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岩山隧道左线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方案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94183330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屏岩山隧道左线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屏岩山隧道左线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屏岩山隧道左线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屏岩山隧道左线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屏岩山隧道左线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屏岩山隧道左线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屏岩山隧道左线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屏岩山隧道左线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屏岩山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全长2066m,隧道左线ZK6+800、右线YK6+800为第1合同段和第2合同段为分界里程。我公司承建的第2合同段隧道左线终点止于ZK8+470,长1670m。屏岩山隧道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隧道单洞净宽12.0m,净高5.0m。隧道左线出口端洞口区段里程为ZK8+440ZK8+470,长度为30m。隧道出口处于丘陵缓坡,地表植被稀少,地层岩性为白垩系上统馆头组砂岩,紫红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呈碎石、碎块状,Kv=0.290.58,围岩体节理裂隙极发育,裂隙纵横杂乱颁布,风化强烈,

2、强风化揭露厚度约2.13.9m,中风化揭露厚度约29.140.9m。该段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潜水,处于丘陵冲沟中部缓坡,有利于地表水入渗,围岩体破碎,裂隙密集,可能有滴水、淋水现象。隧道出洞口段埋深浅,围岩体为薄层植被土、强中风化岩体,节理裂隙极发育,呈镶嵌碎裂结构,易坍塌、冒顶,稳定性差,综合评定为V级。边坡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必须边开挖边支护,下台阶必须在上台阶完毕后再行开挖。二、编制依据1、有关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3、公路隧道技术标准(JTG/T D70-201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土建工程)(JTG F80/1-2004)三、隧道左线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工程数量及参数屏岩山隧道左线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设计工程数量为:C20喷砼545 m3,22砂浆锚杆4381m,E6定型焊接钢筋网13940Kg。隧道左线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参数详见下表。设计左线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参数表项目地质情况坡率参数备注边仰坡周边外两米范围内全风化自然坡10cm厚C20喷砼+单层E6钢筋网+22砂浆锚杆(长2.5m,间距2.0*2.0m)先清除表层浮土和不稳定落石边坡及仰坡全风化1:11:1.2515cm厚C20喷砼+双层E6钢筋网+22砂浆锚杆(长3.5m,间距1.2*1.2m)非临时应1:

4、1.25强风化1:0.51:0.7515cm厚C20喷砼+双层E6钢筋网+22砂浆锚杆(长3.5m,间距1.5*1.5m)非临时应1:1中风化1:0.31:0.510cm厚C20喷砼+单层E6钢筋网+22砂浆锚杆(长3.0m,间距1.5*1.5m)非临时应1:0.51:0.75四、施工准备情况4.1供水: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采取打井取水。在隧道口洞顶处设置集水箱,作为隧道施工用高压水和空压机冷却循环用水。4.2临时排水屏岩山隧道出口段施工为双面坡排水,纵向变坡点为ZK8+115(YK8+110)处,大里程方向为施工顺坡排水,小里程方向为施工反坡排水。施工中顺坡排水,洞内设置临时排水沟将洞内生产污

5、水及隧道滴漏水引至洞外;施工中反坡排水,需沿洞身段铺设排水管,并每隔300m设置一临时集水井,用水泵抽排洞内水。洞内废水排出洞口后,通过专门的管道排往废水处理站,经化学处理还原和沉淀处理达标后排入沟渠。4.3供电:高压电线已接入施工现场,在隧道左右洞口各安置2台315KVA变压器作为隧道工程施工的供电方式。同时各配备1台250KW发电机以作备用。4.4便道:隧道口临近双月塘村既有村道,便道采用既有道路和新建便道相结合,已满足施工要求。4.5洞渣处理:依设计图,K9+400左侧设置2号弃土场,可弃土方量约25.0万m3,满足隧道出洞口段V级及IV级围岩弃渣需要。隧道石质洞渣可根据需要用作本标段路

6、基填料或进行破碎生产碎石或清宕渣。4.6施工风压供应:在左右线隧道出口各安装3台20 m3和1台10 m3电动空压机集中供风。洞内采用159mm无缝钢管输风,高压风管在安装前要进行检查,如有裂纹、创伤、凹陷等现象不得使用,管内不得有残余物和其它脏物,通过高压风管,再接胶管至凿岩机进行钻孔施工。4.7、拌合站的设置已于屏岩山隧道出口ZK8+470左侧建喷射混凝土拌合站一座。喷射混凝土拌合站由1台1 m3拌合机组成,配佩ZL50装载机一台,6 m3混凝土罐车2台,250KW发电机一台。五、施工进度计划屏岩山隧道掘进工序及其前(制约)后(续)工序,为本合同段的关键工序和关键线路,工期和难度均为重中之

7、重。本隧道出口端洞口边仰坡防护计划2015年2月24日开工,2015年2月28日完成。六、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6.1、人员配置根据本工程的工程规模、工期要求,结合投入的机械配备情况,组建专业化施工队伍,实行流水作业,拟投入共16人。序号工班名称人数承担任务1初期支护工班5初期支护锚杆安装(含注浆)、钢筋网铺设及喷射混凝土等作业2风水电保障工班4风水电的保障维修与检查、洞内排水工作3安全员1负责洞内外施工安全4质检员1负责边仰坡防护的质量检验5管理人员及其他5负责施工的现场管理及机械操作6合计166.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型号或规格备注1装载机台1LG862G已进场2搅拌机台1J

8、S1000已进场3喷浆料运输车台1已进场4空压机台320m3已进场5发电机台1250KW已进场6喷浆机台2已进场七、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工艺及要点7.1、施工调查在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及各种地下管线进行详细调查。根据地质资料和现场勘查,洞口段为土和强风化岩,不需爆破,采用挖掘机开挖。7.2、施工放样对设计院交给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已进行复测,复测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并已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当原有控制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每个洞口至少设置三个平面控制点,三个点应设在互相通视,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高程控制采用水准测量

9、进行,每个洞口应布设两个高精度水准点,两个水准点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准;采用渐进法进行开挖线放样,并在开挖线外准确定出截水沟位置。7.3、喷射砼施工洞口边、仰坡及开挖线至洞顶截水沟外1m范围内以及截水沟靠山体侧与原地表顺接部位均采用C20喷射混凝土防护,为减少回弹,改善施工作业环境,喷射砼施工工艺详见下图。拌和时间1min混凝土拌合砂、石子水泥水筛网10mm(滤出超径石子)风压控制在0.450.7MPa液体速凝剂(水泥用量4%)受喷面湿式混凝土喷射机80150cm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施工用材料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为P.O42.5。砂:采用天然砂。碎石:碎石场中过筛的碎石,粒径510

10、mm。速凝剂 :初凝时间不大于6分钟,终凝时间不大于10分钟,并现场取样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操作要点:A分两次喷射,一次封闭坡面,喷射厚度35cm,二次喷至设计厚度。B喷射混凝土作业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施工,控制骨料的粒径和速凝剂加入的数量。C施喷前先清理坡面松石,喷射口距坡面1m左右,喷射应垂直坡面,由下向上,以螺旋状沿横向往复移动,一圈压半圈。D喷射前在喷射坡面上埋设6钢筋头,用预埋钢筋来检查喷射厚度并检查喷层是否平顺,如有漏喷应补喷。E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F速凝剂的掺入:湿喷机体上有一可调解流量的计量泵及速凝器。计量泵将从容器内引入的速凝剂通过胶管压入喷

11、嘴,依靠喷射管中的压缩空气将速凝剂雾化后与物料混合,并与料束一同送至受喷面,水泥与其发生反应而迅速凝固。G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喷头距离坡面为0.81.2 m时较适宜。H风压:湿喷机要求工作风压0.20.5MPa,系统风压 0.5MPa,耗风量 9m3/min,若风压控制不好,会造成回弹量增大。喷射应对工作风压进行试验,先取最优稳定工作风压,获得最优喷射效果。I喷射角度:喷头应保持与受喷面垂直,若受喷面被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头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如果喷头与受喷面的角度太小时,会形成混凝土物料在上滚动,产生凹凸不平的波形喷面,增加回弹量,影响喷射混凝土的质量。J喷头运动方式:喷头应作连续不断

12、的圆周运动,并形成螺旋状运动,后一圈压前一圈三分之一。喷射路线应自下而上,呈“S”形运动。 喷射混凝土按下列要求进行:A网喷混凝土在坡面先素喷3cm厚混凝土再挂网,然后再喷射达到设计厚度。B开始喷射时,减少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调整喷射角度,使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得少于2cm。 喷射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检验:A入场(库)的水泥带有厂方的品质试验报告,必要时应进行复检。B速凝剂应附有厂方的合格证,使用前均应进行检查,发现结块、变色、变质等异常现象时,及时进行处理。C按下列规定检查混合料的配比和级配:每班作业前对所使用的均衡器进行检查和校正;混合料的实际配比和级配情况,每个作业班至少检查2次,不符合要求

13、时必须及时进行调整。7.4、钢筋网施工 钢筋网的制作钢筋网片采用E6定型钢筋焊接网,网格尺寸为15*15cm,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堆放。钢筋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成品的存放成型的钢筋网片必须轻抬轻放,避免摔地产生变形。钢筋网片成品应远离加工场地,堆放在指定的成品堆放场地上。存放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潮湿的环境,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 挂网按图纸标定的位置挂设加工好的钢筋网片,绑扎固定于先期施工的系统锚杆之上,再把钢筋片焊接成网,钢筋网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 铺设钢筋网按照以下要求执行:A 钢筋网在初喷一层混凝土后铺挂,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B 钢筋网应随初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

14、一般不大于3cm,与锚杆连接牢固。喷射中如有脱落的土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除后再喷射混凝土。、钢筋网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 A钢筋网的网格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网格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B 钢筋网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7.5、砂浆锚杆施工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框图布 设 孔 位钻 孔清 孔锚 杆 入 孔注 浆安 设 垫 板砂 浆 拌 制机 具 调 试锚 杆 加 工 钻孔:施工时采用YT-28型凿岩机钻孔。孔位偏差应不大于10mm,孔深偏差不大于50mm,采用“先注浆后安装锚杆”的程序施工,钻头直径应大于锚杆直径15mm。锚杆在坡面开挖和初喷混凝土后打设,钻

15、孔时确保孔口坡面整平,使坡面与钻孔方向垂直,局部随机锚杆的孔轴方向应与可能滑动面的倾向方向相反,其与滑动面的交角应大于70,间距详见设计参数表,呈梅花形布置。锚杆锚固:锚杆埋设前,对锚孔进行检查,孔位、孔深、孔径、方向必须合格。同时应用高压风、水清孔,使孔干净无积水残碴。此外要检查锚杆钢材、直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杆埋设采取先注浆后插杆施工,砂浆强度20MPa,配比试验选定,用羊角气泵胶管从孔底倒插式注浆,浆满后快速插入锚杆到埋设长度,然后用半干硬砂浆封实孔口,用楔子固定锚杆。锚杆埋设后24h以内不许碰撞,不许悬挂重物。锚杆杆体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八、质量保证措施1、安排注浆工艺操作熟练的工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