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4145894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知识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时间的测量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 2、在测量之前先观察测量工具的( )、( )和( ),长度的测量必须( )的下一位。读值是视线应该与 尺面( ) 3、 叫误差。它和错误的区别是: ; 说说怎样减小误差:1 2 3 。 二、运动的描述 1、 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一个物体做标准这个物体是 ,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 三、运动的快慢 1、生活当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1 ; 2 . 当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我们可以用 和 比值来比较物体 运动的快慢,这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叫求 。 速度等

2、于物体在 通过的路程。 2、 速度 v= / ;速度的标准单位是 ,108km/h= m/s 3、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甲图中的汽车在做 运动,其速度大小为 m/s (2)在040s这段时间里,图乙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m/s 9,第二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由 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做 。 2、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 和 有关,声音在标准大气压下15摄氏度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3、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人类能区别回声和原生的时间间隔是 s。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是指声音的 ,它和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低于20Hz的声

3、波是 ,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 。这两种声音人类是 (能或不能)听到。 2、声音的大小叫做 ,它和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越大, 越大。 3、音色是指声音的 ,它和发声体的 和 有关。 三、声音的利用 1、人类通过语言交流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 ,蝙蝠采用 的方法探测前方的障碍物,人类利用这个发明了 测量海底的深度。 2、人类利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倒车雷达是通过发射 波工作的。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是发声体 振动是发出的,他会影响人类的 、 和 。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 3、

4、人类减弱噪声的方式有1、 例如 ; 2、 例如 ; 3、 例如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 物理量,它的单位是 ;标准的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沸水的温度是 。 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它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来工作的。右图中 是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它的量程是 。 二、熔化和凝固 1、物质 的过程叫熔化, 的过程叫凝固。放出热量的是 。 2、固体按是否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可分为 和 。右图那副图 是晶体的熔化图像,熔点是 。 3、水的凝固点和冰的熔点是 的,是 ,吸收热量的是 。 三、汽化和液化 1、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 ,有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 2、汽

5、化有缓慢和剧烈两种方式,它们是 和 ,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 。 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有:1、 2、 3 . 3、液体沸腾和晶体熔化的特点相同,它们是: 和 。 4、观察右边E图的甲乙两图,正在沸腾的图像是 图,观察F图,此时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的气压 是否等于 标准大气压,怎样减少沸腾前的加热升温时间,你的措施是: 。 5、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 和 ,我们家的液化石油气就是通过 方式装进液化气罐的。 四、升华和凝华 1、物质 的过程叫升华, 的过程叫凝华。 2、我们学了六种物态变化,你可以把它们进行分类,看看大家是怎么分的? 3、根据六个物态变化,你对每一种物态变化举两个生活中的例子。,第四章 光现

6、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 ,它分为 和 。太阳就是最大的 光源。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和 。 2、光的传播 介质(需要与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m/s。生活中应用实例有 和 。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规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法线两侧, 角等于 角。 2、光的反射分为光滑表面 的和粗糙表面的 ,它们都 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三、平面镜成像 3、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回答: (1)图1中A是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放在“烛焰”上的手指 (填“会”或“不会”)被烧痛,在实验中观察

7、到的像是 (填“实”或“虚”) 像;在记录数据表中发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几组不相等,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如图2所示,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_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4)为了便于测量及减小误差,必须保证玻璃板_(填“水平”、“竖直”或“倾斜”)放置 4、平面镜上所成的是 (正倒与否)、 (大小或是相等)、 (实虚与否)的像。 5、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和 。 四、光的折射 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 (1)小组同学所

8、用器材有激光笔、水、玻璃,为了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还需要的器材是_ (2)探究中小组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并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上面的做法是为了_ (3)小组同学探究情况如下图:分析甲、乙两图,并回忆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你总结出的探究结论有:(写出两条即可)_;_分析丙、丁两图,你总结出的 探究结论是_ (4)在实验探究中,小组同学还有意外的发现:在水中或玻璃中看到的光线没有空气中的粗而亮,你分析原因是_,2、光从空气斜射入到其他透明介质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在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填“”)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光的折射在生

9、活中的应用有 和 。 五、光的色散 1、看不见的光有 和 。红外线的应用有 ;紫外线的应用有 。 2、光的色散是把 光分解成 光的过程。单色可见光有 、 、 、 、 、 、 。 3、色光的三原色有 、 、 ;染料的三原色有 、 、 。 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的色光决定的,其它的色光都被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的色光决定的其它的色光都被 。 5、雨后天空的彩虹形成的原理是 。,第五章 凸透镜成像及其规律 1、透镜包括: 和 ; 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叫做会聚透镜; 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叫做发散透镜。 2、 3、,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_,B是_ 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 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 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_和_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像(选填“虚”或“实”)当烛焰在凸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