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酱料大学临床技能学考试重点概述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4079592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酱料大学临床技能学考试重点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南方酱料大学临床技能学考试重点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南方酱料大学临床技能学考试重点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南方酱料大学临床技能学考试重点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南方酱料大学临床技能学考试重点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方酱料大学临床技能学考试重点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酱料大学临床技能学考试重点概述(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技能学 理论考试(占 70%) 考题类型 1 选择题 共计 60 题 合计 分 A1 题 B1 题 C1 题 X 题 2 问答题 3-4 题 合计 30 分 3 纠错题 2 题 合计 分 操作考试 (占 30%) 你们自行安排 各章节内容 按课件内容整理 第一节CPR 可能考的问答题: 2010 年新指南较2005 年的不同点?或者CPR 的操作流程。1. 更强调尽早的有效心脏按压 有力和快速 不少于100 次/分 胸骨下压5cm 胸廓回弹 压/放时间相等 减少中断时间 2. 步骤由A B C 变为C A B(非专业人士) 3. 删除流程中的呼吸判断(非专业人士) 4. 成人/儿童CPR

2、按压/通气比为30:2 婴儿15:2 5 每次人工呼吸1 秒钟 见到胸部起伏 500ml600ml 避免过度通气 6 仅1 次单相360J 或双相200J 电击除颤 电除颤后立即CPR 连续做5 组 约2 分钟 2 分钟后再次判断心律 7 认可18 岁儿童使用体外自动除颤仪(AED) 8 有条件的,1 岁以下幼儿也可应用AED 禁忌证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 4.心包填塞 可选择不施救者 疾病终末期患者(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及晚期癌症患者) 抢救时机: 心跳停止4 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8 分钟内获得进一步医治,救愈率45%或更高 超过6 分钟者,大脑发

3、生不可逆损害,复苏存活可能性微小CPR 流程 1 判断意识 拍打患者两肩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喊:你好,能听到我说话吗? 通知助手打120,拿AED 2 体位摆放 仰卧位 地面或硬床板上 整体翻转,头、颈身体同轴转动 无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 3 心跳骤停判断暴露上身,检查胸廓起伏 10s 检查脉搏或心跳-颈动脉博动 10s 4 胸外按压 两乳连线中点 胸骨中下1/3 交界 快速有力:掌根 重叠 交叉 垂直 下陷5cm 持续平稳 100 次/分 按压呼吸比 30:2 答题要点:按压部位、按压姿势、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方式、按压呼吸比 5 开放气道 2 次呼吸 头偏向一侧 手指或吸引清除口腔内异

4、物 压头抬颏开放气道-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托颌法 (头颈部外伤) 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坠-阻塞上呼吸道 确保人工呼吸、人工循环有效 6 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辅助通气 pocket mask 手法 频率 10-12 次/min 成人吹气量500-600ml 有氧球囊挤压1/3 无氧球囊挤压1/2 挤压时间1 秒 口对口呼气:捏鼻 包口 气匀(1 秒) 上抬 松手 7 获得AED 8 检查患者心脏节律是否为可除颤心律 除颤时机-室颤无脉性室速 9 电击除颤-仅1 次单相360J 或双相200J 电击除颤 10 电除颤后立即CPR,连续做5 组,约2 分钟 。2 分钟后再次判断心律 BLS 成功标

5、志自主循环恢复 第二阶段第二个ABCD ( 高级生命支持,ACLS)专业人员普及 A:气管插管 B:正压通气 C:心律血压药物 D:鉴别诊断 A:气管内插管:(时机) 可靠、吸痰、给药、省人力 B:确认气管位置、固定,正压通气 810 次/分 C:继续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心律/脉搏/血压的判断、药物的应用 肾上腺素1mg 静注,每35 分钟重复一次仍是首选,不推荐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作为CPR 一线药物,对难治性室颤比肾上腺素效果好 40U 的血管加压素+1mg 肾上腺素,优于1mg 肾上腺素效果(早,替代第一剂或第二剂 肾上腺素) 胺碘酮-首选抗心律失常药(房性、

6、室性)首剂300mg。 D:可逆性病因的鉴别诊断 第三阶段(延续生命支持,脑保护)-复苏后的处理与评估,进一步病因的治疗 心脏功能监护 呼吸功能监护 酸碱及水电平衡 肾功能不全的防治 脑复苏 第二节 四大穿刺 可能考的问答题 四大穿刺共同点 操作步骤:体位、定位、消毒、局麻、进针、术后处理 课上老师强调各项操作的体位,定位,进针,适应症,禁忌症 以腰椎穿刺为例整理 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测定脑脊液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有阻塞。 3.注入造影剂或空气,进行脊髓腔造影或脑室造影。 4.鞘内注射抗生素、抗癌药等。 5.腰椎麻醉。 6.某些脑膜炎、脑炎、正压性脑积水和

7、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放取适量脑脊液以降低颅 内压和改善临床症状。 禁忌症: 1.有严重颅内压增高或已出现脑疝迹象者、怀疑后颅窝肿瘤者。 。 2.穿刺部位局部皮肤、皮下组织或脊柱有化脓性感染或脊椎结核时。 3.血液系统疾病、应用肝素等药物导致出血倾向及血小板50109/L 者 4.颈段脊髓肿物或脊髓外伤的急性期。 5.开放性颅脑损伤术前。 6.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已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者。 7.病情危重者,如休克、衰竭或濒危病人。 8.躁动不安、难以合作,以及严重脊柱畸形者。 术前准备: 1.操作室消毒。 2.核对病人姓名,查阅病历、头颅CT 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3.完成必要的医疗谈话、签

8、字程序。 4.术者、助手洗手。 5.做好病人思想工作,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消除病人顾虑,争取充 分合作。穿刺前嘱其排空大小便。 6.血压、脉搏、检查神经系统体征。 7.助手准备好腰椎穿刺包、5ml 注射器、10ml 注射器、无菌手套、消毒用品、胶布、 2利多卡因、鞘腔内注射所需药品、无菌试管数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等)、无 菌测压管(Queckenstedt 管)。 8.戴好帽子、口罩。 9.引导病人进入操作室。 体位:嘱患者以左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并靠近床沿,头向前胸屈曲,双手抱膝 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 或由助手立于术者对面,用一手挽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挽住其双下肢

9、腘窝处并用力抱 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定位:以两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汇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 腰椎棘突间隙,有 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消毒、铺巾 1.用碘伏或安尔碘在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皮肤2-3 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 约15cm,且第二遍范围小于第一遍。 2.助手协助或术者本人打开腰穿包。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检查腰椎穿刺包物品是 否齐全。 局部麻醉 自皮肤至椎棘韧带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逐层麻醉。麻醉皮肤应有皮丘,注药前应回抽, 观察无血液、脑脊液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进针:术者以左手食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以右手食指、 中指和

10、大拇指固定 20 号 穿刺针(小儿用21-22 号) ,从椎间隙,呈垂直或针尖斜面稍斜向头侧方向,缓慢刺入。进针 过程中针尖遇到骨质时,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角度后再进行穿刺。成人进针约4-6cm (小 儿约2-4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膜网下腔,此时,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 然后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见无色透明液体流出表明穿刺成功。 测压 在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嘱患者或由助手帮助将患者双下肢缓慢伸直放松。正常侧 卧位脑脊液压力为80-180mmH20 或40-50 滴min。此为初压。 观测初压时应注意脑脊液液面有无呼吸性搏动(随呼吸产生0.098

11、-0.197kPa(10-20mm水柱 的液面搏动)和脉搏性搏动(随脉搏产生0.02-0.039kPa(2-4mm水柱的液面搏动)。前者消失 时,提示椎管内有梗阻或有枕大孔疝,均宜小心。 放液 撤去测压管,用无菌试管收集脑脊液2-5ml 送化验检查。 根据需要做相应化验。一般将脑脊液分别收集于三个无菌试管中。第一管做细菌培养,第二 管做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第三管做一般性状和显微镜检查。 颅内压增高时放液速度宜慢且不宜过多,2-3ml 即可。 留取脑脊液后再接测压管测压,此为终压。 术后处理: 1. 终压测定完毕,放入针芯,再一并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 稍用力压迫穿刺部

12、位数分钟,用胶布固定。 2.操作过程中需反复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患者反应。穿刺术后需向患者交待去枕平卧4-6 小时,并嘱其多饮水以免引起头痛等不良反应,且避免打湿敷料,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师。 3.如无异常情况,送病人回病房。 4.整理穿刺包,清洁台面,清洗器械,一次性用物分门别类放于不同的污物桶内。 5.穿刺物及时标记、送检、处理。 6.及时书写穿刺记录。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 先兆者,禁忌穿刺。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发生感染。 3.穿刺针进入椎间隙后,如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需将针尖退至皮下,再调整进针方向重

13、新进针。 4.腰穿失败的主要原因通常是患者的体位没有摆好,患者最好以左膝胸位侧卧于硬板床上, 以使椎间隙暴露充分。 5.流出含血脑脊液时,必须区分是因穿刺损伤出血还是脑脊液原本就含血(如蛛网膜下腔出 血),可用连续三支试管收集脑脊液,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前后各管血色均匀一致,穿刺损伤 出血则各管颜色依次变淡。 6.怀疑颅内压增高需行腰穿明确诊断者,应备20%甘露醇于床旁;术中一旦发现颅内压增高 者,应首先加压静滴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再留取脑脊液标本进行相应检查,以防诱发脑疝。 7.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8.鞘内注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

14、再给予等量容积的药物,以注射器边推药边回抽, 用脑脊液不断稀释药物浓度,且注药过程需缓慢,通常在10 分钟以上。 9.如要检查穿刺针是否在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可采用压腹试验。 可了解针头是否在椎管内,以及下胸段及腰骶部的脊髓蛛网膜下腔有无梗阻。 令助手用手掌或握拳深压患者腹部,可见脑 脊液压力迅速上升;去除压力后,压力迅速 下降。 说明穿刺针头确实在椎管内。 如压腹试验时压力不升或上升缓慢,谓之压腹试验阳性。说明下胸段以下蛛网膜下腔梗阻, 或针头不在椎管内。腰穿针和测压管不通畅亦可呈阳性,须予注意。 10.如要检查椎管内是否存在梗阻,可行压颈试验(奎肯试验)。压颈试验前应先做压腹试验。 在测定初

15、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15 秒;然后再压迫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 侧颈静脉; 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40mmH2O 以上,解除压迫后1020 秒迅 速降至原来水平,示蛛网膜下腔通畅。称为压颈试验阴性。 若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力升高,提示蛛网膜下腔完全梗阻;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 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梗阻。这两种情况称为压颈试验阳性。 如果压迫一侧颈静脉,脑脊液压力不上升,但压迫对侧正常上升,常提示该梗阻侧的横窦闭 塞。 凡颅压增高或怀疑后颅窝占位者,禁做此实验,以免脑疝。 最严重的并发症-脑疝 最常见的并发症-腰穿后头痛 最常见的风险-腰穿失败 第三节 神经系统查体 1、一般情况 1、 意识状态: 觉醒程度:清醒-嗜睡-昏睡-昏迷(浅-中-深) 意识内容: 意识模糊:注意力减退,定向障碍,情感淡 漠,思睡。对光、声、痛有反应。 谵妄状态:注意涣散,定向障碍,言语增多, 伴觉醒-睡眠紊乱,有错觉和幻觉,甚至有 攻击行为。病情呈波动性,夜间加重,白天 减轻。 特殊类型: 闭锁综合征? 植物状态? 去大脑皮质状态手在上 去脑强直状态手在下 最小意识状态: (1)遵从简单的指令 (2)不管正确性如何可以用姿势或语言来回 答是或否 (3)可被理解的语言 (4)有目的行为包括偶然出现的与环境刺激 有关的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