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4144561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 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2) 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3) 1米=100厘米(4)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5) 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如: 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2、线段(1) 线段的特征: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2) 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

2、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一、填空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量。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作单位。2、量一个物体时,厘米尺的( )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 )厘米,从0到8是( )厘米,从6到13是( )厘米,从3到8是( )厘米。(注意,此知识点学生错的比较多)3、 8厘米12厘米( )厘米 3米6米( )米54米12米( )米 40厘米30厘米( )厘米二、填上“”“”或“=”。35厘米 25厘米 5米 500厘米 45厘米 54厘米20厘米

3、2米 5米 50厘米 1米8厘米 180厘米三、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支粉笔的长是7( )。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一张床大约是2( ) 8.手指的宽大约是1( )四、画一画。1、请你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注意,画完线段长度要标注是几厘米)2、 请你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

4、)减起。 (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4、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此知识点班级学生错的比较多)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口算429= 43+3= 48+4= 25+3= 3614= 8777= 33+4= 23+9= 18+12= 9+26= 5544= 3327= 二、列

5、竖式计算(笔算)2128= 9813= 6213= 451722= 8752-27= 235935= 三、解决问题(注意连续两步求解的题目,学生错的比较多,经常只做一步)1、图书馆原有故事书45本,借出28本,又买来20本,问现在有多少本故事书?2、我们一共要做78朵花。今天上午做了22朵,下午做了29朵。还要做多少朵才能完成?3、 小红做了38道题,小刚比小红多做12道,小红和小刚一共做了多少道题?4、 合唱队有男同学28人,女同学比男同学多15人,合唱队共有多少人?5、爷爷上午卖了23个西瓜,下午比上午多卖出16个西瓜。爷爷今天一共卖出多少个西瓜?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1、角有一个顶点,两

6、条边。【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后画边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3、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4、三角尺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1个是直角,其余2个都是锐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 直角 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重要知识点)6、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三角尺的直角边,沿着一画是直角(一点、二线、三标记。)7、所有的直角大小

7、都一样。数学书的封面上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2个锐角和1个钝角。8、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锐角直角钝角(重要知识点)9、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10、每个三角尺上都有1个直角,两个锐角。 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 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学生要知道)11、 拼角:直角+锐角=钝角(有时候会出现在选择题中),锐角+锐角=可能是 (锐角,直角,钝角)。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一、填一填。1、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一块三角板中,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一块副角板中,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2、写出下面角的

8、各部分名称。( )( )( )二、数一数下面各图形分别有几个角。( )个 ( )个 ( )个 ( )个三、右图中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个锐角,( )个钝角四、请你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期末必考,注意,直角要画直角符号)四、表内乘法(一)(二)1、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5=20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 54=20 或 45=205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学生这里易错) 口诀:(四五二十)4 5 =

9、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乘数 乘数 = 积 或者是因数 因数 = 积其中4和5都是乘数(或者因数),积是20。(这里易错) 3、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一共有多少个?例:方法一: 乘加算式:34+2=14 方法二: 乘减算式:351=14(此知识点易错,学生列不出两种方法)4、“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例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4+3=7)4个 求4个3相加

10、是多少? (3+3+3+3=12或34=12或43=12) (此知识点易错,学生容易弄混淆)补充: 8和8相乘,求积 ? 用88 2个乘数都是8,求积 ? 用88。第四、六单元 表内乘法1、 加法算式:_ 乘法算式_ 或 口诀: 2、一个乘数是7,另一个乘数是6,积是()。 3、2和6的积是( ),2和6的和是( ), 2个6相加的得数是( ),2个6相乘的得数是( )。(此知识点易错,学生容易弄混淆)4、 写口诀五七( ) ( )三十二 三七( )六九( ) ( )六十四 六八( )5、(此知识点易错)6、(1)有2碗汤圆,一碗有8粒汤圆,另一碗有9粒汤圆。一共有多少粒汤圆?(你能画图再列式

11、吗?)(2)妈妈做了8碗汤圆,每碗有9粒,一共有多少粒汤圆?7、小明有15本书,小强有17本书,他们想把这些书全部摆在桌子上,每张桌子摆一本,这些书够吗?(此类型,学生经常做错,请注意) 五、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2、观察物体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来判断。3、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4、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5、看到正方形可能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看到长方形可能是(长方体、圆柱),看到圆可能是(球、圆柱、圆锥)(此知识点,学生容易漏掉情况)第五

12、单元 观察物体(观察图形,学生对于前后两位学生看到是猪头的方向是向左还是右,不容易分清)六、认识时间1、认识时间(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 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此知识点,学生掌握不清)(3)时针走1大格分针要走一圈,所以1时=60分;(4)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钟(要反复练习)(5)时间的读与写:如3:30,可以读作3时30分,也可以读作3时半;8时5分应写作8:05。(分钟数不足10要补0)(此知识点,经常要考)(6)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时,分针从12走到1,走了(5)分。 时针从12走到3,走了(3)时,分针从12走到3,走了(15)分。 时针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