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4143153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宝山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山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等级考质量监测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 选择题(以下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中国邮政曾发行殷墟特种邮票一套3枚(如右图)。可推测邮票中三件文物都出土于A河南 B河北C山西 D陕西2倡导“发政施仁、保民而王”政治思想的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3推崇“鉴前世之兴衰,

2、考当今之得失”治史理念的是A司马迁 B司马光 C刘知幾 D章学诚4观察右图时间带。其中方框内应填入A女真 B党项 C金 D鲜卑5鼎盛于宋元,衰落于明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港口城市是A广州 B宁波 C泉州 D福州 6某同学运用以下史实撰写有关某国的历史小论文:长期议会召开内战共和国君主立宪制。其中还可以选用的史料是A权利法案 B合众国宪法 C法典 D人权宣言7世界近代史上历时近百年的动荡,最终才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8主张“所有社会成员应相互约定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个人亦即君主,以建立能保障人们的安全与幸福的国家,而且契约一旦成立就不可

3、推翻,人民应无条件服从君主”的是A霍布斯 B洛克 C卢梭 D伏尔泰9晚清时期认为“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的是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10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明显违背启蒙思想中的A主权在民 B天赋人权 C财产平等 D三权分立111919年,李大钊认为有必要把“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转告给读者。这里的“学说”是指A马克思主义 B三民主义 C进化论 D十月革命12日本明治维新中与“百卷万国公法不如几门大炮,数册友好条约不如一筐弹药”思想一致的政策是A殖产兴业

4、B脱亚入欧 C四民平等 D强兵政策 1319世纪五十年代,相对于北方,南方的美国人更倾向于A废除黑奴制 B降低进口税 C扩大工业化 D增加自由州14规定在各通商口岸“得自由从事各种制造工业”,对中国经济带来致命伤害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5和右侧漫画时代相符的美国对外政策是A大陆均势政策 B十四点原则 C门户开放政策 D杜鲁门主义16“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歌词描绘的场景发生在A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7观察右侧表格,其中空白处可以填入A世界殖民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 雅尔

5、塔体制 D. 布雷顿森林体系18“它先将德国一分为二,再将欧洲一分为二,最终将世界一分为二”。此处“它”喻指A凡尔赛和约 B开罗宣言 C. 修筑柏林墙 D. 马歇尔计划19印尼总统苏加诺曾自豪地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这个会议是指A华盛顿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 日内瓦会议 D. 万隆会议20右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纪念章。设计者用牛的形象寓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风格是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开拓进取 D拨乱反正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一)中国古代的智慧(15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历史上的众多“智慧”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21

6、将下列“制度创新”与“重要时期”相对应(填写字母)。(8分)重要时期制度创新1)秦朝A:科举制度2)两汉B:金瓶挚签制3)隋唐C:郡县制度4)清朝D:刺史制度22中国古代在政治、思想、科技等方面都体现了民族智慧。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7分)(A)“天子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D)“儒表法里”;(E)“格物致知”;(F)“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G)“杯酒释兵权”。类别重要史实政治智慧思想贡献科技发明(二)德国崛起的道路 (20分)材

7、料一:“德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所以能较快地发展,是同运输业的先行分不开的。按照德国历史学家特莱施克的看法,铁路的修筑,稠密的铁道网的形成,以惊人的急剧方式把德国从经济停滞中拖曳出来,从而改变了德国的整个面貌。从1850年到1913年,运输业的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和净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3%,2. 9%和6.4%,同期,采矿与制盐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 2.0%和5.1%,工业和手工业分别为1.9%,1.8%和3.8%。(欧洲历史统计1750-1970)运输业的先行发展,不仅使统一的国内市场迅速形成而且带动了与之紧密相联的钢铁工业、一般机器制造业、电气工业、造船业、车辆制造业等

8、许多部门的发展,这是德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跳跃发展的前提。”-林进成德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些特点材料二:“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问题:23上述材料一中划线部分,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属于间接证据的是 。(填写序号)(4分) 24上述材料一中划线部分的主要看法是 ; 上述材料一中划线部分的主要结论是 。(4分) 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 。(4分)25对于德国的

9、崛起,你是否同意两位学者的观点?请说明理由。(8分)(三)近代以来的中国外交(25分)材料一:“外交之道与自强之谋相为表里”;“委曲周旋,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外须和戎,内要变法”。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奏稿材料二:“吾中华民国全体今布此和平善意之宣言书于世界,更深望吾国得列入公法所认国家团体之内,不徒享有种种之利益与特权,亦且与各国交相提挈,勉进世界文明于无穷。盖当世最大最高之任务,实无过于此也。” -1912年孙中山告各友邦书材料三:“我国和各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和平,世界各国的人民也都需要和平为了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我们必须进一步地发展同社会主义阵营中各个兄弟国家的友好合作,并且同

10、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加强团结。我们必须争取同一切愿意和我们和平共处的国家,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1956年毛泽东中共八大开幕词材料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问题:26列举材料一有关李鸿章参与“外须和戎,内要变法”的史实。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中国所处怎样的时代背景?(6分) 27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理念?四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外交变化怎样的特点?(4分) 28结合上述材料

11、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15分)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学科等级考检测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ABB C CA DA BB11121314151617181920ADBCCBBCDC二、综合题21. 1)C;2)D;3)A;4)B。(8分)22. 政治智慧:A、D、G;思想贡献: B、E;科技发明: C、F。(7分)23. 直接证据:;间接证据:。(4分) 24. :铁路建设推动德国经济的发展;:运输业的发展快于工业。(4分)材料一:运输业的发展推动了德国的工业化;材料二:国家统一和容克地主贵族的领导使德国实现工业化。(

12、不得摘抄原文;大意相近即可)(4分)25.(8分)同意/部分同意/不同意,均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3+3)同意,两位中国学者都看到了工业化推动了德国的崛起,只是视角不同,林是从经济视角分析了运输业推动了德国的工业化;钱从政治视角分析了容克地主贵族完成了统一并在其领导下推动了工业化,完成了崛起。部分同意,同意林的观点,近代各国的崛起的推动力是工业化,林从经济视角分析了运输业是工业化的前提;同意钱的观点,从政治视角,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时容克地主贵族是德国崛起的政治主导力量。不同意,两位学者的分别从经济或政治单一的视角分析了德国的崛起。历史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除经济、政治因素外,还有科技、外交等其他的因素。26. 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洋务运动(2分);世界殖民体系建立/列强瓜分世界和全球争霸,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2分);美苏冷战,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