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与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4163023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与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编辑版1.小张和小王各以一定速度,在周长为5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王的速度是180米/分.(1)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跑步,75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小张的速度是多少米/分?(2)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点出发,同一方向跑步,小张跑多少圈后才能第一次追上小王?2. 如图,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行走,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C离A点80米;在D点第二次相遇,D点离B点6O米.求这个圆的周长.3.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

2、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问小张和小王的速度各是多少?4. 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在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解:画示意图如下.5.小王的步行速度是4.8千米/小时,小张的步行速度是5.4千米/小时,他们两人从甲地到乙地去.小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0.8千米/小时,从乙地到甲地去.他们3人同时出发,在小张与小李相遇后5分钟,小王又与小李相遇.问: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多少时间?解:画一张示意图:6.一只小船从A地到B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

3、.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驶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驶6千米.求A至B两地距离.行程问题(一)(基础篇)行程问题的基础知识以及重要知识点提到行程问题就不得不说3个行程问题中一定会用到的数s,t,v s 路程 t 时间 v 速度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就是:路程=速度X时间 s= vt同时可以得出另外两个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v= s/t时间=路程速度 t= s/v我们来看几个例子:例1,一个人以5米/秒的速度跑了20秒,那么他跑了多远?5米/秒是这个人的速度 v, 20秒是他一共跑的时间 t, 求他跑的距离也就是路程 s, 我们就可以直接利用这3个数量的关系 s=vt来计算出路程

4、:s=vt=5x20=100(米)。例2 ,从A地到B地的直线距离是100米,有一个人从A地到B地去,每秒走2米,那么他需要多久可以到达B地?首先100米是路程 s, 每秒走2米就是速度 v (2米/秒) , 要求的就是需要用的时间 t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 t=s/v来计算出时间:t=s/v=1002=50(秒)例3,小明从家上学的路程是500米,他只用了10分钟就走到了学校,那么他走路的速度是多少?这道题目里给出的500米是上学的路程 s ,10分钟是上学去需要的时间 t, 求的是走这段路的速度 v,我们就可以利用这3个数量的关系v=s/t得出:v=s/t=50010=50(米/分) 以上是学

5、习行程问题必须要懂的基本知识。在上面的内容中所提到的行程问题都是速度不变的情况,那么如果在走的过程中速度发生了改变,那么我们就不能再用 s=vt来解决了。变速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 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和平均数不同,我们不可以将各个不同的速度加在一起取平均值。 例4,某货车往返于相距60千米的AB两地之间,从A地到B地时速度是6千米/小时,从B地返回时,速度是12千米/小时,那么货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首先我们先算出往返的总路程就是60X2=120(千米)然后算出往返的总时间,去时的是是606=10(小时),回来的时间是6012=5(小时),那么总共用时是

6、10+5=15(小时)这时再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12015=8(千米/小时) 【将两个速度加起来求平均(6+12)2=9(千米/小时)是错误的。】在上一道题目中,如果将AB两地之间的距离改成120千米,那么平均速度变成了多少呢?我们来实际操作一下:总路程=120X2=240(千米)总时间=1206+12012=20+10=30(小时)所以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24030=8(千米/小时)我们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路程变成了2倍,但是平均速度没有变化,同学们试下将总路程改成其他数字,再计算一次平均速度。结论:往返运动中,平均速度不受总路程影响,之跟往返的速度有关。于是这道题目可以改成: 例

7、5,某货车往返于AB两地之间,从A地到B地时速度是6千米/小时,从B地返回时,速度是12千米/小时,那么货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题目中并没有给我们AB之间的路程,并且我们又知道AB之间的距离不影响往返的平均速度的计算,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设一个距离。比如我们设AB之间的距离是60千米,那么计算的时候就跟例4一样,得到平均速度是8千米/小时。我们还可以不设一个具体的数,设AB之间的路程是“1”。 解:设AB之间的路程是“1”。 则货车往返的总路程就是1X2=2 往返的总时间是16+112=1/4 于是往返的平均速度就是21/4=8(千米/小时) 答:火车往返于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8千米/小时

8、。 小结:行程问题的基础,重点是懂得行程问题中三个量的关系、以及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行程问题(二)(知识篇)本贴主要针对行程问题中最常用的相遇与追及问题进行讲解相遇问题 学了一个人的行程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说一下两个人的相遇问题.(当然也包括两辆车,飞机之类),第一种形式就是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的主要公式就是: 路程=时间X速度和 - s= t (v1+v2)例1,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4米/秒,经过20秒后两人相遇,那么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 解:这是相遇问题中最简单的例子,首先我们先分别考虑甲乙二人,甲的速度是5米/秒,他走了20秒,所以他走的距离是

9、5X20=100米.乙的速度是4米/秒,他走了20秒所以一共走了4X20=80米. 两人从AB两地相遇,所以他们一共走的路程就是AB,所以AB之间的路程就是100+80=180米. 我们还可以使用相遇问题的公式直接来解决这个问题: s=t (v1+v2)=20X(5+4)=180 (米) 这个公式的意义就是,将相遇过程中的两人速度看做一个整体,因为他们所走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总的相遇过程里可以把两个人的速度和当成一个速度来利用s=vt计算. 这个公式还有几个变形: t=s/(v1+v2) v1+v2=s/t (在这个公式中,当我们知道其中一人的速度就可以算出另一人的速度)例2,甲乙二人分别从相

10、距180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4米/秒,过了多久两人相遇? 这道题目中给了两人的速度,还有路程,要求时间,我们可以利用第2条公式计算出时间: t=s/(v1+v2)=180(4+5)=20(秒)例3,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180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经过20秒后两人相遇,甲的速度是5米/秒,那么乙的速度是多少? 题目中给了路程和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出速度和: v1+v2=s/t=18020=9米/秒 然后利用速度和减去其中一个人的速度求出另一人的速度: 9-5=4米/秒注意:相遇问题不单是两个人相向行走最后相遇的问题,只要两人的前进方向是相反的,都叫做相遇问题.例4

11、,甲乙两人同时从某地出发,甲以每秒5米的速度向东走,乙用每秒4米的速度向西走,那么20秒之后两人相距多远?这道题目中两人并没有相遇的过程,但是他们的行进方向是相反的,因此这个问题也属于相遇问题,依然适用公式: s=t (v1+v2)=20X(5+4)=180 (米)例5,甲乙二人在距离200米的AB两地,向对方所在的地方走去,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4米/秒,那么10秒后两人的距离是多远? 下载 (5.62 KB)2009-10-20 11:57题目中给了我们时间和两个人的速度,因此我们可以求出两人在10秒内一共走了多远: s=t (v1+v2)=10X(5+4)=90 (米) 两人原本

12、距离是200米,经过10秒后缩短了90米,所以这时两人的距离是200-90=110(米)-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就是两人同向而行,一个人从后面追上另一人的过程,它的公式是: 路程=时间X速度差-s=t(v1-v2) 变形公式: t=s/(v1-v2); v1-v2=s/t (在这个公式中,当我们知道其中一人的速度就可以算出另一人的速度) 实际上在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中,唯一的区别就是两人的速度不再是求和而是求差,两人的行进方向不再是相向,而是同向。例6,甲乙二人沿着一条公路跑步,甲以5米/秒的速度追赶前方30米处以2米/秒的速度跑步的乙,他需要多少时间可以追上乙? 解:这道题给了我们两人的距离,和速

13、度,这样我们可以求出总路程和速度差,所以时间就是 t=s/(v1-v2)= 30(5-2)=10(秒)注意:只要两个人的行进方向是相同的,都是追及问题。例7,甲乙两人同时同向从同地出发,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2米/秒,那么过了10秒后,两人的距离是多少?这道题中并没有一个人追上另一个人的过程,但是两人的前进方向相同,因此也属于追及问题,依然可以使用公式: s=t(v1-v2)=10X(5-2)=30(米) 小结:行程问题中的相遇与追及,重点是理解“反向=相遇”“同向=追及”这2个概念,以及相遇、追及问题的公式。更多的拓展知识将在下一讲里继续讨论。行程问题(三)(提高篇1)本贴主要针对行

14、程问题中错车问题(火车过桥)问题进行讲解错车问题例1,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相向行驶,它们的长度分别是40米和50米,速度分别是3米/秒和6米/秒,那么两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一共用了多久?看这道例题之前我们先要弄明白一件事,两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错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下载 (8.68 KB)2009-10-28 13:44如图我们看到两车长度分别是l1 和 l2 他们车头相遇的时候车头之间的距离是0,当他们车尾离开的瞬间,他们的车头之间的距离刚好是两车的总长度,因此在错车的过程中,两车的车头一共拉开了l1+l2的距离,根据上一讲的知识,这是一个相遇问题,所以两车走的路程和是l1 +l2。我们知道两车一共走的路程,又知道分别的速度,那么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