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归类复习汇总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389634 上传时间:2017-10-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归类复习汇总 (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年级归类复习汇总 (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年级归类复习汇总 (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六年级归类复习汇总 (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六年级归类复习汇总 (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归类复习汇总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归类复习汇总 (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归类复习汇总一、基础知识一、带点字解释前(赴)后继:奔赴。 (蓄)谋已久:藏着。(锲)而不舍:雕刻。 (乘)虚而入:利用。不(堪)设想:可;能。 (崇)山峻岭:高。恍然大(悟):心里明白。 万籁(俱)寂:都。(顾)名思义:看。 望而(却)步:向后退。同仇敌(忾):愤恨。 如梦(初)醒:刚刚。(猝)不及防:突然。 (炯炯)有神:明亮的样子。玉(琢)冰雕:雕刻。 迫不(及)待:赶上。生生不(息):停止。 (善)施教化:擅长。深思熟(虑):考虑。 (孜孜)不倦:勤勉。(悄)然无声:寂静。 直(截)了当:切断。变化多(端):项目。 (至)仁至义:最。司空见(惯):习惯。 震耳(欲)聋:将要。颜色

2、各(异):不同。 突兀森(郁):茂盛。(蔚)为壮观:盛大的样子。 (参天)大树:高入云霄。二、人物形象:1、伯诺德夫人一家:机智勇敢、从容镇定、热爱自己的祖国2、聂荣臻:至仁至义、胸怀宽广、具有国际人道主义精神3、劝说吴王的少年:机智勇敢4、孙悟空:嫉恶如仇、本领高强、机智勇敢5、白骨精:诡计多端、阴险狡诈6.斯帕拉捷: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潜心研究、坚持不懈。7天游峰的扫路人:朴实、自在悠闲、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8、苏格拉底:教生有方 富有智慧9、福楼拜:循循善诱、直言不讳、教生有方10、.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11、刘老师:身残志坚、意志顽强、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热

3、爱生活12、孔子: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13、颜回:谦逊、沉稳。 14、子路:豪爽、乐善。三、课文寓意:1、螳螂捕蝉:告诉我们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2、最大的麦穗: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机遇,不可东张西望,错失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3、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有时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四、古诗词复习(一)、如梦令1、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这首词主要写了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2、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词牌名有:清平乐、令奴娇、西

4、江月、满江红、破阵子、虞美人、卜算子。3、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和词人“醉”了;也可能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心情。4、诗意、词义: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玩得尽兴了,而且天色已晚,只好往回划船,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处。这处荷藕,那处荷藕,不知回归路。只得尽力地划,不想,惊起了在这里栖息的水鸟。常:常常,时常; 溪亭:溪边的亭子日暮:太阳落山; 藕花:荷花; 兴:兴致;尽:满足兴尽:兴致得到满足; 滩:群; 鸥鹭:水鸥和白鹭,泛指水鸟5、

5、画面:红日西沉,晚霞映照着溪亭,玩了一天的游人渐渐归去,独有年少的词人依依不舍,流连忘返。是刚饮过美酒,还是酒意未消?是景色宜人,惹词人陶醉?她游玩兴尽方驾回舟。湖上娇艳的荷花向她绽开笑脸,轻柔的晚风推着她的船儿。她情不自禁的荡起双桨,往前划去。划呀,划呀,竟不知不觉误入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怎么办?她用足力气,蓦然间响起一阵扑簌簌的声音,原来沙滩上的沙鸥和鹭被她惊飞了6、补充: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二)、渔歌子1、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秀风光,这首词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

6、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2、渔歌子描写的自然景物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风、鱼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物图。3、渔歌子中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雨小、鱼肥且穿戴了斗笠蓑衣,渔翁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了,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不愿再涉足朝廷的风浪.表现了诗人的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表达了诗人的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4、诗意词义: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

7、住了,久久不愿回家。渔歌子:词牌名。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斜风:微风;箬(ru)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蓑(su)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不须:不一定要。归:回5、画面:远处的西塞山前飞着几只婉转低鸣的白鹭,它们扇动着洁白的翅膀,不一会儿就飞到了远处,直至只剩下一个白点。两岸的桃花争妍开放,盖住了枝头,在细雨中显得格外优美。一阵微风吹来,树上密密的桃花飘落在河水中,河面上不知什么时候游来了几只肥嫩的鳜鱼,似乎它们也耐不住心中的好奇,探出头来观赏独树一帜的雨中美景,载满桃花的小河逶迤向前流去,象一条伸

8、向远方的玉缎。河中一条小舟上,渔夫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细雨中钓着鱼。多么美的风景:桃花,鳜鱼,白鹭,流水. .加上细雨如毛,谁忍心归去呢?(三)、石灰吟1、 课文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两首诗均是咏物诗。2、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3、 石灰吟的诗意:石头是经过多次撞击敲打才从大山上开采出来的,它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石

9、灰吟:石灰赞歌。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是夸张手法。千锤万击:无数次的锤击开凿。锤:敲打;击:撞击;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等闲:平常,轻松。清白:纯洁,没有污点。指高尚情操。人间:人世间。(四)、墨梅1、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作者善画梅,也喜欢咏梅,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诗前两行写实,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2、墨梅的诗意: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出淡淡的墨痕。不

10、需要别人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留下香气弥漫在天地之间。洗砚池:洗笔洗砚的池子; 池头:池边; 清气:清香之气。痕:痕迹; 夸:称赞;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之间。3、石灰吟和墨梅这两首诗都是托物言志,像这样的古诗还有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梅花的古诗: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五)、马诗1、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飞快地奔驰呢?显然,这是诗人因热切期望为国建立功业却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慨2、 诗意。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了一层白皑皑

11、的霜雪,燕然山上的新月,如弯刀般高悬。到甚麼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建立功业呢?燕山山名。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开似月牙。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二、字音复习一、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画出来。乳汁(r l ) 树冠(gun gun ) 锲而不舍( qi q )玫瑰(gu gu ) 堤岸 (t d ) 猝不及防 (cu c )轻盈 (yng yn ) 臀部(din tn ) 乘虚而入 (chng chng )兴许(xng xng ) 凌晨 (ling ln ) 卓有成效 (zhu zhu )蒙骗(mng mng ) 脊梁(j j ) 直截了当 (ji

12、ji )固执(zh zh ) 禀报(bng bn ) 窗明几净 (j j )回眸(mu mu ) 匮乏(ku gu ) 沏茶 (q q )麦垄(lng lng ) 教诲(hu hu ) 炽热 (ch zh )二、给多音字组词。qio( ) xio ( ) lng ( ) 悄 削 棱 qio( ) xu ( ) lng ( )ti ( ) yn ( ) qio( )帖 咽 翘ti ( ) yn ( ) qio( )zh ( ) cn ( ) ch ( )扎 zh ( ) 参 cn ( ) 差 c ( )z ( ) shn ( ) ch ( )三、关联词语一、关联词语分类1:并列关系:指句子的几个分句或者陈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者陈述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常见的关联词:既也;又又;一方面一方面;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2:递进关系 指在句子的两个分句中,后一分句所表达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或语意更进一层,或范围更广,或程度更深,或情况更甚。常见的关联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