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763330 上传时间:2019-07-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欲索取更多考研资料,请上北京天问教育网站官网!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绪论 一、中国当代新闻理论体系的框架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内容的三个来源1.中国历史上新闻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2.西方新闻理论和学术思潮的影响。如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指导3.中国当代新闻的实践和研究中国当代新闻理论体系的五个板块1.新闻本体研究。涉及新闻内涵、本质、功能、地位、作用。1 22.新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新闻在人类社会的地位;受到外部哪些因素的制约影响;与受众的关系。343.新闻事业的生存发展问题。涉及所处环境;自身结构;媒介经营;媒介管理。5-104.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115.新闻理论的历史发展。12二、党的三代领

2、导人对于中国新闻理论的重要贡献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关于新闻传媒的功能。喉舌、桥梁2.党的机关报的地位。具有中心地位,指导性、权威性3.办报的方针。4.关于新闻的真实性。5.关于舆论引导。6.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三代领导人在新闻理论建设方面的特色三、中国新闻理论体系建设:一个亟待重视的课题第一章 新闻本体论 一、关于新闻定义的探讨 新闻新闻学中,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各种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评述、图片、新闻资料等。狭义指消息这一体裁,包括简讯电讯等。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本书修正:新闻是新近发生的

3、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二、新闻的基本特性 新闻基本特性一、真实性。指新闻报道内容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真实性是新闻的首要特性,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基础。新闻的真实性包含两个层次:1.具体真实。即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进行真实的反映。2.总体真实。即新闻报道不仅在单篇报道的具体事实保持真实,还必须在量的积累过程中体现出社会的宏观真实,展现社会全貌。二、新鲜性。由新闻本身的功能和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包括3个层次:1.事实要新。2.传播要快(要注意时宜性)。3.报道手法新。三、公开性。新闻传播必须面向尽可能多的受众,在尽可能大的空间范围内流通,实现新闻价值和目的。因为新闻是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目的是为社

4、会提供信息服务,起到联系沟通作用。(注意公开的尺度)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包括两层含义。1.主观上,新闻价值是以人为本的,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归宿的。2.新闻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新闻事实是构成新闻价值的基础,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自身含有的特性。这两方面统一于新闻价值,不可分割。新闻价值的要素:1.重要性。2.显著性。3.时新性。4接近性。5.趣味性。新闻价值观指人们关于新闻价值的观念意识,是长期形成的一系列基本的价值信念、价值标准、价值理想等在新闻价值追求上的表现。新闻价值观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新闻实践,同时又反过来指导、评价着新闻实践。新闻价值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社会群体或个人的

5、新闻价值观是各异的,会受到历史、地理、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闻政策指国家政党或地方行政机关对新闻事业所规定的活动准则。广义上包括新闻事业管理政策、新闻报道政策,新闻队伍建设方针等。狭义上指新闻报道政策,包括新闻采写、编辑方针,宣传纪律等。目前我国至今尚未颁布新闻法。但有关政策规定、原则:1.在新闻传播中体现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2.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3.坚持正面宣传为主。4.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全面,防止片面、绝对。5.遵守有关民族、宗教等方面的规定。因此,新闻报道,不仅要看新闻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还要看是否符合新闻政策。四、新闻的功能新闻功能一、提供信息服务。是新闻的基

6、本功能,其他功能都是建立在这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表现为两个方面:1.情况沟通。即通过不断大量的传播新闻,使人们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通过信息交流密切彼此关系。2.意见交流。指通过新闻传播,发表或交换各自的看法。二、形成舆论。舆论,是一种公共意见,涉及多数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而表达这些意见的人们往往具有共同里利益。新闻具有反映舆论,进而引导舆论的功能。三、政治宣传功能。即主体通过对某种政治主张、观点、纲领、政策等的传扬,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同时,利用新闻进行政治宣传也必须顾及新闻的特点。四、知识教育功能。五、文化娱乐功能。1.传承文化。2.选择文化。3.享用文化。引导舆论指新闻媒介从一定立场出

7、发,控制、引导、影响舆论向既定的方向发展。具体方法:1.有选择、重点的传播某些新闻,对受众的认知判断和价值评判进行诱导。(诱导)2.通过权威人士、机构,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意见与看法,在较大范围内形成共识。(形成)3.把存在于特定环境或局部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加以传播扩散,引起社会重视。(扩散) 第二章 新闻事业与社会发展 一、新闻事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新闻事业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具体内容一、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制约形式:1.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2.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制约。3.受众的制约。4.各种制约因素的合力二、新闻事业对社会的反作用。通过影响受众而实现。1.正面作用。2.负面作用。二、为新

8、闻事业提供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二、社会应改为为新闻事业提供良性发展环境:1.为媒介提供良性环境。2.为从业人员提从良性环境。3.按新闻自身规律进行新闻事业管理。三、为新闻传媒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三、新闻事业要积极推动社会进步 一、致力于弘扬正气,增强社会凝聚力。新闻媒介是社会公器,可借助新闻舆论 形成积极的社会公众舆论,对社会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二、致力于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三、致力于提高受众的社会评判能力。四、加入WTO以后: 中国社会 与 新闻传播业加入WTO 对新闻传播业的深刻影响 2001.12中国加入WTO一、国民经济中物质

9、生产部门将受到巨大影响,必然对新闻传播业产生间接影响。二、对电信业、网络业的影响。国外信息技术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争夺 资金;受众和用户;广告;从业人才。三、西方文化产品、思想文化的引入,对新闻传播业产生强有力的冲击。综上,加入WTO,我国新闻传播业受到的影响,归结起来是生存环境所受到的影响。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受到影响的认识已超出了经济本身的范围,将引起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信息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传播技术、观念发生变革,改变了中国的传播格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观念改革;体制改革;新闻改革(党报、新闻集团等);向外发展。第三章 新闻传播中的传受关系 一、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参与: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10、“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理论一、是中国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的体现。1944年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首先提出全党办报的问题。1948毛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观点。“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理论贯穿中国新闻史的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完善。该理论强调报刊必须依靠全党和广大群众的力量,不能只由报社的记者编辑等少数人来办,强调是新闻传播中受众的参与。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继承。马恩在办报实践中,重视联合工人和党内广大优秀分子办报。极大加强了媒体与受众的联系。列宁把报纸的成功直接与群众广泛参加联系起来。逐步奠定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群众路线的

11、原则。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理论是对传播学理论的贡献。新闻传播作为大众传播活动,强调传受之间的双向交流。随着对受众地位的重视,受众对传播活动的参与的必要性、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理论较早解释了传播理论所研究的重要规律,对传播学的理论建设有创造性贡献。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意义1.充分体现社会民主化程度。2.增强传播针对性,使传播收到好的效果。3.受众需求是新闻传媒赖以生存的基础。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形式1.作为预设对象,决定媒介的定位和方向。2.媒介建立通讯网、来信来访制度。3.受众参与媒介设置的话题讨论,直接进入传播。4.受众对信息的选择、理解、接受。(体现选择性注意、理

12、解、记忆)二、对受众本位的思考:“办报为大众,办报靠大众” 媒介对受众权利的尊重 /受众的权利1.公民权利在新闻传播中的体现。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人。人民言论出版自由受到宪法保障。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知情权、发言权、舆论监督权,是公民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2.知情权。即公民有权通过新闻传媒或其他渠道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3.发言权。即受众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开展自由讨论,这是宪法赋予的公民基本权利。4.舆论监督权利。公众通过新闻传媒所形成的舆论对权力部门及人员进行监督,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批评。以受众为本,进行新闻报道1.根据受众兴趣选择报道内容。2.从

13、贴近受众的角度报道新闻。3.以大众化的形式报道新闻。三、传媒市场化后,新闻传播的传受关系媒介市场化的特点1.市场竞争机制,使媒介确立了办报靠大众的意识,迫使媒介关注受众对信息的接收、接受情况。2.办报为大众的意识得到强化。媒介成为社会各利益集团意见交流的平台。3.新闻功能由单纯的强化宣传到重视多种信息的传递,传媒的信息、娱乐、休闲功能得到重视。4.把受众看做市场如何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传受关系1.重视接收率,更重视接受效果2.服务受众,又要发挥传媒的指导作用3.通俗化,又要防止媚俗化倾向。第四章 新闻传播规律 一、传播学与新闻传播规律 新闻传播指新闻传播者通过新闻传播媒介,从发出新闻到受众接受新闻的延续过程。要素:新闻传播者(传播学中的传者);新闻信息内容(传播学中的信息);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受众;新闻传播效果。新闻传播者 特点 一、新闻信息的采集者、加工者、把关人; 二、为受众提供媒介信息产品的 服务者;三、始终受到多重制约:1新闻形成过程中的制约;2.受众接受过程中的制约;3.媒介制约;4.决策部门、领导部门的制约。新闻信息内容的选择依据 /价值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