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907286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性食物中毒(1)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1)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1)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1)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1)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性食物中毒(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性食物中毒(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菌性食物中毒,12:11,12:11,12:11,案例:一起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2005年9月2日晚11时,在某大学北校区食堂就餐的学生陆续出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发热等症状,经流行病学筛查有367人因食物中毒发病;经认定这次集体食物中毒是由鸡肠球菌污染食品所致,中毒食品是芹菜炒肉、凉拌包菜和包菜炒肉。,12:11,细菌性食物中毒 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 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临床上分为胃肠型和神经型食物中毒两大类,概述,12:11,病原学,1.沙门菌属:,是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 菌之一。,革兰阴性菌 水、牛奶、蛋制品及肉类食物中存活数月。 致病食物以

2、肉、奶、动物内脏、蛋类为主。,12:11,2.大肠杆菌:是肠道正常细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 是引起婴儿和大规模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 主要存在:隔夜食物、肉类、淀粉类。,病原学,12:11,流行病学,传染源 被致病菌污染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 经消化道传播: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传播;苍蝇、蟑螂亦可做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污染食物的媒介。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无明显免疫力可重复感染。,12:11,胃肠型食物中毒,【特点】 最常见 集体发病,常有不洁饮食 潜伏期短 急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夏秋季多见,12:11,发病机制,按发病机制可分为感染型、毒素型和混合型。 肠毒素、内毒素侵

3、袭胃肠黏膜上皮细胞而发病。,12:11,【临床表现】,潜伏期短:食后数小时内发病,症状基本相似 腹痛 中、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 恶心、呕吐 胃内容物,可有胆汁 腹泻 稀水样便,有时有粘液,沙门菌感染可有脓血, 血性腹泻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畏寒发热 严重表现:脱水、酸中毒、休克 病程1-3天,12:11,【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 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部分增高。 大便镜检可见白细胞、红细胞。 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 金葡菌动物试验,12:11,【治疗】,病原治疗 病情严重者应选用有效抗生素抗感染喹诺酮 对症治疗主要治疗 卧床休息 流食或半流食,宜清淡,多饮盐糖水。 补液 吐泻腹痛剧者暂禁食,给复

4、方颠茄片口服或注射6542,腹部放热水袋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高热者用物理降温或退药热药,12:11,【预防】,卫生最重要 禁止食用病死禽畜 肉要煮透 生鱼生肉和疏菜应分开存放 消灭苍蝇、鼠类、蟑螂和蚊类,12:11,一般护理,1. 隔离与消毒: 按消化道隔离。呕吐物与排泄物消毒处理。 2. 休息与活动:卧床休息 3. 营养与饮食: 忌食多脂肪多纤维食物。流食或半流食,宜清淡,多饮盐糖水。吐泻腹痛剧者暂禁食。 4. 日常卫生 5. 病情观察,12:11,对症护理,1. 体液不足的护理 补足液体;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2. 腹泻的护理 保持卫生,坐浴。腹痛时热敷或给药。 3. 呼吸衰

5、竭的护理 呼吸困难者吸氧,及早气管切开,呼吸麻痹者用人工呼吸器,12:11,心理护理 进行心理疏导 健康教育,12:11,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12:11,概 念,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病变部位:直肠、乙状结肠,12:11,病 原 学,病原体 痢疾杆菌 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G 杆菌,无鞭毛 分 型 目前分为4群及43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 A(病情最重) 福氏志贺菌 B(我国主要,易转慢性) 鲍氏志贺菌 C(我国较少) 宋内志贺菌 D(病情最轻),12:11,内毒素主

6、要致病物质 外毒素(志贺毒素) 神经毒(产生神经系统症状) 细胞毒(肠粘膜细胞坏死) 肠毒素(类似霍乱肠毒素,水样泻) 生存能力较强(宋内福氏鲍氏痢疾) 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的数量、致病力、人体抵抗力。,痢疾杆菌,发病机制,12:11,流 行 病 学,1传染源 感染细菌性痢疾病人(传染性最 强)、带菌者 2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 3易感性 普遍易感 免疫力不持久 无交叉免疫 4流行特征 夏秋季 儿童,中青年,12:11,潜伏期12 急性菌痢: 普通型(典型):发热、左下腹痛、脓血粘液便,腹泻、里急后重 轻型(非典型):低热、糊状粪便,临床表现,12:11,中毒性型:27岁 休克型:循环衰竭型 脑型

7、:呼吸衰竭型(脑水肿) 混合型:预后不好,临床表现,12:11,慢性菌痢:2月 1.急性发作型:半年内有过菌痢史 2.慢性迁延型:迁延不愈,长期腹泻 3.慢性隐匿性:1年内有过菌痢史,带菌者。,临床表现,12:11,【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慢性患者有轻度贫血。 2. 大便检查 取材:新鲜大便的粘液及血液部,大量WBC 3.大便培养:诊断和鉴别主依据 4.结肠镜检:慢性患者,12:11,鉴 别,急性菌痢:中毒症状,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主。 急性阿米巴痢疾:无里急后重,果酱样便,大便有溶组织阿米巴。,12:11,急性菌痢与阿米巴痢疾的鉴别,病原及流行病学,急性菌痢,急性阿米巴

8、痢疾,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腹部压痛情况,粪便检查,乙状结肠镜检,志贺菌、散发、可引起流行,阿米巴原虫、散发,较重、多有发热、毒血症明显,轻微、多不发热毒、血症少,腹痛重,有里急后重,腹泻每日10次或数十次,腹痛轻,无里急后重,腹泻每日数次,左下腹多见,右下腹多见,量少为黏液脓血便,镜检:满视野红细胞,成堆白细胞,少量巨嗜细胞,培养:有志贺菌,量多,暗红色果酱色血便,有腥臭味,镜检:常有夏-雷体,有阿米巴滋养体,培养:志贺菌阴性,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肠粘膜大多正常,有散在溃疡边缘隆起,周围有红晕,12:11,治 疗,1.最为理想的抗生素喹诺酮类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2.对症治疗:降

9、温、镇静。 3.抗休克: 4.防治脑水肿: 5.防治呼吸衰竭:,12:11,管理传染源: 1.急性病人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粪便培养次阴性; 2.做好水、饮食、粪便的卫生管理; 3.饭前、便后洗手; 4.托幼、餐饮业者培养3次阴性; 5.带菌者调离托幼、餐饮业。,预 防,12:11,一般护理: 对症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消化道隔离、病情观察:发热、腹泻、休息、饮食、皮肤护理、用药护理、水、电解质平衡,惊厥、休克、脑水肿、呼吸衰竭的护理;,12:11,1.对病人的指导: 菌痢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粪便消毒 遵医嘱按时、按量、按疗程坚持服药 避免劳累、受凉、饮食要有规律、 不摄入不

10、洁食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身体不适随时就医,健康指导,12:11,2.疾病预防指导: 做好饮水、食品、粪便的卫生管理防蝇灭蝇、灭蟑螂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法及有关制度 凡是在炊事、食品生产加工以及饮食服务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勤洗手 发现慢性带菌者应暂时调换工作接收治疗 可口服痢疾减毒活疫苗。,12:11,课堂练习,1.感染细菌性痢疾后传染性最强的传染源是: A 急性痢疾早期病人 B 病程后期病人 C 非典型病人 D 慢性病人 E带菌者 2.痢疾杆菌引起的外毒素可引起 A 发热 B 毒血症状 C 过敏反应 D DIC E 水样大便 3.慢性菌痢是指病程反复发作

11、或迁延不愈达 A 1个月以上 B 2个月以上 C 3个月以上 D 6个月以上 E 1年以上 4.中毒性菌痢多见于 A 婴幼儿 B 学龄前儿童 C 青少年 D 青壮年 E 老年人 5.治疗菌痢目前最为理想的抗菌素是 A 喹诺酮类 B 磺胺类 C 甲硝唑 D 庆大霉素 E 阿米卡星,12:11,课外作业(2),急性菌痢与阿米巴痢疾的鉴别?,12:11,霍乱护理,细菌感染,12:11,概述,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经水和食物传播,发病急,传播快,被列为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为甲类传染病。 典型病例起病急骤,以剧烈泻吐、排泄大量米泔水样肠内容物、脱水、肌肉痉挛及循环衰竭为特征。,12

12、:11,病原学,霍乱弧菌:革兰染色阴性, 菌体呈逗点 状或弧形,一端有鞭毛,运动活泼,有菌毛, 无芽胞和荚膜 ;碱性蛋白胨培养生长良好。,霍乱弧菌弯曲,菌体一端有一条鞭毛,12:11,古典型、埃尔托型和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均能产生毒素,可释放于菌体外。是主要致病因子。,导致1992年孟加拉 流行霍乱的霍乱类型,疫情来势凶猛 、传播快能引起流行性 腹泻的新型非01型群霍乱弧菌。,12:11,霍乱弧菌在正常胃酸中能生存4分钟,在未经处理的粪便中存活数天。,是不利于霍乱生活的环境,12:11,12:11,12:11,导致霍乱出现剧烈水样腹泻的主要致病力:霍乱肠毒素,发病机制,12:11,流行病学,

13、传染源 病人与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典型病人吐泻物含菌量多,对疾病传播起重要作用 轻型病人易被忽略,健康带菌者不易检出,两者皆为危险传染源。,排菌量大,传染性强的重病人,12:11,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是最主要途径,常呈暴发流行。 食物传播的作用次于水。 苍蝇等媒介 水产品中鱼、牛蛙等,尤以甲壳或贝壳类(虾、蟹、螺、甲鱼、蛏子等)其传播作用更大。,12:11,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隐性感染75%,显性感染25%。 病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产生抗菌抗体和抗肠毒素抗体,维持时间仅一至几个月,再感染仍有可能。 霍乱疫苗注射后保护期不超过个月。 近年来流动人口在某些地区是主要发病人群。,12:11,

14、12:11,临床表现,典型霍乱:病程分三期 泻吐期 脱水虚脱期 恢复期(反应期),大多数病例以突起剧烈腹泻开始,继而呕吐,无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米泔水”,剧烈吐泻、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脱水。,腹泻停止,出现反应性发热,12:11,临床表现:脱水虚脱期,轻度脱水: 口唇、皮肤干燥及皮肤弹力下降;眼窝凹陷; 中度脱水: 表现有口渴,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声音嘶哑,血压下降,尿量减少; 重度脱水: 出现皮肤干皱无弹性,眼窝及面颊凹陷,声音嘶哑,神志改变,脉搏细速甚至触不到,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尿量减少甚至无尿。,12:11,霍乱患者脱水貌,12:11,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轻型、中型、重型、

15、暴发型 暴发型: 亦称干性霍乱,甚罕见。以中毒性休克为首发症状,病情进展急骤,不待泻吐出现,即因中毒性循环衰竭而死亡。,12:11,临床表现:并发症,1. 休克, 2. 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严重) 3. 肺水肿,心衰等。 病死率3-6%。,12:11,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 血常规:WBC1030109,中性和单核细胞增高,血液浓缩,RBC及HB增高 血清离子钠、钾、氯均可降低,CO2CP下降;尿素氮升高 尿检可见蛋白、RBC、WBC、管型; 粪便检查:常规检查见黏液和小许红白细胞,12:11,病原学检查 泻吐物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见到排列呈鱼群状革兰阴性弧菌 悬滴镜检,可见暗视野下呈流星样运

16、动; 细菌培养:接种于硷性蛋白胨增菌后培养有利于确诊 荧光抗体检查可于12小时出结果,准确率达90%。,12:11,血清学检查 抗菌抗体病后5天即可出现,两周达高峰,故病后2周血清抗体滴度1:80以上或有动态升高有诊断意义。,12:11,治疗,原则:严格隔离;及时补液;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1.严格隔离: 凡确诊的霍乱病人、有典型症状的疑似病人,必须就近隔离治疗,不允许长距离运送与转院,以免延误治疗。 症状消失后6天,且粪便培养qod连续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带菌者及确诊时症状已消失者,可在疫点内留验服药。,12:11,治疗:补液,2.及时补液: 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是治疗的关键环节 静脉补液:541 (NaCl5g NaHCO34g KCl 1g/1000ml 基层单位使用可按 0.9%NaCl550ml, 1.4%NaHCO3300ml,10%KCL10ml,10%GS140ml 口服补液:ORS (NaCl3.5g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