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4146024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练习题(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练习题一、单选题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2、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C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3、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A) 。A、关

2、心学生、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4、孔夫子所说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D )。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C、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5、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D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 、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6、师德的灵魂是(A)。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3、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7、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B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B、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能绝对化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8、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 B )的现实需要。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以人为本 D、均衡发展9、师德修养的时代性特点需要教师( C )。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10、男同学小

4、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B、 C、 D、二、多选题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有:( BCD )A、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B、坚持知与行的统一C、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D、坚持继

5、承和创新相结合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有:( ABDE )A、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B、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C、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D、勇于实践锻炼,增强情感体验E、 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3、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存在哪些误区?(ABCD)A、利用家长 B、排斥家长C、教师一言堂 D、向家长推卸责任4、小学生董军因为上午语文课不能完整背诵课文,李老师罚他当天放学前抄课文20遍才能回家,小董只好利用午休和课外活动时间抄写,直到晚上七点才抄完,李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BD )A、健康权 B、休息权 C、娱乐权 D、不合理劳动权5、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体现在哪里?( ABC

6、DE )A、不用高高在上的眼光看待学生B、和小学生交流,交谈时要蹲下来保持平等C、要求学生作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作到,不凌驾于学生之上D、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掩饰自己,不带假面具E、理解教学相长的含义,具有向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行为表现。三、填空题1、规范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2、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3、规范第二条“爱岗敬业”中,教师要做到的三个认真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4、规范第三条“关爱学生”中特

7、意提到教师要保护(学生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5、规范第四条“教书育人”中对评价学生作了明确要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6、规范中对教师的言谈举止作了明确规定,这就是:(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7、规范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8、新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9、慎独指的是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 独处 )的情况下,更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10、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职业道德习惯有八个:一是(热情主动

8、);二是端庄大方;三是规范得体;四是(宽容公正);五是沟通合作;六是(双赢思维);七是关注细节;八是(不断更行)。四、判断与分析( 错 )1、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 错 )2、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错 )3、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 )4、伦理学与心理学对人格的解释是一样的。( 对 )5、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6、教师对优生的偏爱是

9、自然的,无可非议的。 ( 错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师对学生的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师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必须走出的误区是对优生的偏爱和对差生的歧视。对优生的偏爱不但会造成其他学生感到受冷落进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利于优生的健康成长。对差生的歧视是完全没有理由的。事实证明,在某阶段学习上有困难或其他方面有缺点的学生同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他们的歧视会造成其身心的伤害。7、“亲其师而信其道”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 ( 对 )答: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早就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实践表明,学生

10、只有热爱一位教师,才会对这位教师给予的教育产生接纳感,才会带着良好的情感来正面理解教师的语言,接受教师的教育,从而使整个教育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五、案例分析题1、班主任张某以加强班级管理和严肃校纪班风为由,在班级制度中做出了如下规定:学生上课迟到一次罚款1元,旷课一次罚款2元,不按时完成作业罚款3元,损坏公物罚款10200元,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罚款20100元。班里的一些同学已相继向张某缴纳了罚款。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什么?答:张某的行为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条“爱国守

11、法”。 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教师有权罚款,教师罚款并不具有合法性,同时也不合理。教育的本质是转变人的行为,使其积极向上,而不是一罚了之,通过罚款来纠正错误、激励学习,事实也证明是失败的,被罚者也许会形成一种错误意识,只要我有钱,我就可以随便犯错误了,拿钱就可以摆平了。如果这样做会给学生误导,可能会是学生犯罪的导火线。 教育学生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老师不去检点反思教育教学方法,不去反省自己工作的不到位,尽到应有的教育责任,而是把违纪与罚款挂钩,实质上就是把责任转嫁到违纪学生的家长身上了。那么有的学生家里不是那么宽裕的话,学生就会想办法从其它渠道弄钱,就有可能引发犯罪。 所以我认

12、为,老师不能用罚款作为教育学生的手段 。2、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

13、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案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1)答:教师扮演的是楷模的角色,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2)答: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榜样,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行为规范的代表,具有比较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力,做学生模仿的榜样。这个角色形象正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因此,教师也往往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中小学生年龄小,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模仿学习是他们的一种主要学习形式。教师就是学生认同与模仿的对象,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就会有意无意地向老师学习。因为,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他们把自己尊重与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楷模,这是学生共有的心理特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切言谈举止都是学生耳濡目染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并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选择题、判断与分析、案例分析,答案不确定或者说不一定准确,只是个人观点。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