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研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210542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研讨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研讨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研讨(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第一节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提出,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一、何谓中央银行独立性?,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的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简而言之,就是独立于国家的权力。,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之间的关系。 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隶属关系,与财政部的资金关系是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方面。,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提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最初提出并引起广泛重视是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1920年的布鲁塞尔会议上。 背景:一战后,各国政府为了恢复经济,继续沿用增加货币发行的办法,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冲击了货币制度和金融制度的稳定,加剧了经济的困难。,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在中央银行制度发展过程中曾经是一个争议较大的话题,争论的焦点是中央银行应该对政府保持多大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争论对各国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产生了直接影响。,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提倡中央银行保持相对独立性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担心政府和议会置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于不顾,滥用货币扩张手段,以满足财政上的需要。即所谓

3、的“财政性通货膨胀”。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是必要的,因为中央银行独立性有助于实现长期的价格稳定目标。,各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和 经济增长情况对照表,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二、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主要内容,享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独立监督、监测金融市场,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享有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必须由中央银行一家发行货币; 货币发行的数量、时间、方式由中央银行自行决定,不应受政府或其他部门的干扰; 按经济原则发行货币,不能搞财政发行,不能在国债一级市场上直接购买长期国债。,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必须

4、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货币信用规律,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操作权必须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 政府应充分尊重中央银行的经验和意见,避免对央行过多干预。,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独立监督、监测金融市场: 独立行使金融监督和管理职权,对违反金融法律、法规的金融活动或者抗拒检查、管理的金融机构给予经济或者行政制裁,中央银行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1.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不能背离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目标; 2.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应服务于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3.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监管是在国家的授权下进行的; 4.特殊情况下,中央银行必须服从政府的领导和指挥。,中山学

5、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三、中央银行独立性争论的几个阶段,中央银行成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 1970年代至今,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中央银行成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 大多数国家仍采用金本位制,金融秩序比较稳定,政府对中央银行的控制和干预程度不强 此时,央行与政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业务往来上 央行尚未成为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工具,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 一战期间,各国政府为筹集资金,加强了对中央银行的控制 1920年布鲁塞尔和1922年日内瓦两次国际经济会议上,许多国家央行提出加强央行独

6、立性的主张 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后,政府越来越重视通过央行来调控宏观经济,政府对央行的控制明显加强,央行独立性问题被冷落,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1970年代至今 70年代出现“滞胀”现象,对凯恩斯主义关于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理论产生较大打击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思想扩大影响,倡导“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成为各国最为关注的宏观政策目标,央行独立性日益显得重要,第二节 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争论,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一、政府与中央银行的关系,政府与央行在职能上存在差异 产生货币政策是否有特殊性的争论 利益驱动和制约机制不同 产生长期政策目标和短期政策目标的争

7、论,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与宏观政策的关系,央行的职能主要通过货币政策体现。当货币政策与政府的宏观政策不一致时,可能会出现政策冲突而影响宏观经济。 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也可能发生利害冲突。,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三、保持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必要性,1. 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产生的可能; 2. 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需要; 3.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业务有一定的专业性与技术性; 4. 中央银行是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和捍卫者; 5. 为了搞好金融监督与管理。,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中央银行应受到一定的约束:,央行应对货币政策承担相应责任(解释、接受询问、承担后果)

8、对央行组织效率进行监督(政策制定过程透明化,中央银行财务状况公开化,优秀的行长可以连任、政府派人员参加货币政策委员会等),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四、决定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因素,法律地位 隶属关系 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 决策机构的组成 对中央银行的监督检查 收入来源及其支配,实例:,1. 独立性较大的模式: 特点: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可以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政府不得直接对它发布命令、指示,不得干涉货币政策 典型国家:美国、德国,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2. 独立性稍次的模式: 特点: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于政府,而实际上保持较大的独立性。央行可以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典型国家:英国、日本,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3. 独立性较小的模式: 特点:中央银行接受政府的指令,货币政策的制定及采取的措施要经政府批准,政府有权停止、推迟中央银行决议的执行 典型国家:意大利、法国,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中山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何怡萍,五、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相对独立性中存在许多的问题 货币发行并未真正独立 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上不独立 监督和管理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方面也不独立 未来是否须进一步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