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黄督脊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872704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黄督脊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黄督脊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黄督脊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黄督脊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黄督脊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黄督脊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黄督脊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黄督脊辨“中脉”与“黄道”关系之我见沈文华内容提要:中脉是密宗修行最重要的生命脉,黄道为道家内丹究竟成就之要道。本文对陈健民先生所著中黄督脊辨就中脉与黄道关系的辨析,从道家内丹学角度提出了不同看法。通过对中脉与黄道的具体位置、密宗与内丹学所持见地在因位和果位上的比较,得出了内丹学中的黄道就是密宗之中脉的结论;并指出黄道(中脉)是人人具有的,通过对生命规律的把握可以使之开显出来。关键词:黄道中脉关系陈健民先生是当代享有盛誉的密宗瑜伽士。早年曾追随宁玛、噶举、萨迦等各派上师三十多位,获得多种重要心传。后在印度闭关潜修二十五年,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旅美弘法,其一生的事迹令人钦佩。健民上师精于显密佛法

2、,励志苦行,见地超卓。他以自己的证量所及,探讨了修行中的诸多问题,形成了十卷本的曲肱斋全集,鸿篇巨制蔚为大观。其中,法界大定教授汇总、中黄督脊辨、大手印教授抉微、禅海塔灯、事业手印教授抉微等堪称代表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密宗关注气、脉、明点,中脉是密宗修行至关重要的生命脉;道教内丹学重药物、炉火、鼎器,任督二脉为小周天所行之道,而黄道则为究竟成就之要道,秘之又密。笔者对丹道和密宗关注日久,时常将两者揣摩比照,试图从中找出修行的共同规律性。看到中黄督脊辨关于中脉与黄道、督脉、脊柱的比较和辨析,感觉十分亲切。惜健民上师已示寂往生,虽于此文有根本疑惑,但已无缘亲炙承教。今将对文中黄道与中脉关系的疑问

3、一一列出,并试着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拙文纯为事理探讨,非关人物评价。或有考虑不周之处,敬请同道时贤不吝批评指正。在中黄督脊辨开篇,作者提纲挈领,提出了文章的主要观点:中者,中脉,无为法,表法身。依菩提心、中观见,修二无我空性,及密宗果位方便所开发。由此脉开发,显现法身空性;与大乐相合,则证报身;与大悲相合,则证化身,惟佛家密宗独有。黄者,黄道,有为法。对前任赤道、后督黑道而言。参同契称黄中。其身见执,隐伏于自然见中,依此修先天定功,证天仙身。关于中脉从何得名,文中列举了七条依据,除上述的中观见、菩提心而外,重要的还有关于中脉位置的界定,即中脉从七轮之中心贯穿而得名。对于黄道,辨文认为此道非中

4、脉。其理解如下:黄中以及“黄庭”、“黄房”、“黄婆”、“神室”、“玄窍”等,应指一点而言,而非一线如中脉那样;既称黄道,对应于前面的任脉赤道,后面的督脉黑道而言,则是一线。如泄天机中“在督前心后夹缝中,直达泥丸”,那么黄道必然不贯穿心轮。同时,文章又以证量来佐证中脉非黄道的观点。依据健民上师自身体证,中脉任运能为点、能为线、能为球体。所谓能为点,即最初生于心轮部位的中心;能为线,即或细如马尾、或观如麦秆、或如臂、或等身,或如虚空、或遍法界。当法身光明显现如无云晴空时,上下四方都是无云晴空,则是一个大而无外的圆球。并云以其所涉丹经,尚未见到法身所显如上虚空之相的记录。文章指出辩论的核心在于:“世

5、、出世两途不同也。以我执身见之心,行无明业劫之气,只可开有为、世间之脉;以无我中观之心,行明空智慧之气,破外围有为世间诸脉之纠缠。而任运开显无为法之中脉。”由上可见,中黄督脊辨认为中脉与黄道的分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位置;(2)所执见地在因位和果位上的胜劣。下面,就这两方面来检讨道家内丹学对此的看法。一、关于黄道的位置内丹学中的黄道是指从会阴直达泥丸的一条通道,在人体的组织中并没有相匹配的对应器官,乃是一条虚通道。此道以“黄”命名,因“黄”在五色中属中,在五行中配土,为中央意土,所以黄道即是“中道”,由先天真意主之。对于“黄中”、“黄庭”、“黄房”、“神室”、“玄窍”等,陈健民先生将它们

6、理解为一个点或部位,这都不为错。但是,“黄中” 在丹经中因不同的语境而有不同所指,这一点对于不熟黯丹经之人而言,确实难以接受,会产生丹经语意不清、自相矛盾的印象。就一个区域而言,黄中与黄庭等无别;但黄中又可指中黄之道,即是黄道、中道。参同契中有“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所指的即是黄道。对于中脉与黄道在位置上的重要差异,健民上师认为中脉贯穿七轮之中心,而黄道则不然。事实上是否如此呢?内丹中派有一秘传的“中黄直透”之法。“中黄直透”主要涉及药物运行的通道与方法。通道的问题一直备受丹家的关注,在丹书中所载共有三条:赤道、黑道、黄道。赤道、黑道即任督二脉,其为小周天的主要运行路线,它是内丹修行的基本

7、通道之一。对于黄道,张伯端在悟真篇序中曾经提及,“夫金液还丹者,则难遇而易成。要须洞晓阴阳,深达造化,方能超二气于黄道,会三性于元宫。”黄道的地位虽至为重要,但在丹经中却作为“天机”常常“神龙不见首尾”。以目前资料所及,对于它的介绍唯有在闵一得的泄天机中所论最详,兹将相关论述收录于下:盖按人身有三道,曰黑、曰赤、曰黄。黄道循肾前脐后中缝直升,是由脊前心后中缝直透泥丸者;赤道则由绛逆循,会黑附黄,顺升抵镇。复又会黑附黄而归绛;黑道由海会赤,附黄逆循,穿闾而透枕,复由镇位会赤附黄,循额抵池,顺下绛宫,复归于海。三道蹊径如此,而其得名之由,世鲜知之,其实身心意三宝是也。心属乾,乾之本位在离,其色赤,

8、故名赤道,实即我身任脉也。任性炎上,学必使之下降;身属坤,坤之本位在坎,其色黑,故曰黑道,实即我身督脉也。督脉润下,学必使之上升,此之谓颠倒阴阳。意属土,其色黄,故曰黄道。丹家理气,原有三道,曰赤、曰黑、曰黄。赤乃任脉,道在前,心气所由之路。心色赤,故曰赤道。而赤性炎上,法必制之使降,则心凉而肾暖;黑乃督脉,道在后,肾气所由之路。肾色黑,故曰黑道。而黑性润下,法必制之使升,则髓运而神安。原斯二道,精气所由出,人物类以生存者,法故标曰人道,丹家医家详述如此。黄乃黄中,道介赤黑中缝,位在脊前心后,而德统二气为阖辟中主,境则极虚而寂。故所经驻,只容先天,凡夫仙胎之结之圆,皆在斯境。虽有三田之别,实则

9、一贯。法故标曰仙道,然为先哲宝秘。故尔丹书充栋,鲜敢备述。周秦迄明,法皆口授,而受必三更盟授。先师太虚翁曰:授而笔之书者,始自蓬头尹氏。这里明确指出“黄中”之道介于赤黑中缝,在脊前心后,贯穿三丹田,直通泥丸。在丹道的秘密传授中,黄道起自海底(阴跷),经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直至顶门(泥丸)。其为阖辟中主,性质极虚而寂,只容先天,仙胎之结之圆皆在此,称为“仙道”。黄道贯通三田,由此可以确定,必是一线无疑。从位置上看,道家中丹田与密宗心轮中心区域基本吻合,贯穿中丹田的黄道又怎会不穿过心轮?以证相论,若不与中脉相重,在内丹“性命双修”的过程中又怎会呈现与密宗相同的“日”“月”二轮呢?闵一得的弟子薛阳桂

10、在梅华问答编中也有一段关于黄道的论述,他说:“若夫理中,脐后闾前,中有一窍,曰关元,乃是理进下黄,升由黄道,直透中黄、上黄者,丹书标曰仙道,此乃先天三宝共由之黄道。又曰黄中,实属仙道总理之处。”此处所说的黄道与其师无别,但补充了重要的一点,恰可以明确黄道的作用。所谓“理进下黄”,乃是指关元的作用,它有“理中”的功能。黄中为各理中之丹田穴位的“总理之处”,可见黄道在贯穿各丹田的同时兼具了通理以各丹田为中心相关区域的作用。下面就中脉七轮与黄道各丹田和穴位的对应关系作一说明。藏密将脉分为以下三类:水脉、血脉和气脉。其中,左、中、右三脉是根本的生命脉,最为重要。中脉位于左右二脉中间,上段开窍于顶轮,下

11、端至海底。藏密认为中脉是人的生命中枢,也是与法界相通的通道,其主要功法就是通中脉。三脉中的左右二脉距中脉约二指,左右夹持着中脉,它们分别为精血运行的通道。左中右三脉在头顶、眉心、喉、心、脐、密处和脊根缠绕成结,称之为脉结。七个脉结处以中脉为轴心辐射与支脉相交成脉轮。七个脉轮简称七轮,是修身炼气的关键。在七轮上打通脉结,使智慧气进入中脉,是藏密无上瑜伽功法的修炼关键。顶轮的符号以千瓣莲花为标志,其中心相当于内丹中所谓的“天根”,它是超越物质界的门户;眉心轮是视力和直觉的中心,其核心位置相当于内丹学中的上丹田。喉轮对应于内丹中十二重楼,只是后者的范围更广;心轮相当于内丹中丹田以及以此为中心的区域;

12、脐轮是神经丛的中心,与内丹学中的下丹田大体相当;密轮(生殖轮)是能量所在之处,其中心相当于道家所谓的“海底”即会阴。此处是密宗“拙火”发动之处,也是道家三昧真火的发源地;脊根轮对应于尾闾一带。道家内丹学以穴位或丹田来命名黄道中的关键位置,这些中心点位兼具了统理这一区域的作用。在自身的体证中,健民上师认为中脉能任运为点、为线、为球体,而丹经中并无此项明确记录,并以此为依据断定黄道非中脉。事实上,所谓最初生于心轮部位中心的“点”,丹经中以 来表示,此乃炼精化气全性后的内在景象。此圆中之点在密宗称作“根本觉”,在内丹中为“元神自性”;当元神进一步深入黄道(中脉)内部上下移动时,可发现黄道(中脉)为一

13、线。随着光明的扩展,感觉空间扩大,从细如马尾、如麦秆、如臂到等身,直至如虚空、遍法界。当光明显现如无云晴空时,上下四方都是无云晴空,则是一个大而无外的圆球,此为法身光明,丹经以 来表示,而密宗将此过程视为本始清净光明(本觉智)破“童瓶身宝”模式而显现的过程。二、关于道家在因、果位上的见地在见地方面,辨文认为黄道代表着有为法,执着身见,隐伏自然见。文中云:参同契中黄中肌肤,金精水基,子胎母胞,垣阙蓬壶,鼎炉流珠,呼吸夫妇,牝牡城郭,骨弱肉滑,金华白液,肝青肺白,皆彼所谓不离己身,所谓强己益身也;彼固早已忘乎彼祖所谓人之大患,在患乎有其身也;他如龙虎经所云:水火、文武、坎离、神室、玄女、阳气、华盖

14、、银母、铅子,亦佛家臭皮囊中物也。阴符经所谓九窍、三要、三才、百骸,即彼所谓万化生于身也。悟真篇所谓白虎、明珠等,亦无非欲彼身寿万年,能见三清耳,其身见之执持坚固可知矣。其一切修行之次第,亦本此身见之执而建立,筑基、结丹、炼己、温养,皆在臭皮囊中修炼之。”健民上师对于内丹修炼的此种认识,代表了一般人的基本看法。事实上,若是对道家没有全面、深入透彻的认识,以一鳞半爪的印象,身执的判断必然成为道家的标签。即是道门中人,也多半以“长生不死”为标榜,殊不知其最高成就乃在与道合真!然批评有利于进步,真相却有待于澄清。内丹南宗创始人张伯端(紫阳)在悟真篇后序中早就对此种误解作了说明:“奈何此道至妙至微,世

15、人根性迷钝,执其有身而恶死悦生,故卒难了悟。黄老悲其贪著,乃以修生之术顺其所欲,渐次导之。其如篇末歌颂,谈见性之法,即上之所谓无为妙觉之道也。”紫阳真人认为修生之术止于中小之见,惟有见性之道方为最上乘。身为末为妄,性为本为真。因此,他吸收了禅宗“真如本性”、遣幻归空的思想,认为这将有助于内丹修士破相还虚,而至于究竟空寂之道本源。再看内丹北宗。全真教在修行中首重心性修炼,主张“先性后命”。提出“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气”,元神乃是“不生不灭、无朽无坏之真灵”,是生命的真我。王重阳在重阳全真集吕公求指诀指出“心中真性修行主”,在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中再次强调“宾者是命,主者是性。”对于谁是“长生不

16、死”的主体,他这样回答弟子马钰道:“是这真性不乱,万缘不挂,不去不来,此是长生不死也。”邱处机长春真人语录也说:“吾宗惟贵见性,水火配合(修命)其次也”,并称内丹“三分命功,七分性功。”他对长生之道作了这样的解释:“吾宗所以不言长生者,非不长生,超之也。此无上大道,非区区延年小术也。”其斥肉体长生是假合、不净,反映了成熟期的内丹学对肉体长生之身执的基本看法。作为伍柳派创始人之一的明伍守阳在天仙正理直论序中说:“皆是本性而成仙,能复真性即仙也。”内丹中派的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则说“无性则无丹本”。从宋代至明清,这些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观点反映了以真性为修行主体的共识。这种主流意识反对将执着肉体“长生不老”作为主要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