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局部解剖学-颅面部(lv)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4020779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0.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用局部解剖学-颅面部(lv)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医用局部解剖学-颅面部(lv)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医用局部解剖学-颅面部(lv)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医用局部解剖学-颅面部(lv)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医用局部解剖学-颅面部(lv)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用局部解剖学-颅面部(lv)》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局部解剖学-颅面部(lv)(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用局部解剖学,第一章 头颈部 第一节 颅顶及面浅部,概述,头部、颈部分界:下颌底、下颌角、乳突、上项线、枕外隆凸,颅部、面部分界: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乳突,颅部,颅顶 颅底 颅腔,面部,面浅部 面侧区深部,颅顶,额顶枕区 颞区,面浅部:含腮腺咬肌区,体表标志: 眉弓,眶上、下孔,颏孔,翼点(pterion),颧弓,乳突,枕外隆凸。,(一) 颅顶软组织 1. 额顶枕区 境界:以眶上缘、枕外隆突、上项线、上颞线的连线与颞区分开。 层次: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和枕额肌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颅骨外骨膜,头皮(scalp),(1) 皮肤,厚密 毛囊丰富 富含汗腺、皮脂腺 为疖肿和皮脂腺囊肿

2、的好发部位。,主要内容,(2)浅筋膜,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形成许多结缔组织小梁。脂肪小格、血管丰富,伤后需压迫或缝扎止血,(3) 帽状腱膜,前后连枕额肌 两侧连颞筋膜浅层 断裂伤需缝合,(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间隙范围与帽状腱膜范围相当,腱膜下间隙。 导血管连颅内静脉窦,间隙内感染可向颅内扩散。 颅顶部的危险区,(5) 颅骨外骨膜,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经缝韧带连颅骨内骨膜,发生血肿局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内,形成局限血肿,2. 颞区: 上界:上颞线; 下界: 颧弓上缘; 前界:颧骨额突; 后界:上颞线后下段 层次:皮肤 浅筋膜 颞筋膜浅层 颞筋膜深层temporal fascia 颞肌

3、颅骨外骨膜 (1)皮肤 薄、移动性大,利于缝合,(2)浅筋膜 前薄后厚 脂肪较少 上连颅顶浅筋膜 下连面部浅筋膜 内含颞浅a.v 耳颞n 耳后a.v 枕小n 面神经颞支,(3)颞筋膜浅层 是额顶枕区帽状腱膜向颞区的延续。 (4)颞筋膜深层 上:上颞线 下:分两层连颧弓 两层间形成颞筋膜间间隙 含脂肪、颞中血管,(5)颞肌 扇形,强厚,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颞肌与 颞筋膜深层之间有颞浅间隙:脂肪组织充填。 (6)颅骨外骨膜 薄,剥离困难,很少形成血肿。 颞深间隙:颅骨外骨膜与颞肌之间形成,内含脂肪、颞深血管和神经。,3. 颅顶部的血管、神经,前组 1)滑车上血管、神经 分布于额内侧部 2)眶上血管、

4、神经 分布于额顶部,3. 颅顶部的血管、神经,外侧组 1)颞浅血管、耳颞神经 颞浅动脉:面横动脉 额支 顶支 颞浅静脉:与上颌静脉汇合成下颌后静脉 2)耳后血管、耳大神经、枕小神经,3. 颅顶部的血管、神经,后组: 枕血管 枕静脉与耳后静脉汇合后与下颌后静脉后支汇合成颈外静脉 枕大神经(C2):分布与上项线以上的皮肤。,(二)面浅部结构,皮肤: 血管丰富,感觉灵敏 浅筋膜:厚而致密,含脂肪组织 面肌:眼周围肌、口周围肌、额肌 2. 腮腺咬肌区 境界: 前界 咬肌前缘 后界 乳突、二腹肌后腹上缘、胸锁乳突肌前缘 上界 颧弓、外耳道 下界 下颌体下缘 层次:皮肤 浅筋膜 浅层血管、神经 腮腺咬肌筋

5、膜 腮腺浅部 腮腺峡部及穿行血管神经 咬肌 下颌支 腮腺深部,(1)腮腺,上缘 平颧弓,前后:面n颞支、颞浅av、耳颞n 下端 下颌角后下方:面n下颌缘支、颈支、下颌后v 后缘 邻乳突、胸锁乳突肌 前缘 紧贴咬肌后表面 上下:面n颧支、面横av、面n颊支上主支、腮腺管、面n颊支下主支、面n下颌缘支 浅面 腮腺浅淋巴结、二大n前支 深面 腮腺床:茎突诸肌、颈内av、-脑n,腮腺 楔形,底呈三角形,尖对咽侧壁 分浅部、深部和峡部 浅部 面突,咬肌后表面 深部 下颌后突,下颌支后内侧; 突向咽侧壁形成咽突 峡部 位于下颌支后缘,腮腺咬肌筋膜 浅、深层 腮腺鞘 特点:浅层致密,形成小隔;深层薄弱 腮腺

6、管 自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3.55cm, 0.3cm, 管壁厚而坚韧,在距颧弓下缘下方1cm处横行向 前,经咬肌表面至该肌前缘处直角转折向内穿颊肌, 开口于上颌第2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开口处形成腮 腺管乳头。有面n颊支、面横血管伴行,(2)穿经腮腺的结构,纵行:颈外a、颞浅血管、下颌后v、耳颞n 横行:上颌血管、面横血管、面神经及其分支 由浅入深:面神经的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耳颞神经,3. 血管,(1)面部血管 面动脉内眦动脉 上唇动脉 下唇动脉 鼻外侧支,面静脉 面部危险三角,(2)颞浅血管、面横血管、眶上血管、滑车上血管、眶下血管、颏血管,4. 淋巴,面前淋巴结群(前群): 沿面v

7、排列,收集睑内、眶内侧、鼻部、上唇、颊部、颧部,注入下颌下淋巴结,腮腺浅淋巴结(后群):位于腮腺表面,收集颞区、额区、耳廓、外耳道、上睑、下睑、鼻根部,注入腮腺深淋巴和颈外侧上深淋巴结,5. 神经,面神经 支配面肌、颈阔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2)三叉神经,眼神经眶上裂眶腔 上颌神经圆孔翼腭窝 下颌神经卵圆孔颞下窝,感觉纤维:面部、口腔、鼻腔、鼻旁窦、牙、脑膜 运动纤维:咀嚼肌,分支:1)眶上神经、滑车上神经 2)眶下神经 3)耳颞神经、颏神经、颊神经,临床要点,腮腺解剖的临床应用,脓肿蔓延:咽旁脓肿、颈部蔓延、扩散至外耳道、中耳 腮腺切除:保留面神经,

8、颞浅动脉皮瓣,医用局部解剖学,第一章 头颈部 第二节 面侧区深部,面侧区深部(颞下窝)境界: 上壁 碟骨大翼颞下面、颞骨鳞部颞面下部 前壁 颧骨颞面下部、上颌骨颞下面 内侧壁 碟骨翼突外侧板 外侧壁 下颌支上份、颧弓,翼上颌裂,通翼腭窝,体表标志: 下颌骨髁突 星点,主要内容:翼内肌、翼外肌、颞下间隙、翼颌间隙、上颌血管、神经、 翼静脉丛、下颌神经分支,(一)咀嚼肌、颌面部间隙,颞肌 咬肌 翼内肌 翼外肌,(一)咀嚼肌、颌面部间隙,咬肌间隙:位于咬肌和下颌支外侧骨膜之间,内通翼颌间隙,前通颊间隙,上内通颞下间隙。 翼颌间隙:位于下颌支内侧与翼内肌之间。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下牙槽血管通过。上

9、通颞下间隙、颞间隙,前通颊间隙,外通咬肌间隙,前下通舌下间隙、下颌下间隙,后通咽旁间隙。,(二)颞下颌关节,由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头构成 内有关节盘 关节囊松薄,有颞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翼突下颌韧带加强 运动,(三)上颌动脉,行程:自下颌颈发自颈外动脉,经下颌颈深面茎突下颌韧带浅面进入颞下窝,横过下牙槽神经、舌神经,经颞肌、翼外肌之间至上颌结节后方,通过翼上颌裂进入翼腭窝。,(三)上颌动脉,分段:,第一段 下牙槽动脉 脑膜中动脉,第二段 咀嚼肌同名动脉 颊动脉,第三段 上牙槽后动脉 眶下动脉 腭降动脉 蝶腭动脉,(四) 翼静脉丛、上颌静脉,位置: 颞下窝内 翼内、外肌和颞肌之

10、间,上颌动脉周围,上颌静脉 下颌后静脉 前支汇入面静脉 后支合成颈外静脉,(五)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颅,外有翼外肌,后有脑膜中动脉,深面有耳神经节,分前、后干,前干: 咀嚼肌神经 颊神经 后干: 耳颞神经 舌神经 下颌下神经节 下牙槽神经,(六)上颌神经 上牙槽后支 眶下神经 上牙槽中支、前支,临床要点,上、下颌骨的临床应用 牙麻醉点的解剖学定位,上颌结节、腭大孔、眶下孔、切牙孔、下颌孔的骨性解剖定位标志,医用局部解剖学,第一章 头颈部 第三节 颅腔,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颅腔,颅骨围成,容纳脑及其血管、被膜,颅前窝 容纳额叶,由眶上壁、筛板构成,有筛孔 颅中窝 容纳颞叶、垂体,有出入孔、管

11、、裂 颅后窝 容纳小脑、脑干,有出入孔、管、门,(一)骨性颅底内面的结构和毗邻,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二)硬脑膜及其形成物,硬脑膜形态特点: 形成物:大脑镰 小脑膜 硬脑膜窦,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前后海绵间窦连通 内有小梁,形成小间隙 接受大脑浅静脉、眼静脉、视网膜中央静脉等 经岩上、下窦连乙状窦、颈内静脉 经内眦静脉、面神静脉、翼丛与面静脉相通 这些静脉没有静脉瓣 外侧壁:、1、2 内侧有:颈内静脉、 血流缓慢,易成血栓,感染易扩散,导致海绵窦炎 产生神经麻痹、结膜充血、视乳头水肿等。,(三)颅内、外静脉交通,乙状窦颈内静脉,(四)脑神经,嗅神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12、展神经 面神经 听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 ,端脑 间脑 中脑 脑桥 延髓,脑神经出入脑的部位,脑神经出入颅腔的部位,嗅神经 筛孔 视神经 视神经管 动眼神经 眶上裂 滑车神经 眶上裂 三叉神经 眼神经 眶上裂 上颌神经 圆孔 下颌神经 卵圆孔 展神经 眶上裂 面神经 内耳门 听神经 内耳门 舌咽神经 颈静脉孔 迷走神经 颈静脉孔 副神经 颈静脉孔 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管,临床要点,颅底骨折 伴血管、神经损伤及硬脑膜撕裂 颅前窝骨折 伤及,眼周出血、CSF鼻漏 鞍部骨折 伤及,口鼻出血、 CSF鼻漏 岩部骨折 伤及,耳出血、 CSF耳漏 枕底骨折 伤及,枕部淤血,垂体毗邻 垂体瘤,伤及,小脑膜切迹疝 伤及 、大脑脚,See you next tim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