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4013770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肇庆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一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主观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卷一并收回。5保持答题卷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新时代”是我

2、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包括文学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历史坐标。对于文学来说,如何认识新时代之“新”的丰富内涵,如何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理论课题。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文学既存在于“时代”的变量中,也必存在于”民族文化”的常量中。对我们来说,这个常量就是“中国”。不能把握住时代的变量,文学就会在日新月异的新经验面前惊慌失措、孤芳自赏而故步自封,被时代所淘汰;不能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文学就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方寸大乱、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丢失了来路和根据地。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新生活、

3、新技术和新矛盾正在打破原有的文学想象。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来显影新时代的文学之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趋时以应新变之余,也要守望来路以寻民族文化之根。对于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来说,“中国”不仅是当下的,也是历史的;不仅是变动不居的,也是具有坚韧根性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让我们在时代之巨变中始终成为我们的正是“中国”这一份精神共同体的认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不仅在变,也在常;不仅在新创,也在守望。只有不断将新时代中国故事编织进并充实于“中国”浩浩荡荡的精神河流中,才能更有效地“以中国为方法”,在中国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中诠释“新

4、时代”的独特风采。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历史地呈现中国的丰富和纵深。历史地呈现“新时代”,意味着要在文化和时间的连续性表现流变;历史地表现中国,则意味着既要站在“新时代”观照历史,又要引几千年中国文化河流以灌溉“新时代”的精神园地,使“历史”成为照亮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我们不提供一个西方视野中的景观中国,我们必须提供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综合的中国。我们不但要阐释中国传统的浩荡江河,也要阐释这种传统江河的丰富构成。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不应把传统作为一种僵硬的知识,而应讲透传统背后的幽微,触摸知识背后的人心。在这方面,李敬泽的小春秋咏而归等写作就提供了书写中国传统独特而有效的路径。而张

5、定浩、黄德海等批评家,近年也深入到中国历史的腹地,去重新阐释中国复杂的文化精神。这种从中国表情到历史化的中国精神的对照和辩证,无疑也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有益探索。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还涉及如何坚持现实主义立场的问题。无论是时代之新变还是中国之辽阔,都决定了其催生的经验必有驳杂含混及尚未获得充分理性观照的特点。因此,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讲述发生在当下时代、当下中国的故事,而是要在形形色色的中国表情和来来往往的中国经验中由偶然抵达必然,有机地融合偶然与必然,从而提炼、捕捉和定格真正具有内在性的“新时代中国精神”。这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主义的要求。(陈培浩“新时代”与“中

6、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正确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前提。B. 在时代巨变中,正是有了“中国”这一精神共同体的认同,我们才不会迷失自我。C. 历史地表现中国,既要站在“新时代”观照历史,也要以中国文化涵养“新时代”的精神。D. 只有把握住时代的变量,与时俱进,文学才不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三个角度阐述了正确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辩证关系的必要性。B. 文章既有充分的理论分析,也有典型的事实论据,有理有

7、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C. 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D. 文章第段辩证地分析“变”与“常”、“新创”与“守望”的关系,逻辑严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变”和“新创”就是这样定海神针。B. 身处新时代,人们容易认识到文学“新创”的重要性,但对于民族文化的“守望”可能会有所忽略。C. 如果能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就能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D. 只有像李敬泽的小春秋咏而归等作品那样书写中国传统,才能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答案】1. D 2. C 3.

8、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D选项张冠李戴,根据原文“不能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文学就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方寸大乱、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丢失了来路和根据地”可知“文学才不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是就“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而言。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

9、、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选项,文章采用的是总分结构,不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也不是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项推断的依据是“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来显影新时代的文学之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趋时以应新变之余

10、,也要守望来路以寻民族文化之根”;A项,“变和新创就是这样的定海神针”的说法有误,“中国精神”才是“定海神针”。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推断都不成立。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

11、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就提出了“读整本的书”的观点。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当前,“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更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不断加强对读“整本的书”的引领力度。整本书阅读得到了很多教师的重视,但是有的老师却缺乏语文的学科意识和一定的审视眼光,把语文看作是无所不包的学

12、科,不作边界设定,什么材料都推荐,比如博物清朝十二帝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等,而语文的文学名著等读本偏偏被晾在了一边。显然,博物是科学学科该读的,清朝十二帝是历史学科该读的,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是美术学科该读的。现在的学科分工已经很细,每个学科都应坚守自己的岗位,都应有本学科的整本书阅读。推荐阅读不是语文老师的“独担之任”,而是每个学科老师的“应尽之责”。只有各科老师都承担起来,作专而准的整本书荐读、导读,学生的阅读才会完整与丰富,文化素养也才会全面而丰厚。(摘编自整本书阅读指导需”三弃三重”,中国教育报2018年6月4日)材料二: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

13、必修课8学分中的1学分固定下来,足见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然而,怎样理解和践行整本书阅读,目前还处在一种比较盲目的状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把整本书阅读混同于单篇课文的教学,占用大量的课内时间进行整本书的解读和探讨。须知语文教学的课时安排是有限的,不可能腾出很多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因此,整本书阅读应该课内外相结合,且主要是一种课外阅读。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被列入学习任务群,因此可以多用一些课时来完成,但也不宜像单篇课文那样,进行细化的解读。二是对学生课外的整本书阅读限制得太死,甚至对阅读的书目也做了严格的规定。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不可胜数,为什么不能阅读

14、“指定书目”之外的作品呢?语文的涵盖面十分广泛,那些“非语文的读本”莫不与语文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广泛涉猎,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有助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很多作家都有过读“杂书”的经历。因此,语文教师不应狭隘地理解整本书阅读,固守语文学科的“一亩三分地”,而应在提倡阅读经典作品的同时,允许学生在课外读一些其他方面的健康有益的书籍。(摘编自整本书阅读不应过于“课程化”,中国教育新闻网2018年12月3日)材料三:从阅读规律、教学规律出发,拿捏尺度,是整本书阅读的当务之急。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难题待解。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走进教学现场,教师要处理好讲解和活动的关系。教师应该对作品的关键处、难

15、解处提纲挈领地分析讲解,但要注意避免不顾学生实际的“自我陶醉”。把学生发言放在前面,耐心倾听学生的观点,不轻易给出自己的答案,用评价学生发言吸引学生注意。同样,不妨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活动样式,但应始终坚持以文本分析、文献阅读、问题探究和论文写作等静态活动为基础。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的讲解不仅在课上,课后的个性化指导也非常重要。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评价?首先,应把阅读习惯纳入评价。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复述阅读内容,二是边阅读,边批注,记录阅读的发现。前者有利于掌握知识,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后者有利于激发灵感,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注重写作成果的评价。适当布置仿写、鉴赏论文等写

16、作任务,并在选题、立意、结构、素材、语言等维度做好点评,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再次,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不妨引入纸笔测试的内容,让学生之间互相出题,互相检测,互相评阅。上述评价聚焦应试和素养的“交集”,把学生短期需求和终身阅读的关键能力统一起来,不失为“两难”之中的“两全”之策。(摘编自指导“整本书阅读”关键是拿捏尺度,光明日报2018年11月26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整本书阅读”从提出观点到纳入教材体制,经历了断层式发展,也导致实际操作中出现一些困难,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引领力度。B. 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是有学科边界的。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多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