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细菌耐药监测预警机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4145891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1】细菌耐药监测预警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c1】细菌耐药监测预警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c1】细菌耐药监测预警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1】细菌耐药监测预警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1】细菌耐药监测预警机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细菌耐药预警机制一、检验科负责提供相关的病原学检测数据,感控科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细菌耐药分析结果由感控科及时向临床科室全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做到每季度通报一次。二、根据我院定期从临床送检的微生物检验样本中分离出来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和比例、分布等情况,结合我院细菌耐药结果和多重耐药菌检测结果,参考各级细菌耐药监测网有关数据,确定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作为主要目标细菌。三、根据我院细菌耐药监测,针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的不同,当细菌耐药达到预警值,采取不同的预警及处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一)对细菌

2、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报告医务科、感控科及有关科室,提示“预警抗菌药物”名称。(二)对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报告医务科、感控科及有关科室,提示“慎重用抗菌药物”名称。(三)对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报告医务科、感控科及有关科室,提示“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名称。(四)对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及时通报医务科、感控科,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通过“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细菌室密切观察该类抗菌药耐药率演变情况,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四、严格控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加强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

3、的管理。各临床科室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关于预防用药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纠正当前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现象,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常见手术,要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卫办医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附录2: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氟喹诺酮类除外)选择抗菌药物。五、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有指征,应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

4、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六、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附表)七、医院合理用药评价专家组每月对全院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并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列入考核目标。附: 具体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如下:申请本科室或相关科室的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机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剂量等审核或会诊通过, 由具有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权限的医师开具处方执行处方或医嘱并及时向医院汇报相关治疗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细菌耐药监测与预警管理流程采取预警和管理措施检验科汇总病原学检测数据药剂科临床药师进行分析评价院办公布细菌耐药分析结果感控科汇总院内感染等数据主要目标细菌耐药超过30%主要目标细菌耐药超过50%主要目标细菌耐药超过40%主要目标细菌耐药超过75%通报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参照药敏用药暂停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