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设备班轴对中培训课件

F****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89MB
约52页
文档ID:93971568
动设备班轴对中培训课件_第1页
1/52

所有的轴,无论它是直的还是弯曲的,围绕一个轴线旋转,这条轴线称为旋转中心旋转中心的形态为一条直线旋转中心,当两个轴各自的旋转中心形成同一条直线时,称为同心(共线性)同心,3,当两个不同心时,称为不对中不对中,4,测量不对中,机器被分为基准端和调整端,5,不对中被定义为:调整端的旋转中心相对于基准 端在两个(X-Y) 轴面上的位置偏差测量不对中,6,测量不对中,从上部看 – 水平不对中 从侧面看 – 垂直不对中,7,不对中的类型,偏移(平行)不对中 角度不对中,8,不对中的类型,平行不对中,9,不对中的类型,角度不对中,,10,对中允差表,说明:设备安装说明书中有规定的,按说明书要求进行轴对中11,所有对中方法的测量都是在轴和联轴器上,,,1.2 轴对中方法和优缺点比较,12,不对中的修正主要在调整端的地脚.,,,轴对中方法,,13,地脚的位置必须由轴的数据计算或…. 成功来源于调整者的的经验或运气. 多次移动是必需的.,轴对中方法,,14,机械方法,百分表方法,百分表方法,激光方法,轴对中方法,15,机械方法,直尺/试塞尺法 确定平行偏差和垂直偏差的方向和数量:用直尺边缘和塞尺.(水平不对中和垂直不对中) 确定角度不对中的方向和数量:用直尺分别测量180° 两点间隙确定. (角度不对中),16,百分表法,边缘和靠背轮面对中找正法 GB50231-98《机械设备安 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P94/95) 两轴心径向位移和两轴线偏差的确定方法 逆置轮轴对中找正法,,17,边缘和靠背轮面对中找正法,边缘和靠背轮面对中找正是通过测量两旋转轴末端或靠背轮正面(正面读数即轴向读数)的不同和旋转中心(径向读数)的不同,来确定两个相临转动轴的不对准度。

角度偏差是由靠背轮正面读数(轴向读数)来确定,径向位移偏差由靠背轮边缘读数(径向读数)来确定可以使用百分表架固定在一个轴上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四点打表测量,测量时尽量使两个转动轴同时转动18,边缘和靠背轮面对中找正法,优点 1.当设备系统连接紧密,两靠背轮法兰的跨度小于靠背轮直径时本方法比逆置百分表法测量精确 2.靠背轮法兰面正面读数显示轴向角度偏差,外边缘读数显示径向位移偏差,这对于大部分机械工程安装人员来说比较直观,也比逆置百分表法容易理解 3.如果必须时,靠背轮的正面读数和边缘读数仅转动一个转动轴就可以完成测量但是一般应两轴同时转动完成测量,因为靠背轮尺寸的制作误差会影响读数精确性19,边缘和靠背轮面对中找正法,缺点 1.除非应用三表找正方法才能够消除轴端余隙(轴窜量)否则在轴旋转的时候会出现错误的读数 2.径向读数必须找出表架精确的挠度值 3.对于需要转化读数(冷态线与热态线的转化)的机械来讲轴向读数没有逆置百分表读数分析性强,准确性高 4.对于靠背轮的直径小于两靠背轮间距的设备就不是很精确.,20,边缘和靠背轮面对中找正法,,联轴器对轮找正计算,联轴器对轮找正计算的理论依据是三角形相似原理。

利用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得出所求量与已知量的关系,从而计算出所求的具体值下面以状态一为例进行计算分析:以转机侧对轮为基准,调整电机侧对轮的位置,使两对轮的相互位置符合要求 计算:设对轮的直径为d,电机侧ⅹ地脚与其对轮的距离为L1,电机侧y地脚与其对轮的距离为L,a:电机侧对轮相对于转机侧对轮的张口度,b:两对轮的高度差由三角形相似原理可知: a=|a1-a3|;b=|b1-b3|; RtΔABC∽RtΔEGD,则AB/EG=BC/GD,即X=L1﹡a/d; RtΔABC∽RtΔFHD,则AB/FH=BC/HD,即y=L﹡a/d;,又由于电机对轮比转机侧对轮高b,所以求得的电机两端地脚垫片总的调整量为: X地脚垫片总的调整量:|x|-b= |L1﹡a/d|-|e| y地脚垫片总的调整量:|y|-b= |L1﹡a/d|-|e| 同理可求出状态二、状态三、状态四电机两端地脚垫片总的调整量从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联轴器对轮找正的基本步骤: (1)、测量出转机侧对轮的径向跳动值,轴向的张口值; (2)、由对轮偏差图绘出对轮相对位置侧状态图; (3)、根据状态图计算出地脚垫片的调整量; (5)、现场进行调整。

找正时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影响找正数据的因数,a,如泵的地脚等螺栓是否拧紧;b,泵的前支脚是否憋着劲;c,电机垫片是否规整,是否有只靠到一边的情况,电机下面和垫片是否干净,无杂物,锈蚀;d,在加垫片时要尽力加厚的,避免垫片过多,在紧螺栓导致垫片变形过大;e,计算上下时加减垫片时,一定要将左右的张口和径向值敲到0.2-0.4mm以内,而且要将电机地脚螺栓拧紧后,再打表计算上下,为了减少上下的计算偏差;f,架好表,拧紧表针,g,,找正法总结,1,找正时,表读数,画示意图带正、负,其它都为绝对值; 2,电机高,径向e值都带负;电机低,径向e值都带正; 3,上张口,轴向计算X,Y值都带正;下张口,轴向计算X、Y值都带负; 4,前后地脚垫片加减都由X+e与Y+e得来,正则加,负则减 5,不管怎样,最好先找张口,后找径向,平移(找左右径向)时,要一边摇动电机的四个地脚螺栓,防止螺栓卡住,造成张口值偏大X、Y的快捷算法,去现场,首先测量出前后支脚到表针的距离与对轮的直径比值A,B,计算时只需将A、B分别乘以张口值就可以计算出X、Y值了,,,28,第三部分 对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螺栓受限情况及选择 2.基础受限情况及选择,,29, 螺栓受限的情况,,30,螺栓受限的选择,减少螺栓直径 – 不推荐 增加孔径- 底板处有足够的金属强度 调整移动基准端设备– 不推荐 重新钻孔- 底板处有足够的金属强度,,31, 基础受限情况,,32,基础受限的选择,加工基础板 加工机器地脚 移动基准端设备,,33,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一、单表法对中的基本程序 1、测定对中表架(以下简称表架)的挠度,将挠度值在表架上打永久标志。

对中时用实测值减去表架挠度即为表的实际读数值,底部的读数值应减去挠度的二倍,左、右的应减挠度 2、将相邻机器的两半联轴器沿周围做出四等分标志附图1.1),,34,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附图1.1 单表反表轴对中找正法测量简图,,,35,逆置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3、将表架固定在A轴上,表头触在B轴半联轴器外圆上,百分表不动,转动B轴360,此时百分表的读数为半联轴器外圆的圆度偏差在实测时应减去此偏差值,为相处此偏差的影响,一般采用两轴同时转动; 4、调整百分表到b1=0按转动方向转动A轴(或同时转动两轴),在B轴联轴器外圆测出b2、b3、b4的值,检查读数应使b1+b3=b2+b4(误差应小于0.02mm百分表读数是对中时进行调整的依据,因此要求百分表读数要准确无误,并注意数值的正负;,,36,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5、同样将表架固定在B轴上,重复步骤3、4,调整a1=0,并测出a2、a3、a4四个数值注意:两次盘车方向和读数方向应保持一致 6、根据两组百分表读数,确定支脚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调整量和调整方向,调整量可用记算法、作图法和填表计算法确定37,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二、支脚调整量的确定: 1、计算法 2、作图法 3、填表计算法 4、支脚调整量的确定,,38,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1、计算法 1)用计算法求调整轴(A)支脚垫片调整量时应先测出D、Y、Z之值(见附图2.1),并用Ly和Lz分别表示前后支脚的调整量。

这种计算方法只是先将两轴找成一条直线,在实际调整时还应将各支脚处的膨胀量或收缩量考虑进去39,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附图2.1 单表对中示意图,,40,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2)计算公式 L=1/2AC-B/2 式中L—机器支脚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调整值,即 Ly垂=1/2A垂Cy-B垂/2 Lz垂=1/2A垂Cz-B垂/2 Ly水=1/2A水Cy-B水/2 Lz水=1/2A水Cz-B水/2 计算结果为正值时应该加垫;负值应减垫;水平方向只是用调整螺钉调整中心偏差而不是增减垫片; A--两机器在垂直方向(A垂)和水平方向(A水)百分表读数的代数和; 其中:A垂=a3+b3 A水=a2-a4+b2-b4 C—调整轴(A轴)支脚中心与基准轴(B轴)半联轴器上百分表读数平面间的距离(Y,Z)和两百分表读数平面距离(D)之比,即Cy=Y/D或Cz=Z/D,(见附图5.2); B—基准轴在垂直方向(B垂)和水平方向(B水),百分表读数的代数和; 其中:B垂=b3—b1 B水=b2-b4,,41,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2、作图法 单表对中作图法是在单表对中计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最大优点是简单、直观、方向性好,尤其是在垂直面需要预留热膨胀量及水平面上需要留出水平偏差时,这一优点更加突出。

缺点是作图过程中比例不当时,误差较大下面以垂直方向的调整为例介绍作图法的步骤42,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1)在坐标纸上画出机组运转时的热线态,按比例标出机组各段轴向尺寸和相应的位置(见附图2.2);,,附图2.2 机组对中曲线示意图,,43,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2)在热态线上通过各支座点分别作热态线的垂线,按比例将制造厂提供的或计算出的轴中心在各处所要求的预留膨胀量数值标在各自的垂线上(见附图2.2膨胀量向下,收缩量向上),得出A1、A2、B1、B2四点,连接A1、A2和B1、B2,延长两直线分别与各自联轴器处的垂线交于A3和B3点,此A1A3和B1B3线即是A轴和B轴在冷态时要求的对中曲线,称冷态线;,,44,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3)确定对中时百分表要求数值:把A1A3和B1B3直线再延长到相邻联轴器处的垂线上,得出A4和B4两点,按坐标图比例测出A4B3为0.16mm、A3B4为0.18mm分别为B轴与A轴在两半联轴器中心应有的偏差值,百分表读数应为中心偏差的两倍,见附图2.3;,,45,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附图2.3 百分表要求的读数 读数的“正”、“负”值由两轴相互高低位置决定(表针顺时针转为正);,,,46,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4)画出对中前测量的各轴的实际位置曲线。

B轴与A轴在对中调整前,应先测出自联轴器处的实际偏差数据,算出轴中心的偏差; B轴中心偏差=b3-b1/2,A轴中心偏差=a3-a1/2 把各轴中心偏差值分别标在画有安装曲线的坐标纸上,得出C、D两点连接C、D两点成一直线并向A轴侧延长,与A轴支座处垂直分别交于E、F两点,此E、F两点,此DEF线(虚线)即是A轴中心调整前实际所处的位置线(见附图2.4);,附图2.4 调整前的实际位置曲线,,47,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5)确定支座处的调整量,在画有安装曲线的图上画出A轴的实际位置曲线后,两轴线在A轴支座的偏差量Ly和Lz即是支座处的调整量经对中调整后的最终实际曲线应与对中曲线基本重合,两线的最大误差值应小于0.04mm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进行水平位置的调整 如果制造厂技术文件给出机组的对中曲线和各联轴器处的百分表数值,在坐标纸上直接按比例画出冷态安装曲线和实际对中时的曲线,进行比较后可确定支座处的调整量附图2.4 调整前的实际位置曲线,,48,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3、填表计算法 该法最大特点是适用面宽、运算层次清楚对于按直线对中,冷态曲线对中均适用计算表格见附表49,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50,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51,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4、支脚调整量的确定 (一)支脚y、z水平方向调整量,即Ly水和Lz水 Ly水=VA水Y/D-VB水 Lz水=VA水Z/D-VB水 式中 VB水=(b″2- b″4)-(b2- b4)/2 VA水=(a″2- a″4)-(a2- a4)/2+ VB水,,52,逆置百分表轴对中找正法,(二)支脚y、z垂直方向自调整量,即 Ly垂=VA垂Y/D-VB垂 Lz垂=VA垂Z/D-VB垂 式中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