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有利于人才成长驳立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4020298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末位淘汰有利于人才成长驳立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末位淘汰有利于人才成长驳立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末位淘汰有利于人才成长驳立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末位淘汰有利于人才成长驳立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方:末位淘汰有利于人才成长主席好,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第一, 末位淘汰可以激发人的动机和期望,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企业通过末位淘汰制培养人才的观念与此不谋而合。末位淘汰是一种经典的激励制度,员工在竞争中获胜可以得到利益,当员工的能力与企业需求方向一致时,员工的潜能发挥就与企业之间形成了契合关系。当年任正非以一封名为“华为的冬天”内部信,拉开了末位淘汰的序幕,时至今日,华为的员工还都保持着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传奇。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实施了末位淘汰的华为早应该因为人才的缺失而分崩离析了呀。第二, 有序、公平的末位淘

2、汰环境可以发挥企业的引导作用,对人才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事实上,人才的选拔录用,个人能力的企业认同,大都需要采用竞争机制。员工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就要根据企业的标准和目标进行准备,这就是一个价值引导过程,末位淘汰留下的人才是完全符合行业价值导向的人才。其次,末位淘汰还可以调节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人尽其才。2012年,李彦宏在百度喊出“鼓励狼性,淘汰小资”的口号,这么多年,百度员工一直遵循着这个导向,以狼性的标准要求着自己。时至今日,百度员工的专业高效还一直被业界称道。第三, 末位淘汰制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个良性的竞争机制,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有利于

3、提高人才的组织化程度。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也会为成才者提供各种有利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激烈的竞争环境还会开拓员工的视野,促使员工更加积极地获取知识,了解外部信息,这样必然会有利于开发人才的内在素质和潜能,丰富成才者的思维,增强成才者的创新能力。顺丰快递也是实施末位淘汰的典型代表之一,快递行业是一个鱼龙混杂的行业,顺丰从当年的分裂割据到现在行业楷模,得益于他收拢了大量精尖人才,而这些人才的获得,正是其这么多年一直坚持末位淘汰的结果。总之,一个良性的竞争机制,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机遇和平台,真正的符合行业发展的人才,对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的渴望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强烈。企业不是慈善机构,

4、只有淘汰掉不适合的人,才能塑造真正的精英,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才是人才成长的落脚点。因此,我方坚定地认为,末位淘汰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对方辩友认为,末位淘汰是违法的。难免有一叶障目之嫌。末位淘汰不是盲目的将业绩末位的员工淘汰掉,而是有三种形式:1,调整工作岗位;2,合同到期不续签;3,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在第40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合同。对方辩友认为,十个指头有长短,人各有所长。但是我方刚才已经陈述了,今天所讨论的人才是指行业内的人

5、才,在这个行业不适合在那个行业适合的人才,不在我们今天的辩论范围,对方辩友难道还没有审清楚辩题就上台了吗?案例:海尔集团6位副总裁由于没有完成年初既定业绩目标而被免职,消息一出引发外界对海尔集团末位淘汰制度的强烈关注。看似不留情面,实际上却充分激发了海尔每个人的潜力,将压力转换成竞争的动力。反方:末位淘汰不利于人才成长主席好,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第一, 末位淘汰是一种竞争机制,会对人才的心理产生冲击。竞争会激发人的需求和期望,但是这种激发力度过强时,就容易导致冲突的出现,一旦冲突无法解决,就必然会增加受挫折的机会。客观上讲,竞争就是夜里,压力也会变成阻力,这样容易导致成才者遭受挫折,诱

6、发心理问题。富士康企业频繁的跳楼事件,跟其激烈的竞争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很多员工因为不适应企业的竞争机制而选择了轻生。第二, 末位淘汰会对成才者的道德观念产生冲击。一些人在面对竞争的利益驱动和生存发展需要时,不得不采取各种各样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与对手角逐,结果不是触犯了法律就是违背了道德规范。第三, 末位淘汰会降低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末位淘汰势必带来人才的交替更迭,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大器晚成”。有些人对事物的接收程度慢,但是慢工出细活儿,这类人往往更容易成长为高精尖人才。而末位淘汰是一种速食制度,很容易抹杀这样的人才。日本管理大师稻盛和夫,一直遵循“敬天爱人”这样不裁员的管理哲学,他认为企业最重

7、要的财产就是员工的心,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稻盛和夫亲手打造了两家世界500强,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让已经申请破产的日本航空起死回生。第四, 末位淘汰制有损人格尊严。十个指头有长短,天生我才必有用。末位淘汰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典型的强势管理,主张通过内部员工的竞争从而严加管理,人才外在的环境是紧张的,在这种环境下员工的心理压力很大,总有一种被动感和被指使感,在这种方法下,必然导致职能部门的非增值活动的增加。而且末位淘汰制一般是注重短期效应的,并不在乎人才的长远发展和潜力发挥。末位淘汰制是美国通用公司的CEO杰克韦尔奇创建的,但是韦尔奇也说过:任何制度都有弊端,末位淘汰也不例外。因此,我方坚定的认为:末位淘汰不利于人才成长。“骏马行千里,耕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