.3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1. 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及其含义(P149),(1) 工作的时间参数 工作的持续时间(Di-j):指完成该工作所需的工作时间; 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i-j):等于所有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无紧前工作时为零。 也等于本工作的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 (由左向右顺箭头方向依次计算) 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i-j):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持续时间之和; 也等于本工作的开

11、始节点最早时间加上本工作的持续时间。(由左向右顺箭头方向依次计算),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i-j):等于所有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无紧后工作时,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计划工期。 也等于本工作的结束节点的最迟时间。(由右向左逆箭头方向依次倒算) 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等于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减去本工作的持续时间; 也等于本工作的结束节点的最迟时间减去本工作的持续时间。(由右向左逆箭头方向依次倒算),工作的总时差(TFi-j):指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该工作所具有的最大机动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或最迟完成与最早完成之差; 也等于本工作结束节点的最迟时间减去

12、(-)本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再减去(-)本工作持续时间 之差。 (一般由起点节点开始从左向右顺箭头方向依次计算) 工作的自由时差 (FFi-j):指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该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等于所有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减去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无紧后工作的等于计划工期减去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也等于紧后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的最小值减去本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再减去本工作的持续时间 之差。(由网络计划的终点开始从右向左依次倒算) (工作的自由时差小等于其总时差),(2) 节点的时间参数, 节点的最早时间(ETi):指节点(也称为事件)的最早可能发生时间。 等于所有紧

13、前节点最早时间与本工作持续时间之和的最大值;无紧前节点时等于零。 节点的最迟时间(LTi) 指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节点的最迟发生时间。终点节点的最迟时间等于计划工期,其他节点的最迟时间等于所有紧后节点的最迟时间减去本工作持续时间之差的最小值。,(3) 网络计划的工期, 计算工期(TC) 指通过计算求得的网络计划的工期。等于所有无紧后工作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计划工期( TP ) 指完成网络计划的计划(打算)工期。无要求工期时等于计算工期,有要求工期时小等于要求工期。 要求工期( Tr ) 指合同规定或业主要求、企业上级要求的工期。,1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的目的:,目的在于确定网络图上

14、各项工作和节点的时间参数,为网络计划的优化、调整和执行提供明确的时间概念。,2时间参数计算的内容:,工作持续时间、节点时间参数、工作时间参数,3计算方法:,分析计算法、图上计算法、表上计算法、矩阵计算法、电算法。,3.3.2 工作持续时间计算,1单一时间计算法:,2三时估算法:,3.3.3 节点时间参数计算,1节点时间参数在网络图上的表示方法:,2节点最早时间,它表示该节点所有后续工作最早可能开始的时刻,它限制其前导工作最早可能结束的时间。,3节点最迟时间,它表示该节点所有前导工作(先行工作)最迟必须结束的时间,它也限制其后续工作的开始。,13,13,0,0,5,5,13,13,23,25,1

15、1,13,23,23,23,23,30,30,34,34,【示例】计算下图节点时间参数。,四时标注法,六时标注法,3.3.4 工作时间参数计算 1工作时间参数在网络图上的表示方法,(六时标注法):,2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和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3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和工作最迟完成时间( ):,4工作总时差( )和工作自由时差( )的计算:,工作总时差:,概念:,它是指在不影响后续工作按照最迟必须开始时间开工的前提下,允许该工作推迟其最早可能开始时间或延长其持续时间的幅度。,形成条件:,计算公式:,工作自由时差:,概念:,形成条件:,计算公式:,它是指在不影响后续工作按照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开工的前提下,允许该工作推迟其最早可能开始时间或延长其持续时间的幅度。,5,5,0,0,0,0,3.3.5 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的确定,在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示例】计算下图各项时间参数。,19,4,25,13,19,6,23,0,23,13,13,0,15,8,23,11,19,8,28,2,30,23,25,2,30,0,30,23,23,0,34,0,34,30,30,0,13,0,13,5,5,0,11,0,13,5,7,2,12.5 单代号网络计划,12.5.1 单代号网络图的组成,节点表示工作;箭线表示工序之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