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现场--6S管理宝典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3939496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5.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决胜现场--6S管理宝典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决胜现场--6S管理宝典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决胜现场--6S管理宝典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决胜现场--6S管理宝典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决胜现场--6S管理宝典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决胜现场--6S管理宝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决胜现场--6S管理宝典(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决胜现场6S管理宝典,目录,一、第一讲 6S的发展历史及目的 二、第二讲 整理 三、第三讲 整顿 四、第四讲 清扫 五、第五讲 清洁,目录,六、 第六讲 素养 七、 第七讲 安全 八、 第八讲 6S推行步骤 九、 第九讲 6S活动的助推器,第一讲 6S的发展历史及目的,1、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源于日本,作为战败国及资源匮乏,对发展工业的高度重视,邀请美国企业管理专家来日本企业传经授道 2、日本企业界受美国专家的启发,专注对生产现场的管理改善 3、根据改善经验的摸索,总结出6S管理方法 4、6S活动的问世,因其简单、实用、效果显著,迅速在日本企业中风行,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波6S活动的热潮 5、

2、从6S到6S、7S、8S,一、6S发展历史,二、6S的目的,为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科学合理的工作场 所和空间环境,并通过6S活动的有效实施,使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消除现场浪费,提升企业效益,最终提升员工的素质,为企业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提升企业总体素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三、6S的内涵,观念决定行动; 行动不断重复养成习惯; 习惯铸成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第二讲 整 理,一、整理的含义,整理是指区分需要与不需要的事、物,并对不需要的 事、物加以处理。 首先,对生产现场摆放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 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 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如用

3、剩的材料、垃圾、 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等要坚决清理出生产现场。,一、整理的含义,未做整理或做不好整理的现状 多余的库存和机器设备,使本来就很拥挤的工厂变得 更加拥挤; 多余东西的存在,致使工作人员不必要的动作增加,产生大量的无用功; 多余东西过多,使找寻零件和工具的时间过长; 多余的东西会占用资金,不但不能创造利润,相反还要支付利息或折旧; 取放没有必要的东西,是在浪费时间; 多余的东西过多,很难对设备布局和流通方式进行果断 的改革和创新,二、整理的关键,在整理活动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第一,“要与不要”的标准; 第二,“明确场所”的标准; 第三,整理日常化。 (1)“要与不要”

4、的标准应当非常明确(见下表) 表:某企业对办公桌的“要与不要”规定,二、整理的关键,(2)“明确场所”的标准:根据物品的使用次数、频率来判定物品应 该放在什么地方才合适。 主要遵循的原则: (a)不用的东西处理掉。 (b)不太常用的东西放在较远的地方。 (c)偶尔使用的东西安排专人保管。 (d)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在身旁附近。 (e)需要迅速拿取的东西放在身旁附近。 (f)十分花时间的东西留下必要的数量。 (3)整理日常化 对“不要物”的处理方法,企业通常要按照两个原则来执行: (a)区分申请部门与判定部门。 (b)由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处理“不要物”。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把这些整理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

5、中(见下表),二、整理的关键,表:日常整理责任表,三、整理的推进步骤,整理的流程大致可分为现场检查、分类、归类、制定标 准、判断要与不要、处理以及现场的改善7个步骤(见图),整理流程图,(1)现场检查 企业实施整理活动的第一步,是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细 致的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东西、看得见和看 不见的地方。例如:电子资料、大型设备的底部、文件柜的 顶部等。 (2)分类 现场检查完毕,下一步便是对现场的所有物品进行分类。 (3)归类 将分好类的物品进行归类。同种类型的物品放在一个地 方,有使用期限的物品应分开放置。,三、整理的推进步骤,(4)制定标准 如公司物品要与不要标准表、人员配置

6、编制表、物品库存期限标准表、物品存量管制标准表、不要物品处理流程、办公用品配置标准表 (5)判断“要”与“不要” (6)处理 处理时,企业应把握的原则是: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 原购买价格。这也是我们在整理活动中,需要特别强调的重要意识之一。 (7)改善,物品要与不要标准表,三、整理的推进方法,整理实施的主要方法 1)定点拍照法 2)区域摄影法 3)红牌作战法 4)使用频率法 5)价值分析法,三、整理的推进方法,贴红牌的标准 1、管理水平较差的标准 凡是生产计划中没有用且上个月也没有用到的物品均属于不要物品,都要贴上红牌子 2、管理水平一般的标准 凡是生产计划中未来一个月要用到的物品属于要用的物

7、品,其余均属于不要物品,都要贴上红牌子 3、管理水平较高的标准 凡是生产计划中未来一周要用到的物品属于要用的物品,其余均属于不要物品,都要贴上红牌子 4、管理水平一流的标准 当天生产需要的才是必要物品,其余均属于不要物品,都要贴上红牌子,实施整理过程中,实施整理过程中,第三讲 整 顿,一、整顿的含义,整顿是把需要的事、物加以定量和定位。即完成对生产 现场的整理后,再对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 和摆放,以便使作业人员能够最快速地取得所要之物,在最 简捷、最有效的规章制度或流程下完成工作。 整顿之前清扫先行,打扫方式有一扫、二洗、三拖、四抹 五检查。,二、整顿活动的要点,1、彻底落实前一

8、步的整理工作。 2、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放置场所明确,以 便于寻找,清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 3、物品摆放地点科学合理。 4、物品摆放目视化,尽量使物品做到过目知数。 5、 误区 1)追求表面化,忽视科学性 2)过于草率,无全局观,二、整顿活动的要点,6、不进行彻底整顿时的现状 1)只有主管零件与材料的供给人员才知道零件和 材料放置的位置; 2)只有本人才知道更换工序的工具放在哪里; 3)不知道组装时用的扳手放到哪里去了; 4)去推手推车时,却发现它不在原来的地方; 5)在机器下面发现了一直在找的钳子; 6)一时找不到工具箱的钥匙,三、整顿的三要素,整顿的流程是:分析情况、明确场所、

9、明确方法、明确 标志。其中,后三者,即场所、方法和标志构成了整顿的三 要素。,三、整顿的三要素,整顿实施的主要方法 1)定置管理法 2)油漆作战法 3)形迹管理法 4)颜色管理法 5)引线作战法 整顿关键活动 分类、定位、标示、归位,四、整顿的三定原则,(1)定点 定点也称为定位,是指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便利 性,决定物品所应放置的场所。一般说来,使用频率越低的 物品,应该放置在距离工作场所越远的地方;重的物品放在 货架下层,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货架中间便于拿取的位置等 等。,整顿的三定原则 定点:明确具体的放置位置。 定容:明确使用的容器之大小、材质或者引伸颜色管理。 定量:规格合适的数量

10、。,定置管理区域规划,定置管理区域规划,四、整顿的三定原则,(2)定容:定容是为了解决用什么容器与颜色的问题。 (3)定量: 定量就是确定保留在工作场所及其附近的物品数量。按 照现场管理的观点,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数量才是正确 的。 定量的内容包括: (a)相同容器所装的数量应该一致。 (b)生产量不变时,每次出库数量应该相同(对于大中型 物品,1次出库数量不应按天计算,而应按小时计算,一般 以14小时为单位)。 (c)定量明确,且一目了然。 (d)对于消耗品、备用品应明确最大库存数量、安全库存 数量。 (e)使用“6S定点、定量标签”。,未进行整理、整顿 工具寻找费时,五、形迹管理,为了对

11、工具等物品进行管理,很多企业采用工具清单管 理表来确认时间、序号、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但是, 使用工具清单管理表比较繁琐,且无法做到一目了然。因 此,企业有必要引进一种更为科学、直观的管理方法行迹 管理。 形迹管理是物品摆放的一种方法,就是在放置物品的板、 墙上,用笔或用刀把物品的轮廓刻画出来(见图5-12)。这 样做的好处是,任何人都能一目了然地知道,什么物品应该 放在什么位置、怎么放,如果物品丢失也能很快发现。,第四讲 清 扫,一、清扫的含义,清扫是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打扫干净,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明亮并进行彻底的检查发现不良、异常并进行彻

12、底改善。所以说清扫即点检,点检即维护 1、目的 1)保持现场干净整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士气 2)保障拿出来的东西就立即能使用 3)防止工业伤害 4)防止脏污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一、清扫的含义,2、误区 1)清扫就是“大扫除” 2)清扫是清洁工的事 3)各人只管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3、不进行清扫时的现状 1)窗户玻璃积满了灰尘透光性差,即使是白天也很阴暗; 2)地板上到处是油污、水渍,导致人容易滑倒摔伤; 3)遍地加工碎屑,给客户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4)机器脏污不堪,故障率很高; 5)从仓库调出来的治夹具已经损坏,不能使用; 6)员工把风扇吹起来的灰尘 ,二、清扫的要点,(1)建立

13、清扫责任区(室内、室外),自己使用的物品, 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不能依赖他人,因此,企业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 (2)执行例行扫除以清理脏污,对设备的清扫应着眼于设 备的维护和保养。 (3)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或隔离,清扫也是为了改善。 (4)建立清扫标准作业规范,一个好的作业标准是使明亮 整洁的工作场所得以保持的基础。,三、清扫的步骤,(1)第一步:员工教育 (a)安全教育 (b)设备保养教育 (c)关于设备基本构造知识的培训 (d)技能提升教育 (2)第二步:实施区域责任制 (3)第三步:彻底的清扫 (4)第四步:点检机器设备 (5)第五步:整修 (6)第六步:制订清扫标准,四、清扫的

14、注意点,清扫的注意点包括责任化、标准化和污染源处理三个方面。 (1)责任化 所谓责任化,就是要明确责任和要求。在清扫活动中, 经常采用区域清扫责任表来确保责任化。在责任表中,对清 扫区域、清扫部位、清扫周期、责任人、任务完成情况都注 有明确的要求,提醒现场操作人员和责任人员需要做哪些事 情、做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和工具去做。 (2)标准化 (3)污染源处理 (a)基本改善:将污染后果处理容易化,也就是现有基础 上设法减少污染后果。 (b)适时改造 (c)投资革新,表:设备清扫点检标准 制作: 审核:,四、清扫的注意点,清扫推进的重点 1)领导以身作则 2)全员参与,责任到人(事事有人管) 3

15、)与机器设备的点检保养工作相结合 4)寻根究底杜绝一切污染源并建立清扫基准 5) 扫漏、扫异、扫怪 6)关注“死角”,彻底清扫,第五讲 清 洁,一、清洁的含义,如何保持前3S的状态呢?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将有关的方法和要求总结出来,形成规范与制度。所以,清洁就是要将运动转化为常规行动,需要将好的方法、要求总结出来,形成管理制度,长期贯彻实施,并不断检查改进。,二、清洁活动推进的要点,(1)职责明确 企业中所有的区域或设备都应有明确的责任者,没有无 责任的区域或设备。对区域或设备的划分应尽量遵循谁使用 谁负责的原则,由区域或设备的使用者负责该区域的整理、 整顿、清扫等工作。 在明确职责的同时要建立与

16、之对应的监督检查制度,以 确定整理、整顿、清扫工作是否按标准实施。监督检查措施 是否有效,对整理、整顿、清扫工作保持高水准是非常重要 的。 (2)重视标准化工作 (3)形式多样的考核检查:红牌作战、3U MEMO、目视管理 等。 (4)新人教育,三、清洁的注意点,(1)车间环境不仅要整齐,而且要做到清洁卫生,以保证 工人身体健康,提高工人工作热情。 (2)不仅物品要清洁,而且员工本身也要做到清洁,如工作服、仪表等。 (3)员工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还要做到精神上的 “清洁”,如待人要讲礼貌,要尊重别人。 (4)进一步清除混浊的空气、粉尘、噪音和污染源,消灭 职业病。,第六讲 素 养,一、素养的含义,素养是指通过晨会等手段,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促 使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企业制定的规则并按规 则去执行。素养的核心就是要提高参与者的品质。如果人的 品质没有提高,6S活动将无法长期坚持下去。,二、素养的表现,(1)每一位员工都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严格地按 照标准进行作业。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