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101)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94147058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10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10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1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历史试题每日五题 (10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题小技巧:找出题干或选项中的关键信息,找准定位的考点,缩小知识搜索范围,提高准确率。1.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D )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解析】内阁的设置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故A项错误;题中“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可知其目的是对皇权的制约,故B项错误;近代内阁是

2、指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由题中“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 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等信息可判断内阁对君权是有制约作用的,故D项正确。2.管仲认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决定民众生死)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故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这体现了( B )A重农抑商的政策B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C以农促商的理念D“工商皆本”的主张【解析】根据题目中“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故抑制商业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主张国家掌握通货,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强调用农业促进商业的理念,故C项

3、错误;题目中体现的是在农业与商业中,国家扮演的角色,故D项错误。3.顾炎武在日知录周室班爵禄中写道:“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这一主张( C )A强调了爵禄制度的合理性B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解析】材料认为君主与公、侯、伯、子、男并不是天生的尊贵,他们是管理国家事务的,“禄”是他们为百姓工作,取之于百姓的报酬。所以,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他们与百姓一样,也是靠劳动吃饭,A项强调爵禄制度合理性与材料

4、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西方启蒙思想主张民主反对专制,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顾炎武是明清进步思想家,有限制君权的反专制思想,他认为君主贵族是为百姓服务,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民众的民本思想,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进步思想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没有动摇儒学正统地位,故D项错误。4.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对国会立法或政府行政行为是否违宪进行司法审查,从而对立法权、行政权形成制衡。但这项重要权力并非宪法明文授予,而是最高法院在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后才真正取得。由此可见( A )A美国宪政体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B美国宪法只具有名义上的权威C美国三权分立开始于1803年D最高法院实际上违反了美国

5、宪法【解析】根据题目中“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对国会立法或政府行政行为是否违宪进行司法审查这项重要权力并非宪法明文授予”得出美国宪法体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的,故A项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国家性质、联邦制、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原则,是美国的最高宪法,故B项错误;美国的三权分立开始于1787年宪法,故C项错误;最高法院对国会或政府行为的违宪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属于时代的产物,故D项错误。5.据统计,美国收入在一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在19821985年大约少得联邦津贴470美元;收入在一万至两万美元的损失360美元;而收入超过八万美元的家庭则只损失170美元。这是因为( C )A社会福利发展明显不均B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税收C缩小了福利国家的规模D没有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解析】美国低收入家庭获得联邦政府津贴最多,受福利政策调整影响最大,故A项错误;材料只阐明美国各收入段家庭获得联邦政府津贴减少幅度,与企业税收无关,故B项错误;受制于“滞胀”困境,里根总统大幅度削减国家福利开支,致使各收入段家庭获得联邦津贴受不同程度影响,故C项正确;里根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使得美国经济状况有所改善,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