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43)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94147950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4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4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4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4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题小技巧:找出题干或选项中的关键信息,找准定位的考点,缩小知识搜索范围,提高准确率。1.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引用当时的谚语:“百里不贩樵(柴火),千里不贩籴(买入粮食)。”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B )A.司马迁瞧不起商贩B.交通不便制约商业发展C.百姓普遍视商为末D.谚语不能反映社会经济【解析】题干大意是:百里之外不贩卖木柴,千里之外不贩卖粮食。这说明了路途的远近影响了商业买卖,体现的是交通对商业发展的影响,故本题选B项。A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题干反映了民间对商业买卖的经验总结,而不是百姓对商业的态度,排除C项。民间谚语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貌,故D项错误。2.哈佛大

2、学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约一书中指出:“东南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是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D )A.儒家文明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解析】根据题干中“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得影响”,说明东亚国家吸收了西方文明;再综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这说明了东亚发展继承了儒家思想,综合判断,本题选D项。3.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光荣革命”

3、,是一场胜利了的“光荣革命”。该观点主要着眼于辛亥革命( A )A.以和平方式结束了帝制B.中国民主政治政体建立C.实现了社会制度的转型D.民主革命任务得以完成【解析】“光荣革命”的核心内涵就是通过不流血的方式,结束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即政权更替的方式是和平方式。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内外压力下,溥仪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政府的统治结束,故本题选A项。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共和名存实亡,故B项错误。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4.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其他可以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

4、:“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C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经济危机使得人们质疑资本主义制度,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与题干内容不符。5.爱因斯坦羡慕一位融合实验者与理论家为一体的科学家生活在“幸福的科学童年”时期,这位科学家曾宣称“现在我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这位科学家( A )A.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B.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C.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解析】题干主要从两方面介绍了爱因斯坦所称赞的科学家,一是他生活的年代是“科学童年”时期,二是他的成就可以“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据此判断,这是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首次把人类的自然规律概括在同一理论体系中,故本题选A项。B项是瓦特的成就。C项是达尔文的成就。D项是法拉第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