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和实践中期报告.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4156358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和实践中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创新和实践中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创新和实践中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创新和实践中期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创新和实践中期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和实践中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和实践中期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文章作者 :孙益智 发布时间:2013-10-2 16:56:59阅读次数:118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课 题 中 期 研 究 报 告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 课题组一、课题概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是盐城市教育学会领导小组于2011年6月20日批准的盐城市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为A-273。本课题旨在通过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科教学模式。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依托我校“三维助学体系”的教学模式,提倡个性化教学,努力激活教师的创新思维,唤醒教师的创新精神,为教师创设宽松的创新环境,大力提倡教师

2、教学风格个性化,逐步形成多样的、开放的、学科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使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强调主体意识,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性课题和实习作业等素材,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社会调查、实验操作等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指导

3、学生搜集、处理和提取信息,指导学生运用有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表述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与他人正常的交流与合作;关注学生发展,建立鼓励创新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应采用多维的动态的评价,实行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以激励为主,逐步形成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机制。二、研究过程1、学科教学中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1)观念创新。思想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我

4、们首先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要真正从思想上实现转变,以教育观念创新为突破口,做到“两个先行”。一是理论先行。组织本课题组教师系统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充电、富脑。二是组长先行。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否转变,关键在于负责人。组长除了带头学习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理论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大胆地实施课堂教学创新,依据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本校的校情、教情、学情,本着务实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开辟出一条质量内涵发展之路。(2)评价创新教育评价是由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决定的,它本身又是教学的指挥棒,是影响教育模

5、式的关键因素。传统教育之所以是应试教育,就在于它以“仓储理论”为基础,以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存问题的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因而在评估体制中采用应试指标,以客观化、规范化的试题来静态的检验学生掌握(实际上是记忆)知识内容的程度,评估的导向和结果只能是记忆优先,“高分低能”。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在原有教育教学评价体制方面大力革新,使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真正发挥出导向功能。在考试内容上,不仅要考属于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没有标准、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表现学生自己创见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路,学生也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扩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

6、思维能力。在考试形式上,要打破传统教育中形式单一化的特点,采取多种考试形式,如笔试、口试、开卷和实践能力考查等。在评价中,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内容、主体和方法的多元化,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促使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精神的形成。(3)教法创新教与学的方式是教育模式的核心。它是在教育评估体制指导下所采取的达到评估体系要求的最佳结果的方式。应试教育强调知识内容的传授,以规范化的试题来评估学习掌握知识内容的程度,教师是教学资源的拥有者,因

7、而必然强调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传道(灌输)、(单向)授业、解惑(答疑)”,采取课堂集中面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主要是被动接受记忆,且为应付考试。创新教育更注意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和创新技能的养成,且以系统化、动态化、方式多样的评估体系予以全面评估。只有通过教师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创新,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遵守“趣、精、导、疑、活”五字方针,趣就是要求生动有趣;精就是要精讲多练;导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心、求知欲自主走进课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疑就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8、保护学生求异、创新的探索精神;活就是要求课堂气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灵活多样,能够灵动学生的思维。另外,教师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外,积极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使之切实有效地辅助教学,这也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当中,通过声音、图象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切、更加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4)内容创新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超前性和新颖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这样,才可能使学生

9、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固有的教材多简化了知识和真理的探索过程,把现成的知识作为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这有两个缺点:第一,学生会把书本知识当成真理,迷信书本;第二,长期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养成惰性,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鼓励教师突破教材框框,充分挖掘教材所蕴藏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对现有答案提出有价值的质疑。三、实践效果1、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们一致认识到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蕴涵在各科教育中,科学课更是责无旁贷,学科教学是引领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语文课,数学课还有其他课都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10、。只要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理念,领会叶圣陶先生关于学生的论述和关于教学的论述。通过研究我课题组教师的上课时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明显增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全体课题组教师基本上转变了教学观念,掌握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近两年本课题组老师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有:张永刚老师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发表于新课程报2012.3,浅谈创新性语文课堂的构建获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论文评选一等奖2012.05;孙益智老师初中语文体验教育实施策略发表于现代教育科学2012.4,量身打造“小当家”,科学培养班干部发表于中国教师2012.10,结构松散作文的突破策略发表于作文指导报2012.7,初中语文探究

11、性学习实施策略发表于新课程报2012.3,口语交际的谈话节目模式发表于中小学教育2012.10,让创新思维之花盛开在语文教学之中发表于教学与教育2013.2,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的品质发表于学习与研究2013.5;张荣芳老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新课程报2012年第14期,让学生在改评中快乐作文发表于名校2013.2;于海云老师浅谈如何写好事件论说文发表于现代阅读2012.12;谷平老师科学指导巧妙背诵发表于学苑教育2012.7;王占锦老师解析吟诵赏析发表于新语文学习2013.12;孙益智张永刚老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自主探究策略获盐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成果教研论文类

12、二等奖;周正梅老师小筷子 大文章获盐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成果活动案例类二等奖。课题组成员谷平老师执教的“差不多”先生在盐城市农村初中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孙益智老师获县“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周登潮老师获县中小学生环保征文比赛优秀指导老师。本课题组还定期出刊期春蕾文学报。2、锻炼了学生的求异创新能力。 (1)学生个性得到了发展,现在己有90以上的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学习,课堂上表现注意力集中,发言积极,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各种作业,在求知过程中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勇于提出各自的想法、观点、在解决问题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等。(2)学生的创新人格得到了培养。在学习观念上,学

13、生由原来“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在课堂上学生己从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条件地服从式做作业转变到到以探究和主动学习为主,能从多方位、多角度提出问题,努力做到自己回答和解决问题。学生捷报频传,彭园园同学在县环保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王君华在江苏教育电视台主办的首届“未来杯”奇思妙想作品选中获得优秀奖;周威同学在县第二届初中双语师生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在第二十四届“国际科学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赛区)金钥匙科技竞赛中李竞获特等奖,仇为鑫获二等奖,潘顾鑫、王鑫、颜文凯、姜栋、邵帅获三等奖。 四、探索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探索出如下途径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收

14、到了很好的效果。 途径之一,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途径有: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究,组织合作研讨,充分挖掘教村中的创新因素,鼓励学生想象和猜想、质疑、求异、争论、创设问题情境等。 途径之二,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知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它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运用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学生在深刻理解知识含义的基础上,自觉地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安排下运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逆向思维训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等。途径之三,开放课堂教学。

15、开放课堂教学,是针对过去的“封闭式”教学而言的,是在师生平等的条件下,提倡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方向的探求和运用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培养。主要途径是:开放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时空、思维方式等。五、总结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总结出如下比较简单、易操作的几种评价方法:1、注重个体差异。这种方法是将评价对象一学生自身作为参照点的一种评价。2、科学运用绝对评价法。即以预定教学目标作为客观参照点,在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每一个学生的达标程度。在操作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客观标准,使学生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3、相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是指在某一集体(班级)中,以这个集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点,评价每一个学业生在这个集体中所处的位置。4、激励性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是捕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和成功之处进行导评,以便满足学生最佳心理需要,调动其创新积极性。 “创新决定未来” 。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时代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是教育的希望所在。只有打破传统教育的禁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