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急诊治疗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4184331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眩晕症急诊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眩晕症急诊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眩晕症急诊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眩晕症急诊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眩晕症急诊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眩晕症急诊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眩晕症急诊治疗(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眩晕症,二院急诊科,定义,眩晕是一主观症状,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错觉,病人感外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在眩晕症状出现的同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指物偏向,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心率和血压的改变。,定义,1前庭性眩晕(真性眩晕) 为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包括前庭末梢器,前庭神经,及前庭的中枢连接)表现运动错觉如旋转,摇晃,移动等 2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头晕) 头重脚轻,眼花,头脑昏昏沉沉,颅内转动等,无外境自身旋转的运动觉,常由心血管病,中毒,代谢病,贫血,眼病等所致。,病因分类,一前庭系统性眩晕 1耳源性 外耳道耵聍,中耳炎,咽鼓管阻

2、塞,鼓膜内陷,迷路炎,梅尼尔病,良性位置性眩晕,迷路动脉血供障碍,内耳震荡。 前庭神经病损,前庭神经炎,听神经鞘膜瘤,桥小脑角肿瘤,前庭神经外伤等 脑干病变脑桥,延髓的血管和肿瘤等 小脑病变 大脑病变颞叶肿瘤或血管性病变。 颈椎病变,病因分类,二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1眼性眩晕 2心血管病 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衰等 3中毒 4代谢性及感染性疾病 5神经症,发病机制,机体平衡的维持,定向功能的正常,是借视觉,本体觉,及前庭平衡觉的协同作用完成的,后者对平衡的维持更重要。 各外界刺激通过视觉,本体觉,前庭平衡觉传入前庭核,红核,网状结构,皮质下中枢,小脑等不断反射性调节机体对各种姿势的平衡,加速

3、度的反应,使机体在运动中保持协调,平衡。冲动再由皮质下中枢传入大脑皮质。目前认为皮质前庭代表区在颞上回的后上半部,颞顶交界及岛叶上部。丘脑后下腹核为丘脑换元站。,发病机制,前庭系统包括内耳迷路末梢感受器(半规管中的壶腹脊,椭圆囊和球囊中的位觉斑)前庭神经,脑干中的前庭核群,小脑,内侧从束,前庭脊髓束,前庭皮质代表区。 正常情况下,从前庭器官传入中枢的有关平衡的信息并不为人感知,只有当前庭器官或中枢连接受到较大刺激,或病理埙害时,前庭感受的刺激与来自肌肉关节本体觉及视觉感受器的关于空间定向的冲动不一致时,于是产生眩晕即运动错觉。,发病机制,前庭神经核与动眼神经核之间有密切联系产生眼震 前庭神经核

4、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相连,可出现躯体向一侧倾倒,及肢体错定物位(指物偏向) 前庭神经核与脑干网状血管中枢,迷走神经核连接,出现恶心呕吐,苍白,出汗,血压,脉搏呼吸改变。,诊断及思路,一病史 了解眩晕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可能引起眩晕的有关病史(药物中毒,外伤)及询问神经科,内科,耳鼻喉科有关病史。 二体格检查 1神经系统 注意有无眼球震颤听力障碍,颅内压增高,共济失调。一般神经系统检查。,共济失调,共济运动指在前庭,脊髓,小脑和锥体外系共同参与下完成运动的协调和平衡。 共济失调指小脑,本体感觉,以及前庭功能障碍导致的运动笨拙,不协调,累及躯干,四肢和咽喉肌可引起,身体平衡,姿势,

5、步态,言语,障碍。分小脑性,大脑性,感觉性,前庭性。,诊断及思路,2内科方面检查 3 耳科方面检查 4听力检查 5前庭 功能检查 眼震,倾倒,指物偏向,变温实验,旋转实验,位置实验视动性眼震实验,直流电实验,诊断及思路,三辅助检查 头颅ct,乳突x线,TCD,头颅MRI,颈椎X线或CT,心电图,血常规等,常见眩晕症临床特点,1梅尼尔病 内耳病变,中年以上发病阵发性眩晕常见原因。典型三联征: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渐进性,感音性的听力减退和耳鸣。常伴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眼震。发作前耳鸣增加,听力骤减,耳内饱胀感。发作数小时至数天,自缓解。支配前庭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导致迷路水肿

6、,淋巴系压力升高。,常见眩晕症临床特点,2良性位置性眩晕 头部固定某一位置时即头晕,有些半夜翻身时突发眩晕,若再回复头位可在发生。可伴有恶心呕吐。常无听力障碍。 系椭圆囊斑上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并在内淋巴内移动,头位变动刺激后壶腹脊,产生短时间眩晕。耳石形成原因为 ;前庭前动脉血栓形成,外伤内耳震荡。,常见眩晕症临床特点,3非良性位置性眩晕 颅脑后窝的站位性病变也可引起位置性眩晕,与 BPPV区别:在头位改变后立即出现,无潜伏期,持续时间长,往往伴恶心呕吐,可有数种头位,不像BPPV只在特定12种头位诱发。常见第四脑室,小脑蚓部的肿瘤,或第四脑室囊肿,亦可见小脑半球,脑桥小脑脚肿瘤。除眩晕外

7、,有时伴有共济失调。,常见眩晕症临床特点,4迷路炎 单纯中耳炎由于炎症刺激迷路充血,可引起眩晕,程度轻,中耳炎好后好转。中耳炎并发弥漫化脓迷路炎时程度重,恶心,呕吐,眼震,听力严重丧失,前庭功能消失。,常见眩晕症临床特点,5血管性眩晕 1迷路卒中 内听动脉血栓形成,产生急骤,严重的眩晕,伴恶心呕吐,如耳蜗分支受损,伴耳鸣耳聋。患者年龄大,起病快,有其他动脉硬化征象,既往无眩晕发作特点。除外其他耳源性疾病可诊断迷路TIA 2小脑后下血栓形成 即脊髓外侧综合症,突起眩晕,恶心呕吐,眼震,病侧肢体共济失调,颈交感神经麻痹,吞咽困难,声带麻痹,病侧面部及对侧肢体痛温觉减退。,常见眩晕症临床特点,3椎-

8、基地动脉供血不足 小脑,前庭,迷路血供均来自椎基底动脉,因此临床表现眩晕,突然发生,颈部过度屈伸,旋转可诱发,持续短暂,短期内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站立不稳。也可伴有幻视,偏盲,猝倒发作,复视,吞咽困难,肢体肌力减退,感觉障碍。 依据:中老年患者,发作性眩晕,持续短暂,可伴一种或数种脑干,小脑,枕叶缺血症状,临床症状出眩晕,行走不稳外在24小时消失。实验室有证据。,常见眩晕症临床特点,6颅脑内肿瘤 桥小脑角肿瘤,脑干肿瘤,小脑半球肿瘤,小脑蚓部肿瘤及第四脑室肿瘤,颞叶肿瘤等,治疗,1一般处理 卧床休息,六指饮食,呕吐明显予以补液,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对症处理 镇定剂 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敏可静,茶本海明。 止吐剂 血管扩张剂,山莨菪碱,地巴唑,培他啶 钙离子拮抗剂等 3病因治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