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4136708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书院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八)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八)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用含有3H标记的胸苷(甲组)和3H标记的尿苷(乙组)分别培养洋葱的根尖,一段时间后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料混合染色分析实验结果正确的是A. 甲组实验分生区细胞中红色区域可检测到强的放射性B. 甲组实验成熟区细胞中绿色区域可检测到强的放射性C. 乙组实验分生区细胞中红色区域可检测到强的放射性D. 乙组实验成熟区细胞中绿色区域可检测到强的放射性【答案】C【解析】【分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合成的原料,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内有DNA复制的场所都具有放射性;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合成的原料,3

2、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那么分生区细胞内有RNA分布的场所可检测到放射性。甲基绿与DNA的亲和性较强,容易被甲基绿染成绿色,而RNA与吡罗红的亲和力较强,易被染成红色。【详解】甲组实验用含有3H标记的胸苷培养洋葱的根尖,放射性出现在DNA中,而DNA被甲基绿染成绿色,故分生区细胞中绿色区域可检测到强的放射性,A错误;成熟区细胞中DNA不进行复制,故细胞中绿色区域不能检测到强的放射性,B错误;乙组实验用含有3H标记的尿苷培养洋葱的根尖,则分生区细胞内经过转录形成的RNA都会检测的较强的放射性,且RNA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乙组实验分生区细胞中红色区域可检测到强的放射性,

3、C正确,D错误。2.细菌代谢旺盛、繁殖迅速,常作为基因工程生产转基因药物时的受体细胞,下列选项中与细菌的代谢旺盛、繁殖迅速无关的是A. 细菌细胞体积较小,相对表面积较大,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高B. 细菌内各种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多种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C. 细菌细胞内的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使胞内代谢能高效有序的进行D. 细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基因表达时转录尚未完成翻译已经开始【答案】B【解析】【分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体积相对较小,而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较大,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以保证细胞代谢对物质的需求。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菌没有核膜,在转录和翻译时可以同时进行,细胞内

4、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详解】细菌细胞体积较小,相对表面积较大,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高,保证了细菌旺盛的代谢的物质供应,A不符合题意;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具备生物膜系统,这与细菌进行代谢旺盛、繁殖迅速无关,B符合题意;细菌细胞内的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使胞内代谢能高效有序的进行,这与细菌进行代谢旺盛、繁殖迅速有关,C不符合题意;细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提高了蛋白质合成的效率,这与菌进行代谢旺盛、繁殖迅速有关,D不符合题意。3.已知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品种家蚕结茧颜色有黄茧和白茧,其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A控制形成黄茧,a

5、控制形成白茧,基因B可抑制基因A的作用。幼蚕正常体色与油质体色受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根据以下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不正确的是A. 家蚕的上述三对等位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家蚕的正常体色对油质体色为显性C. 家蚕群体中的油质体色个体数量雄性多于雌性D. 上述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ZTZTaaBbZTW【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以及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因为基因B可抑制基因A的作用,因此就茧的颜色而言,种群中白茧家蚕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7种,黄茧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亲本中雄性是正常体色,雌性是油质体色,而

6、F1中正常与油质的比例为(6+3+2+1):(3+1)=3:1,故正常体色对油质为显性;子代中雄性都是正常体色,雌性正常体色和油质体色都有,且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ZTZtZTW。结合以上分析和F1中表现型以及比值可以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ZTZtaaBbZTW。【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家蚕的上述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根据F1中正常与油质的比例为3:1,故家蚕的正常体色对油质体色为显性,B正确;油质体色为隐性性状,在雄性中当基因型为ZtZt时才表现为油质性状,而在雌性中只要出现Zt即为油质性状,故该性状在雌性中出现的几率大于雄性,因

7、此家蚕群体中的油质体色个体数量雄性少于雌性,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ZTZTaaBbZTW,D正确。4.格里菲斯在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只有在小鼠体内才能转化成功,他用灭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物在培养基中体外培养时,总是无法得到转化现象,而艾弗里在培养基中加了一定量的抗R型菌株的抗体就在体外成功重复了转化现象。关于以上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 小鼠体内的某种物质控制着肺炎双球菌荚膜的生成,该物质是“转化因子”B. 抗R型菌株的抗体控制着肺炎双球菌荚膜的生成,该抗体是“转化因子”C. S型细菌对小鼠免疫力的抵抗力更强,转化生成的S型在与R型的竞争中占优势D. 未加抗R

8、抗体的混合物培养基中S型的DNA不会进入R型细菌,无法发生转化【答案】C【解析】【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9、【详解】肺炎双球菌荚膜的生成是由S型细菌的DNA控制合成的,A错误;抗R型菌株的抗体与R菌结合,抑制R型细菌的繁殖,B错误;根据题意,格里菲斯在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只有在小鼠体内才能转化成功,而艾弗里在培养基中加了一定量的抗R型菌株的抗体就在体外成功重复了转化现象,说明S型细菌对小鼠免疫力的抵抗力更强,转化生成的S型在与R型的竞争中占优势,而在体外条件下,R型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C正确;未加抗R抗体的混合物培养基中S型的DNA会进入R型细菌,可以转化形成S型菌,但是由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R型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转化形成的S型菌被淘汰了,D错误。5.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 跟

10、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一样,胰岛素的分泌也存在分级调节B. 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调节过程中均存在反馈调节C. 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短,作用范围广D. 植物激素的产生要依赖于内分泌系统【答案】B【解析】【分析】1、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则可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甲状腺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作用时间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

11、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3、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激素调节一般都属于反馈调节)【详解】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当血糖浓度升高时可以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或者通过下丘脑的作用,经过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因此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中不存在分级调节,A错误;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激素调节一般都属于反馈调节,而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调节中都存在激素调节,故也都存在反馈调节,B正确;神经调节

12、比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短,作用范围准确、局限,C错误;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某些部位产生的,没有特定的内分泌腺分泌,D错误。6.自然界中,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刺激,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开花,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植物对日照时间的感知跟光敏色素有关,其信息传递类型是化学信息B. 该现象说明信息来源可以是外界环境C. 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调节本质上是对基因程序性表达的调控D. 可以通过人为地控制光照时间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概念:信息一般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2、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

13、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应用:(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产量;(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详解】植物对日照时间的感知虽然跟光敏色素有关,但是该信息是借助于光进行的信息传递类

14、型属于物理信息,A错误;题目中的现象说明信息的来源(光)可以是外界环境,B正确;日照时间的长短变化是环境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通过影响植物的代谢进而影响植物的开花,而植物代谢的调节本质上是由基因来调控的,C正确;信息传递可以用于生产和生活,根据题意可以通过人为地控制光照时间控制植物开花的时间,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D正确。7.将培养了绿色植物的密闭装置放在暗处较长一段时间后,开始测量装置内CO2的变化速率,之后再给予光照(其他条件均适宜)。测定一段时间内装置中C02的变化速率,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人员另将长势相同的同种绿色植物用含氮量不同的三种培养液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进行相同的实

15、验,在t4时刻测得CO2减少速率的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与t3时刻相比在t4时刻的光照强度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与t3时刻相比t4时刻该绿色植物的细胞有氧呼吸速率_ (填“増大”“减小”或“不变”),有氧呼吸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2)从如图得到的结论是_ .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 。_。【答案】 (1). 增大 (2). 增大 (3).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逐渐增多,促进了该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4). 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培养液含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5). N是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元素,含N量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 (6). N是酶合成的必需元素,含N量提高,酶含量增加,有利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解析】【分析】分析图1可知,暗处理一段时间后,图1中t1-t2时间段,CO2减少速率不变,说明CO2释放速率也不变。在氧气存在的时候,密闭体系中同时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O2释放总量是不断在变化的,其CO2减少速率也应该是不断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