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与《东京梦华录》叙事比较

上传人:百*** 文档编号:94128978 上传时间:2019-08-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伽蓝记》与《东京梦华录》叙事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洛阳伽蓝记》与《东京梦华录》叙事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洛阳伽蓝记》与《东京梦华录》叙事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洛阳伽蓝记》与《东京梦华录》叙事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洛阳伽蓝记》与《东京梦华录》叙事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洛阳伽蓝记》与《东京梦华录》叙事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伽蓝记》与《东京梦华录》叙事比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洛阳伽蓝记与东京梦华录叙事比较摘要:洛阳伽蓝记与东京梦华录分别是记录北魏、北宋都城地理风物的叙事名著,他们在文学、地理、历史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二者成书时间不同,但在题材和叙事主题上具有相似性,但二者时间跨度大,一个是中古文学,一个为近古文学,虽然都是叙事文学,二者的本质还是不同的。中古时期是中国叙事文学的初 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史传、杂记和小说成为了叙事文学的主要代表,因此在记叙历史时表现出很强的史传特色。 从题材来看,洛阳伽蓝记与东京梦华录有许多的相似性,二者都是以都城为出发点,记录了王权的衰落, 二者都具有重要的史学与文学价值。从主题看,一个表现“麦秀之感,黍离之悲”的主题,一个表现自己

2、“华胥 梦醒”的恨然。本文以西方现代的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分别从叙事视角、空间叙述、时间叙述这三个方面对比, 探讨其叙事艺术的不同。关键词:洛阳伽蓝记;东京梦华录;叙事比较;视角;时空w *刖言中国的叙事文学源远流长,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是史传文学(左传、史记)和诗歌。在左传和 史记中都有十分精彩的叙事。但单就叙事艺术而言,成就最高的还是近古的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 在叙事文学发展的长河上,未曾出现过如伊利昂纪这样伟大的史诗作品。学界曾有过中国文学史中是 否有“史诗”的讨论,有人提出诗经文王大明绵生民公刘中的可以作为“史诗”来 看待,但就其叙事篇幅和气势来看,很难与上述史诗作品相提并论。随着时代发展

3、,叙事文学在中古时期 发展成史传、杂传、小说的格局。到近古又发展出话本、笔记小说、戏曲等形式。北魏杨銜之的洛阳伽蓝记与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这两部作品,长久以来都因其大量记载社 会生活,描述了当时的政治、风俗、地理、城郭等,成为极其宝贵的史学资料。洛阳伽蓝记作者杨銜 之,于史无考,因此书而闻名于世,因本书以记洛阳城中的佛寺为主,故名洛阳伽蓝记。孟元老是“靖 康之难”后避地江左的文人,南宋初年,江南文人普遍有一种浓厚的怀旧之感,孟元老通过记叙东京生活, 全面回忆了当时的繁华景象。二者在记叙当时的社会风貌时,不但叙事简括、文笔隽永,又暗合抒情,是 非常好的叙事作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叙事

4、理论,但是西方产生了当代的作为独立学科的叙事学。西方定 义的叙事学,含义是通过语言或媒介来再现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的事件。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叙 事交流(话语)、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空间这几个方面。本文就这两部叙事作品的艺术价值,从叙事视角、空间叙述、时间叙述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比较其 叙事手法的艺术效果。1叙事视角叙事视角即是观察事件的角度。在叙事学的研究中,叙事视角一直是讨论的重点,因其是表现主题传 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叙事视角从叙述者的角度来讲,一般分为:全知视角、选择全知视角、戏剧式或摄影 式视角、第一人称回顾视角、第一人称旁观视角这五种。全知视角最为常见,叙述者可以从任何角度来

5、观 察时间,可以透视任何人物的内心。而选择全知视角则仅仅只揭示一位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而戏剧式视角 则客观记录人物的一举一动。第一人称回顾的叙述者处于所讲之事中,而第一人称旁观视角则在故事之外。 这两部作品都是作者站在今时的角度写往昔,透过时间的纬度来俯瞰当时的社会生活。在这其中,作者既 有听闻,又有自己的亲身体验,有时还会有自己的评述。为了广泛地记录当时的社会风貌,还原当时的生 活现状,作者选取不同的叙事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元的故都。1.1洛阳伽蓝记序多角度视角的运用洛阳伽蓝记序中采取了全知视角与第一人称回顾视角相交织的视角模式。洛阳伽蓝记中,杨銜之极为清楚王朝兴替的始末,他清楚这些历史人

6、物该有的结局,但是他作为 历史叙述者只能作为旁观者来审视已发生的过往。杨銜之如同上帝一般,运用全知视角,透视人物的内心, 塑造了极为鲜活的宗教、僧侣、士族、庶民形象。而在写王朝兴替之时杨銜之忍不住感慨系之,发表自己 的看法,从个人角度回顾历史。这种双重叙事视角交织的手法,让全文拥有非同一般的生命力。在本书的序言中,杨銜之就采取了这样的双重叙事视角:“三坟五典之说,九流百代之言,并理在人区,而义兼天外。至于一乘二谦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 域备详,东土靡记,自项日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豪眉之像,夜台图绀发之形。迩来奔竞,其风遂广。 至晋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逾盛

7、。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 庶土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于是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 广殿共阿房等壮。在这里,杨銜之运用全知视角,从时间的角度讲述了佛教在洛阳的兴起,从“至晋永嘉,唯有寺四十 二所”,到“皇魏受图,光宅嵩洛”,讲述了佛教从东汉发生,到西晋的发展,最后是北魏的鼎盛和极速衰 败的状况。杨銜之通过寥寥数语,讲述了佛教在几百年间的发展历程,他依据时间为线索,将这佛教的中 国化历程点缀其间,他深知佛教的现在与过去。“暨永熙多难,皇舆迁邺,诸寺僧尼,亦与时徙。至武定 五年,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杨銜之将这些

8、信 息毫无保留直接呈给读者,这种极具权威的叙事视角,在叙述时更易让读者接受其真实性。但是这种旁观者的叙事视角有时又会被杨銜之自己打破:“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逾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土豪家,舍资财若遗 迹。于是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岂直 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在这里,杨銜之为了表现北魏时佛教的兴旺殊胜,多次用了汉赋的铺排形式来强调和突出北魏的“法 教愈盛”,但是杨銜之在讲述时只是作为事件以外的旁观者,在记叙北魏的佛教发展的历程上采取了夸张 的手法,导致叙述内容和读者之间的距离相距甚远。杨銜之想要强调北魏的法教兴

9、盛,只有选取汉赋的铺 排来达到视觉上的绚丽效果,让读者能够真实“感知”。但似乎杨銜之认为在表达效果上仍有不足,于是 自己站出来,发表了 “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的感慨。作者通过这种第一人称的回顾视角,从作者著书之时的时间维度拉回到北魏之时,忍不住的感叹,拉 近了读者与文本的情感距离,让读者不再是以审视的眼光来阅读文本。其后写道:“至武定五年,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 蒿艾,巷罗荆棘,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游儿牧竖,踯躅于九逵,农夫耕老,艺黍于双阙。始知 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馀寺,今日寥廓,钟声

10、罕闻。恐后世无 传,故撰斯记。此时的杨銜之已经进人了事件之中,以当时武定五年,自己重览洛阳的亲身经历,间接抒发了自己的 “麦秀之感、黍离之悲”。通过作者的眼睛,读者亲自见证了北魏洛阳的今昔对比。当年洛阳城中一千余 寺,香火鼎盛,如今寺院钟声,已经是寥廓罕闻,前后对比,不可谓不悲。这种情感的延续比作者直抒胸 臆的“麦秀之感、黍离之悲”更有今昔之感。使读者能够深切感知杨街之作为前朝遗老的王朝兴替之感, 着墨不多,却奠定了全文沉郁的情感基调。1.2东京梦华录序第一人称回顾视角的运用东京梦华录序开篇就说:“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 太平日久

11、,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 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争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 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 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 则长人精神。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亭。频观公主下降,皇子纳妃。修造则创建明堂,冶铸则立成鼎 鼐。观妓籍则府曹衙罢,内省宴回;看变化则举子唱名,武人换授。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餍足。一旦 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

12、绪牢落,渐人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 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 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 非华胥之梦觉哉? ”在序言中,作者孟元老就跳出来讲述自己是于何年到京师,居住何处,之后他“渐次长立”,于他所 述之事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便有了浓郁的个人色彩。在文章的行文上不似洛阳伽蓝记一般具 有时间的透视性,也不具有其在气势上的开阔大气。这里的序言,几乎都是孟元老的第一人称的叙述,从回顾“数十年烂赏叠游”的所见所闻,到表达自 己“莫知餍足”的怀念。作

13、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在刻画东京的池苑、酒肆、美食、习俗等日常生活。而在讲 述前朝的倾覆之时,仅用了 “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人桑榆”, 作者似乎是有意避开对靖康之难的刻画,而落笔在“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的失落 以及对以前“华胥之国、其乐无涯”的追念。作者在讲述自己初到京师,长于辇毂之下,太平日久,看惯 各种人物繁阜到靖康年间一旦起兵火的转折。从“数十年烂赏叠游”到“渐人桑榆”,作者的情感变化都 是十分克制的,只是从“莫知餍足”到了 “情绪牢落”。在东京梦华录序中,最为沉重的也不过是 华胥梦醒的怅然。孟元老所记叙的东京的如梦生活是鲜活且多姿多彩

14、的,他讲述“时节相次,各有观赏” 分别从赏灯乞巧、登高游园写到了宝马花街和市集酒肆。这里孟元老调动了自己的五官,从色彩(青楼、 金翠)、声音(新声巧笑、按管调弦、箫鼓)、味觉(异味、庖厨)、嗅觉(飘香)来写东京的都市生活。 而靖康之难后,孟元老自言“情绪牢落、渐人桑榆”,今昔对比之下,当年孟元老所经历的种种,竟似美 梦一般。1.3视角模式与情感体验视角模式是表达情感的重要丁具。全知视角的叙述者居高临下,在情感表达上不具有主动性,而第一 人称回顾视角将读者直接引人叙述者“我”的情感世界,在情感表达中更具有主动性。就这两部作品的叙 事视角而言,洛阳伽蓝记采用了全知视角和第一人称回顾视角相结合的方式

15、,而东京梦华录则是 选取了单一的第一人称回顾视角。全知模式的运用让洛阳伽蓝记序更有超越时空的广阔性。杨街之本人于史无传,只是在唐人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六王臣滞惑篇略载其人,生卒年不详, 北魏末年至东魏在世,而他在序言中,所载洛阳佛教,历经了东汉、西晋、北魏到东魏的历程。就其本身 而言,杨街之亲眼所见的只是北魏时期的佛教兴盛到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的寺庙丘墟,但是他却载取了东 汉到西晋的发展历程。“至晋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到北魏时“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作者杨街 之选取了一个十分有跨度的时间历程,如同采取了电影之中的长镜头,由远及近,慢慢将洛阳的前世今生 都推到读者的面前来,让读者在阅读时所体验

16、到的是一幅流动的画面。于是在其后“至武定五年,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 丘墟始知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在这里,作者杨銜之忍不住感慨自己的“麦 秀之感、黍离之悲”,这样的情感表达和前面作者对于高祖迁都洛阳,北魏后迁都邺城,武定五年重游洛 阳的经历相互照应,让读者能够真切体会到杨銜之作为前朝遗老的哀切情感,整个情感脉络清晰自然,顺 势而下。作者先从全知视角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广阔的时空概念,以洛阳一城经历的由东汉到东魏的变迁,把一 座城放在了这样的历史长河中来讲述,让这座城拥有了难以超越的历史纵深感,而在这座城中体验和经历 了这些变迁的人和事也都有了难以言说的沧桑。因而杨銜之感慨“麦秀之感、黍离之悲”给读者的情感体 验是真挚且自然的。相比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