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39)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94147550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39)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39)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3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题小技巧:找出题干或选项中的关键信息,找准定位的考点,缩小知识搜索范围,提高准确率。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内一度兴起“俄语热”。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制 定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提出:中国学习英、俄语人数的比例,由现在的一比二调整到 一比一,然后再逐步调整到二比一。这一变化反映了( A )A.外交环境的变化B.国内政局的稳定C.教育体制的改变D.经济水平的提高【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全国范围内兴起“俄语热”;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外语教育出现调整,故A项正确。2.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厂成立。德国明镜周刊一位记者感慨:

2、“大众汽车厂好像是在一个孤岛上生产(它)既可能是成功的史篇,也可能是失败的研究报告。”此观点主要基于当时的中国( D )A.国企改革缺乏政策保障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城市经济处于停滞状态D.工业发展与世界相脱节【解析】上海大众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反映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突破,因为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允许私有制经济的存在,这在当时并不多见,故出现了德国记者的感慨,这说明我国工业发展与世界潮流相脱节,故选D项。A项错在“缺乏政策保障”,此时我国已经进行改革。B、C两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3.以妇女放足为例,早在1897年,上海便设立了全国性的不缠足总会,入

3、会者多大三十万人,天足成风“仍未大开”。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A.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C.百日维新法令的推动D.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解析】题干反映了北京、上海两地风俗习惯的变化,这种风俗变化的背后,其实质是政治、经济的变动。上海作为第一批通商口岸,较早受到西方文明影响,自然经济解体较早,从而促进了工商业经济发展,推动习俗的变革。北京作为清政府首都,对西方文明排斥较深,故经济发展较上海落后,习俗变化缓慢,故本题选A项。B、C、D三项均未从两地社会现实进行对比,故排除。4.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夫妇在其著作历史的教训中认为:“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

4、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与材料中俄国“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相关的是( C )A.加强了工业部门管理体制B.可以租借、租让工业企业C.扩大了国营农场的自主权D.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解析】结合材料时间提示和内容分析,可以判断试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为增强企业活力,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赫鲁晓夫扩大了国营农场的自主权,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没有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也没有允许租借、租让工业企业,B、D两项不选。A项表述与题意及史实相悖,故排除。5.有学者认为,从19451950年美国的对欧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光荣孤立”式的远距离操控、以政治经济为重点的有限卷入欧洲事务和以军事援助为重点的全面卷入欧洲事务。美国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 )A.遏制苏联的需要B.欧洲经济的复兴C.美国实力的下降D.美欧联合的实现【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材料显示的是美国在二战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分别实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主要目的是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发展,故A项正确。B项只涉及材料中部分信息。C、D两项不符合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