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4016245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0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上海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上海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上海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上海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范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范文 篇一:上海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纲及答题技巧 上海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纲解读 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题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4、欣赏作品的形象,欣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5、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6、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7、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8、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

2、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基础知识必备 必备一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 1、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研究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连锁” 2、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3、浏览首句,略知梗概 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的思路 4、默读全文,圈点勾画 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 5、深思熟虑,精确表达 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

3、词雅致精确。 千变万化的题目经过分析整理,可以分为几类;同类题目,答题思路大致相同。 必备二表达技巧分类及应答策略 高考的大学读一般为精美的哲理散文、抒情散文和微型小说。 1、人称表达类解题思路: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解题的方向。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2、修辞方法类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问。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在具体运用中又有些细微的差别,现将考试

4、大纲新规定的八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列举如下: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对偶整齐,有节奏感;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设问突出强调。 (3)确认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3、表达方式类 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的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如下: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

5、人物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名题旨;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简洁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4、行文段落类针对文章中段落的作用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如下: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

6、定基调; 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 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5、表现手法类考查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的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 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事物的特点;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3)明确所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6、物象类 (1)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如下: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

7、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3)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4)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技巧点拨 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解析 有资深教师认为,做阅读主观题能抄原文答题是上策,能概括原文答题是中策,离开原文答题是下策。 1、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1)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 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 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的感情比另一词的感情更

8、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 特征)。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 不一致;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词是递进的关系,环环相扣,表达 了? (2)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 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9、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2、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3、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1)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2)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

10、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 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 和议论。 4、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晴概括某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5、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特定性式的总括。 篇二:上海高考语文答题方法 上海高考语文答题方法 一、考试基本常识: 1、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

11、自己冷静下来。 2、开考铃声响前有5分钟时间让你浏览试卷。此时不可用笔答题,否则违反考纪。你可以一边深呼吸,一边看试卷,但切记不可看作文题,以免影响答题情绪。 3、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心态:(1)偏急心态,为了抢时间,没有审清题目条件,慌忙答题,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匆忙做题,做了也白做”。(2)固执心态,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徒然浪费时间,解决方法是心中默念:“我攻不下,别人也攻不下,暂时先搁着,做了其它题目后或许会有灵感”。 4、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卷及1113题50分钟左右,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小时;1421题35分钟左右,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一个小时。 二、现代文阅读答

12、案要求: (一)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二)、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1、截。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改。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3、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