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经典测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870185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经典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经典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经典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经典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经典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经典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经典测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测试题课后练习1: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能靠一切( )、( )、( )物质作为( )传播在( )中不能传声。 2、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 )有关,还与发声体的( ) 有关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是指 (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上述都可能4、在15的气温下,人对高墙喊话,能听清回声,人与墙之间的距离至少是 ( ) A17米 B大于17米 C小于17米 D无法确定5第一次测定声音在铸铁里的传播速度是在巴黎用下述的方法进行的:从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管传来的,管长931米;两

2、次响声相隔25秒,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求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6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54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秒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多远?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练习答案:1,振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真空 2振幅,远近 3.A 4B 5.3908米秒 6487.5米,325秒 声现象 练习题(1)一、填空:(154分=60 6、某同学对着一山崖高喊一声,2 秒后听到回声,该同学距山崖有( )米。7、人们彼此交谈的语声,是靠( )传播的。二、选择:(45分=20分)1、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 正

3、确的是:()A 、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 、振动停止以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D 、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2、用两个金属盒或塑料瓶盖,中间串上一根塑料绳,做成一个土电话,这是利用了:()A 、回声; B 、空气传声;C 、固体传声快;D 、气体传声快。3、声音在空气、水、枯木、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 、枯木; B 、水;C 、枯木; D 、钢。4、自来水工人甲在一根很长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A 、一次敲击声;B 、两次敲击声;C 、三次敲击声;D 、无数次敲击声。三

4、、计算:(20分)1、某一运动会上100 米赛跑时,记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按表记时,问裁判员给运动员少记了多少秒钟?2、一汽车以20米/ 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 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 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声现象 练习题(2)一、选择题:(55分25分)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D、真空是不能传声的。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

5、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中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水、铁和空气这三种介质中,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A、铁、水、空气;B、水、空气、铁;C、空气、铁、水;D、水、铁、空气。4、我们能辨别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由于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上述三项都不同。5、人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A、蝙蝠不会发声;B、蝙蝠发声响太小;C、发声的频率太高;D、发声的频率太低。 二、填空:(153分=45分)1、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人的说话声吓跑,表明()。2、

6、声音的传播靠(),在()和()中声音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3、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有关,响度还跟距离()的远近有关。4、一位男低音歌手还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两位歌手中()歌手的音调高,()歌手的响度大。5、停在山崖前的汽车,司机鸣笛后0.4秒内听到两次笛声,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是()米。6、在月球上,宇航员面对面也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7、夏季雷雨天气里,一人看到闪电后4秒钟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距离人()米。8、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方法。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处减弱噪声;戴上耳塞,减弱传入人耳的噪声,这是

7、在()处减弱噪声;在住宅区植树,这是在()减少噪声。声现象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物体的_发出声音,物体_时,发声停止。 2声音不能在_传播。传播声音必须有_,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在月球上_。 3上课时,学生听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的声带_,使空气中产生_,再使学生的耳膜_。 4甲在一根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敲击声由_传播来的,第二次听到的敲击声由_传播的,第三次听到的敲击声是由_传播的。 5乐音的三个要素是_、_和_。 6在屋子里讲话比在空旷的地方听起来响亮,是由于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不到_秒,使原声得以_的缘

8、故。 7水中的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这表明_能够传声。“土电话”表明_也能传声。 8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伴唱的是位女高音歌手:_歌手的音调高,_歌手的响度大。 二、选择题 9放在钟罩内的闹钟,钟锤不断地敲打铃盖,但却听不到铃声。这是因为:() A闹钟停了 B没有发声物体 C钟罩内没有空气 D声音让钟罩挡住了 10下列关于回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被山崖、高墙反射回来的声音才叫回声 B回声比原声晚0.1秒以上 C在较小的房屋内说话没有回声 D只要有障碍物存在就有回声 11人无法听到飞翔的蝙蝠发出声音的原因是:() A蝙蝠没有发出声音 B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高 C蝙蝠发出声音

9、的频率太低 D蝙蝠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12用提琴和胡琴同时演奏一支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分出提琴与胡琴声,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都不同 13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 A只是由声源的振幅决定的 B只是由声源的频率决定的 C只是由声源到人耳的距离决定的 D是由声源的振幅、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因素决定的 14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养人分辨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密归来,根据是:() A音调高低 B响度的大小 C音色的不同 D翅膀振动的多少 15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 A

10、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 B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C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D猫狗的听觉有问题 三、计算题 16某人面对远处的山崖喊话,经过2.8秒听到回声。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求山崖与人之间的距离。 17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钟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米/秒,求:(1)若汽艇静泊水面,他离高崖多远?(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 18一木匠在屋顶敲钉,每秒敲4次。一观察者恰巧在看到木匠把槌举到最高时,听见敲钉的声音,问观察者与木匠最短距离为多少? 声现象单元综合检测(A级)一、境空题(每空

11、1分,共36分)1.乐音的三要素是 、 和 ,其中 与频率有关, 与振幅有关, 与发声体本身有关, 与距发声体远近有关.2.大多数人的听觉范围是 到 ;发声频率范围是 到 .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4.简谱中的1、2、3、4.5、6、7七个音符中,音调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5.一切正在振动的物体 在发声(填“一定”或“不一定”)6.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是 、 、 、 .7.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必须依靠 来传播,一切 、 和物质都能传播声音,“土电话”表明 能传声.8.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 都属噪声.9.减弱噪声

12、的途径有三条:(1) ;(2) (3) .10.歌唱家的唱歌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属于 ;但在某些场合也会令人烦躁不安,这时的歌声就成为.11.为了,噪声应不超过50dB;为了,噪声应不超过70dB;为了 ,噪声应不超过90dB.二、选择题(单选,共30分)12.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是因为( )A.声音一定是由空气传来的 B.声音一定是由液体和固体物质传来的C.声音一定是由无线电波传来的 D.声音可能是由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传播来的13.决定音调的是( )A.声源的振幅B.声音的响度C.声源的频率 D.是由声源频率与振幅共同决定的14.下面的几项措施中,哪项不能使声音的响度变大?( )A.使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 B.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大C.使声源离人耳更近些D.拿一根空气塑料套管,一端紧贴人耳,另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