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贵州省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部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385055 上传时间:2017-10-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贵州省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贵州省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贵州省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贵州省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贵州省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贵州省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贵州省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部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届贵州省遵义四中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第卷 单项选择题本卷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

2、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25 旧唐书郑注传 记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 (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 ”材料反映了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B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利26中国古代某

3、位思想家在探究“宇宙”之义时,曾经提笔写下:“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下列言论,与该思想家思想一致的是A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B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C无其器则无其道非器则道无所寓 D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27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

4、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D商业经营观念落后28 庸庵笔记记载,胡林翼围攻安庆时,曾视察军情,策马登山,瞻盼形势,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胡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胡前已得疾,自是益笃,不数月,薨于军中。盖贼之必灭,胡已有成算。只是见洋人之势方炽,则膏盲之症,着手为难,虽欲不忧而不可得矣。这则材料主要说明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严重威胁清王朝统治B以传统办法来对抗太平天国是断然行不通的C晚清士人在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时的无力D胡林翼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忧

5、国情怀29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 ”这里所说的“新观念”是指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立宪代议 C “中体西用” D三民主义30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根据该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时期 注册公司数 资本总额 年均设立公司数 每个公司平均资本1903-1908 年 127 家 5122 万元 21 家 405 万元1913-1915 年 124 家 2442 万元 41 家 196 万元A中小企业数量呈增多趋势 B民族资本主义

6、整体上呈现萎缩趋势C中国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 D民族资本呈现增多趋势311955 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 D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32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人民领袖

7、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 ”这段话A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 B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C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 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33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 ”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特征的是A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 B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 34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是强国的诉求。要强国就必

8、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 ”材料论及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斯大林体制3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 “伙伴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 “竞争中协调 ”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 A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B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C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D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40 (2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9、料一蜀中旧使交子(纸币) ,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摘编自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材料二十六世纪中国茶传入西方十七世纪约在 21010 担以上,十八世纪增至8889241 担以上。十九世纪仅前四十年输出数量十分庞大,约 1500 万担,比十八世纪 100 年的总输出量净增 600 余万担输入茶叶的国家

10、,十七世纪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俄国等国。而荷兰是最大的茶叶进口国,它的茶叶输入总量约为 2 万担,是英国茶叶总输入的 20 倍,俄国仅为 10 担右,其它国家则更少十八世纪输入茶叶的国家中英国取得支配地位,总量为400 万担,约占茶叶总输出量的 45%,欧洲输入量的 50%。美洲、大洋洲、非洲市场均由荷、英国转口输入茶叶十九世纪则是英国独霸茶叶外销市场摘编自 2007 年茶叶通报材料三在中国茶叶的对外贸易中尽管在中国出口差价变化不大,由于市场“物以稀为贵”和欧洲各国征收茶叶高额税收,茶初入欧洲市场,被人视为稀罕的帕来品,完全“是一种奢侈品” , “茶价异常昂贵 ”,有所谓“掷三银

11、块而饮茶一盅”之说。十七、十八世纪一些国家将茶价下调,茶叶才逐渐走向普通百姓。摘编自 2007 年茶业通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茶叶贸易产生的影响(8 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变化,并予以评析。 (17 分)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问题:历史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你根据上图包含的历史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发展”这一论断。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45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

12、国推行 “一条鞭法”,规定:把原来历代王朝规定征收的田赋(土地税) 、徭役(农民无偿为国家服劳役) 、杂税合并起来,折合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以白银形式统一征收;把徭役归入田亩之后,被国家征调而又不愿服徭役的人,可以出银雇人代役。当时“天下有不得不条鞭之势,张江陵(居正)不过任势而行之”,而此法达成“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也是张居正认为最值得炫耀的事。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明代中期,各地书院兴起,士大夫讲学之风日行,各种新说层出不穷。万历年间,李贽在湖北麻城书院讲学时以“异端”自称,他嘲讽孔子并非圣人, “亦庸众人类也”,戏谑将孔子奉为偶像是“丑妇之贱态” ,反对把“ 四书五经” 作为统

13、一思想的标准,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思考判断。张居正对讲学“特恶之”,在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中,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 “空谈废业” ,因此“ 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万历七年(1579 年) ,根据张居正的建议,朝廷下诏禁讲学、毁天下书院。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1)依据材料一,说明“一条鞭法”对赋役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二反映了明末怎样的新思潮?(9 分)(2)依据材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禁讲学毁书院”的行为。 (6 分)46 (15 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1946 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

14、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 也不愿意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民主党派的赞成。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材料二1947 年底到 1948 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

15、。 (6 分)(2)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 (9 分)47 (15 分)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或是不能为自己的工业打开国内市场,那它 2000 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因为德国就会在世界舞台上消失,更有活力的人会来继承德国的遗产的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那些懒惰的人种根本就没有权利占有土地。土地应归属于那些勤劳耕种它们并能保护它们的人们。如果一国国民丢掉了土地,他们同时也就丢弃了生命。如果一个国家不能防卫他们的国土,它的每个国民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没有更高的正义规则规定一国国民必须挨饿。唯一起作用的只有权力,它创造正义问题是我们是希望生存,还是希望死亡。我们比全世界其他民族有更多的权利拥有更多的土地,因为我们的人口密度实在是太大了。我个人认为在这方面可以运用这个原则: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助的人。希特勒 1930 年材料二在一定时期内,某些国家的经济、 政治和军事实力以飞跃的速度赶上自己的竞争者并跑到前面去了;相反的,有些国家则踏步不前,并且逐渐落到后面去了。结果从三十年代中期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法西斯国家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