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复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标准复习材料(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新一德考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考试题精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一) 一、单选(15 题 30 分) 1.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是(D)P21 A.“三个面向”B“三个代表”C.倡导“五讲四美”D. 培养“四有”新人 2.课程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B)P3 A.教学内容 B.教科书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3.控制着课程功能的广度和深度,节制着课程的时间效应和情绪效应的是(A ) A.课程目标 B.课程功能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论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体是(D)P43A.学生 B.教师 C.班主任 D.教师和学生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标准
2、对教学大纲超越之处的是(A )P66 A.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 B.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课程标准还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C.课程标准以迎接考试为主要目的 D.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创造空间 6.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是(A)P98 A.教育自身的需求 B.学生的需求 C.家长的需求 D.教师的需求 7.我国课程标准的内容是:前言部分、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分和(A )P81 A.实施建议部分 B.过渡部分 C.总结部分 D.理论部分 8.不属于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的是(B)P107 互动性、互补性 A.自主性 B.问题性 C
3、.评价的自主性 D.互助性 9.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性学习相对的是(B)P102 A.探究性学习 B.自主性学习 C.创新学习 D.自学 10.教材的基本特质是典型性和()A.协调性 B.重要性 C.具体性 D.综合性 11.不是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的是(B)P140A.激发学生动机 B.要根据经济水平发展 C.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D.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性强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究问题 12.教材管理是教育事业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二者的重合交叉便构成教材管理的(C)P145 A.范围 B.性质 C.范围和性质 D.范围或性质 13.下列
4、选项中不属于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是(C)P171A.课程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B.课程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C.课程评价标准的统一化 D.课程评价主体的互动化 1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是(D )P172A. 综合性课程评价体系 B.考核性课程评价体系 C.肯定性课程评价体系 D.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15.对教科书的评价将服务于一系列目的,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A )P186A. 为国家评审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提供参考依据 B.为基层单位选择教科书提供参考依据 C 向教科书编写单位提供改进教科书的参考意见 D.向社会公布最适合学生需要的教科书 二、判断改错题(4 题 2
5、4 分) 16.探究性学习要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P105 17.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P62 18.学生档案袋,又被称为“学生成长记录袋” ,是档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P160 19.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另一方面是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的过程。P246 三.简答题(3 题 30 分) 20.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P7 一国际背景:1 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 2 国外课程改革的现状二国内背景1 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趋势的客观必然 2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3 课程改革的成就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 21.简述研究性
6、(探究式)学习的目标。P105探究式学习的三个基本的目标是:理智能力的发展,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2.简述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P 134 1 正确处理知识、儿童和社会的关系,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2 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3 必须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层次性的关系 4 正确处理加强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 四.论述题(16 分) 23.试述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意义。P203 基本模式: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
7、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意义:1 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原则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 2 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3 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 顺应世界各国课程管理既相对统一,又相对分散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试模拟试题(选择、判断)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C)A.B. C.D.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环境意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
8、.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 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9、B)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在“对话? 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 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 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 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 反思阶段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A. 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10、D.考试 12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二、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
11、BCD)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ABC)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ABCD) A.情境 B.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 4 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5 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A.民
12、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AC)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8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 92001 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A. 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
13、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BD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A.向学生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 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A. 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 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14、(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题三(精选)一、填空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 、 (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课本位)、 (科目过多) 、 (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
15、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二、选择题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初中阶段设置(C)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3、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4、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