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固定污染源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方法确认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4019046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固定污染源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方法确认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气固定污染源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方法确认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气固定污染源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方法确认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气固定污染源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方法确认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固定污染源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方法确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固定污染源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方法确认(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固定污染源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HJ/T67-2001方法确认1.目的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吸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分析方法检出限、回收率及精密度,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中氟化物的测定。不能测定碳氟化物,如氟利昂。3. 职责3.1 检测人员负责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测量过程正常进行,消除各种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意外因素,掌握检出限、方法回收率与精密度的计算方法。3.2 复核人员负责检查原始记录、检出限、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的计算方法。3.3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检测结果及检出限、方法回收率、精密度分析结果4. 分析方法4.1 测量方法简

2、述4.1.1空白试验:按同试样完全相同的处理步骤进行空白实验,仅用吸收液代替试样。4.1.2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4.1.2.1 样品的采集污染源中尘氟和气态氟共存时,采样烟尘采样方法进行等速采样,在采样管的出口串联三个装有75ml吸收液的大型冲击式吸收瓶,分别捕集尘氟和气态氟。若污染源中只存在气态氟时,可采用烟气采样方法,在采集管出口串联两个装有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52.0L/min的流速采集520min。采样管与吸收瓶之间的连接管,选用聚四氟乙烯管,并应尽量短。注:连接管液可使用聚乙烯塑料管和橡胶管。采样点数目,采样点位设置及操作步骤,按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

3、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有关规定进行。采样频次和时间,按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有关规定进行。4.1.2.2 样品的保存采样结束后,将滤筒取出,编号后放入干燥洁净的器皿中,并按照采样要求,做好记录。吸收瓶中的样品全部转移至聚乙烯瓶中,并用少量水洗涤三次吸收瓶,洗涤液并入聚乙烯瓶中。编号做好记录。采样管与连接管先用50ml吸收液洗涤,再用400ml水冲洗,全部并入聚乙烯瓶中,编号做好记录。样品常温下可保存一周。4.1.3 分析步骤4.1.3.1校准曲线的绘制取6个50ml聚乙烯烧杯,按表1配制标准系列,也可根据实际样品浓度配制,不得少于6个点。表1杯 号

4、123456F标准溶液(g/ml)2.55.010.025.050.0100.0取标准溶液量(ml)2.002.002.002.002.002.00F含量(g)5102050100200在聚乙烯烧杯中各放入一根搅拌子,加入三滴溴甲酚绿指示剂,用盐酸溶液调节pH值,使溶液刚刚变为蓝绿色为止(此时溶液的pH值为5.5左右),加TISAB溶液10.00ml,加水使总体积为40.0ml。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插入按要求已清洗好的氟离子选择电极及甘汞电极;从低到高浓度依次测定。每个样品搅拌数分钟,待读数稳定后(即每分钟电极电位变化小于0.1mV),停止搅拌,静置1分钟读取毫伏值。用半对数坐标纸,以等距坐标表

5、示毫伏值,对数坐标表示氟含量(g),绘制校准曲线。或作直线回归,取得回归方程。电极的实际斜率:温度在2025之间,氟离子浓度每改变10倍,电极电位变化582mV。4.1.3.2 样品的测定4.1.3.2.1气态氟样品测定4.1.3.2.1.1 将吸收瓶中的样品进行定容后测定。根据浓度大小移取适量(515ml)样品于50ml聚乙烯烧杯中,放一根搅拌子,加入三滴溴甲酚绿指示剂,在搅拌下滴加盐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刚刚转变为蓝绿色(此时溶液的pH值为5.5左右),再加入10ml总离子强度缓冲液,加水使总体积为40.0ml。以下测定同校准曲线的绘制,读取毫伏值后,可在校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氟含量(

6、g)。或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氟含量。测定样品时与绘制校准曲线时温度之差不应超过2。4.1.3.2.1.2 将采样管及其连接管的冲洗液进行定容后测定,测定同(4.1.3.2.1.1)。4.1.3.2.1.3 空白值测定移取与样品等量的氢氧化钠吸收液于50ml聚乙烯烧杯中,加入0.5ml氟化钠标准溶液(10.0g/ml),测定同(4.1.3.2.1.1)。计算出的氟含量应减去5g。4.1.3.2.1.4 4.1.3.2.1.1与4.1.3.2.1.2测定的氟含量之和减去空白值为气态氟含量(g)。4.1.3.2.2 尘氟样品测定将超细玻璃纤维滤筒剪成55mm小块,置于150ml聚乙烯烧杯中,加入50ml

7、盐酸溶液,用超声波超30min或用聚乙烯棒充分搅动放置3小时后用定性滤纸滤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聚乙烯烧杯及滤筒残渣56次,洗涤液并入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转移至聚乙烯瓶中。根据浓度大小移取适量(515ml)试样于50ml聚乙烯烧杯中,放一根搅拌子,加入三滴溴甲酚绿指示剂,在搅拌下滴加盐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刚刚转变为蓝绿色(此时溶液的pH值为5.5左右),再加入10ml总离子强度缓冲液,加水使总体积为40.0ml。以下测定同。4.1.3.2.2 空白样品取同批号空白滤筒(至少2支)同(4.1.3.2.2)方法处理,制备成空白滤筒试样,按尘氟试样(4.1.3.2.2)进

8、行测定,计算出空白滤筒的氟含量d(g)。注:滤筒的空白值要均匀,本底值要低。4.1.4 浓度的计算4.1.4.1 气态氟和尘氟浓度 气态氟浓度:c(F,mg/m3)W 空白滤筒氟含量:d(g)W 尘氟含量:c(F,mg/m3)(Wd)式中:W测定时所取样品溶液中氟含量,g Vt样品溶液总体积,ml; Va测定时所取样品溶液体积,ml; Vnd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Vnd的换算参照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源采样方法中的第10部分(采样体积计算); d空白滤筒的氟含量,g。4.1.4.2 总氟浓度:C总C气C尘4.1.5 排放速率的计算 根据GB/T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有关条款确定排放速率。5. 结果分析5.1检出限选取10份空白样品,按4进行测试。结果见附表。由附表可知,检出限满足标准HJ/T67-2001的要求。5.2方法回收率与精密度选取6份样品加标,使加标量均为10ug,按4进行测试。结果见附表。由附表可知,回收率在88.8%104%之间,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