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112)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94147971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112)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1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1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吴佩孚等在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捕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下列对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B发电报时中国面临主权受损的新危机C当时学生强力抗争,北京市运动中心D吴佩孚等人积极呼吁促成初步胜利2.1949年的上海街头,充斥着西式打扮的行人,美国汽车,好莱坞影星葛丽亚嘉逊的力士香皂海报。这一切在当年5月戛然而止。之所以会“戛然而止”,是因为( )A美国扶蒋政策激发民众抗议B民族工业在上

2、海得到迅速的发展C国民党政府在上海进行经济改革D人民解放军挺进江南解放了上海3.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和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 )A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B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D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4.有学者在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时认为,“出发点本是国富民强的改革计划最终导致工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毁灭。”其中“社会毁灭”主要指(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C两极格局瓦解 D环境污染5.当古希腊各派哲人都醉心于世界的本原问题,企图穷尽宇宙之奥秘的时候,智者学派却不合时宜地喊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和“无物存在”的口号。当时,这些口号反映出( )A智者学派对哲学本原问题的思考B希腊民主政治有一定的局限性C智者学派对“美德即知识”的否定D希腊人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