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消费者的需要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819419 上传时间:2019-07-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与消费者的需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设计与消费者的需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设计与消费者的需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设计与消费者的需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设计与消费者的需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与消费者的需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与消费者的需要(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设计与消费者的需要n 消费者的需要分析n 消费者需要的理论研究n 消费者欲望与设计众所周知,人们的消费行为是千差万别的。有的消费者对时髦产品感兴趣,总是率先使用。有的则忠实于某一牌号的产品,反复购买;有的消费者持币待购,表现出理智型购买;有的则吃光用光,表现为冲动型购买;有的存钱是为了购房或买家电、家具等耐用产品;有的储蓄钱为了假期旅游或为子女的智力投资。总之,消费行为的多样化使人们生活格局形成了多元化,也使生产和市场显得丰富多采。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企图从消费行为的差异性中探求某些共同的规律,其中消费者需要的研究就是了解消费行为规律的第一步。3.1消费者的需要分析3.1.1消费者需要的

2、一般概述与消费者需要有关的概念有:需要、诱因、动机、欲望、需求、满意、1需要的概念消费者的行为,是从需要开始的。何谓需要?根据心理紧张的概念,认为需要就是因为生理或心理上的缺乏而引起的紧张,为了减少这种不舒适的紧张状态的一种反映。当个体由于来自外部或内部的刺激而引起某种需要时,机体内部便出现不平衡现象,表现为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这时的心理活动便自然地指向能够满足需要的具体目标。比如当我们饥饿时,机体内部便出现不平衡状态,这时一般的普通食品就可以解除此时的生理心理的紧张状态。于是对食品的需要就是这个心理活动的反映;当然也有另一种情景,有时我们并不饥饿偶尔路经某一食品店,店中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时

3、也会引起人们的食欲,产生尝鲜享受的需要,以解除当时心中的不平衡现象。这里同样是对食品的需求,但前者是基本食品,满足的是人们自然的生理性的需要,后者是高档食品,满足的是人们自尊、审美和享受类的需要。所以消费者的需求因外界的刺激源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需要。2诱困一般认为,能够引起个体需要的刺激源称为诱因。诱因有两大类,一类是具体事物或商品本身,另一类就是外界创设的情景,比如产品的广告、包装。装潢之类。比如上面讲的普通食品就是具体事物本身。倘若将食品精工细作而形成美味佳肴(装潢食品),则是属于创设情景而诱发需要一类了。在诱因的作用下,人们会产生一种“不买就感到不平衡”的认知失调现象,像机体处于生理状态不

4、平衡一样,它同样会引起一种不舒服的紧张状态,为了获得新的平衡,人们便产生购买动机,直到满足需要为止,例如青年人看到街上流行的时装,面对自己过时的服装就有相形见拙之感,于是为了获得新的平衡就可能弃旧换新。研究诱因,是引导消费、刺激消费的重要内容。3动机个体对某种缺乏的直接体验可以转化为需要,进而引出购买欲望即动机。动机可以定义为推动有机体寻求满足需要目标的内驱力。动机一般是内隐的,所以具有复杂性。同一个动机,可以表现不同的外显行为,消费者买冬装的动机,可以表现为买料子加工、买成品(各种材质、色彩或款式)等多种消费行为。当然,同一个外显行为却隐含不同的动机。总之动机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消费者而

5、言,消费需求一旦形成,便为推动个体去寻求相应的满足,当必须通过购买才能满足消费需求时,个体的购买动机便会随之产生。关于购买动机的讨论将在本书的第三章介绍。3.1.2消费者的需要、欲望、需求研究消费者,基本是在研究消费者的需求;而研究需求,必须研究需要-欲望-需求-满意的关系。关于需要(Need)、欲望(Lust)、需求(Demand)和满意(atisfaction)可简写为L,译为洛迪士。国内学者李蔚提出用下面的坐标来表示,图3一:图3一洛迪士(S)坐标从图3一中可以发现,在横坐标宽度上,N,L,D,S如下关系式:S这个关系式表明:的宽度远远大于L,的宽度远远大于D在纵坐标强度上,N,L,D,

6、S之间有如下关系式:L这个关系式刚好与前一关系式相反,它表明在强度上,S远远大于,又远大于,而远远大于。为了进一步弄清,D,的含义,进行分别论述。1.需要(d)需要,英文需要从表示,我们用代表。需要是个体动力的源泉,它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基本行为。需要的基本特征:需要的意向性也就是个体只有朦胧意向,而并未明确的目标指向,因此,对需要的调查是比较困难的;需要的广泛性需要面很广,它是由心理控制,因其中包含了许多非现实的成份;需要的理想性一它常是个体的一种理想、愿望,而不是要去实现的目标,所以它的动力性并不强。也就是说,需要不直接形成购买力。需要只是一种潜在的未来市场,研究消费者需要的范围、趋向和结构,

7、对于生产者和设计师进行前瞻预测,是十分必要的。欲望(Lust)欲望,英文的惯用表达是desire,但为了与需求(Demand)相区别,我们用Lust表示,简称为L。需要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当它有明确的指向物时,称意向,当它明确指向一定目标,并产生希望满足的要求时,称欲望。所以欲望是需要的发展。欲望已经具备了指向性的特征,也就是它已指向一定的目标物。但这并不表明个体一定会去满足它。因为欲望毕竟仅是一种愿望,无论它多么强烈,仍是一种愿望而已。从洛迪士坐标,可以看出,欲望的广度比需要窄得多,它仅是有明确指向的需要部分。而它的强度比需要高得多,因为它向现实迈进了一步。3需求(Demand)需求用英文De

8、mand表示,简称为。指有购买力支持的欲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需求与需要和欲望有质的不同,需求构成了现实市场,具有当前获利性,而需要、欲望构成未来市场,只具有未来获利性。从洛迪士坐标可以看出,需求广度比欲望和需要窄得多,它只是有购买力支持的欲望和需要。在需要和欲望上,个体之间是难分高低,但一旦与购买力接钩,社会就会分出了层次。购买力强者,需求的广度更广,购买力弱者,需求广度就窄,在强度上,需求比欲望和需要强得多,因为它距现实最近,它是可以满足得起的需要。对消费者的研究,核心是其需求,从其需求中,寻找产品开发方向,从其需求中,调整产品结构,确定经营与服务策略满意(a) 满意,英文表达为Sati

9、sfaction,简称为S。满意,是对需求是否满足的一种界定尺度。当需求被满足时,个体便体验到一种积极的情绪反映,这称满意,否则即体验到一种消极的情绪反映,这是不满意。消费者满意度CSI是研究消费者需要和需求量化指标,这一指标不仅可以量化显在需求,而且也可以反映消费者的隐私需求。因此,得到全球CSI研究的高度重视。3.1.3消费者需要的一般特征1. 需要的多样性 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民族和生活习惯不同,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爱好和兴趣,对商品和服务的需要也是丰富多采和千差万别的。比如对日用品消费,每个人在品种、质量、花色、规格上的需求不尽相同,对食品的要求也存在着习惯上的差

10、异,这种需求的多元化,就是消费者需要的多样性。2需要的发展性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购买能力也相应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产品工艺不断更新,使消费者能不断接受新产品;过去未能消费过的高档商品比如彩电、冰箱、摄像机等进入消费领域;过去未曾见过的新品种、新款式不断面市,使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欲望会变成现实的购买行为,使消费者有可能更新换代消费品,促使消费需求的发展,这就是消费者需要的发展性。3需要的层次性 人们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各层次之间虽然难于截然划分,但是大体上有个顺序。一般来说,总是首先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即满足“生活资料”的需要,而后是满足社会性、精神需要,即属于“享受资料

11、”和“发展资料”。消费者的需求是逐层上升的,生理需求是社会需要、精神需要的基础,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活动的扩大,人们消费需要的层次必然逐渐向上移动,逐步由低层向高层发展。广大消费者已经不满足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他们要求吃好吃营养,穿好穿漂亮,而且还有娱乐、旅游、学习文化的要求。对属于社交类、享乐类的商品不仅是感兴趣、羡慕而已,发展到购买高档商品是习以为常的事了,这就是消费的层次性。4. 需要的时代性。 消费者的需要常常受到时代精神、风尚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时代不同,消费者需要和爱好也会不同。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给消费者的需求涂上了时代的色彩。比如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和劳

12、动节奏加快了,对食品和服装的消费就呈现出与时代匹配的需求。食品方面,基本食品要求半成品和成品化,因此粮食加工业就兴旺发达;享受类食品的品种和档次需要提高,人们不满足一般享受类食品的购买,对美食和药膳滋补越来越感兴趣。至于服装方面也是如此,消费者逐步改变过去的买料裁衣的消费方式,而是要求缩短成衣时间,目前成衣消费率已达85。5需要的伸缩性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随购买力水平变化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购买力强则对商品的档次要求高,数量上按需购买,对价格则不多做考虑;在购买力低下的状况下,情况就不同了。首先考虑价格,在有限的货币持有下,购买数量受到限制,高档商品不敢问津。这种消费的伸缩性在不同商品类别

13、中,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伸缩性是较小的,消费者对一日三餐的需求是均衡的,有一定限度的,不会因消费者收入提高或价格降低而有过多的需求。但是更多的商品,比如社交类商品、享受类商品和发展类商品,消费者需求的伸缩性就大了,他们要求品种多、档次高、款式新,购买就热烈,反之就冷落。6消费需要的可诱导性 消费者的需要是可以引导和调节的。这种引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厂商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或新产品,这样可以刺激消费,这是直接引导消费;通过大众媒体的广告宣传,提出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理由,引寻消费者使用新产品,这是间接引导消费。比如化妆品的消费,就颇费脑筋。尤其对各类各式高档品种的化妆品推销,没

14、有引导消费,销售工作就一事无成。因为人们可以不用化妆品而照样健康长寿,尤其不用高级比妆品也可以愉快地生活。在这里,金马广告公司所做的化妆品广告,是诱导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的较好例子。他们重视消费心理的研究,提出诱导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需求,必须提倡一种需求观念,创导一种生活力式,而且这种需求不是可有可无的,应该是必不可少的,是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直接引导消费时,也可以改变销售方式,比如送货上门,有奖销售,以旧换新,分期付款等措施,往往会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7系列性和替代性 消费者的需求有系列性,购买商品有连带购买现象。比如买皮鞋时,往往附带买鞋带、鞋刷、鞋油;买服装,也会附带考虑头巾、帽子、鞋子

15、和所拎的小包,希望自己的服饰打扮得体;购买家具的系列性就更明显了。这就为我们的产品设计人员和商品服务人员以启发,消费者对系列产品还是十分欢迎的,系列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方便和美观,也为广告及产品设计人员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消费者对商品的需要还有替代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购买力也逐步提高,出现对某些商品的需求替代了原来需求的现象。比如,丝绸、呢绒销售的增长,导致棉布销售数量的减少;皮鞋销售的增多,布鞋的需求势必降低;食品中的肉、鱼、蛋、奶销售多了,粮食的消费就会减少等等。这就需要产品设计人员和销售人员及时把握市场发展趋势,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努力开发新品,多准备代用商品,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8需要的季节性和时间性 消费者的需求往往随季节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夏天要冷饮,冬天要火锅。当然消费者的有些需要是常年均衡的,要经常购买的,像柴米油盐烟酒杂货、牙膏牙刷等等。还有些商品季节性时间性很强,如节日商品像鞭炮、节日礼品、节日服装等等。产品设计人员和销售人员往往抓住节日的有利时机,推出新品,促进销售。比如“六一”儿童节前夕,是儿童用品市场最活跃的时候,“三八”妇女节也是妇女用品购买的旺季。3.1.4消费者需要的不满足与设计 当某种原因使个体不能达到他原来预期会满足需要的某个目标时,他可能使自己转向替代品。虽然这个替代目标可能不象原来的目标那样令人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