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教材阅读 的艺术

上传人:fen****835 文档编号:93982065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师教材阅读 的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学语文教师教材阅读 的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学语文教师教材阅读 的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学语文教师教材阅读 的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学语文教师教材阅读 的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师教材阅读 的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师教材阅读 的艺术(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语文教师教材阅读 的艺术祥云一中:李永德摘要: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指 的是对中学语文教科书 的阅读,是对中学语文 的阅读。一般来说,从课堂阅读教学 的角度出发,教材阅读应涉及如下层面 的内容:全套特色,文体线条,单册内容,单元组合,单篇细节,知能训练,知识集纳,练习风格,量化指标,教学标高。特殊地说,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应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 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辩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那就是:1、理读;2、类读;3、品读;4、扩读;5、巧读;6、助读。 关键词:语文教师 教材阅读 艺术导语中学语

2、文教材阅读,是教学设计 的第一步。没有细腻深入 的有见解 的教材阅读,也许就没有质量较高 的教学设计。所以如果言及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艺术,第一步必须谈到教材阅读 的艺术。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指 的是对中学语文教科书 的阅读,是对中学语文 的阅读。一般来说,从课堂阅读教学 的角度出发,教材阅读应涉及如下层面 的内容:全套特色,文体线条,单册内容,单元组合,单篇细节,知能训练,知识集纳,练习风格,量化指标,教学标高。特殊地说,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应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 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辩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

3、异。那就是:1、理读;2、类读;3、品读;4、扩读;5、巧读;6、助读。 一、理读理读要求一个“细”字,它解决“进入课文” 的问题,解决课文“精华是什么” 的问题。所谓理读,就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就是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的眼光深入到课文 的各个角落。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认真地找寻,找出那些最有用 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 的、最需要教给学生 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把它们罗列出来以使做到教学时心中有底。对每一个教学单元,对每一册教材,对每一学年 的教材,对每一个学段 的教材,也理应做这样 的整理工作。从理读 的操作来看,理读有两个层面:一是专

4、家阅读层面,是那些做教材分析工作 的专家所进行 的工作,他们用科学研究 的思路,用理性分析 的方法,编织出细致严密 的教材分析提纲,对教材进行彻底 的层次繁多 的清理式阅读,对某一册教材 的分析,甚至要细化到最长 的课文有多少字,最短 的课文有多少字、全册共有多少字 的程度。对于这样 的理读,一般 的教师不大可能去做,但可以从中看到一些理读 的角度,学到一些整理、分析 的方法。二是教师阅读 的层面,是教师为了理解教材、设计教学而进行 的有目 的阅读整理工作。它带有较为浓厚 的教师个人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 的色彩,实用而不拘泥于某种模式,有一定 的理性而又在阅读方向上显得灵活多姿。从阅读 的对象来

5、看,理读也有两个层面:一是“质量”层面,就是将课文中需要教学 的内容清理出来,以确保教学内容 的饱满。二是“标高”层面,就是对全套教材、全册教材、全单元教材 的朗读训练、词句理解训练、段落理解训练、阅读能力训练、阅读技法训练、思维训练等等内容进行训练标高(主要理读单元教学要求与课后练习设计) 的研究。作为教师阅读层面 的理读来讲,主要是微观,但也有宏观 的,重点表现在对单篇课文 的理解上。它极有助于我们把握课文 的基本内容。它极有助于我们把握课文 的基本内容极有助于我们提炼课文 的精髓。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现代课文 的例子对回忆我 的母亲 的语言理读。1、字形字音佃农 祖籍 韶关 仪陇 溺死 劳碌

6、 私塾 桐子 豌豆 妯娌 周济 庚子 衙门 差役 横蛮 外甥 不辍 聊叙2、四字词语 惨痛悲哀 无可奈何 高大结实 汗流满面 任劳任怨 性格和蔼 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成群结队 哭声动天 为富不仁 三言两语 节衣缩食 支撑门户 东挪西借 独立支持 饮食起居 饱尝艰苦3、近义词组 (1)悲痛 惨痛 沉痛 哀痛 (2)悲痛 悲哀 悲惨 (3)勤劳 勤苦 (4)回忆 记忆 (5)劳动 劳碌 劳作 (6)家境 家庭 (7)贫苦 贫穷 (8)照顾 周济 (9)贫苦 艰苦 穷苦 勤苦 (10)管理 管束 (11)和蔼 和睦 (12)支撑 支持 (13)反感 反抗 反对 (14)期望 希望 (15)情况 情景

7、 (16)慰勉 鼓励 (17)事情 事务 事实 事业4、特别句式“还”字句 (1)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2)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3)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4)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比自己更穷 的亲戚。 (5)我母亲对我这一举一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6)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这些句子,由于“还”字 的作用,给人一种递进之感,满含着一种褒扬之情,从不同 的角度表达了对母亲 的爱戴之情。5、规范段式 (1)总分式事实支撑段佃户家庭 的生活自然是艰苦 的,可是由于母亲 的聪

8、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 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 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 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 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母亲最大 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 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2)多层次抒情段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

9、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 的。母亲是一个平凡 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 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 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 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 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 的民族和人民 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 的人能够过快活。这是我能做到 的,一定能做到 的。一篇课文,经过这样 的探寻与罗列,便无形之中增加了知识 的含量,增加了厚度与深度,便展开了丰富 的知识层面,现出了知识 的斑斓色彩,便产生了一个个玲珑美妙、令人珍爱 的小小世界。二、类读类读,要求一个“联”字,一个“牵”字,它解决 的是教师对教学标高 的掌握和教师对教学材料 的积

10、累问题。类读就是连类而读,就是从某一点生发开去,或在本课中、或在其他课文中找到与之相同相近 的内容并将它们组合起来,从而铺展出一个又一个知识 的板块。换言之,类读就是集“散”材料为“类”材料 的阅读。这种读法可以开拓出教材 的无限疆界,使教师成为知识花篮 的纺织者,使教师手中占有大量第一手 的资料,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理解教材 的水平。类读是科学 的阅读积累。在教育上,失去“类读”式 的积累,就失缺了高素质人才 的出现。类读可以是建立在理读基础之上 的操作稍稍复杂 的阅读,这时 的操作技巧是将理读所得 的“原始”材料根据一定 的标准加以分类。类读也可以是单刀直入地由某个角度直接切入教材 的寻读活动

11、,这时 的操作技巧是由某一“点”出发,对同类进行粘连。不管怎么操作,运用这种阅读方法都能够从教材中获得无数 的“组合”与“板块”。类读可以在一篇课文中进行,也可以在若干篇课文中进行;只要是有语言材料 的地方,大概可以积聚一定 的“板块”。类读就是让教师把教材读“厚”,其目 的是为了把教材教“薄”因为语言表达 的规律、语言 的精华多从“类读”这种横式 的积聚资料式 的科学分析式 的阅读中产生。类读视点众多,题材广泛,层次复叠,角度多样。如,可以积累关键性 的基础知识,可以积累训练用 的阅读材料,可以编织写作指导 的训练材料,可以组合大量不同角度 的语言学习材料等等,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对课文练习 的

12、分类统计来了解教材 的训练意图与训练标高。下面我们来看关于“类读 的作用” 的几个例子:帮助我们科学地掌握教学 的“量”与教学 的标高如果我们对下列类别 的内容进行认真 的探究,那么我们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明确” 的教学境界: (1)找出全套教材中1000个左右 的生字和300个左右 的难字。(2)整理出全套教材中2000个左右 的二字常用雅词。 (3)清理出全套教材中700至800个成语和四字词语。(4)选出教材中 的50个以上 的常用句式。(5)选出教材中 的20个以上 的常用段式。(6)选出教材中 的若干种精美 的表达形式。(7)确定对100个左右 的课内现代文精段进行阅读训练。(8)重

13、点教学6080个文言实词。(9)重点教学1015个文言虚词。(10)落实对3040个双音节文言词 的词义 的理解。(11)确定对30个左右课内文言文精段进行阅读训练。(12)落实全套教材中课内现代文、文言文 的20000字左右 的背诵量。(13)找到100个左右 的实用而富有情趣 的语言积累板块。(14)训练10种左右 的语文学法。帮助我们积聚雅词、美句、精段等语言材料如第一册至第三册中 的“写花美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 的像火、粉 的像霞、白 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 的,没名字 的

14、,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的。不同 的红,不同 的黄,以及洁白,浅紫,颜色绚丽;繁复新巧 的,纤薄单弱 的,式样各出新裁。各色各式 的花朵在园中铺展开一片锦绣。像这样 的美句板块,我们能从教材中进行足够数量 的聚集。帮助我们发现语言表达 的优美模式如“扩展式描写句:”以下每一句子都可大致分为两个层次,都是前略后详,都是前面简明而后面生动,都是前面有一个中心词(点示出人、景或物),后面便围绕这个中心词进行描写。这是多么美丽 的句式:由于鲜明 的层次性,它表达 的节奏舒缓而自由,于从容不迫之中表现出细腻,在初步 的展现之后再缓缓撩开人、景、物 的面纱。请看: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

15、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 的苍白 的脸,冻得发紫 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 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那是我最为心爱 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 的兽;九头 的蛇;一脚 的牛;袋子似 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 的刑天。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辩出坐在南首 的是一个瘦瘦 的、五十上下 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 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 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伤心崖是夏洛山上 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 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其实隔河对峙 的两座山峰相距约6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 的绝壁。帮助我们编织写作借鉴材料如:1、文章 的开头,应当多考虑写这样 的句子直接入题句。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 的脚步近了。直接入情句。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